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在先申请的优先权主张
申请号:特愿2018-226217
申请日:2018年12月3日
本发明涉及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已知手动扫描型的印刷装置,通过握持外壳进行手动扫描来在被印刷介质印刷字符、记号、标志、纹样等印刷对象。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手动扫描型的印刷装置,具备:设于外壳的底面的附近的基准指示器;和显示基准指示器与印刷的图像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显示器。若使用该印刷装置,用户就能获知基准指示器与印刷的图像的相对的位置关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7/0223982号说明书
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印刷装置中,能获知印刷的图像与被印刷介质的相对的印刷开始位置,但若与希望印刷的区域相比而印刷对象的图像过小,则难以看清印刷对象,另外,若印刷对象的图像过大,就有可能从希望印刷的区域超出。因此,为了使印刷对象的图像的大小配合希望印刷的区域,需要设定印刷对象的图像的大小,使其配合希望印刷的区域,有要花费功夫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能容易地印刷与希望印刷的区域相应的大小的印刷对象的图像的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本发明的印刷装置具备:印刷头,其具有在第1方向上排列设置的多个印字元件;取得单元,其取得所述印刷装置在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移动方向上扫描的距离所相关的数据;印刷对象调整单元,其调整所述印刷对象的图像的位置,使得将所述移动方向上的印刷对象的图像的长度设为基于从开始位置起的距离的基准扫描距离的2倍的长度,且所述移动方向上的所述印刷对象的图像的中心成为所述开始位置,所述从开始位置起的距离与通过所述印刷装置在所述移动方向当中第1移动方向上扫描而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的数据对应;和印刷头控制单元,其在所述印刷装置在与所述第1副扫描方向相反侧的第2副扫描方向上扫描时,控制所述印刷头,使其印刷经过调整的所述印刷对象的图像。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提供能容易地印刷与希望印刷的区域相应的大小的印刷对象的图像的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持打印机以及终端装置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持打印机的顶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持打印机的底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持打印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终端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终端装置所执行的发送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持打印机所执行的印刷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持打印机所执行的基准扫描距离取得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持打印机所执行的印刷执行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持打印机所执行的印刷处理的图。
图11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持打印机所执行的印刷处理的图。
图12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持打印机所执行的印刷处理的图。
