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科技服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主动发光的智能服装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应用于户外运动、交警执勤等领域的“发光”服装通常是在服装上布置反光条,以反射外部光源的入射光来达到警示的目的。这类“发光”服装为被动式发光,其反射光的强度根据外部光源强度的大小而不同。同时,其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大,一定程度上不能达到足够的警示作用。具有主动发光能力的智能服装具有更高的发光强度,更强的抗环境干扰能力,因而具有更大的应用优势。不仅如此,随着可穿戴领域的蓬勃发展和健身群体的日益庞大,基于主动发光技术的智能发光装备不仅具有很强的安全警示作用,而且具有十足的科技感,因而在未来的骑行、夜跑等运动群体中将备受欢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动发光的智能服装以及制作方法,以实现根据穿着者的运动状态控制发光模组的开启和关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主动发光的智能服装,包括:服装载体、后置柔性发光模组、运动感知模组和电源系统控制模组,所述电源系统控制模组包括电源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运动感知模组采集到的电信号控制所述电源是否向所述后置柔性发光模组供电,所述后置柔性发光模组在通电时发光。
可选的,所述智能服装还包括:前置柔性发光模组,所述前置柔性发光模组在通电时处于恒亮的状态。
可选的,所述前置柔性发光模组和所述后置柔性发光模组包括电致发光器件或micro-led、oled等器件。
可选的,所述前置柔性发光模组、所述后置柔性发光模组和所述运动感知模组通过柔性导线线路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为柔性电路。
可选的,所述前置柔性发光模组设置在所述服装载体前襟腹部;所述后置发光模组设有三个,分别为第一后置发光模组、第二后置发光模组和第三后置发光模组,所述第一后置柔性发光模组设置在所述服装载体背部中下位置,所述第二后置柔性发光模组和所述第三后置柔性发光模组分别设置在所述服装载体背部左肩胛骨和右肩胛骨位置;所述运动感知模组包括第一运动与姿态感知模组和第二运动与姿态感知模组,所述第一运动与姿态感知模组和第二运动与姿态感知模组分别设置在所述服装载体左肘部和右肘部;所述电源系统控制模组设置在服装载体背部下端。
可选的,所述运动感知模组还包括加速计,所述加速计安装在所述第一后置柔性发光模组中,所述电源系统控制模组根据所述加速计采集到的电信号控制电源是否向所述第一后置柔性发光模组供电。
可选的,所述第一运动与姿态感知模组和第二运动与姿态感知模组包括:陀螺仪或磁力计,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运动与姿态感知模组采集到的运动与姿态信号控制电源是否向所述第二后置柔性发光模组和所述第三后置模组供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主动发光的智能服装制作方法,应用于如上述所述的主动发光的智能服装,所述方法包括:
制作前置柔性发光模组和后置柔性发光模组;
所述前置柔性发光模组和所述后置柔性发光模组通过三维编织、踩线和激光焊接一体化缝制工艺或者通过磁性端子在所述前置柔性发光模组、所述后置柔性发光模组和所述服装载体上设置磁吸接口,集成在所述服装载体上;
可选的,电源系统控制模组根据所述运动感知模组的电信号控制电源是否向所述后置柔性发光模组供电,所述后置柔性发光模组在通电时发光。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动发光智能服装以及制作方法,包括:服装载体、前置柔性发光模组、后置柔性发光模组、运动感知模组和电源系统控制模组,电源系统控制模组包括电源和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根据运动感知模组采集到的电信号控制电源是否向后置柔性发光模组供电,后置柔性发光模组在通电时发光,前置柔性发光模组在通电时处于恒亮的状态,从而实现智能服装根据穿着者的运动状态控制发光模组的开启和关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为实施例主动发光的智能服装电路图;
图2为本发明为实施例主动发光的智能服装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为实施例主动发光的智能服装背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为实施例主动发光的智能服装电致发光器件图。
符号说明:
