可更换加热组件及分类方法、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匹配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74


本发明涉及气溶胶生成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更换加热组件及其分类方法,还涉及包括可更换加热组件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其匹配方法。



背景技术:

可吸入型的电加热气溶胶生成系统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基材,并将加热元件的温度控制在特定温度范围内,以保证气溶胶生成基质能释放所需的挥发性化合物的气溶胶并供给吸入者吸入。现有的可吸入型的电加热气溶胶生成系统包含电加热气溶胶生成装置,气溶胶生成装置包含电池、电子控制单元以及电加热单元,其中电加热单元用于加热与该电加热气溶胶生成装置匹配的气溶胶生成基材制品(如烟支),电加热单元直接装配在电加热气溶胶生成装置中,在电气装配上是直接焊接于控制板上的,用户无法更换。

气溶胶生成装置加热气溶胶生成基材制品(如烟支)时,气溶胶生成基材制品会产生一些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很难清洁,这将导致后续产生的气溶胶成分受到这些污染物影响,对吸入者将产生不良的感受;此外一些加热元件基材为陶瓷等容易损坏材料的产品中,使用者稍有不慎就容易导致加热元件损坏,一旦遇到上述情况,就不得不更换整个装置,造成产品的浪费。

现有的部分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更换加热元件,这些可以更换的加热组件存在以下缺陷:

(1)加热组件包括电加热器、数据存储装置以及存储于数据存储装置内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用于电加热器的校准数据。为了实现数据的存储,需要采用存储器等电子器件,进而导致整个可更换加热组件的体积庞大,需要足够大的体积进行安装,同时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2)由于每个加热元件的温度特性曲线存在差异,而传统的加热组件无校准处理过程,这就导致更换后的加热组件目标加热温度控制线发生严重偏差,整个产品无法使用。另外,若采用对每个加热组件进行校准,并将校准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这需要在加热组件中增加存储器并设置存储器的读写接口,大大增加了加热组件的体积和相应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更换加热组件及其分类方法、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其匹配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可更换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一分档标志,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加热元件的电引脚上,其另一端与气溶胶生成装置上的第二连接端子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分档标志设于该可更换加热组件上,或设于其包装上。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包括发热体,所述发热体的两个端部与导电体连接,所述导电体通过电引脚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体、所述导电体以及所述电引脚均固定在基材上。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包括第一电装配引脚、装配定位点以及第一连接接触位:

所述第一电装配引脚与所述加热元件固定连接并为其提供电能;

所述装配定位点将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连接,并所述可更换加热组件固定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上;

所述第一连接接触位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定位点为装配定位凸,与其相匹配的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内部为定位凹槽;

或,所述装配定位点为装配定位凹,与其相匹配的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内部为定位凸起。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接触位为第一连接接触点或第一连接接触面。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表面镀金。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和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均与固定基座连接,所述固定基座将所述加热元件、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固定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中。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基座套在所述加热元件和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外,或所述固定基座安装在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内,其由耐高温且不良导热的绝缘材质制成。

一种可更换加热组件的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的可更换加热组件进行热态温度校准,记录其在热态校准温度时与加热元件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子的端电阻值,对端电阻值进行分档并配以第一分档标志,将所述第一分档标志设于所述可更换加热组件上或其包装上。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可更换加热组件进行分档的过程中,将在热态校准温度时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端电阻值范围分成若干个区间,端电阻值位于同一个区间的所有所述可更换加热组件作为同一档进行分类。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带有基材空间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二连接端子和上述的可更换加热组件,所述可更换加热组件中的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电气连接;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上或其包装上设有第二分档标志。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包括第二电装配引脚和第二连接接触面,所述第二电装配引脚和所述第二连接接触面通过装配固定件设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第二电装配引脚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内的控制板电气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接触面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电气连接。

所述装配固定件套在所述第二电装配引脚和所述第二连接接触面外,或所述装配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装配引脚为电极、pcb引线或是电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接触面的表面镀金。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端子端部的第一连接接触位设于弹性电极头上,与其匹配的所述第二连接接触面设于弹性活动电极上;