图13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持打印机所执行的印刷处理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印刷对象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印刷对象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印刷对象的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印刷对象的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手持打印机的顶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来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形态所涉及的印刷装置(手持打印机)。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持打印机100如图1所示那样,具备具有用户易于用手握持的大小的外壳101,通过用户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来印刷字符(包含记号、标识、图符、标志等)、图像、纹样等印刷对象。手持打印机100能在被印刷介质r上的印刷预定位置p,以与印刷预定位置p的副扫描方向正交的中心线c为中心左右均等、容易地印刷与印刷预定位置p相应的大小的印刷对象的图像。从终端装置200发送表示手持打印机100印刷的印刷对象的数据。终端装置200例如由具备显示器230的智能手机、平板pc(personalcomputer,个人计算机)等构成。手持打印机100和终端装置200构成为能通过无线线路相互通信。另外,手持打印机100和终端装置200构成印刷系统1。
手持打印机100如图2所示那样,具有接受印刷开始的指示的决定按钮120和表示印刷印刷对象的位置的指示器130。另外,将设有决定按钮120的面设为上表面。用户将指示器130对准中心线c并按下决定按钮120,将手持打印机100在第1副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再度按下决定按钮120,将手持打印机100在第2副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由此能以中心线c为中心左右均等地印刷印刷对象。另外,再度按下决定按钮120的位置成为印刷的印刷对象的端部。本实施方式中的「第1副扫描方向」,是用于进行后述的基准扫描距离的测定的扫描方向,「第2副扫描方向」,是从左向右印刷印刷对象的手持打印机100的进行印刷的方向,表示第1副扫描方向的相反方向。
指示器130具有在与后述的印刷头150的主扫描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形状。指示器130在对图1所示的被印刷介质r印刷印刷对象时,表示成为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副扫描方向上的印刷对象的中心的基准位置。指示器130具有导光板、和发出红色的光的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发出绿色的光的led以及发出蓝色的光的led,发出任意颜色的光。
在手持打印机100的底面如图3所示那样设有扫描距离检测部140和印刷头150。
扫描距离检测部140由led等光源和光学传感器构成,检测手持打印机100在副扫描方向上扫描的距离。
印刷头150具备喷出黑色的墨水的黑色印刷头150k。在黑色印刷头150k,作为印字元件的n个喷嘴向着主扫描方向行状排列而设。印刷头150通过与印刷对象对应的通电而从喷嘴选择性地喷出墨水。黑色印刷头150k配置在从指示器130离开距离d1的位置。
手持打印机100作为电结构而如图4所示那样,除了上述的决定按钮120、指示器130、扫描距离检测部140和印刷头150以外,还具备控制部110、通信部160、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170和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80。
控制部110由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等处理器构成。控制部110通过执行存储于rom170的程序,来作为印刷对象取得部111、报知部112、印刷对象调整部113和印刷头控制部114发挥功能。
印刷对象取得部111,经由通信部160来驱动从终端装置200发送的表示印刷对象的数据和表示初始长度的数据,并存放到ram180。
报知部112将指示器130点亮,对用户通知印刷开始、印刷完成等。若由印刷对象取得部111取得表示印刷对象的数据,成为印刷待机状态,报知部112就将指示器130点亮成白色。在判定为按下决定按钮120后扫描了后述的第1基准距离以上,报知部112就将指示器130的点亮色变更为绿色,报知能进行印刷。进而,若判定为扫描了后述的第2基准距离以上,报知部112就将指示器130的点亮色变更为红色,报知基准扫描距离超过上限值的意思。第1基准距离是基准扫描距离的下限值,该下限值用于印刷成使得印刷对象的图像的大小不会过小,第2基准距离是基准扫描距离的上限值,该上限值用于使得印刷对象的图像不会在副扫描方向上被过于放大而让图像在副扫描方向上过于伸展地印刷。由此,能印刷让印刷对象的副扫描方向中的长度不会过短或过长的调整后的印刷对象。若印刷对象的印刷完成,则报知部112将指示器130点亮成蓝色,之后将指示器130熄灭。
