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生产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8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玻璃生产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普通玻璃的化学组成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盐,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盐类而显现出颜色的有色玻璃,和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制得的钢化玻璃等。有时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称作有机玻璃。

生产玻璃过程中,常用到的设备有钢化炉等,这类设备体积较大,进料口位置较高,采用人为控制上料,不仅操作困难、费时费力,且常因人为操作失误而出现纰漏,影响正常的玻璃生产作业,另外现有的玻璃生产用上料装置在上料时,大多是将原料聚集在一起投入到玻璃生产设备的某一处,这样的投料方式造成原料堆积在玻璃生产设备的某一处,从而使生产出来的玻璃质量下降,为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玻璃生产用上料装置,以此,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玻璃生产用上料装置,通过支撑杆、连接板、微型马达、圆盘和挡片的结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原料难以打散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玻璃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壳体和出料筒;

所述出料筒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一十字交叉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一微型马达,所述微型马达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一圆盘;

所述出料筒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一挡片,所述圆盘的底端设有一托盘,所述挡片与托盘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内部两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一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一绞龙叶片,所述壳体的顶端上方固定安装有一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的顶端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底端贯通连接有一进料筒,所述壳体的顶端下方与出料筒贯通连接,所述壳体的下方设有一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通过卡箍与壳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为向外凸起的弧面,所述弧面光滑。

进一步地,所述圆盘的上表面粗糙,所述圆盘的直径大于出料筒的内径,且差值在3-5cm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挡片的横截面为“八”字形,所述挡片的内表面粗糙。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上方设有设有一配重块,所述配重块通过卡箍固定在支撑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四个呈矩形排列的滚轮,所述滚轮上设有刹车片。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杆、连接板、微型马达、圆盘和挡片的结合使用,当从出料筒处下落的原料落到圆盘上时,由于圆盘的转动,圆盘上的原料将会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向外侧飞溅,撞击挡片的内表面,由于挡片的内表面粗糙,原料在撞击到挡片的内表面之后将会向各个方向运动,这样一来,落入玻璃生产设备内的原料将会处于不同的位置与玻璃生产设备内已有的物料混合的更加充分。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托盘,能够对圆盘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避免原料下落时对圆盘的冲击力过大,造成微型马达的损坏。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玻璃生产用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出料筒处的剖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壳体,2-转轴,3-绞龙叶片,4-驱动电机,5-皮带,6-进料筒,7-出料筒,8-支撑架,9-滚轮,10-支撑杆,11-连接板,12-微型马达,13-圆盘,14-挡片,15-托盘,16-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玻璃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壳体1和出料筒7;

出料筒7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一十字交叉的支撑杆10,支撑杆10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一连接板11,连接板1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一微型马达12,微型马达12的型号为57zl112-8.0,微型马达1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一圆盘13;

出料筒7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一挡片14,圆盘13的底端设有一托盘15,挡片14与托盘15通过连接杆16固定连接。

如图1-3所示,其中,壳体1的内部两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一转轴2,转轴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一绞龙叶片3,壳体1的顶端上方固定安装有一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与转轴2的顶端通过皮带5传动连接,壳体1的底端贯通连接有一进料筒6,壳体1的顶端下方与出料筒7贯通连接,壳体1的下方设有一支撑架8,支撑架8通过卡箍与壳体1固定连接。

其中,连接板11的上表面为向外凸起的弧面,弧面光滑。

其中,圆盘13的上表面粗糙,圆盘13的直径大于出料筒7的内径,且差值在3-5cm之间挡片14的横截面为“八”字形,挡片14的内表面粗糙。

其中,支撑架8的上方设有设有一配重块,配重块通过卡箍固定在支撑架8上。

其中,支撑架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四个呈矩形排列的滚轮9,滚轮9上设有刹车片。

其中,支撑架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四个呈矩形排列的滚轮9,滚轮9上设有刹车片。

其中,圆盘13与托盘15之间嵌有滚珠,滚珠呈环形排列。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在玻璃生产的过程中,当需要向玻璃生产设备中投入原料时,首先工作人员将玻璃生产用原料倒入进料筒6的内部,之后启动驱动电机4的控制开关,驱动电机4通过皮带5带动转轴2进行转动,从而使进料筒6处的原料运动到出料筒7处,此时打开微型马达12的控制开关,微型马达12将会带动圆盘13进行转动,出料筒7上下落的原料将会洒落在圆盘13的上表面,由于圆盘13处于转动状态,圆盘13上的原料将会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向外侧飞溅,撞击挡片14的内表面,由于挡片14的内表面粗糙,原料在撞击到挡片14的内表面之后将会向各个方向运动,直到落在玻璃生产设备的内部,这样一来,落入玻璃生产设备内的原料将会处于不同的位置与玻璃生产设备内已有的物料混合的更加充分。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玻璃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料筒(7);

所述出料筒(7)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一十字交叉的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一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一微型马达(12),所述微型马达(1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一圆盘(13);

所述出料筒(7)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一挡片(14),所述圆盘(13)的底端设有一托盘(15),所述挡片(14)与托盘(15)通过连接杆(16)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生产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两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一转轴(2),所述转轴(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一绞龙叶片(3),所述壳体(1)的顶端上方固定安装有一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与转轴(2)的顶端通过皮带(5)传动连接,所述壳体(1)的底端贯通连接有一进料筒(6),所述壳体(1)的顶端下方与出料筒(7)贯通连接,所述壳体(1)的下方设有一支撑架(8),所述支撑架(8)通过卡箍与壳体(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生产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1)的上表面为向外凸起的弧面,所述弧面光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生产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13)的上表面粗糙,所述圆盘(13)的直径大于出料筒(7)的内径,且差值在3-5c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生产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14)的横截面为“八”字形,所述挡片(14)的内表面粗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生产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8)的上方设有设有一配重块,所述配重块通过卡箍固定在支撑架(8)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生产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四个呈矩形排列的滚轮(9),所述滚轮(9)上设有刹车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玻璃生产用上料装置,涉及玻璃生产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和出料筒,出料筒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一十字交叉的支撑杆,支撑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一连接板,连接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一微型马达,微型马达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一圆盘。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杆、连接板、微型马达、圆盘和挡片的结合使用,当从出料筒处下落的原料落到圆盘上时,由于圆盘的转动,圆盘上的原料将会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向外侧飞溅,撞击挡片的内表面,由于挡片的内表面粗糙,原料在撞击到挡片的内表面之后将会向各个方向运动,这样一来,落入玻璃生产设备内的原料将会处于不同的位置与玻璃生产设备内已有的物料混合的更加充分。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龙;魏发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海新顺达新型保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281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