或,第一连接端子端部的第一连接接触位设于弹性电极头上,与其匹配的所述第二连接接触面设于非弹性活动电极上;

或,第一连接端子端部的第一连接接触位设于非弹性电极头上,与其匹配的所述第二连接接触面设于弹性活动电极上。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控制系统功能的控制板、用于供应所述控制板及所述可更换加热组件电能的系统电源、用于连接配置工具的接口。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通过装卸装置与该可更换加热组件连接,所述装卸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和配套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和所述配套组件匹配形成可拆卸的连接器;该可更换加热组件中的第一连接端子设于所述固定组件上,所述壳体内的第二连接端子设于所述配套组件上,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配对形成连接端子对。

进一步的,所述装卸装置包括托架,所述托架定位于所述壳体内。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按照需要配置成相应的分档;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分档后,将对应的分档标记设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或其包装上;根据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分档标记匹配并装入对应分档标记的可更换加热组件;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按照所配置的分档参数控制所述可更换加热组件。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分档参数预置在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内,或在分档过程中通过专用工具传送至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内。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装卸装置实现加热组件的固定、导入、导出、定位及锁定,可以在气溶胶生成装置中更加简洁、快速的更换加热组件,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同时能够方便使用者携带和操作,节约制造成本;通过对可更换加热组件设置第一分档标志、气溶胶生成装置设置分档标记,使得气溶胶生成装置需要搭配或更换可更换加热组件时进行有效匹配,具有相同分档或分类的可更换加热组件被装配到具有相同分档或分类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上后,其系统温控可以保证发热面的工作温度全部符合产品规范,减少了存储器及其接口的应用,减少了整个装置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中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可更换加热组件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可更换加热组件的分解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中第二连接端子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中可更换加热组件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中可更换加热组件的分解图。

在图中,各附图标记:

10、壳体;

20、可更换加热组件;

21、加热元件;

211、基材;212、发热体;213、导电体;214、电引脚;

221、第一连接端子;

2211、第一电装配引脚;2212、装配定位点;2213、第一连接接触面;

222、第一连接端子;

2221、第一电装配引脚;2222、装配定位点;2223、第一连接接触面;2224、弹性活动电极;

31、第二连接端子;

311、第二电装配引脚;312、装配固定件;313、第二连接接触面;314、弹性电极头;

32、第二连接端子;

40、装卸装置;

41、固定组件;42、配套组件;

50、控制板;

60、系统电源;

70、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其内部的可更换加热组件。本发明中的可更换加热组件可以更加方便地从气溶胶生成装置上取下,便于清洁加热元件上的污染物;加热元件损坏或污染严重、无法继续清洁使用时,将可更换加热组件从气溶胶生成装置上取下,并更换成新的可更换加热组件,延长了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使用寿命,并保持所生成气溶胶的理想成分;另外,本发明减少了可更换加热组件中存储器及其接口的应用,减少了产品体积及生产成本。

如图1所示,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带有基材空间的壳体10及置于该壳体10内的控制板50、系统电源60(如电池)、接口70,基材空间用于装配气溶胶生成基材制品(如烟支等)。

具体的:(1)控制板50用于控制系统功能,系统功能包括温度控制、接口通讯功能(用于通过接口连接配置工具并和配置工具进行数据交换)、统控制参数配置等。系统控制参数配置功能包括用于通过配置工具或是自身按键操作等配置其加热组件的控制参数。(2)接口70用于连接配置工具、充电装置或其他仪器设备等。配置工具包括电脑以及连接电脑的接口转换工具;还包括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其接口转换工具等;还包括自制的相关器具、仪器或设备。(3)系统电源60用于供应控制板50及可更换加热组件电能。

该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可更换加热组件20、与可更换加热组件20配套连接的第二连接端子、装卸装置40及第二分档标志。

a.可更换加热组件

(a)可更换加热组件20包括加热元件21。

在一个实施例中,加热元件21包括发热体212,发热体212的两个端部与导电体213连接,导电体213的另一端通过电引脚214与对应的第一连接端子连接。优选的,发热体212、导电体213以及电引脚214均固定在基材211上,实现了整个加热元件21的装配和统一固定。