印刷对象调整部113基于印刷对象的图像的初始长度来算出第1基准距离和第2基准距离,另外基于基准扫描距离来调整印刷对象的图像的印刷范围、印刷位置、以及大小的至少一者。例如调整印刷对象的图像的大小,使得主扫描方向上的印刷对象的图像的长度保持不变,副扫描方向上的印刷对象的图像的长度成为基准扫描距离的2倍。在此所谓「初始长度」,表示调整前的印刷对象的图像的副扫描方向的长度。另外,所谓「基准扫描距离」,是成为决定调整印刷对象后的副扫描方向上的印刷对象的图像的长度的基准的扫描距离,表示由用户将指示器130对位在印刷预定位置p的中心线c、从按下决定按钮起到再度按下为止手持打印机100在第1副扫描方向上扫描的距离。如此地,能得到以中心线c为中心左右均等地印刷的调整后的印刷对象的图像。印刷对象调整部113将表示调整了印刷对象的图像的印刷范围、印刷位置以及大小的至少一者后的印刷对象的数据存放到ram180。
印刷头控制部114控制印刷头150,来将由印刷对象调整部113调整过的印刷对象印刷在被印刷介质r。具体地,每当手持打印机100扫描相当于1点距的距离,印刷头控制部114就控制印刷头150,来印刷经过调整的印刷对象的图像的1点行。
决定按钮120基于用户的操作接受在第1副扫描方向上开始以及结束扫描的意思的指示。
扫描距离检测部140如上述那样检测印刷头150对被印刷介质r扫描的距离即扫描完毕距离,将检测到的表示扫描完毕距离的数据输出到控制部110。
如上述那样,每当基于印刷头控制部114的控制让手持打印机100在副扫描方向上扫描了相当于1点距的距离,印刷头150就从设于印刷头150的喷嘴对应于印刷数据而选择性地喷出墨水。喷出的墨水附着在被印刷介质r,印刷在印刷头150的主扫描方向上行状排列的像素(1点行)。
通信部160从终端装置200接收表示印刷对象的数据以及表示初始长度的数据。通信部160由无线lan(localareanetwork,局域网)、bluetooth(注册商标)等的无线通信模块构成。
rom170由闪速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控制部110存储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程序以及黑色印刷头150k与指示器130间的距离d1。ram180由易失性存储器构成,用作用来执行用于让控制部110进行各种处理的程序的作业区域。另外,ram180存储从终端装置200发送的表示印刷对象的数据、表示初始长度的数据、表示补正后的印刷对象的数据等。
终端装置200如图5所示那样具备控制部210、通信部220、显示器230、操作部240、rom250和ram260。
控制部210由cpu等处理器构成。控制部210通过执行存储于rom250的程序而作为印刷对象取得部211、初始长度算出部212和印刷对象发送部213发挥功能。
印刷对象取得部211取得操作部240接受到或通信部220接收到的表示印刷对象的数据。
初始长度算出部212算出印刷对象的副扫描方向上的初始长度,将其显示在显示器230。例如在印刷对象包含字符的情况下,基于字符的大小、字符数等来算出副扫描方向上的印刷对象的初始长度。在印刷对象是图像的情况下,基于副扫描方向上的像素数来算出初始长度。
印刷对象发送部213将表示印刷对象的数据和表示初始长度的数据经由通信部220发送到手持打印机100。
通信部220对手持打印机100发送表示印刷对象的数据和表示初始长度的数据。通信部220与上述的通信部160同样地由无线lan、bluetooth(注册商标)等的无线通信模块构成。
显示器230显示输入的印刷对象的图像、操作所需的图像,由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等构成。
操作部240基于用户的输入来接受表示印刷对象的数据、印刷处理的开始、结束的指示。另外,操作部240和显示器230构成触控面板显示器装置。
rom250由闪速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存储用于让控制部210实现各种功能的程序等。ram260由易失性存储器构成,用作用来执行用于让控制部210进行各种处理的程序的作业区域。另外,ram260存储表示印刷对象的数据等。
接下来说明具有以上的结构的终端装置200所执行的发送处理以及手持打印机100所执行的印刷处理。在此,用户将指示器130对准图1所示的中心线c并按下决定按钮120,将手持打印机100在第1副扫描方向上扫描,再度按下决定按钮120,由此能以中心线c为中心左右均等地印刷印刷对象。另外,在再度按下决定按钮120的位置印刷印刷对象的端部。
终端装置200响应于用户的使处理开始的指示,开始图6所示的发送处理。另外,手持打印机100响应于用户的使处理开始的指示,开始图7所示的印刷处理。以下,使用流程图来说明终端装置200所执行的发送处理以及手持打印机100所执行的印刷处理。
