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装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灌装设备的输送螺杆,以及包含该输送螺杆的输送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液体灌装的灌装设备包括输送装置,如图1所示,瓶子10沿着进瓶方向a被输送带20朝向灌装区域输送。在灌装区域b中,瓶子10被输送螺杆30沿进瓶方向隔开,便于灌装头40完成灌装工作。
现有的输送螺杆30包括螺旋槽31,如图2所示,螺旋槽31的形状与瓶子的形状契合(图中为圆弧形)。待灌装的瓶子10在一侧与螺旋槽31贴合,在另一侧与档杆50接触,从而保证瓶子10被等距离地拉开,进入灌装区域,保证定位准确与灌装头40对齐。此时,瓶子10与螺旋槽31形成线接触。
但是,如果要更换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瓶子10,就要相应更换输送螺杆30,以确保其螺旋槽31的形状与瓶子10的形状相匹配。这样费工费时还要根据不同的瓶子预备更多的输送螺杆备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应多种瓶体形状和尺寸的灌装设备的输送螺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灌装设备的输送螺杆,包括杆体和形成在所述杆体上的螺旋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的各节距从径向投影上看,包括从所述杆体向外侧倾斜的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所述第一直线段和所述第二直线段成一定夹角,当灌装瓶处于所述螺旋槽内时,分别与所述第一直线段和所述第二直线段构成点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一直线段与所述第二直线段相对于与轴线垂直的方向彼此对称,或者彼此不对称。
优选地,所述第一直线段和所述第二直线段的夹角为10°-170°,更优选地为90°-140°,最优选地为110°-125°。
优选地,所述杆体包括用作瓶子输入端的顶端,所述顶端形状为正弦曲线。
优选地,所述第一直线段与所述第二直线段相交。
优选地,所述第一直线段与所述第二直线段通过圆弧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直线段与所述第二直线段通过第三平面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灌装设备的输送定位装置,包括前述的输送螺杆,以及挡杆,所述挡杆和所述螺旋槽使其中的灌装瓶得以三点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螺杆能够适用多种尺寸大小的瓶体,要灌装不同瓶体时,无需更换输送螺杆,大大缩短了更换产品时间和简化了操作步骤,由于只用一根输送螺杆成本也降低了。
2、采用三点定位方式的输送螺杆,还能适用于一些异形的瓶子和包材,不必采用专用的输送螺杆。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输送螺杆的主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输送螺杆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螺杆输送较小直径的瓶子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螺杆输送较大直径的瓶子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螺杆的顶端形状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螺杆的顶端形状的另一示意图。
图7-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螺杆用于输送异形瓶的示意图。
图10-11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螺杆的螺旋槽采用不同夹角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螺杆采用圆弧过渡连接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螺杆的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为非对称设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和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灌装设备的输送螺杆1,包括杆体11和形成在杆体11上的螺旋槽12。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螺旋槽12并不按照瓶子的固定外形来定制,而是从径向上看,其截面为三角形。
更具体地说,螺旋槽12的每个节距段在俯视图上的投影大体为三角形,即螺旋槽12的各节距从径向投影上看,包括从杆体11向外侧倾斜的第一直线段121和第二直线段122,所述第一直线段和所述第二直线段成一定夹角,这样就使得瓶子处于螺旋槽12内时,分别与所述第一直线段121和所述第二直线段122构成点接触。在如图3和4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直线段121与第二直线段122相对于与轴线垂直的方向彼此对称,即第一直线段121与第二直线段122的长度相等。当将瓶子定位在第一直线段121和第二直线段122之间时,两个平面的相交点与瓶子的中心位置对齐。
但是,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直线段121和第二直线段122也可以彼此不对称。如图13所示,当将瓶子定位在第一直线段121和第二直线段122之间时,两个平面的相交点偏离瓶子的中心位置。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线段和所述第二直线段之间的夹角为10°-170°,更优选地,所述夹角为90°-140°,最优选地,所述夹角为110°-125°。
图10显示了夹角为110°时,瓶子与斜面接触点的中心角为70°,此时瓶子能较为稳固地定位。图11显示了夹角为140°,瓶子与斜面接触点的中心角为40°。当夹角大于170°时,瓶子与斜面的两个相切点过于靠近瓶子,瓶子的行走不稳定。而当夹角小于10°时,可以被定位的瓶子直径过小,适用范围太小。
当瓶子被输送进入螺旋槽12后,利用外侧的挡杆50,将以三个接触点c接触瓶体,从而得以三点定位将瓶子10a、10b定位在三角形的中心点。挡杆50和螺旋槽12使其中的灌装瓶得以三点定位方式固定。由于瓶子行走的动力是靠输送带提供的,当螺杆旋转时螺旋方向是朝走瓶同一方向的,所以瓶子是靠着瓶子前缘螺杆斜面跟着螺杆行走的,在挡杆与螺杆的间距控制下瓶子就一直定位在螺距中心点位置上,这样不管瓶子的大小,瓶与瓶的距离总是跟螺杆的螺距是一致的。
图3所示为较小直径的瓶子10a被定位在螺杆中,图4所示为较大直径的瓶子10b被定位在螺杆中。从图中可以看出,只需要调整挡杆50与螺杆的间距,就可以适用不同直径大小的瓶子。
此外,杆体11的顶端13,即进瓶端的形状为正弦曲线,如图5和图6所示。图6中,d表示顶端13的轮廓假想线,e表示螺杆外径的轮廓假想线。如图所示,顶端13的正弦曲线形状光滑过渡到螺杆的外径轮廓中。利用正弦曲线,瓶子能被缓和地导入螺杆螺距的三角的中心位置。瓶子在进入螺杆之前是相对于螺杆静止紧密排列的,在进螺杆时因螺杆的顶端13是正弦曲线,紧密排列的瓶子顺着曲线靠着螺杆的三角斜面逐步加速与螺杆同步,瓶子随着曲线逐一的被拉开距离进入每一段的螺杆螺距的中心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适用于输送异形瓶。图7-图9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用于输送异形瓶的示意图,其中,图7显示用于输送椭圆瓶,图8显示用于输送方形瓶,图9显示用于输送矩形瓶。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直线段121与第二直线段122可以相交,如图3和图4所示。但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第一直线段121和第二直线段122不直接相交,而是通过圆弧123相连接,如图12所示。根据再一实施例,第一直线段121与第二直线段122还可以通过第三直线段(未显示)、或者甚至更多的直线段(未显示)相连接。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灌装设备的输送螺杆(1),包括杆体(11)和形成在所述杆体(11)上的螺旋槽(12),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12)的各节距从径向投影上看,包括从所述杆体(11)向外侧倾斜的第一直线段(121)和第二直线段(122),所述第一直线段和所述第二直线段成一定夹角,使得灌装瓶处于所述螺旋槽(12)内时,分别与所述第一直线段(121)和所述第二直线段(122)构成点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螺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段(121)与所述第二直线段(122)相对于与轴线垂直的方向彼此对称,或者彼此不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螺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段和所述第二直线段的夹角为10°-17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螺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90°-14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螺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110°-12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螺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1)包括用作瓶子输入端的顶端(13),所述顶端(13)形状为正弦曲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螺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段(121)与所述第二直线段(122)相交。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螺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段(121)与所述第二直线段(122)通过圆弧(123)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螺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段(121)与所述第二直线段(122)通过第三直线段相连接。
10.一种灌装设备的输送定位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螺杆(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杆(50),所述挡杆(50)和所述螺旋槽(12)使其中的灌装瓶得以三点定位。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