(b)可更换加热组件20还包括第一连接端子,第一连接端子的一端与加热元件21匹配连接(优选为焊接或导电胶连接),其另一端与气溶胶生成装置上的第二连接端子电气连接。具体的,第一连接端子的结构包括用于装配到加热元件21上并为其供电的第一电装配引脚、用于装配和定位可更换加热组件20的装配定位点、用于与气溶胶生成装置上的第二连接端子电气连接的第一连接接触位。

根据具体形状不同,装配定位点包括装配定位凸或装配定位凹。其中,装配定位凸与气溶胶生成装置内的定位凹槽匹配;装配定位凹与气溶胶生成装置内的定位凸起匹配。

根据具体形状不同,第一连接接触位包括第一连接接触点或第一连接接触面。第一连接接触位可以设于柱状电极的端面上,也可以设于柱状或针状电极的侧面上,第一连接接触位还可以设于弹性活动电极上。该弹性活动电极包括柱状弹性活动电极、针状弹性活动电极或片状弹性活动电极等。

为改善第一连接端子的接触性能,其表面镀金。

(c)可更换加热组件20还可以包括固定基座,固定基座套在加热元件21和第一连接端子外,固定基座将加热元件21和第一连接端子固定于气溶胶生成装置中。具体的,固定基座与第一连接端子上的装配定位点、加热元件21的安装部位配合,并实现两者的装配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基座将第一电装配引脚、装配定位点以及第一连接接触位装配形成第一连接端子后,整体可拆卸地装于气溶胶生成装置中,实现第一连接端子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连接;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基座安装在气溶胶生成装置内,第一连接端子的第一电装配引脚、装配定位点以及第一连接接触位连接后可拆卸地套于固定基座中,实现其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连接。

优选的,固定基座由耐高温且不良导热的绝缘材质(如陶瓷、peek塑料等)制成,固定基座的具体形状和结构可根据实际应用场合设计。

(c)可更换加热组件20还包括第一分档标志。

第一分档标志设于该可更换加热组件20上或其包装上,实现拆装过程中与气溶胶生成装置进行匹配。优选的,第一分档标志刻印在该可更换加热组件20上或其包装上,便于第一分档标志的设置,同时避免磨损。

b.第二连接端子

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与第一连接端子电气连接的第二连接端子,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配对形成连接端子对,两者的组合和分离实现了气溶胶生成装置与可更换加热组件20的组合和分离。组合后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会接触到一起,从而实现电气连接;两者分离后则是断开了电气连接关系。

第二连接端子的结构包括第二电装配引脚和第二连接接触面。具体的:

(1)第二电装配引脚与气溶胶生成装置内的控制板电气连接;第二电装配引脚可以为电极、pcb引线或是电线等。

(2)第二连接接触面与第一连接端子接触,从而实现两者的电气连接。

优选的,第二连接接触面可以设于弹性电极头上,该弹性电极头具有弹性、用来保证第二连接接触面与第一连接接触位紧密接触从而保证电气连接性能良好;该弹性电极头包括柱状弹性电极头、针状弹性电极头或片状弹性电极头等。第二连接接触面设于弹性电极头上时,与其连接的第一连接接触位设于非弹性活动电极上,通过弹性电极头与非弹性活动电极挤压接触,保证第一连接接触点与第二连接接触面的良好导电性。第二连接接触面设于弹性电极头上时,与其连接的第一连接接触位也可以设于弹性活动电极上。

优选的,第二连接接触面还可以设于非弹性电极头上,该非弹性电极头包括柱状电极、针状电极或片状电极等。第二连接接触面设于非弹性电极头上时,与其连接的第一连接接触位设于弹性活动电极上,通过非弹性电极与弹性活动电极挤压接触,保证第一连接接触点与第二连接接触面的良好导电性。