首先如图6所示那样,印刷对象取得部211接受输入到操作部240的表示印刷对象的数据(步骤s101)。印刷对象取得部211将接受到的表示印刷对象的数据存储到ram260。接下来初始长度算出部212算出副扫描方向上的印刷对象的初始长度(步骤s102)。例如,在印刷对象包含字符的情况下,基于字符的大小、字符数等来算出副扫描方向上的印刷对象的初始长度。接下来,初始长度算出部212将印刷对象的初始长度显示在显示器230(步骤s103)。接下来,印刷对象发送部213判定是否接受到发送表示印刷对象的数据和表示初始长度的数据的指示(步骤s104)。在未接受到发送数据的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104“否”),重复步骤s104。在接受到发送数据的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104“是”),印刷对象发送部213经由通信部220来将表示印刷对象的数据和表示初始长度的数据发送到手持打印机100(步骤s105)。
接下来,判定是否被输入结束印刷对象发送处理的指示(步骤s106)。在未被输入结束发送处理的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106“否”),返回步骤s101,重复步骤s101~步骤s106。在被输入结束发送处理的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106“是”),结束发送处理。
若从终端装置200发送表示印刷对象的数据和表示初始长度的数据,就如图7所示那样,手持打印机100的印刷对象取得部111经由通信部160取得表示印刷对象的数据和表示初始长度的数据,并存放到ram180(步骤s201)。接下来,报知部112使指示器130点亮成白色(步骤s202),将手持打印机100是印刷待机状态这一情况报知给用户。然后,由用户将指示器130对位在印刷预定位置p的中心线c的手持打印机100的印刷对象调整部113,执行基准扫描距离取得处理(步骤s203)。
印刷对象调整部113如图8所示那样算出第1基准距离和第2基准距离(步骤s301)。基于印刷对象的初始长度来算出第1基准距离和第2基准距离。第1基准距离是基准扫描距离的下限值,该下限值用于使得印刷对象的图像的大小不会印刷得过小,第2基准距离是基准扫描距离的上限值,该上限值用于使得不会让印刷对象的图像在副扫描方向上被过于放大而让图像在副扫描方向上过于扩展地印刷。由此,能印刷让印刷对象的副扫描方向上的长度不会过短也不会过长的调整后的印刷对象。例如将第1基准距离设为初始长度的4分之1,将第2基准距离设为与初始长度相同。如此地,能将副扫描方向上的调整后的印刷对象的图像的长度设为初始长度的2分之1以上2倍以下。
接下来,印刷对象调整部113判定是否按下决定按钮120(步骤s302)。在判定为未按下决定按钮120的期间(步骤s302“否”)重复步骤s302,若判定为由用户按下决定按钮120(步骤s302“是”),则印刷对象调整部113控制扫描距离检测部140,开始手持打印机100在第1副扫描方向上扫描的扫描距离的测量(步骤s303),判定手持打印机100是否在第1副扫描方向上扫描了第1基准距离以上(步骤s304)。在判定为未扫描第1基准距离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304“否”),重复步骤s304。在判定为扫描了第1基准距离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304“是”),报知部112将指示器130的点亮色变更为绿色(步骤s305)。
接下来判定手持打印机100是否在第1副扫描方向上扫描了第2基准距离以上(步骤s306)。在判定为未扫描第2基准距离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306“否”),印刷对象调整部113判定是否再度按下决定按钮120(步骤s307)。在判定为未再度按下决定按钮120的情况下(步骤s307“否”),返回步骤s306,重复步骤s306和步骤s307。在判定为再度按下决定按钮120的情况下(步骤s307“是”),印刷对象调整部113将从步骤s302中按下决定按钮120起到步骤s307中再度按下决定按钮120为止在扫描距离检测部140检测到的距离设为基准扫描距离(步骤s308)。在判定为基准扫描距离扫描了第2基准距离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306“是”),报知部112将指示器130的点亮色变更为红色(步骤s309)。印刷对象调整部113将第2基准距离作为基准扫描距离(步骤s310),结束基准扫描距离取得处理,返回图7所示的印刷处理。
印刷对象调整部113基于基准扫描距离来调整印刷对象的图像的大小(步骤s204)。具体地,进行调整,使得主扫描方向上的印刷对象的图像的长度保持不变,副扫描方向上的印刷对象的图像的长度成为基准扫描距离的2倍。如此地,能得到将印刷对象在副扫描方向进行过缩小或放大的调整后的印刷对象。接下来印刷头控制部114执行印刷调整后的印刷对象的印刷执行处理(步骤s205)。
