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抑制细菌与病毒的复方盐口罩外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60


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抑制细菌与病毒的复方盐口罩外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行的口罩按性能特点及适用范围来分,可分为: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普通医用口罩。由于冠状病毒通常通过呼吸的飞沫中的气溶胶传播,它们又非常微小(小于100纳米)。因此普通口罩难以遮挡,更无法杀死病毒。一旦新冠病毒附着于口罩之上,它们可以在口罩上停留长达24小时或更长的时间,极有可能造成进一步的二次污染及病毒传播。医用防护口罩,以kn95为例,对应的标准是gb2626-2006,防护级别有kn90,kn95,kn100。kn95口罩可以过滤掉直径为0.3μm及以上的颗粒物,过滤效果会不低于95%,kn95能拥有这么强的防护能力,核心技术在于此口罩本身的静电吸附原理。呼吸的气流通过无纺布时,空气正常通过,而所有的粉尘和含毒飞沫,全部被静电吸附。空气粉尘被静电吸附后,极难脱离,更没办法清洗,只要静电在,粉尘和病菌就一直吸附于口罩上。正规的kn95级防护口罩,之所以有保质期,就是因为过长时间的保存会失去静电,变成废品,而该特点也是医用防护口罩储备不足的重要因素之一。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医用防护口罩短缺的问题,研制出一种可抑制细菌与病毒的口罩外罩并同时提供了该口罩外罩的制备方法,该口罩外罩方便更换,使用该口罩外罩可保留原口罩以减少浪费,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可以节约60%以上或更多的资源;该口罩外罩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在短时间内实施大批量生产以解决国人的燃眉之急。可抑制细菌与病毒的复方盐口罩外罩,包括复方盐载体层,复方盐载体层经过浸涂而挂载有一层复方盐浸涂层。复方盐载体层为质地柔软的多孔材料制成,如海绵、纱布、无纺布等,本发明优选纱布作为复方盐载体层。复方盐载体层的四条边上固定有粘贴带,粘贴带上固定有离型纸。本发明中,用于制作复方盐浸涂层的复方盐由两类复合盐复合而成,按百分比计,第一类复合盐所占比例为1%~99%,第二类复合盐所占比例为99%~1%。其中,第一类复合盐由药用级的氯化钠和药用级的氯化钾复合组成,按百分比计,氯化钠在第一类复合盐中的比例为1%~99%,氯化钾在第一类复合盐中的比例为99%~1%。第二类复合盐由药用级的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药用级的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和药用级的苯扎氯铵复合组成,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所占比例为1%~40%,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所占比例为1%~30%,余量为苯扎氯铵。本发明还提供了可抑制细菌与病毒的复方盐口罩外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复方盐的配制:第一类复方盐的配制包括分别称取药用级的氯化钠和氯化钾若干,将两者按照氯化钠1%~99%,氯化钾99%~1%的比例充分混合均匀,备用;第二类复方盐的配制包括分别称取药用级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药用级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药用级苯扎氯铵若干,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为1%~40%,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为1%~30%,余量为苯扎氯铵并将三者充分混合均匀,备用;将第一类复方盐和第二类复方盐按照1%~99%、99%~1%的比例混合均匀,得到复方盐,备用;2、过饱和复合盐溶液的配制:量取蒸馏水或纯化水若干,室温状态下,将复方盐缓慢加入上述蒸馏水或纯化水中并不断搅拌,至溶液中有结晶盐析出时停止加入复方盐并将溶液进行过滤,过滤后得到的溶液即为过饱和复合盐溶液,备用;3、浸涂:室温状态下,将复方盐载体层浸入过饱和复合盐溶液中,静置1~24小时后取出;4、烘干:将复方盐载体层从过饱和复合盐溶液中取出,放置于烘箱中,鼓风干燥,烘箱温度为45~65℃,直至复方盐载体层中的水分不高于5%为止;5、成品:将烘干后的复方盐载体层裁剪至合适尺寸,然后将带有离型纸的可双面粘贴的粘贴带粘贴于复方盐载体层的四条边上,随后将其真空包装,即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更换方便,无需更换原口罩以减少浪费,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可节约更多的资源;2、本发明的口罩外罩通过杀灭以及抑制细菌和病毒的方式对使用者进行防护,防止更换的口罩成为污染源,安全性更高;3、本发明的口罩外罩制备方法极为简单,且制作原料来源广泛,不仅可工业化推广也可家庭式制作,可完全解决医用防护口罩短缺的问题。