优选的,第二连接接触面还可以是在控制板上的一段导体,如导电盘、金手指等。

优选的,第二连接接触面的表面镀金,以增加第二连接接触面的接触性能。

优选的,第二连接端子还可以直接放置于控制板的pcb板上,充分节省内部空间。

第二电装配引脚和第二连接接触面通过装配固定件设于壳体内。具体的,装配固定件可以套在第二电装配引脚和第二连接接触面外,并与其形成第二连接端子整体;装配固定件也可以固定在壳体内,第二电装配引脚和第二连接接触面连接后通过装配固定件固定在壳体内。优选的,装配固定件的材料可以是绝缘固体材料(如塑料、陶瓷、橡胶、树脂等),该装配固定件还包括控制板本身。

c.装卸装置

可更换加热组件20通过装卸装置40固定、导入、导出、定位及锁定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壳体10内。该装卸装置40包括固定组件和配套组件,固定组件和配套组件匹配形成可拆卸的连接器:该可更换加热组件20中的第一连接端子设于固定组件上,壳体10内的第二连接端子设于配套组件上,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配对形成连接端子对。装卸装置40还包括用于预装配可更换加热组件20的托架,托架定位于壳体10内并且与装卸装置40的其他配件配合,方便更换可更换加热组件20。

装卸装置40可以根据具体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外观及造型进行设计,完成对可更换加热组件20的固定、导入、导出、定位及锁定等功能,从而实现从气溶胶生成装置上取出可更换加热组件20和装上可更换加热组件20的功能。

d.第二分档标志

第二分档标志设置于该气溶胶生成装置或其包装上,实现拆装过程中与可更换加热组件20进行匹配。优选的,第二分档标志刻印在该气溶胶生成装置上或其包装上,便于第二分档标志的设置,同时避免磨损。

实施例一

如图2、图4至图6所示,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壳体10,壳体10带有用于装配气溶胶生成基材制品(如烟支等)的基材空间,壳体10用于装入全部系统组件。控制板、系统电源、接口等系统组件如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壳体10内还设有可更换加热组件20和第二连接端子31,可更换加热组件20通过装卸装置40与壳体10、第二连接端子31连接。

1、可更换加热组件

可更换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元件21、第一连接端子及第一分档标志,第一连接端子和安装于配套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上的第二连接端子31匹配,并组成完整连接器。

(1)加热元件

加热元件21包括基材211、构建在基材211上的发热体212、用于连接供电系统的电引脚214、电气连接发热体212和电引脚214的导电体213。

(2)第一连接端子

第一连接端子221的表面镀金,其包括用于与加热元件21的电引脚214连接(优选为焊接)以保证良好到点的第一电装配引脚2211、用于与气溶胶生成装置上的第二连接端子31电气连接并获得系统供电的第一连接接触位、配合气溶胶生成装置上的相应零件并实现第一连接端子221定位和安装的装配定位点221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接触位为第一连接接触面2213,其为与第二连接端子31接触的平面结构;装配定位点2212为设于第一电装配引脚2211侧面的装配定位凸。

(3)第一分档标志

第一分档标志刻印在该可更换加热组件20上或其包装上,实现拆装过程中与气溶胶生成装置进行匹配,同时避免磨损。

(4)固定基座

本实施例中的可更换加热组件20还包括固定基座,固定基座与第一连接端子221上的装配定位凸、加热元件21的安装部位配合,并将两者固定于气溶胶生成装置中。

2、第二连接端子

第二连接端子31包括电气连接到控制板的第二电装配引脚311、用于安装和固定的装配固定件312、实现电气连接的第二连接接触面313。第二连接接触面313用于和第一连接端子221接触,从而达到电气导通的目的,实现连接器的功能。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子221的第一连接接触面2213设于非弹性活动电极上,第二连接接触面313设于弹性电极头314上。弹性电极头314具有弹性,保证第二连接接触面313与第一连接端子221紧密接触从而保证电气连接性能良好。

3、装卸装置

该装卸装置40包括固定组件41和配套组件42。

第一连接端子221和第二连接端子31配对形成连接端子对,第一连接端子221设于固定组件41上,二连接端子设于配套组件42上,固定组件41和配套组件42匹配形成可拆卸的连接器,实现连接和分离功能。

