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影像识别的智能骑行防护方法及其系统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76


本发明涉及骑行人体防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影像识别的智能骑行防护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进步,老百姓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增强锻炼、走向户外、抒发内心,成为一种健康潮流;慢跑、骑行、爬山、远足等,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健康生活和消费的方式。

骑行是一种健康自然的运动旅游方式,具有锻炼人的品质、增强体质、增加阅历等多种好处,受到的人们的广泛欢迎。当人们做骑行运动时,由于较高的速度和现场情况的不可预测,很难完全避免骑行者从骑行活动中摔落。

因此,如何将大数据与骑行防护相结合,使得在检测到用户倾斜的角度超过设定的角度后,控制防护脖套位置的安全气囊头盔弹出进行防护用户头部并控制对应绑定的骑行防护服充气膨胀防护用户的驱赶,且当检测到有物体飞向用户时,控制防护脖套位置的安全气囊头盔将防护面旋转面向飞向用户的物体对用户进行安全防护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影像识别的智能骑行防护方法及其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涉及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大数据影像识别的智能骑行防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控制设置于防护脖套内表面的触摸传感器启动实时获取人体触摸信息并根据所述人体触摸信息分析所述防护脖套是否有被用户佩戴;

s2、若有则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护脖套内部位置的陀螺仪启动实时获取倾斜角度信息并根据所述倾斜角度信息分析用户倾斜的角度是否有超过第一预设角度;

s3、若有则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护脖套侧方位置的第一充气元件启动将连接的安全气囊头盔弹出将用户头部笼罩进行防护并根据所述倾斜角度信息实时分析用户倾斜的角度是否有恢复至第一预设角度内;

s4、若有则控制所述第一充气元件将安全气囊头盔内部气体放出进行回收并控制设置于防护脖套外部位置的运动摄像头启动实时摄取运动影像;

s5、根据运动影像实时分析周围是否有物体飞向用户;

s6、若有则根据所述运动影像将所述物体标识为危险物体并根据所述运动影像实时计算所述危险物体的运动轨迹;

s7、根据所述运动影像以及运动轨迹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护脖套中间位置的旋转机构将安全气囊头盔防护面旋转面向所述危险物体并控制所述第一充气元件启动将连接的安全气囊头盔弹出将用户头部笼罩进行防护。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2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20、控制与所述防护脖套绑定的卡箍式防风镜启动并将所述卡箍式防风镜与设置于防护脖套外部位置的运动摄像头绑定连接;

s21、控制所述运动摄像头启动实时摄取运动影像并控制设置于防护脖套内部的速度传感器启动实时获取用户移动速度信息,且控制设置于防护脖套内部的电子罗盘传感器启动实时获取方向信息;

s22、根据所述运动影像计算周围物体的运动信息并将所述运动影像、用户移动速度信息、方向信息以及物体运动信息实时传输至所述卡箍式防风镜的显示屏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3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30、根据所述倾斜角度信息实时分析用户倾斜的角度是否有超过第二预设角度;

s31、若有则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护脖套侧方位置的第一充气元件启动将连接的安全气囊层弹出覆盖与用户躯干位置并控制与所述防护脖套绑定的骑行防护服位置的第二充气元件启动将骑行防护服外部气囊层充气膨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30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300、控制设置于与所述防护脖套绑定防护鞋的鞋口内部位置的微型电动卡扣解除与绕行弹簧轴的固定状态以通过绕行弹簧轴将防护层弹出包裹于用户脚踝位置;

s301、控制设置于所述骑行防护服接缝位置的微型换气机构启动实时为用户身体进行散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2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23、控制设置于与防护脖套绑定的骑行防护服底端位置的排汗口开启以通过设置于骑行防护服内表面的排汗引流槽将用户的汗液进行排放;

s24、控制与所述防护脖套绑定的电动口罩启动进入实时空气净化状态。

一种基于大数据影像识别的智能骑行防护系统,使用一种基于大数据影像识别的智能骑行防护方法,包括骑行防护装置、骑行辅助装置以及微型处理器;