4、本发明的口罩外罩的制作材料价格低廉,制作成本也低,满足不同收入群体的防护需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可抑制细菌与病毒的复方盐口罩外罩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可抑制细菌与病毒的复方盐口罩外罩的制备流程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复方盐载体层,2-复方盐浸涂层,3-粘贴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可抑制细菌与病毒的复方盐口罩外罩,包括复方盐载体层1,复方盐载体层1上挂载有一层复方盐浸涂层2。复方盐载体层1选用纱布作为复方盐载体层。复方盐载体层1的四条边上粘贴有可双面粘贴的粘贴带3,粘贴带3上固定有离型纸。本发明的口罩外罩在使用时,将离型纸撕下,通过粘贴带将可抑制细菌与病毒的复方盐口罩外罩粘贴于口罩的外层,即可使用。在使用完毕后,将该口罩外罩从口罩上撕下并粘贴上新的口罩外罩即可进行持续防护,更换极为方便;而更换下的口罩外罩上的细菌及病毒均已失活,大大降低解决现行污染口罩回收困难的问题。本发明的抑制以及杀灭细菌及病毒的机制包括以下两点:1、由于氯化钠和氯化钾混合物(结晶)有很好的引湿性,当任何大小的液态水滴(飞沫)与浸涂层接触时,盐就会溶解并吸收飞沫中的水分,使得细菌与病毒细胞部分或全部脱水而失活。2、当飞沫的水分蒸发时,其中溶解的盐结晶变干成为锯齿状,其尖峰可以刺穿病毒膜并迅速将其杀死,以实现对使用者的防护。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用于制作复方盐浸涂层的复方盐由两类复合盐复合组成,第一类复方盐的配制包括称取药用级的氯化钠和氯化钾若干,将两者按照氯化钠1%,氯化钾99%的比例充分混合均匀,备用;第二类复方盐的配制包括称取药用级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药用级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药用级苯扎氯铵若干并将三者按照4:3:3的比例充分混合均匀,备用;将第一类复方盐和第二类复方盐按照1%、99%的比例混合均匀,得到复方盐,备用;可抑制细菌与病毒的复方盐口罩外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复方盐的配制:第一类复方盐的配制包括称取药用级的氯化钠1g,称取氯化钾999g,将两者充分混合均匀制成第一类复方盐1000g,备用;第二类复方盐配制包括分别称取药用级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药用级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药用级苯扎氯铵400g、300g、300g,将三者充分混合均匀制成第二类复方盐1000g,备用;分别称取第一类复方盐和第二类复方盐1g、999g,将两类复方盐充分混合均匀制成复方盐,备用;2、过饱和复合盐溶液的配制:量取蒸馏水或纯化水1000ml,室温状态下,将复方盐缓慢加入并不断搅拌,溶液中有结晶盐析出时停止加入复方盐并将溶液进行过滤,过滤后得到的溶液极为过饱和复合盐溶液,备用;3、浸涂:室温状态下,将复方盐载体层浸入过饱和复合盐溶液中,静置2小时后取出。4、烘干:将复方盐载体层从过饱和复合盐溶液中取出,放置于烘箱中,鼓风干燥,烘箱温度为45~65℃,时间为2小时左右,使用红外快速水分测定仪检测复方盐载体层中的水分不高于5%为止;5、成品:将烘干后的复方盐载体层裁剪至合适尺寸,该尺寸可根据现有的口罩尺寸进行定制;将带有离型纸的可双面粘贴的粘贴带粘贴于复方盐载体层的四条边上,随后使用单独的真空自封袋对其进行包装,包装后将其随口罩一起封装,包装袋内可放置干燥剂,包装规格可依据医护人员的需要,分成2片、3片、5片以及10片装,以满足当天更换的使用需求。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用于制作复方盐浸涂层的复方盐由两类复合盐复合组成,第一类复方盐的配制包括称取药用级的氯化钠和氯化钾若干,将两者按照氯化钠99%,氯化钾1%的比例充分混合均匀,备用;第二类复方盐的配制包括称取药用级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药用级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药用级苯扎氯铵若干并将三者按照4:3:3的比例充分混合均匀,备用;将第一类复方盐和第二类复方盐按照1%、99%的比例混合均匀,得到复方盐,备用;可抑制细菌与病毒的复方盐口罩外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中的实施步骤,区别在于第一步复方盐的配制时,第一类复方盐的配制包括称取药用级的氯化钠999g,称取氯化钾1g,将两者充分混合均匀制成第一类复方盐1000g,备用;第二类复方盐配制包括分别称取药用级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药用级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药用级苯扎氯铵400g、300g、300g,将三者充分混合均匀制成第二类复方盐1000g,备用;分别称取第一类复方盐和第二类复方盐1g、999g,将两类复方盐充分混合均匀制成复方盐,备用。