本实施例中,装卸装置40还包括用于预装配可更换加热组件20的托架,托架定位于壳体10内并且与装卸装置40的其他配件配合,方便更换可更换加热组件20。

实施例二

如图3、图7、图8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子222包括第一电装配引脚2221、第一连接接触位(即第一连接接触面2223)以及装配定位点2222(即装配定位凸),其中第一连接接触面2223设于弹性活动电极2224上,弹性活动电极2224可以改变其与第二连接端子32的相对位置,进而保证第一连接接触面2223与第二电装配引脚的电气导通性能。

与之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32可以实现弹性活动。具体的,第二连接端子32包括电气连接到控制板的第二电装配引脚、用于安装和固定的装配固定件、带有第二连接接触面的弹性电极头。弹性电极头实现第一连接端子222和第二连接端子32的良好导电性能。

另外,第二连接端子32还可以为非弹性结构。具体的,第二连接端子32包括与第一连接端子222连接从而实现电气导通的第二连接接触面、电气连接到控制板的第二电装配引脚、用于安装和固定的装配固定件。

本发明通过对可更换加热组件及相应配套结构进行改进,可以更加方便的将可更换加热组件从气溶胶生成装置中取下并清洁;需要更换时,直接将可更换加热组件取下,并换上新的可更换加热组件即可,延长了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使用寿命,并保持所生成的气溶胶的理想成分。

另一方面,由于每个加热元件的温度特性存在差异,为了避免在跟换可更换加热组件后目标加热温度控制点出现偏差,且避免增加可更换加热组件的体积、成本,本发明还提供了可更换加热组件的分类方法、气溶胶生成装置与可更换加热组件的匹配方法,使得气溶胶生成装置在需要搭配或更换上述可更换加热组件时能够正确进行匹配。

1、可更换加热组件的分类方法

一种可更换加热组件的分类方法,将可更换加热组件进行热态温度校准,记录其在热态校准温度时与加热元件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子的端电阻值,对端电阻值进行分档并配以第一分档标志,并将第一分档标志设于可更换加热组件上或其包装上。优选的,进行热态温度校准时,热态校准温度的优选值为该加热元件的实际工作温度,或者接近实际工作温度的温度值。

本发明在加热元件工作温度时进行热态校准,相对于传统的常温时校准精度更高,避免加热元件在常温时、工作状态时的阻值偏差较大,影响整个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精准控制。

对可更换加热组件进行分档的过程中,将在校准温度时的第一连接端子的端电阻值范围分成若干个区间,端电阻值位于同一个区间的所有可更换加热组件被认为具有相同分档或分类。具有相同分档或分类的可更换加热组件被装配到具有相同分档或分类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上后,其系统温度可以保证发热原件的工作温度全部符合产品规范。

具体的,由于可更换加热组件在实际工作中,其电阻值与温度关系成特定的温度特性曲线。因此端电阻值分成的小区间的阻值范围,是根据该可更换加热组件在希望的工作温度附近区间的温度特性曲线得出的与产品规范要求的工作温度允差范围对应的端电阻值允差范围。

优选的,可更换加热组件的每个分档均用一个标记(字母、数字、符号、图案等)来代表,根据校准后得到的可更换加热组件的具体分类,将对应的第一分档标志刻印在相应的可更换加热组件或其包装上。

2、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匹配方法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匹配方法,包括配置装置分档、配以分档标记(第二分档标志)、装配等过程。

(1)配置装置分档

首先,将气溶胶生成装置按照需要配置成相应的分档,分档配置好后,气溶胶生成装置就可以按照所配置的分档参数装入对应的可更换加热组件,从而使得整个气溶胶生成系统的全部技术指标符合产品规范要求。

优选地,分档参数可以预置在气溶胶生成装置中,也可以在气溶胶生成装置进行分档配置时,通过专用工具传送至该气溶胶生成装置中。

优选地,气溶胶生成装置内设有存储器,因此其具有数据存储能力,用于存储分档参数、温度数据等。

(2)配以分档标记

根据配置装置分档所配置的分档,将其所对应的代表分档的第二分档标志(字母、数字、符号、图案等)刻印在对应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上或是其包装上,且代表气溶胶生成装置分档的第二分档标志与刻印在可更换加热组件上或其包装上的第一分档标志相同。