所述骑行防护装置包括防护脖套、触摸传感器、陀螺仪、第一充气元件、安全气囊头盔、安全气囊层、旋转机构、旋转槽、运动摄像头、骑行防护服、第二充气元件以及外部气囊层,所述防护脖套分为内层以及外层,用于佩戴于用户颈部位置为用户带来骑行防护;所述触摸传感器设置于防护脖套内层内表面位置,用于获取用户皮肤的触摸信息;所述陀螺仪设置于防护脖套内层内部位置,用于获取防护脖套的倾斜角度信息;所述第一充气元件设置于防护脖套外层侧方位置并与安全气囊头盔连接,用于启动后将连接的安全气囊头盔充气弹出覆盖于用户头部位置;所述安全气囊头盔位于防护脖套外层外部位置,用于弹出后形成头盔形状为用户带来头部防护;所述安全气囊层位于防护脖套外层下方位置,用于弹出后覆盖用户躯干进行防护;所述旋转机构设置于防护脖套外层内表面位置并与防护脖套外层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防护脖套外层在旋转槽位置旋转;所述旋转槽设置于防护脖套内层外表面位置,用于提供旋转机构旋转;所述运动摄像头设置于防护脖套外层下侧方位置,用于摄取防护脖套周围的运动环境影像;所述骑行防护服与防护脖套绑定并提供用户穿戴,用于为用户提供身体防护;所述第二充气元件设置于骑行防护服外部位置并与安全气囊层连接,用于启动后将连接的安全气囊层充气膨胀;所述外部气囊层覆盖于骑行防护服外部位置,用于膨胀后为用户身体带来防护;

所述骑行辅助装置包括卡箍式防风镜、速度传感器、电子罗盘传感器、防护鞋、微型电动卡扣、绕行弹簧轴、防护层、微型换气机构、排汗口、排汗引流槽以及电动口罩,所述卡箍式防风镜与防护脖套绑定并设置有镜片状的显示屏,用于提供用户信息显示;所述速度传感器设置于防护脖套内层内部位置,用于获取防护脖套的移动速度信息;所述电子罗盘传感器设置于防护脖套内层内部位置,用于获取防护脖套的方向信息;所述防护鞋与防护脖套绑定,用于提供用户脚部防护;所述微型电动卡扣设置于防护鞋的鞋口内部位置,用于与绕行弹簧轴固定或解除固定;所述防护层与绕行弹簧轴连接,用于弹出后为用户脚踝位置提供防护;所述微型换气机构设置于骑行防护服的接缝位置,用于提供风冷散热;所述排汗口设置于骑行防护服底端位置并与排汗引流槽连接,用于将排汗引流槽引导的汗液排出;所述排汗引流槽设置于骑行防护服内表面位置,用于将用户骑行身体的汗液引导至排汗口位置;所述电动口罩与防护脖套绑定,用于启动后过滤空气;

所述微型处理器设置于防护脖套内部位置并分别与触摸传感器、陀螺仪、第一充气元件、旋转机构、运动摄像头、速度传感器以及电子罗盘传感器连接,所述微型处理器包括:

无线模块,用于分别与第二充气元件、卡箍式防风镜、微型电动卡扣、微型换气机构、排汗口、电动口罩、用户外部设备以及救援中心无线连接;

触摸识别模块,用于控制触摸传感器启动或关闭;

信息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指定信息进行信息的处理和分析;

角度识别模块,用于控制陀螺仪启动或关闭;

第一充气模块,用于控制第一充气元件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安全气囊头盔充气或放气操作;

运动摄取模块,用于控制运动摄像头启动或关闭;

危险标识模块,用于根据运动摄像头摄取的影像将飞行用户的物体标识为危险物体;

轨迹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运动摄像头摄取的影像计算危险物体的运动轨迹;

旋转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旋转机构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安全气囊头盔旋转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微型处理器还包括:

防风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卡箍式防风镜启动或关闭;

绑定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卡箍式防风镜与防护脖套的运动摄像头绑定连接;

速度识别模块,用于控制速度传感器启动或关闭;

方向识别模块,用于控制电子罗盘传感器启动或关闭;

物体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运动摄像头摄取的影像计算周围物体的运动信息;

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将指定的信息传输至卡箍式防风镜的镜片状显示屏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微型处理器还包括:

第二充气模块,用于控制第一充气元件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安全气囊层充气或放气操作;

第三充气模块,用于控制第二充气元件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外部气囊层充气或放气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微型处理器还包括:

脚踝防护模块,用于控制微型电动卡扣与绕行弹簧轴固定或解除固定;

换气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微型换气机构启动或关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微型处理器还包括:

排汗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排汗口开启或关闭;