若印刷执行处理开始,就如图9所示那样,印刷头控制部114判定是否在第2副扫描方向上扫描了距离d1的量(步骤s401)。由此,从再度按下决定按钮时指示器130所位于的位置起开始印刷。在直到在第2副扫描方向上扫描了距离d1的量为止的期间(步骤s401“否”),重复步骤s401,若在第2副扫描方向上扫描了距离d1是量(步骤s401“是”),就印刷经过调整的印刷对象的1点行(步骤s402)。印刷头控制部114判定手持打印机100是否扫描了相当于1点距的距离(步骤s403)。若判定为未扫描相当于1点距的距离(步骤s403“否”),则重复步骤s403。
若判定为扫描了相当于1点距的距离(步骤s403“是”),就判定是否完成了调整后的印刷对象的印刷(步骤s404)。若判定为未完成印刷对象的印刷(步骤s404“否”),就返回步骤s402,直到印刷完成为止都重复步骤s402到步骤s404。通过重复步骤s402到步骤s404,每当扫描相当于1点距的距离,印刷头控制部114就印刷印刷对象的图像的1点行。若判定为完成印刷对象的印刷(步骤s404“是”),就结束印刷执行处理,返回图7所示的印刷处理。
若印刷对象的全部部分的印刷结束,报知部112就使指示器130点亮成蓝色(步骤s206)。之后将指示器130熄灭(步骤s207),结束印刷处理。
接下来基于具体例,参考图10~图13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持打印机100所执行的印刷处理以及终端装置200所执行的发送处理。
用户将手持打印机100对位在图10所示的印刷预定位置p的中心线c,在按下决定按钮120后,使手持打印机100在第1副扫描方向上扫描到印刷预定位置p的端部,再度按下决定按钮120,使手持打印机100在第2副扫描方向上扫描,由此在印刷预定位置p的中心线c印刷印刷对象的中心。在此说明将印刷对象的「abc」的中心对位在被印刷介质r的印刷预定位置p的中心线c来进行印刷的示例。
首先,响应于用户的使处理开始的指示,手持打印机100开始印刷处理,终端装置200开始发送处理。若终端装置200开始印刷对象发送处理,印刷对象取得部211就取得输入到操作部240的表示印刷对象的数据(步骤s101;图6)。这时,印刷对象取得部211取得用户输入的「abc」作为印刷对象。接下来,初始长度算出部212算出副扫描方向上的印刷对象的初始长度(步骤s102;图6),将印刷对象的初始长度显示在显示器230(步骤s103;图6)。由此用户能获知印刷对象的图像的长度,能判断看起来是否能在印刷预定位置p进行印刷。若接受到发送数据的指示(步骤s104“是”;图6),印刷对象发送部213就经由通信部220将表示印刷对象的数据和表示初始长度的数据发送到手持打印机100(步骤s105;图6)。之后若被输入结束发送处理的指示(步骤s106“是”;图6),就结束发送处理。
若从终端装置200发送表示印刷对象的数据和表示初始长度的数据,手持打印机100的印刷对象取得部111就取得从终端装置200发送的表示印刷对象的数据和表示初始长度的数据,存放到ram180(步骤s201;图7)。接下来,报知部112使指示器130点亮成白色(步骤s202;图7),将手持打印机100是印刷待机状态这一情况报知给用户。接下来印刷对象调整部113执行基准扫描距离取得处理(步骤s203;图7)。
印刷对象调整部113算出第1基准距离和第2基准距离(步骤s301;图8)。如图11所示那样,若通过用户将指示器130对位在印刷预定位置p的中心线c,按下决定按钮120(步骤s302“是”;图8),则印刷对象调整部113控制扫描距离检测部140,开始在第1副扫描方向上扫描的扫描距离的测量(步骤s303;图8)。接下来,若手持打印机100扫描了第1基准距离以上(步骤s304“是”;图8),则报知部112将指示器130的点亮色变更成绿色(步骤s305;图8)。由此,用户能获知将手持打印机100扫描了表示基准扫描距离的下限的第1基准距离以上。如图12所示那样,若通过用户将手持打印机100在第1副扫描方向上扫描,使得指示器130位于印刷预定位置p的端部,再度按下决定按钮120(步骤s307“是”;图8),则扫描距离检测部140检测从步骤s302中按下决定按钮120起扫描到步骤s307中再度按下决定按钮120为止的距离,将其作为基准扫描距离l1(步骤s308;图8)。
印刷对象调整部113,基于扫描距离检测部140中得到的基准扫描距离l1来调整印刷对象的图像的大小(步骤s204;图7)。具体地,进行调整,使得主扫描方向上的印刷对象的图像的长度保持不变,副扫描方向上的印刷对象的图像的长度成为基准扫描距离l1的2倍。如此地,能得到印刷对象适合印刷预定位置p的大小的调整后的印刷对象。接下来,印刷头控制部114执行印刷调整后的印刷对象的印刷执行处理(步骤s205;图7)。
