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秸秆喂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1


本实用新型涉及进料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玉米秸秆喂料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玉米秸秆不仅仅可以作为燃料,其本身还具有很大价值,例如可以用来做牲畜饲料、造纸和装饰板材等,因此随着玉米秸秆用途的增加,对玉米秸秆加工的设备也不断涌现,例如玉米秸秆打包机、粉碎机、除尘机等等。这些机械设备都少不了玉米秸秆的喂料过程,因此也必然需要玉米秸秆喂料装置。而传统的喂料装置都是上进下出,利用玉米秸秆被投入喂料仓的惯性与重力作用,进入下一处理设备中。但是这种靠自身重力的喂料方式往往会出现卡堵现象,需要人工清理卡堵位置,不仅操作不便,还会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玉米秸秆喂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喂料装置容易卡堵玉米秸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玉米秸秆喂料装置,所述喂料装置包括进料口、容料仓、出料口;

所述容料仓内靠近进料口处设置有螺旋推料机构,所述螺旋推料机构包括具有螺旋片的螺旋杆、带动所述螺旋杆转动的螺旋推料电机和分别设于容料仓相对的两端的螺旋杆支撑座,所述螺旋推料电机带动所述螺旋杆在所述螺旋杆支撑座内转动。

可选的,所述喂料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容料仓内且位于所述螺旋推料机构下方的水平输送机构,所述水平输送机构包括水平传送带、水平驱动电机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水平传动带的支撑滚轮,所述支撑滚轮固定设置于容料仓底部,所述水平传送带套绕于所述支撑滚轮上,所述水平驱动电机的输出转轴与所述支撑滚轮机械配合连接,所述水平驱动电机旋转带动所述支撑滚轮旋转,所述支撑滚轮的转动带动所述水平传送带运转。

可选的,所述喂料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容料仓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水平支撑台和若干由所述水平支撑台底部向下延伸固定连接竖直支撑脚,若干所述竖直支撑脚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杆。

可选的,所述螺旋杆支撑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水平支撑台上表面,且位于水平输送玉米秸秆方向的两端。

可选的,所述螺旋推料机构有两组,两组中所述螺旋杆并排平行设置,且两组所述螺旋杆之间设有间隔。

可选的,所述喂料装置还包括物料提升机构,所述物料提升机构为爬坡输送带,所述爬坡输送带的入料端与所述水平传送带的出料端对接,所述爬坡输送带的出料端高于所述所述爬坡输送带的入料端。

可选的,所述容料仓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竖直侧壁,每一所述竖直侧壁上侧边连接有倾斜侧壁,两所述倾斜侧壁形成的上开口的宽度大于下开口的宽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玉米秸秆喂料装置包括进料口、容料仓、出料口;容料仓内靠近进料口处设置有螺旋推料机构,螺旋推料机构包括具有螺旋片的螺旋杆、带动所述螺旋杆转动的螺旋推料电机和分别设于容料仓相对的两端的螺旋杆支撑座,螺旋推料电机带动所述螺旋杆在螺旋杆支撑座内转动,当玉米秸秆送入喂料装置的容料仓时,玉米秸秆被螺旋杆旋转带动落入容料仓内,避免了玉米秸秆卡堵在容料仓入口,进而提高了玉米秸秆加工效率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玉米秸秆喂料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玉米秸秆喂料装置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玉米秸秆喂料装置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玉米秸秆喂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喂料装置容易卡堵玉米秸秆的问题。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玉米秸秆喂料装置包括进料口1、容料仓2、出料口3;容料仓2内靠近进料口1处设置有螺旋推料机构4,所述螺旋推料机构4包括具有螺旋片41的螺旋杆42、带动所述螺旋杆42转动的螺旋推料电机43和分别设于容料仓相对的两端的螺旋杆支撑座44,所述螺旋推料电机43带动所述螺旋杆42在所述螺旋杆支撑座44内转动。当玉米秸秆送入喂料装置的容料仓时,玉米秸秆被螺旋杆旋转带动落入容料仓内,避免了玉米秸秆卡堵在容料仓入口。如果玉米秸秆过长,该螺旋杆42上的螺旋片41能够切断该较长玉米秸秆,这样还可以保证由喂料装置传输出的玉米秸秆规格不会杂乱,出现玉米秸秆过长的问题。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螺旋推料机构4有两组,两组中所述螺旋杆42并排平行设置,且两组所述螺旋杆42之间设有间隔。这样能够更快速的将玉米秸秆推入容料仓内部,更有效的避免的玉米秸秆卡堵现象。