口罩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动口罩启动或关闭。

本发明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智能骑行系统启动后,实时识别用户的佩戴状态,若检测到用户佩戴防护脖套后,实时获取防护脖套的倾斜角度信息并根据倾斜角度分析出防护脖套倾斜角度达到第一预设角度后,控制防护脖套的安全气囊头盔弹出将用户的头部进行防护;若检测到防护脖套的倾斜角度又恢复至第一预设角度内则控制安全气囊头盔内部气体放出收缩;且在用户佩戴防护脖套后,控制防护脖套的运动摄像头启动实时摄取周围的运动影像,再识别出有物体飞向用户后,计算物体的运动轨迹并控制防护脖套的安全气囊头盔的防护面面向飞向用户的物体,若安全气囊头盔未弹出则进行弹出,若安全气囊头盔弹出则直接旋转至对应角度,以实时为用户提供安全防护。

2.若检测到防护脖套倾斜角度达到第二预设角度后,控制防护脖套下方的安全气囊层弹出为用户提供躯体防护,同时控制骑行防护服的外部气囊层充气膨胀提供二次防护,且控制防护鞋的防护层弹出贴合至用户脚踝区域进行脚部防护。

3.在检测到用户佩戴防护脖套后,控制排汗口开启实时为用户进行排汗;控制电动口罩启动实时为用户净化空气。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骑行防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信息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躯体防护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脚部防护以及排气散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排汗以及空气净化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骑行防护系统的连接关系图;

图7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防护脖套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防护脖套的仰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防护脖套的正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骑行防护服的上装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骑行防护服的排汗引流槽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防护鞋的局部防护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考图1-2,图6-9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影像识别的智能骑行防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控制设置于防护脖套100内表面的触摸传感器101启动实时获取人体触摸信息并根据所述人体触摸信息分析所述防护脖套100是否有被用户佩戴。

在s1中,具体在防护脖套100启动完成后,所述微型处理器3包含的触摸识别模块31控制设置于防护脖套100内表面的触摸传感器101启动实时获取人体触摸信息,在触摸传感器101启动完成后,所述微型处理器3包含的信息分析模块32根据所述人体触摸信息分析所述防护脖套100是否有被用户佩戴,即分析设置于防护脖套100内层内表面的触摸传感器101是否均被人体触摸,例如在防护脖套100内层内表面设置6个触摸传感器101,若6个触摸传感器101均被人体触摸后,则判断为人体将防护脖套100进行佩戴;其中,所述防护脖套100设置有手动调节直径功能,以让用户能够调节至适配尺寸。

s2、若有则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护脖套100内部位置的陀螺仪102启动实时获取倾斜角度信息并根据所述倾斜角度信息分析用户倾斜的角度是否有超过第一预设角度。

在s2中,具体在信息分析模块32分析出防护脖套100有被用户佩戴完成后,所述微型处理器3包含的角度识别模块33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护脖套100内层内部位置的陀螺仪102启动实时获取防护脖套100的倾斜角度信息,在陀螺仪102启动完成后,所述信息分析模块32根据所述倾斜角度信息实时分析用户倾斜的角度是否有超过第一预设角度,其中第一预设角度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35°,用户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通过与微型处理器3连接的外部设备进行设置,以此判断用户是否有跌倒倾向。

s3、若有则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护脖套100侧方位置的第一充气元件103启动将连接的安全气囊头盔104弹出将用户头部笼罩进行防护并根据所述倾斜角度信息实时分析用户倾斜的角度是否有恢复至第一预设角度内。

在s3中,具体在信息分析模块32分析出所述防护脖套100有倾斜超过第一预设角度后,所述微型处理器3包含的第一充气模块34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护脖套100外层侧方位置的第一充气元件103启动将连接的安全气囊头盔104弹出,从而将用户头部笼罩进行防护,安全气囊头盔104安装时由调试人员进行调试,以充气弹出后形成头盔;在安全气囊头盔104弹出完成后,所述信息分析模块32根据所述倾斜角度信息实时分析用户倾斜的角度是否有恢复至第一预设角度内,即分析用户是否在出现跌倒倾向时未跌倒。

s4、若有则控制所述第一充气元件103将安全气囊头盔104内部气体放出进行回收并控制设置于防护脖套100外部位置的运动摄像头108启动实时摄取运动影像。

在s4中,具体在信息分析模块32分析出所述防护脖套100倾斜角度恢复至第一预设角度内后,所述第一充气模块34控制所述第一充气元件103将安全气囊头盔104内部气体放出进行回收,所述安全气囊头盔104完全收缩,然后用户通过单手将安全气囊头盔104调整复位,若用户无法通过手部将安全气囊头盔104调整复位也不会影响安全气囊头盔104再次充气弹出;同时所述微型处理器3包含的运动摄取模块35控制设置于防护脖套100外部位置的运动摄像头108启动实时摄取包含有防护脖套100周围环境的运动影像。