100-服装载体;200-前置柔性发光模组;300-第一后置柔性发光模组;400-第二后置柔性发光模组;500-第三后置柔性发光模组;600-第一运动与姿势传感器;700-第二运动与姿势传感器;800-电源系统控制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主动发光的智能服装以及制作方法,以实现根据穿着者的运动状态控制发光模组的开启和关闭。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主动发光智能服装包括:服装载体、后置柔性发光模组、运动感知模组和电源系统控制模组,电源系统控制模组包括电源和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根据运动感知模组采集到的电信号控制电源是否向后置柔性发光模组供电,后置柔性发光模组在通电时发光。其中,控制电路可以是芯片电路,由芯片完成感知数据的分析以及控制指令的下达。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主动发光的智能服装的材质为具有弹性结构的尼龙等耐磨材质,服装的结构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原理。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电源系统控制模组包括:锂电池、系统控制芯片、总开关以及用于功能拓展的连接端口。
优选的,智能服装还包括:前置柔性发光模组,前置柔性发光模组在通电时处于恒亮的状态。
优选的,前置柔性发光模组设置在服装载体前襟腹部;后置发光模组设有三个,分别为第一后置发光模组、第二后置发光模组和第三后置发光模组,第一后置柔性发光模组设置在服装载体背部中下位置,第二后置柔性发光模组和第三后置柔性发光模组分别设置在服装载体背部左肩胛骨和右肩胛骨位置;运动感知模组包括第一运动与姿态感知模组和第二运动与姿态感知模组,第一运动与姿态感知模组和第二运动与姿态感知模组分别设置在服装载体左肘部和右肘部;电源系统控制模组设置在服装载体背部下端。
优选的,前置柔性发光模组和后置柔性发光模组包括电致发光器件或micro-led、oled等器件。
其中,电致发光器件如图4所示,电致发光器件类似于三明治结构,三明治发光器件由两层保护层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两层导电层ito和荧光粉(发光活性层)组成,荧光粉位于导电层之间。本发明所选用的保护层与导电层为商业化的ito-pet。其中,导电层ito一般是通过磁控溅射方式构筑于保护层pet上,荧光粉采用丝网印刷构筑于ito-pet上。
当电致发光器件接入系统电路中,如图1所示,在两层导电层ito之间形成电场,在电场的驱动下,荧光粉因受到能量激发,电子发生能级跃迁,从而释放光子,产生主动发光现象。
具体的,前置柔性发光模组的开关受到电源的控制处于恒亮的状态,电源系统控制模组通过采集第一运动与姿态感知模组和第二运动与姿态感知模组以及加速计等的信号,进一步滤噪、分析处理,再以电信号形式输出到相应的柔性发光模组中;其中,第一后置柔性发光模组通过运动传感器感知穿着者的运动状态并以电信号形成控制第一后置柔性发光模组的开启与关闭;第一运动与姿态感知模组和第二运动与姿态感知模组通过感知穿着者的运动状态以电信号分别控制第三后置柔性发光模组和第二后置柔性发光模组的开启和关闭,实现对服装的智能控制。
实施例一
在智能骑行服装中,是以符合人体工程学和运动学的弹力服装为载体,为了在骑行中起到警示的作用,在服装正面设置柔性发光模组,在服装背面设置左/右转向指示的柔性发光模组;通过三维编织将柔性电致发光模组布置于服装载体上;其中,运动传感器采用加速度计,运动姿态传感器采用陀螺仪,电源采用锂离子电池;前置柔性发光模组、后置柔性发光模组和运动感知模组通过柔性导线线路或者柔性电路与电源系统控制模组连接。
实施例二
在交警执勤服装中,是以具有多体型适应性的马甲为载体,为了在执勤中起到警示的作用,在服装正面和背面分别设置柔性发光模组;通过激光焊接一体化缝制工艺技术将柔性oled模组集成于服装载体上。其中,运动传感器采用加速度计,电源采用锂离子电池。前置柔性发光模组、后置柔性发光模组和运动感知模组通过柔性导线线路或者柔性电路与电源系统控制模组连接。
实施例三
在夜跑服装中,是采用吸湿排汗的面料设计服装载体,为了在跑步中起到警示的作用,在服装正面布置用于前方警示的柔性发光模组,在服装背面布置用于左/右转向指示的柔性发光模组。通过踩线技术将柔性micro-led模组布置于服装载体上。其中,运动传感器采用加速度计,运动姿态传感器采用磁力计,电源采用锂离子电池。前置柔性发光模组、后置柔性发光模组和运动感知模组通过柔性导线线路或者柔性电路与电源系统控制模组连接。
优选的,前置柔性发光模组、后置柔性发光模组和运动感知模组通过柔性导线线路与控制电路连接,控制电路为柔性电路。
优选的,运动感知模组还包括加速计,加速计安装在第一后置柔性发光模组中,电源系统控制模组根据加速计采集到的电信号控制电源是否向第一后置柔性发光模组供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后置柔性发光模组通过内置于后置柔性发光模组上的加速计监测穿着者因运动引起的振动,判断人体是否处于运动或者静止状态,从而实现电源系统控制模组对后置模组的开启和关闭。
优选的,第一运动与姿态感知模组和第二运动与姿态感知模组包括:陀螺仪或磁力计,控制电路根据运动与姿态感知模组采集到的运动与姿态信号控制电源是否向第二后置柔性发光模组和第三后置模组供电。