本实施例的,容料仓2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竖直侧壁21,每一所述竖直侧壁上侧边连接有倾斜侧壁,两所述倾斜侧壁形成的上开口的宽度大于下开口的宽度。

本实施例的喂料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容料仓内且位于所述螺旋推料机构下方的水平输送机构5,所述水平输送机构包括水平传送带51、水平驱动电机52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水平传动带的支撑滚轮53,所述支撑滚轮53固定设置于容料仓2底部,所述水平传送带51套绕于所述支撑滚轮53上,所述水平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转轴与所述支撑滚轮53机械配合连接,所述水平驱动电机52旋转带动所述支撑滚轮53旋转,所述支撑滚轮53的转动带动所述水平传送带51运转。

本实施例的喂料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容料仓的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包括水平支撑台61和若干由所述水平支撑台61底部向下延伸固定连接竖直支撑脚62,若干所述竖直支撑脚62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杆63。上述的螺旋杆支撑座44固定连接于所述水平支撑台61上表面,且位于水平输送玉米秸秆方向的两端。

本实施例的所述喂料装置还包括物料提升机构7,所述物料提升机构7为爬坡输送带,所述爬坡输送带的入料端71与所述水平传送带51的出料端对接,所述爬坡输送带的出料端72高于所述所述爬坡输送带的入料端71。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玉米秸秆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料装置包括进料口、容料仓、出料口;

所述容料仓内靠近进料口处设置有螺旋推料机构,所述螺旋推料机构包括具有螺旋片的螺旋杆、带动所述螺旋杆转动的螺旋推料电机和分别设于容料仓相对的两端的螺旋杆支撑座,所述螺旋推料电机带动所述螺旋杆在所述螺旋杆支撑座内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秸秆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料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容料仓内且位于所述螺旋推料机构下方的水平输送机构,所述水平输送机构包括水平传送带、水平驱动电机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水平传送带的支撑滚轮,所述支撑滚轮固定设置于容料仓底部,所述水平传送带套绕于所述支撑滚轮上,所述水平驱动电机的输出转轴与所述支撑滚轮机械配合连接,所述水平驱动电机旋转带动所述支撑滚轮旋转,所述支撑滚轮的转动带动所述水平传送带运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秸秆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料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容料仓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水平支撑台和若干由所述水平支撑台底部向下延伸固定连接竖直支撑脚,若干所述竖直支撑脚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玉米秸秆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杆支撑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水平支撑台上表面,且位于水平输送玉米秸秆方向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秸秆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推料机构有两组,两组中所述螺旋杆并排平行设置,且两组所述螺旋杆之间设有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玉米秸秆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料装置还包括物料提升机构,所述物料提升机构为爬坡输送带,所述爬坡输送带的入料端与所述水平传送带的出料端对接,所述爬坡输送带的出料端高于所述爬坡输送带的入料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秸秆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料仓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竖直侧壁,每一所述竖直侧壁上侧边连接有倾斜侧壁,两所述倾斜侧壁形成的上开口的宽度大于下开口的宽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玉米秸秆喂料装置,该喂料装置包括进料口、容料仓、出料口;容料仓内靠近进料口处设置有螺旋推料机构,螺旋推料机构包括具有螺旋片的螺旋杆、带动所述螺旋杆转动的螺旋推料电机和分别设于容料仓相对的两端的螺旋杆支撑座,螺旋推料电机带动所述螺旋杆在螺旋杆支撑座内转动,当玉米秸秆送入喂料装置的容料仓时,玉米秸秆被螺旋杆旋转带动落入容料仓内,避免了玉米秸秆卡堵在容料仓入口,进而提高了玉米秸秆加工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青青草元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27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