s5、根据运动影像实时分析周围是否有物体飞向用户。

在s5中,具体在运动摄像头108启动完成后,所述信息分析模块32根据所述运动影像实时分析所述防护脖套100周围是否有物体飞向用户的头部区域。

s6、若有则根据所述运动影像将所述物体标识为危险物体并根据所述运动影像实时计算所述危险物体的运动轨迹。

在s6中,具体在信息分析模块32分析出周围有物体飞向用户后,所述微型处理器3包含的危险标识模块36根据所述运动影像将所述物体标识为危险物体,在危险标识模块36标识完成后,所述微型处理器3包含的轨迹计算模块37根据所述运动影像实时计算所述危险物体的运动轨迹。

s7、根据所述运动影像以及运动轨迹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护脖套100中间位置的旋转机构106将安全气囊头盔104防护面旋转面向所述危险物体并控制所述第一充气元件103启动将连接的安全气囊头盔104弹出将用户头部笼罩进行防护。

在s7中,具体在信息分析模块32分析完成危险物体的运动轨迹后,所述微型处理器3包含的旋转控制模块38根据所述运动影像以及运动轨迹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护脖套100中间位置的旋转机构106将安全气囊头盔104进行旋转,以让安全气囊头盔104弹出后的防护面面向所述危险物体,与此同时所述第一充气模块34控制所述第一充气元件103启动将连接的安全气囊头盔104弹出将用户头部笼罩进行防护。

其中,若分析危险物体飞向用户的躯干部分则旋转控制模块38根据所述运动影像以及运动轨迹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护脖套100中间位置的旋转机构106将安全气囊层105的防护面面向所述危险物体,同时通过微型处理器3的第二充气模块45控制第一充气元件103启动将连接的安全气囊层105弹出将用户上半身进行防护,同时通过微型处理器3的第三充气模块46控制用户穿着的骑行防护服109的第二充气元件110将外部气囊层111进行充气膨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2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20、控制与所述防护脖套100绑定的卡箍式防风镜200启动并将所述卡箍式防风镜200与设置于防护脖套100外部位置的运动摄像头108绑定连接。

具体的,在信息分析模块32分析出防护脖套100有被用户佩戴完成后,所述微型处理器3包含的防风控制模块39控制与所述防护脖套100绑定的卡箍式防风镜200启动,同时所述微型处理器3包含的绑定控制模块40将所述卡箍式防风镜200与设置于防护脖套100外部位置的运动摄像头108绑定连接,以此让运动摄像头108摄取的影像传输至卡箍式防风镜200的镜片状显示屏位置。

s21、控制所述运动摄像头108启动实时摄取运动影像并控制设置于防护脖套100内部的速度传感器201启动实时获取用户移动速度信息,且控制设置于防护脖套100内部的电子罗盘传感器202启动实时获取方向信息。

具体的,在运动摄像头108与卡箍式防风镜200绑定连接完成后,所述运动摄取模块35控制所述运动摄像头108启动实时摄取运动影像,同时所述微型处理器3包含的速度识别模块41控制设置于防护脖套100内部的速度传感器201启动实时获取用户移动速度信息,所述微型处理器3包含的方向识别模块42控制设置于防护脖套100内部的电子罗盘传感器202启动实时获取方向信息。

s22、根据所述运动影像计算周围物体的运动信息并将所述运动影像、用户移动速度信息、方向信息以及物体运动信息实时传输至所述卡箍式防风镜200的显示屏位置。

具体的,在运动摄像头108启动完成、速度传感器201启动完成以及电子罗盘传感器202启动完成后,所述微型处理器3包含的物体计算模块43根据所述运动影像计算运动影像中存在的物体的运动信息,然后所述微型处理器3包含的信息传输模块44实时将所述运动影像、用户移动速度信息、方向信息以及物体运动信息实时传输至所述卡箍式防风镜200的镜片状显示屏位置,以供用户骑行查看;且显示的所述运动影像、用户移动速度信息、方向信息以及物体运动信息不影响用户骑行观察周围情况。

实施例二

参考图3-4,图6-10,图12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上一致,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在s3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30、根据所述倾斜角度信息实时分析用户倾斜的角度是否有超过第二预设角度。