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用于制作复方盐浸涂层的复方盐由两类复合盐复合组成,第一类复方盐的配制包括称取药用级的氯化钠和氯化钾若干,将两者按照氯化钠50%,氯化钾50%的比例充分混合均匀,备用;第二类复方盐的配制包括称取药用级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药用级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药用级苯扎氯铵若干并将三者按照4:3:3的比例充分混合均匀,备用;将第一类复方盐和第二类复方盐按照1%、99%的比例混合均匀,得到复方盐,备用;可抑制细菌与病毒的复方盐口罩外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中的实施步骤,区别在于第一步复方盐的配制时,第一类复方盐的配制包括称取药用级的氯化钠500g,称取氯化钾500g,将两者充分混合均匀制成第一类复方盐1000g,备用;第二类复方盐配制包括分别称取药用级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药用级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药用级苯扎氯铵400g、300g、300g,将三者充分混合均匀制成第二类复方盐1000g,备用;分别称取第一类复方盐和第二类复方盐1g、999g,将两类复方盐充分混合均匀制成复方盐,备用。实施例4本实施例中,用于制作复方盐浸涂层的复方盐由两类复合盐复合组成,第一类复方盐的配制包括称取药用级的氯化钠和氯化钾若干,将两者按照氯化钠99%,氯化钾1%的比例充分混合均匀,备用;第二类复方盐的配制包括称取药用级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药用级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药用级苯扎氯铵若干并将三者按照4:3:3的比例充分混合均匀,备用;将第一类复方盐和第二类复方盐按照99%、1%的比例混合均匀,得到复方盐,备用;可抑制细菌与病毒的复方盐口罩外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中的实施步骤,区别在于第一步复方盐的配制时,第一类复方盐的配制包括称取药用级的氯化钠999g,称取氯化钾1g,将两者充分混合均匀制成第一类复方盐1000g,备用;第二类复方盐配制包括分别称取药用级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药用级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药用级苯扎氯铵400g、300g、300g,将三者充分混合均匀制成第二类复方盐1000g,备用;分别称取第一类复方盐和第二类复方盐999g、1g,将两类复方盐充分混合均匀制成复方盐,备用。实施例5本实施例中,用于制作复方盐浸涂层的复方盐由两类复合盐复合组成,第一类复方盐的配制包括称取药用级的氯化钠和氯化钾若干,将两者按照氯化钠50%,氯化钾50%的比例充分混合均匀,备用;第二类复方盐的配制包括称取药用级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药用级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药用级苯扎氯铵若干并将三者按照4:3:3的比例充分混合均匀,备用;将第一类复方盐和第二类复方盐按照50%、50%的比例混合均匀,得到复方盐,备用;可抑制细菌与病毒的复方盐口罩外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中的实施步骤,区别在于第一步复方盐的配制时,第一类复方盐的配制包括称取药用级的氯化钠500g,称取氯化钾500g,将两者充分混合均匀制成第一类复方盐1000g,备用;第二类复方盐配制包括分别称取药用级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药用级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药用级苯扎氯铵400g、300g、300g,将三者充分混合均匀制成第二类复方盐1000g,备用;分别称取第一类复方盐和第二类复方盐500g、500g,将两类复方盐充分混合均匀制成复方盐,备用。实施例6本实施例对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和实施例5所制备得到的口罩的防护效果进行试验验证,试验过程如下:(1)将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所制备得到的口罩外罩分别记为试验组1、试验组2、试验组3、试验组4和试验组5,试验组1、试验组2、试验组3、试验组4和试验组5尺寸相同;同时增加对照组,对照组为未挂载复方盐浸涂层的无纺布层,其余结构与试验组相同;(2)将试验组1、试验组2、试验组3和对照组的口罩外罩平贴于培养基上,将细菌气溶胶喷洒与试验组1、试验组2、试验组3、试验组4、试验组5和对照组的口罩外罩上,培养48小时后,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数或细胞感染情况,计算菌落及感染细胞的占比,从而得到试验组1、试验组2、试验组3、试验组4、试验组5以及对照组的防护效果。本发明对细菌的防护效果试验对照表组别细菌或病毒总数菌落数有效率(%)试验组1100496试验组2100199试验组3100397试验组4100298试验组51000100对照组1006436本发明对病毒的防护效果试验对照表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后并进行分析可得到如下结果:用于制作复方盐浸涂层的复方盐中第一类复方盐的氯化钠和氯化钾的比例为1:1,第二类复方盐,药用级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药用级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药用级苯扎氯铵若干并将三者按照4:3:3的比例充分混合,第一类复方盐和第二类复方盐按照1:1比例混合得到复方盐效果最佳。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领域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