若印刷执行处理开始,手持打印机100在第2副扫描方向上扫描了距离d1的量(步骤s401“是”;图9),就印刷经过调整的印刷对象的1点行(步骤s402)。若手持打印机100扫描了相当于1点距的距离(步骤s403“是”),就判定是否完成了补正后的印刷对象的印刷(步骤s404)。若判定为未完成印刷对象的印刷(步骤s404“否”),就返回步骤s402,直到完成印刷为止都重复步骤s402到步骤s404。若用户将手持打印机100扫描到图13所示的位置,就判定为完成印刷对象的印刷(步骤s404“是”),结束印刷执行处理,报知部112将指示器130点亮成蓝色(步骤s206)。之后将指示器130熄灭(步骤s207),结束印刷处理。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手持打印机100,扫描距离检测部140取得基准扫描距离l1,印刷对象调整部113基于基准扫描距离l1来调整印刷对象的图像的大小,由此能得到适合印刷预定位置p的图像的大小的调整后的印刷对象。另外,在对位在印刷预定位置p的中心线c、并在第1副扫描方向上扫描了基准扫描距离l1的量后,若在第2副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就印刷以中心线c为中心的补正后的印刷对象。另外,若判定为扫描了第1基准距离以上,则通过报知部112将指示器130的点亮色变更为绿色,用户能获知能进行印刷。另外,若判定为扫描了第2基准距离以上,则报知部112将指示器130的点亮色变更为红色,用户能获知基准扫描距离超过上限值。由此,印刷对象的副扫描方向上的长度不会过短也不会过长,能印刷调整后的印刷对象。因此,根据手持打印机100,能容易地印刷与希望印刷的区域相应的大小的印刷对象的图像。
(变形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手持打印机100中,由于调整前的印刷对象的副扫描方向的长度比图13所示的印刷预定位置p的长度短,因此手持打印机100印刷将调整前的印刷对象在副扫描方向上伸长的调整后的印刷对象。与此相对,如图14所示那样,在调整前的印刷对象的副扫描方向的长度比印刷预定位置p的长度长的情况下,手持打印机100印刷将调整前的印刷对象在副扫描方向上缩短的调整后的印刷对象。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手持打印机100中,说明了印刷将调整前的印刷对象在副扫描方向上伸长或缩短的调整后的印刷对象的示例。手持打印机100只要能印刷将调整前的印刷对象补正成与印刷预定位置匹配的图像的大小的印刷对象即可。例如在图15所示那样,在印刷对象中包含字符的情况下,印刷对象调整部113也可以加大或减小字符的间隔来调整副扫描方向上的印刷对象的图像的长度。如此地,能不改变字符的纵横比地调整印刷对象的副扫描方向上的长度。在该情况下,若将印刷长度(副扫描方向上的长度)设为21,将字符的间隔的大小设为x,将字符的大小设为y,将字符数设为z,则字符间的间隔的大小x用x=(21-yz)/(z-1)来表征。这时将印刷长度设为21,在从与指示器130静置着的位置相邻的位置起开始印刷的情况下,1与l1相等,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表征1与l1相等的情况。
另外,如图16所示那样,在印刷对象中包含重复图案的情况下,印刷对象调整部113可以变更重复图案的重复次数来调整副扫描方向上的印刷对象的图像的长度。另外,如图17所示那样,在缩短印刷对象的副扫描方向上的长度的情况下,印刷对象调整部113也可以在保持印刷对象的纵横比的情况下缩小来进行调整。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手持打印机100中,说明了印刷对象调整部113测量从按下决定按钮120起到再度按下决定按钮120为止在第1副扫描方向上扫描的距离并将其作为基准扫描距离的示例。印刷对象调整部113只要能测量基准扫描距离即可,例如也可以让手持打印机100静止基准期间以上,在第1副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基于手持打印机100再度静止基准期间以上之前在第1副扫描方向上操作的距离来决定基准扫描距离。如此地,即使没有决定按钮120也能测量基准扫描距离。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手持打印机100中,说明了印刷对象调整部113进行调整以使副扫描方向上的印刷对象的图像的长度成为基准扫描距离的2倍的示例。印刷对象调整部113只要能调整印刷对象,使得手持打印机100能容易地印刷与希望印刷的区域相应的大小的印刷对象的图像即可。例如印刷对象调整部113可以进行调整,使得副扫描方向上的印刷对象的图像的长度成为基准扫描距离的超过1倍、4倍以下的基准倍率。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手持打印机100中,说明了将第1基准距离设为初始长度的4分之1、将第2基准距离设为与初始长度相同的示例。第1基准距离和第2基准距离,只要是能印刷以印刷对象的副扫描方向上的长度不会过短也不会过长的方式补正后的印刷对象的距离即可。例如,第1基准距离可以是初始长度的10分之1到与初始长度相同的长度,第2基准距离可以是初始长度的2分之1到2倍。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手持打印机100中,说明了配置于外壳101的端部的指示器130在印刷印刷对象时表示成为副扫描方向上的印刷对象的中心的基准位置的示例。