具体的,在信息分析模块32分析出防护脖套100倾斜的角度由超过第一预设角度后,所述信息分析模块32根据所述倾斜角度信息实时分析用户倾斜的角度是否有超过第二预设角度,其中第二预设角度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60°,用户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通过与微型处理器3连接的外部设备进行设置第二预设角度,以此判断用户是否有出现完全跌倒倾向,即无法自己调整姿势来避免跌倒。

s31、若有则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护脖套100侧方位置的第一充气元件103启动将连接的安全气囊层105弹出覆盖与用户躯干位置并控制与所述防护脖套100绑定的骑行防护服109位置的第二充气元件110启动将骑行防护服109外部气囊层111充气膨胀。

具体的,在信息分析模块32分析出防护脖套100倾斜的角度超过第二预设角度后,所述微型处理器3包含的第二充气模块45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护脖套100侧方位置的第一充气元件103启动将连接的安全气囊层105弹出覆盖与用户躯干位置,同时所述微型处理器3包含的第三充气模块46控制与所述防护脖套100绑定的骑行防护服109位置的第二充气元件110启动将骑行防护服109外部气囊层111充气膨胀,以此保护跌倒的用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30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300、控制设置于与所述防护脖套100绑定防护鞋的鞋口内部位置的微型电动卡扣204解除与绕行弹簧轴205的固定状态以通过绕行弹簧轴205将防护层206弹出包裹于用户脚踝位置。

具体的,在信息分析模块32分析出防护脖套100倾斜的角度超过第二预设角度后,所述微型处理器3包含的脚踝防护模块47控制设置于与所述防护脖套100绑定防护鞋的鞋口内部位置的微型电动卡扣204解除与绕行弹簧轴205的固定状态,以让绕行弹簧轴205将连接的防护层206弹出贴合与用户的脚踝部位,从而为用户的脚踝部位带来防护。

s301、控制设置于所述骑行防护服109接缝位置的微型换气机构207启动实时为用户身体进行散热。

具体的,在防护层206弹出的同时,所述微型处理器3包含的换气控制模块48控制设置于所述骑行防护服109接缝位置的微型换气机构207启动实时为用户身体进行散热,所述微型换气机构207可以设置为电动风扇等小型的换气装置。

其中,所述骑行防护服109、防护鞋、防护层206内部填充有d3o材料。

实施例三

参考图5-6,图10-11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上一致,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在s2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23、控制设置于与防护脖套100绑定的骑行防护服109底端位置的排汗口208开启以通过设置于骑行防护服109内表面的排汗引流槽209将用户的汗液进行排放。

具体的,在信息分析模块32分析出防护脖套100有被用户佩戴完成后,所述微型处理器3包含的排汗控制模块49控制设置于与防护脖套100绑定的骑行防护服109底端位置的排汗口208开启,以通过设置于骑行防护服109内表面的排汗引流槽209将用户的汗液进行排放;即骑行防护服109内表面设置有若干条的斜状排汗引流槽209,以此将用户肌肤排出的汗液从上执行引导至底部连接的排汗口208位置,以此将汗液进行排放。

s24、控制与所述防护脖套100绑定的电动口罩210启动进入实时空气净化状态。

具体的,在信息分析模块32分析出防护脖套100有被用户佩戴完成后,所述微型处理器3包含的口罩控制模块50控制与所述防护脖套100绑定的电动口罩210启动进入实时空气净化状态。

实施例四

参考图6-12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影像识别的智能骑行防护系统,使用一种基于大数据影像识别的智能骑行防护方法,包括骑行防护装置1、骑行辅助装置2以及微型处理器3;