具体的,陀螺仪或磁力计通过监测磁场强度和方向实现对人体运动和姿态的监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主动发光的智能服装制作方法,应用于如上述所述的主动发光的智能服装,所述方法包括:
s1:制作前置柔性发光模组和后置柔性发光模组。
s2:前置柔性发光模组和后置柔性发光模组通过三维编织、踩线和激光焊接一体化缝制工艺或者通过磁性端子在前置柔性发光模组、后置柔性发光模组和服装载体上设置磁吸接口,集成在服装载体上。
s3:电源系统控制模组根据运动感知模组的电信号,控制电源是否向后置柔性发光模组供电,后置柔性发光模组在通电时发光。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1、主动发光的智能服装能够实现根据穿着者的运动状态控制发光模组的开启和关闭。
2、在保证了服装原有的舒适性和功能性的同时,能够为执勤的交警、夜骑和夜跑爱好者提供更高规格的安全保障。
3、本发明利用轻量、柔性、超薄(≤1mm)结构的发光模组,赋予了科技感和智能性,能够为未来智能服装的设计提供更广阔的设计思路。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一种主动发光的智能服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服装载体、后置柔性发光模组、运动感知模组和电源系统控制模组,所述电源系统控制模组包括电源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运动感知模组采集到的电信号控制所述电源是否向所述后置柔性发光模组供电,所述后置柔性发光模组在通电时发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发光的智能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服装还包括:前置柔性发光模组,所述前置柔性发光模组在通电时处于恒亮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主动发光的智能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柔性发光模组和所述后置柔性发光模组包括电致发光器件或micro-led、oled等器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主动发光的智能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柔性发光模组、所述后置柔性发光模组和所述运动感知模组通过柔性导线线路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为柔性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主动发光的智能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柔性发光模组设置在所述服装载体前襟腹部;所述后置发光模组设有三个,分别为第一后置发光模组、第二后置发光模组和第三后置发光模组,所述第一后置柔性发光模组设置在所述服装载体背部中下位置,所述第二后置柔性发光模组和所述第三后置柔性发光模组分别设置在所述服装载体背部左肩胛骨和右肩胛骨位置;所述运动感知模组包括第一运动与姿态感知模组和第二运动与姿态感知模组,所述第一运动与姿态感知模组和所述第二运动与姿态感知模组分别设置在所述服装载体左肘部和右肘部;所述电源系统控制模组设置在服装载体背部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主动发光的智能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感知模组还包括加速计,所述加速计安装在所述第一后置柔性发光模组中,所述电源系统控制模组根据所述加速计采集到的电信号控制电源是否向所述第一后置柔性发光模组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主动发光的智能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动与姿态感知模组和所述第二运动与姿态感知模组包括:陀螺仪或磁力计,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运动与姿态感知模组采集到的运动与姿态信号控制电源是否向所述第二后置柔性发光模组和所述第三后置模组供电。
8.一种主动发光的智能服装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主动发光的智能服装,所述方法包括:
制作前置柔性发光模组和后置柔性发光模组;
所述前置柔性发光模组和所述后置柔性发光模组通过三维编织、踩线和激光焊接一体化缝制工艺或者通过磁性端子在所述前置柔性发光模组、所述后置柔性发光模组和所述服装载体上设置磁吸接口,集成在所述服装载体上;
电源系统控制模组根据所述运动感知模组的电信号,控制电源是否向所述后置柔性发光模组供电,所述后置柔性发光模组在通电时发光。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