(3)匹配

完成可更换加热组件的分类和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分档后,在气溶胶生成装置需要搭配或更换可更换加热组件时,将代表气溶胶生成装置分档的第二分档标志与代表可更换加热组件分类的第一分档标志进行匹配,使得两者统一。例如,气溶胶生成装置成品出厂时,与之配套的或以后需要更换的可更换加热组件的第一分档标志必须与该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第二分档标志相同。

气溶胶生成装置与可更换加热组件匹配完成后,将可更换加热组件装入气溶胶生成装置内,气溶胶生成装置按照所配置的分档参数控制可更换加热组件。

在一个具体实例中,可更换加热组件的分类和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分档及匹配的具体方法如下:

a1、可更换加热组件的校准

将需要被校准的可更换加热组件通过其对应的第一连接端子通电,将其工作温度控制在校准温度并稳定不变,读取此状态下的该可更换加热组件的第一连接端子之间的实际端电阻值。

a2、可更换加热组件的典型批生产

对上一步中选用的加热元件进行典型批生产,后续生产的合格的加热元件的参数均控制在此典型批加热元件产品的参数范围内,将此批加热元件和第一连接端子组装形成可更换加热组件,进而得到典型批的可更换加热组件。

a3、获得可更换加热组件的温度系数典型值

可更换加热组件的温度系数典型值可有加热元件的供应商提供,也可由实测典型批次加热元件温度系数值的统计平均值得到。

统计的计算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上述的校准方法,将校准温度设定为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目标工作温度,测出全部的典型批的可更换加热组件在此校准温度下的实际端电阻值,并得到其统计的平均值rmid、最大值rmax及最小值rmin;

(2)采用上述的校准方法,将校准温度设定为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目标工作温度附近的另一温度值,测出全部的典型批的可更换加热组件在此校准温度下的实际端电阻值,并得到其统计的平均值rmid1;

(3)根据目标工作温度时的平均值rmid、目标工作温度附近温度时的平均值rmid1,得到该可更换加热组件在系统目标工作温度附近的温度系数典型值。

a4、获得可更换加热组件在目标控制温度下的电阻值允差

根据可更换加热组件的温度系数典型值和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目标控制温度允差值±∆t,可以得到在该目标控制温度允差值±∆t为目标控制温度下,可更换加热组件对应的电阻值允差±∆r。

a5、对可更换加热组件进行分档

根据典型批的可更换加热组件在目标控制温度下的实际端电阻值统计结果,对目标控制温度下的可更换加热组件端电阻值进行分档。在对分档数量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使得全部分档的电阻值范围组成的总电阻值范围能够覆盖rmin~rmax的范围即可,这些整理出的分档电阻值范围将作为后续正式生产时可更换加热组件的分档依据。

例如,设计si……s2、s1、m、l1、l2、……lj等若干档。其中:

m档:中心值为rmid,最大值为rmid ∆r,最小值为rmid-∆r;

l1档:中心值为rmid 2∆r,最大值为rmid 3∆r,最小值为rmid ∆r;

l2档:中心值为rmid 4∆r,最大值为rmid 5∆r,最小值为rmid 3∆r;

……直到lj的最大值已经大于或等于rmax为止;

s1档:中心值为rmid-2∆r,最大值为rmid-∆r,最小值为rmid-3∆r;

s2档:中心值为rmid-4∆r,最大值为rmid-3∆r,最小值为rmid-5∆r;

……直到si的最小值已经小于或等于rmin为止。

a6、配置第一分档标志

对生产装配好的可更换加热组件进行温度校准(校准方法如a1所示),将其校准温度设定为系统的目标控制温度,并对校准实测得到的可更换加热组件端电阻值进行分档(分档方法如a5所示),分档后制作分档标记。

例如,校准所得到的电阻值范围在rmid-3∆r与rmid-∆r之间,则将该可更换加热组件产品分类为s1档,做好与s1挡对应的第一分档标志。标记时可以直接雕刻、印刷相应标记,或是粘贴标签,或在其包装上进行标记等。

a7、对气溶胶生成装置进行分档

将需要分档设定的气溶胶生成装置连接到专用工具(或设备),由该工具(或设备)将需要设定的挡位对应的相关数据或指令发送至该气溶胶生成装置,并制作第二分档标志(与步骤a6类似)。