所述骑行防护装置1包括防护脖套100、触摸传感器101、陀螺仪102、第一充气元件103、安全气囊头盔104、安全气囊层105、旋转机构106、旋转槽107、运动摄像头108、骑行防护服109、第二充气元件110以及外部气囊层111,所述防护脖套100分为内层以及外层,用于佩戴于用户颈部位置为用户带来骑行防护;所述触摸传感器101设置于防护脖套100内层内表面位置,用于获取用户皮肤的触摸信息;所述陀螺仪102设置于防护脖套100内层内部位置,用于获取防护脖套100的倾斜角度信息;所述第一充气元件103设置于防护脖套100外层侧方位置并与安全气囊头盔104连接,用于启动后将连接的安全气囊头盔104充气弹出覆盖于用户头部位置;所述安全气囊头盔104位于防护脖套100外层外部位置,用于弹出后形成头盔形状为用户带来头部防护;所述安全气囊层105位于防护脖套100外层下方位置,用于弹出后覆盖用户躯干进行防护;所述旋转机构106设置于防护脖套100外层内表面位置并与防护脖套100外层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防护脖套100外层在旋转槽107位置旋转;所述旋转槽107设置于防护脖套100内层外表面位置,用于提供旋转机构106旋转;所述运动摄像头108设置于防护脖套100外层下侧方位置,用于摄取防护脖套100周围的运动环境影像;所述骑行防护服109与防护脖套100绑定并提供用户穿戴,用于为用户提供身体防护;所述第二充气元件110设置于骑行防护服109外部位置并与安全气囊层105连接,用于启动后将连接的安全气囊层105充气膨胀;所述外部气囊层111覆盖于骑行防护服109外部位置,用于膨胀后为用户身体带来防护;

所述骑行辅助装置2包括卡箍式防风镜200、速度传感器201、电子罗盘传感器202、防护鞋、微型电动卡扣204、绕行弹簧轴205、防护层206、微型换气机构207、排汗口208、排汗引流槽209以及电动口罩210,所述卡箍式防风镜200与防护脖套100绑定并设置有镜片状的显示屏,用于提供用户信息显示;所述速度传感器201设置于防护脖套100内层内部位置,用于获取防护脖套100的移动速度信息;所述电子罗盘传感器202设置于防护脖套100内层内部位置,用于获取防护脖套100的方向信息;所述防护鞋与防护脖套100绑定,用于提供用户脚部防护;所述微型电动卡扣204设置于防护鞋的鞋口内部位置,用于与绕行弹簧轴205固定或解除固定;所述防护层206与绕行弹簧轴205连接,用于弹出后为用户脚踝位置提供防护;所述微型换气机构207设置于骑行防护服109的接缝位置,用于提供风冷散热;所述排汗口208设置于骑行防护服109底端位置并与排汗引流槽209连接,用于将排汗引流槽209引导的汗液排出;所述排汗引流槽209设置于骑行防护服109内表面位置,用于将用户骑行身体的汗液引导至排汗口208位置;所述电动口罩210与防护脖套100绑定,用于启动后过滤空气;

所述微型处理器3设置于防护脖套100内部位置并分别与触摸传感器101、陀螺仪102、第一充气元件103、旋转机构106、运动摄像头108、速度传感器201以及电子罗盘传感器202连接,所述微型处理器3包括:

无线模块30,用于分别与第二充气元件110、卡箍式防风镜200、微型电动卡扣204、微型换气机构207、排汗口208、电动口罩210、用户外部设备以及救援中心无线连接;

触摸识别模块31,用于控制触摸传感器101启动或关闭;

信息分析模块32,用于根据指定信息进行信息的处理和分析;

角度识别模块33,用于控制陀螺仪102启动或关闭;

第一充气模块34,用于控制第一充气元件103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安全气囊头盔104充气或放气操作;

运动摄取模块35,用于控制运动摄像头108启动或关闭;

危险标识模块36,用于根据运动摄像头108摄取的影像将飞行用户的物体标识为危险物体;

轨迹计算模块37,用于根据运动摄像头108摄取的影像计算危险物体的运动轨迹;

旋转控制模块38,用于控制旋转机构106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安全气囊头盔104旋转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微型处理器3还包括:

防风控制模块39,用于控制卡箍式防风镜200启动或关闭;

绑定控制模块40,用于控制卡箍式防风镜200与防护脖套100的运动摄像头108绑定连接;

速度识别模块41,用于控制速度传感器201启动或关闭;

方向识别模块42,用于控制电子罗盘传感器202启动或关闭;

物体计算模块43,用于根据运动摄像头108摄取的影像计算周围物体的运动信息;

信息传输模块44,用于将指定的信息传输至卡箍式防风镜200的镜片状显示屏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微型处理器3还包括:

第二充气模块45,用于控制第一充气元件103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安全气囊层105充气或放气操作;

第三充气模块46,用于控制第二充气元件110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外部气囊层111充气或放气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微型处理器3还包括:

脚踝防护模块47,用于控制微型电动卡扣204与绕行弹簧轴205固定或解除固定;

换气控制模块48,用于控制微型换气机构207启动或关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微型处理器3还包括:

排汗控制模块49,用于控制排汗口208开启或关闭;