手持打印机100只要具有表示基准位置的记号即可,例如可以如图18所示那样,具有表示成为副扫描方向上的印刷对象的中心的基准位置的基准位置标志131。在该示例中,基准位置标志131配置于副扫描方向上的外壳101的中央部。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手持打印机100中,说明了报知部112将扫描了第1基准距离或第2基准距离以上这一情况用指示器130的点亮色进行报知的示例。报知部112只要能将扫描了第1基准距离或第2基准距离以上这一情况报知给用户即可,也可以用声音等进行报知。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手持打印机100中,说明了扫描距离检测部140由led等光源和光学传感器构成的示例。光源并不限于照射可见光波段的光的led,能包含照射红外线波段的光、紫外线波段的光的led。例如光源可以是激射光、冷阴极荧光管等。另外,扫描距离检测部140也可以包含配置于外壳101的底面的辊或球,通过测定它们的旋转来测定扫描距离。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终端装置200的初始长度算出部212算出印刷对象的初始长度的示例,但初始长度也可以由手持打印机100的印刷对象调整部113算出。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印刷头150从喷嘴喷出黑色的墨水的示例,但印刷头150只要能印刷印刷对象即可,也可以喷出2色以上的墨水。例如,印刷头150可以由喷出洋红色的墨水的洋红色印刷头、喷出青色的墨的青色印刷头和喷出黄色的墨水的黄色印刷头构成。在该情况下,能印刷彩色的印刷对象。另外,说明了印刷头150是行状排列设置喷嘴的喷墨式的示例,但印刷头150只要能印刷印刷对象即可,也可以是热敏式,还可以是其他方式。进而,设为n个喷嘴向主扫描方向行状排列而设,但印刷头150只要能印刷印刷对象,喷嘴的配置方法就可以任意,优选向主扫描方向而锯齿形状(闪电形状)排列等能近似看成行状的配置方法。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从左向右印刷调整后的印刷对象的示例。在从右向左进行印刷的手持打印机100中,图1所示的第1副扫描方向是印刷印刷对象的方向,第2副扫描方向与第1副扫描方向反向,即,是进行基准扫描距离的测定的扫描方向。另外,也可以不决定进行印刷的方向,将最初使手持打印机100扫描的副扫描方向设为基准扫描距离的测定方向,将与基准扫描距离的测定相反方向的副扫描方向设为印刷方向。也可以不进行基准扫描距离的测定和与其相伴的印刷对象的调整地进行印刷。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副扫描方向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示例,但手持打印机100只要副扫描方向和主扫描方向交叉、能印刷印刷对象即可,并不限定于副扫描方向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情况。
另外,成为进行由cpu、ram、rom等构成的手持打印机100、终端装置200所执行的发送处理、印刷处理的中心的部分,能不依赖于专用的系统而是使用通常的信息便携终端(智能手机、平板pc)、个人计算机等执行。例如,也可以通过将用于执行上述的动作的计算机程序存放于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软盘、cd-rom(compactdiscreadonlymemory,光盘只读存储器)、dvd-rom(digitalversatilediscreadonlymemory,数字多功能盘只读存储器)等)来进行分发,将该计算机程序安装在信息便携终端等,来构成执行上述的处理的信息终端。另外,也可以通过在因特网等通信网络上的服务器装置所具有的存储装置存放该计算机程序,由通常的信息处理终端等进行下载等,来构成信息处理装置。
另外,在通过os(operatingsystem,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的分担、或os与应用程序的协作来实现手持打印机100、终端装置200的功能的情况下等,可以仅将应用程序部分存放在记录介质、存储装置。
另外,还能在载波中叠加计算机程序,经由通信网络发布。例如可以在通信网络上的公告栏(bbs:bulletinboardsystem)公告该计算机程序,经由网络发布该计算机程序。然后,构成为启动该计算机程序,通过在os的控制下执行与其他应用程序同样地执行,由此能执行上述的处理。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相关的特定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中包含记载于权利要求书的发明和其等同的范围。
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印刷头,其具有在第1方向上排列设置的多个印字元件;