专用工具(或设备)可以通过数据线等有线方式连接到气溶胶生成装置中,也可以采用蓝牙等无线通讯方式连接到气溶胶生成装置中。

a8、可更换加热组件与气溶胶生成装置相匹配

在配套或需要更换上述可更换加热组件时,需要将气溶胶生成装置与可更换加热组件进行匹配,进而使得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产品性能符合产品规范要求。例如,如果气溶胶生成装置产品上或是包装中需要配套可更换加热组件,则选用与该气溶胶生成装置产品具有相同档位的第一分档标志的可更换加热组件;后续使用中需要更换加热组件时,也是需要选择和该气溶胶生成装置产品具有相同挡位的第一分档标志的可更换加热组件。

上述具体实例仅为可更换加热组件和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分类及匹配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其他可实现上述功能的方法亦可。

本发明中的可更换加热组件上或是其包装上的第一分档标志代表了其精确校准后的参数分类,所以根据所属气溶胶生成装置上或是其包装上的第二分档标志,更换具有相同第一分档标志的可更换加热组件,能够保证更换后的温控性能符合所属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产品规范,其它所有性能均符合产品规范要求。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发明专利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专利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专利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更换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一分档标志,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加热元件的电引脚上,其另一端与气溶胶生成装置上的第二连接端子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分档标志设于该可更换加热组件上,或设于其包装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包括第一电装配引脚、装配定位点以及第一连接接触位:

所述第一电装配引脚与所述加热元件固定连接并为其提供电能;

所述装配定位点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连接,并将所述可更换加热组件固定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上;

所述第一连接接触位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电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和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均与固定基座连接,所述固定基座将所述加热元件、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固定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中。

4.一种可更换加热组件的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更换加热组件进行热态温度校准,记录其在热态校准温度时与加热元件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子的端电阻值,对端电阻值进行分档并配以第一分档标志,将所述第一分档标志设于所述可更换加热组件上或其包装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更换加热组件的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可更换加热组件进行分档的过程中,将在热态校准温度时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端电阻值范围分成若干个区间,端电阻值位于同一个区间的所有所述可更换加热组件作为同一档进行分类。

6.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带有基材空间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二连接端子和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更换加热组件,所述可更换加热组件中的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电气连接;

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上或其包装上设有第二分档标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包括第二电装配引脚和第二连接接触面,所述第二电装配引脚和所述第二连接接触面通过装配固定件设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第二电装配引脚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内的控制板电气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接触面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电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通过装卸装置与该可更换加热组件连接,所述装卸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和配套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和所述配套组件匹配形成可拆卸的连接器;该可更换加热组件中的第一连接端子设于所述固定组件上,所述壳体内的第二连接端子设于所述配套组件上,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配对形成连接端子对。

9.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按照需要配置成相应的分档;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分档后,将对应的分档标记设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或其包装上;根据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分档标记匹配并装入对应分档标记的可更换加热组件;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按照所配置的分档参数控制所述可更换加热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分档参数预置在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内,或在分档过程中通过专用工具传送至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可更换加热组件及分类方法、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匹配方法,可更换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元件、第一连接端子及第一分档标志,第一连接端子分别连接加热元件的电引脚和气溶胶生成装置上的第二连接端子;可更换加热组件的分类方法包括温度校准、记录第一连接端子的端电阻值、分档并配以第一分档标志等;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壳体、上述可更换加热组件及第二分档标志;匹配方法包括按需配成相应分档、设置第二分档标志、按照分档参数匹配、装入并控制可更换加热组件等步骤。本发明可以更加简洁、快速的更换加热组件,实现装置的小型化,方便携带和操作,并且可更换加热组件和气溶胶生成装置匹配后,可以保证发热面的工作温度全部符合产品规范。

技术研发人员:陈养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养鹏
技术研发日:2020.03.2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291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