口罩控制模块50,用于控制电动口罩210启动或关闭。

应理解,在实施例四中,上述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与上述方法实施例(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的描述相对应,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上述实施例四所提供的系统,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诉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系统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大数据影像识别的智能骑行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控制设置于防护脖套内表面的触摸传感器启动实时获取人体触摸信息并根据所述人体触摸信息分析所述防护脖套是否有被用户佩戴;

s2、若有则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护脖套内部位置的陀螺仪启动实时获取倾斜角度信息并根据所述倾斜角度信息分析用户倾斜的角度是否有超过第一预设角度;

s3、若有则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护脖套侧方位置的第一充气元件启动将连接的安全气囊头盔弹出将用户头部笼罩进行防护并根据所述倾斜角度信息实时分析用户倾斜的角度是否有恢复至第一预设角度内;

s4、若有则控制所述第一充气元件将安全气囊头盔内部气体放出进行回收并控制设置于防护脖套外部位置的运动摄像头启动实时摄取运动影像;

s5、根据运动影像实时分析周围是否有物体飞向用户;

s6、若有则根据所述运动影像将所述物体标识为危险物体并根据所述运动影像实时计算所述危险物体的运动轨迹;

s7、根据所述运动影像以及运动轨迹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护脖套中间位置的旋转机构将安全气囊头盔防护面旋转面向所述危险物体并控制所述第一充气元件启动将连接的安全气囊头盔弹出将用户头部笼罩进行防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影像识别的智能骑行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20、控制与所述防护脖套绑定的卡箍式防风镜启动并将所述卡箍式防风镜与设置于防护脖套外部位置的运动摄像头绑定连接;

s21、控制所述运动摄像头启动实时摄取运动影像并控制设置于防护脖套内部的速度传感器启动实时获取用户移动速度信息,且控制设置于防护脖套内部的电子罗盘传感器启动实时获取方向信息;

s22、根据所述运动影像计算周围物体的运动信息并将所述运动影像、用户移动速度信息、方向信息以及物体运动信息实时传输至所述卡箍式防风镜的显示屏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影像识别的智能骑行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30、根据所述倾斜角度信息实时分析用户倾斜的角度是否有超过第二预设角度;

s31、若有则控制设置于所述防护脖套侧方位置的第一充气元件启动将连接的安全气囊层弹出覆盖与用户躯干位置并控制与所述防护脖套绑定的骑行防护服位置的第二充气元件启动将骑行防护服外部气囊层充气膨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影像识别的智能骑行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0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300、控制设置于与所述防护脖套绑定防护鞋的鞋口内部位置的微型电动卡扣解除与绕行弹簧轴的固定状态以通过绕行弹簧轴将防护层弹出包裹于用户脚踝位置;

s301、控制设置于所述骑行防护服接缝位置的微型换气机构启动实时为用户身体进行散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影像识别的智能骑行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23、控制设置于与防护脖套绑定的骑行防护服底端位置的排汗口开启以通过设置于骑行防护服内表面的排汗引流槽将用户的汗液进行排放;

s24、控制与所述防护脖套绑定的电动口罩启动进入实时空气净化状态。

6.一种基于大数据影像识别的智能骑行防护系统,使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影像识别的智能骑行防护方法,包括骑行防护装置、骑行辅助装置以及微型处理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骑行防护装置包括防护脖套、触摸传感器、陀螺仪、第一充气元件、安全气囊头盔、安全气囊层、旋转机构、旋转槽、运动摄像头、骑行防护服、第二充气元件以及外部气囊层,所述防护脖套分为内层以及外层,用于佩戴于用户颈部位置为用户带来骑行防护;所述触摸传感器设置于防护脖套内层内表面位置,用于获取用户皮肤的触摸信息;所述陀螺仪设置于防护脖套内层内部位置,用于获取防护脖套的倾斜角度信息;所述第一充气元件设置于防护脖套外层侧方位置并与安全气囊头盔连接,用于启动后将连接的安全气囊头盔充气弹出覆盖于用户头部位置;所述安全气囊头盔位于防护脖套外层外部位置,用于弹出后形成头盔形状为用户带来头部防护;所述安全气囊层位于防护脖套外层下方位置,用于弹出后覆盖用户躯干进行防护;所述旋转机构设置于防护脖套外层内表面位置并与防护脖套外层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防护脖套外层在旋转槽位置旋转;所述旋转槽设置于防护脖套内层外表面位置,用于提供旋转机构旋转;所述运动摄像头设置于防护脖套外层下侧方位置,用于摄取防护脖套周围的运动环境影像;所述骑行防护服与防护脖套绑定并提供用户穿戴,用于为用户提供身体防护;所述第二充气元件设置于骑行防护服外部位置并与安全气囊层连接,用于启动后将连接的安全气囊层充气膨胀;所述外部气囊层覆盖于骑行防护服外部位置,用于膨胀后为用户身体带来防护;