1.可抑制细菌与病毒的复方盐口罩外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复方盐载体层,复方盐载体层上挂载有一层复方盐浸涂层,复方盐载体层的四条边上固定有粘贴带,粘贴带上固定有离型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抑制细菌与病毒的复方盐口罩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方盐载体层为质地柔软的多孔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抑制细菌与病毒的复方盐口罩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方盐载体层选用纱布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抑制细菌与病毒的复方盐口罩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方盐浸涂层由氯化钠、氯化钾、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和苯扎氯铵复合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抑制细菌与病毒的复方盐口罩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氯化钠和氯化钾复合组成第一类复方盐,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和苯扎氯铵复合组成第二类复方盐,按百分比计,第一类复方盐所占比例为1%~99%,第二类复方盐所占比例为99%~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抑制细菌与病毒的复方盐口罩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类复方盐中,按百分比计,氯化钠所占比例为1%~99%,氯化钾所占比例为99%~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抑制细菌与病毒的复方盐口罩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类复方盐中,按百分比计,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所占比例为1%~40%,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所占比例为1%~30%,余量为苯扎氯铵。

8.可抑制细菌与病毒的复方盐口罩外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复方盐的配制:第一类复方盐的配制包括分别称取药用级的氯化钠和氯化钾若干,将两者按照氯化钠1%~99%,氯化钾99%~1%的比例充分混合均匀,备用;第二类复方盐的配制包括分别称取药用级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药用级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药用级苯扎氯铵若干,其中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为1%~40%,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为1%~30%,余量为苯扎氯铵,将三者充分混合均匀,备用;将第一类复方盐和第二类复方盐按照1%~99%、99%~1%的比例混合均匀,得到复方盐,备用;

2、过饱和复合盐溶液的配制:量取蒸馏水或纯化水若干,室温状态下,将复方盐缓慢加入上述蒸馏水或纯化水中并不断搅拌,至溶液中有结晶盐析出时停止加入复方盐并将溶液进行过滤,过滤后得到的溶液为过饱和复合盐溶液,备用;

3、浸涂:室温状态下,将复方盐载体层浸入过饱和复合盐溶液中,静置1~24小时后取出;

4、烘干:将复方盐载体层从过饱和复合盐溶液中取出,放置于烘箱中,鼓风干燥,烘箱温度为45~65℃,直至复方盐载体层中的水分不高于5%为止;

5、成品:将烘干后的复方盐载体层裁剪至合适尺寸,然后将带有离型纸的可双面粘贴的粘贴带粘贴于复方盐载体层的四条边上,随后将其真空包装、消毒,即得。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可抑制细菌与病毒的复方盐口罩外罩,包括复方盐载体层,复方盐载体层上挂载有复方盐浸涂层,复方盐载体层的四条边上固定有粘贴带。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可抑制细菌与病毒的复方盐口罩外罩的制备方法,包括复方盐的配制方法、过饱和复合盐溶液配制工艺要求、浸涂、烘干和成品的步骤。本复方盐口罩外罩使用与更换简单,携带方便、无需更换整体口罩,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可节约更多的资源;本发明通过杀灭以及抑制细菌和病毒的方式对使用者进行防护,防止更换丢弃的口罩成为新的污染源,安全性更高;制备方法极为简单,且制作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不仅可大规模产业化推广也可用于小型企业的制作,解决医用防护口罩短缺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杨景然;熊学敏;叶吉明;陈米林;次里只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刘宇
技术研发日:2020.02.1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272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