取得单元,其取得所述印刷装置在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移动方向上扫描的距离所相关的数据;
印刷对象调整单元,其调整所述印刷对象的图像的位置,使得将所述移动方向上的印刷对象的图像的长度设为基于从开始位置起的距离的基准扫描距离的2倍的长度,且所述移动方向上的所述印刷对象的图像的中心成为所述开始位置,所述从开始位置起的距离与通过所述印刷装置在所述移动方向当中第1移动方向上扫描而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的数据对应;和
印刷头控制单元,其在所述印刷装置在与所述第1副扫描方向相反侧的第2副扫描方向上扫描时,控制所述印刷头,使其印刷经过调整的所述印刷对象的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装置还具备决定按钮,
所述印刷对象调整单元根据从所述开始位置起的距离来决定所述基准扫描距离,该从所述开始位置起的距离通过从在所述开始位置按下所述决定按钮起到再度按下所述决定按钮为止让所述印刷装置扫描而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对象调整单元根据从所述开始位置起的距离来决定所述基准扫描距离,该从所述开始位置起的距离通过从静止基准期间以上的状态到再度静止所述基准期间以上之前让所述印刷装置扫描而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印刷对象中包含字符的情况下,所述印刷对象调整单元加大或减小字符的间隔来调整所述移动方向上的所述印刷对象的图像的印刷范围、印刷位置以及大小的至少一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印刷对象中包含重复图案的情况下,所述印刷对象调整单元变更重复图案的重复次数来调整所述移动方向上的所述印刷对象的图像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装置还具备:报知部,其将动作状态报知给用户,
若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的基准扫描距离超过第1基准距离,所述报知部就报知能进行印刷的意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若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基准扫描距离超过比所述第1基准距离大的第2基准距离,则所述报知部报知所述基准扫描距离超过上限值的意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基准扫描距离超过所述第2基准距离的情况下,将所述第2基准距离作为基准扫描距离。
9.一种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印刷装置,所述印刷装置具备:
印刷头,其具有在第1方向上排列设置的多个印字元件;和
取得单元,其取得所述印刷装置在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移动方向上扫描的距离所相关的数据,
所述印刷方法具备:
印刷对象调整步骤,调整所述印刷对象的图像的位置,使得将所述移动方向上的印刷对象的图像的长度设为基于从开始位置起的距离的基准扫描距离的2倍的长度,且所述移动方向上的所述印刷对象的图像的中心成为所述开始位置,所述从开始位置起的距离与通过所述印刷装置在所述移动方向当中第1移动方向上扫描而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的数据对应;和
印刷头步骤,其在所述印刷装置在与所述第1副扫描方向相反侧的第2副扫描方向上扫描时,使其印刷经过所述印刷对象调整步骤调整的所述印刷对象的图像。
10.一种记录介质,记录有程序,该程序使计算机控制印刷装置,所述印刷装置具备:
印刷头,其具有在第1方向上排列设置的多个印字元件;和
取得单元,其取得所述印刷装置在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移动方向上扫描的距离所相关的数据,
所述计算机控制执行如下步骤:
印刷对象调整步骤,调整所述印刷对象的图像的位置,使得将所述移动方向上的印刷对象的图像的长度设为基于从开始位置起的距离的基准扫描距离的2倍的长度,且所述移动方向上的所述印刷对象的图像的中心成为所述开始位置,所述从开始位置起的距离与通过所述印刷装置在所述移动方向当中第1移动方向上扫描而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的数据对应;和
印刷头步骤,其在所述印刷装置在与所述第1副扫描方向相反侧的第2副扫描方向上扫描时,使其印刷经过所述印刷对象调整步骤调整的所述印刷对象的图像。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