所述骑行辅助装置包括卡箍式防风镜、速度传感器、电子罗盘传感器、防护鞋、微型电动卡扣、绕行弹簧轴、防护层、微型换气机构、排汗口、排汗引流槽以及电动口罩,所述卡箍式防风镜与防护脖套绑定并设置有镜片状的显示屏,用于提供用户信息显示;所述速度传感器设置于防护脖套内层内部位置,用于获取防护脖套的移动速度信息;所述电子罗盘传感器设置于防护脖套内层内部位置,用于获取防护脖套的方向信息;所述防护鞋与防护脖套绑定,用于提供用户脚部防护;所述微型电动卡扣设置于防护鞋的鞋口内部位置,用于与绕行弹簧轴固定或解除固定;所述防护层与绕行弹簧轴连接,用于弹出后为用户脚踝位置提供防护;所述微型换气机构设置于骑行防护服的接缝位置,用于提供风冷散热;所述排汗口设置于骑行防护服底端位置并与排汗引流槽连接,用于将排汗引流槽引导的汗液排出;所述排汗引流槽设置于骑行防护服内表面位置,用于将用户骑行身体的汗液引导至排汗口位置;所述电动口罩与防护脖套绑定,用于启动后过滤空气;

所述微型处理器设置于防护脖套内部位置并分别与触摸传感器、陀螺仪、第一充气元件、旋转机构、运动摄像头、速度传感器以及电子罗盘传感器连接,所述微型处理器包括:

无线模块,用于分别与第二充气元件、卡箍式防风镜、微型电动卡扣、微型换气机构、排汗口、电动口罩、用户外部设备以及救援中心无线连接;

触摸识别模块,用于控制触摸传感器启动或关闭;

信息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指定信息进行信息的处理和分析;

角度识别模块,用于控制陀螺仪启动或关闭;

第一充气模块,用于控制第一充气元件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安全气囊头盔充气或放气操作;

运动摄取模块,用于控制运动摄像头启动或关闭;

危险标识模块,用于根据运动摄像头摄取的影像将飞行用户的物体标识为危险物体;

轨迹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运动摄像头摄取的影像计算危险物体的运动轨迹;

旋转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旋转机构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安全气囊头盔旋转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影像识别的智能骑行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处理器还包括:

防风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卡箍式防风镜启动或关闭;

绑定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卡箍式防风镜与防护脖套的运动摄像头绑定连接;

速度识别模块,用于控制速度传感器启动或关闭;

方向识别模块,用于控制电子罗盘传感器启动或关闭;

物体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运动摄像头摄取的影像计算周围物体的运动信息;

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将指定的信息传输至卡箍式防风镜的镜片状显示屏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影像识别的智能骑行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处理器还包括:

第二充气模块,用于控制第一充气元件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安全气囊层充气或放气操作;

第三充气模块,用于控制第二充气元件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外部气囊层充气或放气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影像识别的智能骑行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处理器还包括:

脚踝防护模块,用于控制微型电动卡扣与绕行弹簧轴固定或解除固定;

换气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微型换气机构启动或关闭。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影像识别的智能骑行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处理器还包括:

排汗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排汗口开启或关闭;

口罩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动口罩启动或关闭。

技术总结
一种基于大数据影像识别的智能骑行防护方法及其系统,包括:控制触摸传感器启动实时获取人体触摸信息并分析防护脖套是否有被用户佩戴,若有则控制陀螺仪启动实时获取倾斜角度信息并分析用户倾斜的角度是否有超过第一预设角度,若有则控制第一充气元件启动将安全气囊头盔弹出将用户头部笼罩并实时分析用户倾斜的角度是否有恢复至第一预设角度内,若有则控制第一充气元件将安全气囊头盔内部气体放出进行回收并控制运动摄像头启动实时摄取运动影像,实时分析周围是否有物体飞向用户,若有则将物体标识为危险物体并实时计算危险物体的运动轨迹,控制旋转机构将安全气囊头盔防护面旋转面向危险物体并控制第一充气元件启动将安全气囊头盔弹出。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商信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0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273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