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物制药的便携式试管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56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管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生物制药的便携式试管架。



背景技术:

试管架主要用于实验时放置试管,或者是医院在采集患者体液或者血液后进行存放的一个架体。

但是现有的试管架通常是一个架体上开设多个试管孔的架子,结构简单,且试管放置的高度一致,在找取某个特定的试管时,十分不方便,携带不方便,还需要两只手平端,害怕试管从试管架上掉落。

为此,提出一种用于生物制药的便携式试管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物制药的便携式试管架,能够将试管进行高低排序放置,在拿取特定的某个试管时,方便查找,在转运试管时,便于携带,使用方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物制药的便携式试管架,包括右侧箱壳,左侧箱壳,支柱,螺纹筒,加长螺栓和多层试管架,所述右侧箱壳和左侧箱壳分别设置在多层试管架的两侧,该右侧箱壳和左侧箱壳均与多层试管架滑动连接,且右侧箱壳和左侧箱壳均采用医用级塑料材质制成;所述支柱采用2个,塑焊在右侧箱壳和左侧箱壳的上端;所述螺纹筒采用pvc材质制成,设置2个,均与支柱垂直焊接;所述加长螺栓与螺纹筒螺纹连接;所述多层试管架设置在右侧箱壳,左侧箱壳内部。

优选的,所述右侧箱壳和左侧箱壳采用相同结构组成;所述左侧箱壳包括壳体,柱型筒和扣帽,所述柱型筒采用2个,分别焊接在壳体内部的两侧;所述扣帽采用2个,均与柱型筒扣接,右侧箱壳和左侧箱壳在闭合时能够为试管起到防护作用,将加长螺栓与螺纹筒旋紧后,实现了右侧箱壳和左侧箱壳的固定,可单手提携,提高了设备的携带性。

优选的,所述多层试管架包括载板,滑槽,试管架和试管孔,所述滑槽开设在载板的两侧;所述试管架与载板设置为一体式;所述试管孔采用多个,均开设在试管架上,将试管放在试管架内,然后将右侧箱壳和左侧箱壳向内合拢,可将设备合为一体。

优选的,所述右侧箱壳和左侧箱壳上的柱型筒卡接在括载板两侧的滑槽内,并滑动连接;扣帽从载板内侧与柱型筒扣接,使用前,首先将右侧箱壳和左侧箱壳两侧拉动,柱型筒在滑槽滑动,滑道尽头后,向下折叠右侧箱壳和左侧箱壳,为多层试管架提供一个小型的支撑平台,方便了试管的卡放。

优选的,所述试管架采用医用塑料材质制成,且试管架设置为阶梯状,该试管架上每个阶梯上开设两行试管孔,阶梯状的试管架可将试管呈高低错落形状排开,在找取某个特定的试管时,十分不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右侧箱壳和左侧箱壳,右侧箱壳和左侧箱壳在闭合时能够为试管起到防护作用,将加长螺栓与螺纹筒旋紧后,实现了右侧箱壳和左侧箱壳的固定,可单手提携,提高了设备的携带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层试管架,右侧箱壳和左侧箱壳,使用前,首先将右侧箱壳和左侧箱壳两侧拉动,柱型筒在滑槽滑动,滑道尽头后,向下折叠右侧箱壳和左侧箱壳,为多层试管架提供一个小型的支撑平台,方便了试管的卡放,将试管放在试管架内,然后将右侧箱壳和左侧箱壳向内合拢,可将设备合为一体;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试管架,阶梯状的试管架可将试管呈高低错落形状排开,在找取某个特定的试管时,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箱壳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层试管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右侧箱壳;2、左侧箱壳;21、壳体;22、柱型筒;23、扣帽;3、支柱;4、螺纹筒;5、加长螺栓;6、多层试管架;61、载板;62、滑槽;63、试管架;64、试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物制药的便携式试管架,如图1和4所示,包括右侧箱壳1,左侧箱壳2,支柱3,螺纹筒4,加长螺栓5和多层试管架6,所述右侧箱壳1和左侧箱壳2分别设置在多层试管架6的两侧,该右侧箱壳1和左侧箱壳2均与多层试管架6滑动连接,且右侧箱壳1和左侧箱壳2均采用医用级塑料材质制成;所述支柱3采用2个,塑焊在右侧箱壳1和左侧箱壳2的上端;所述螺纹筒4采用pvc材质制成,设置2个,均与支柱3垂直焊接;所述加长螺栓5与螺纹筒4螺纹连接;所述多层试管架6设置在右侧箱壳1,左侧箱壳2内部。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右侧箱壳1和左侧箱壳2采用相同结构组成;所述左侧箱壳2包括壳体21,柱型筒22和扣帽23,所述柱型筒22采用2个,分别焊接在壳体21内部的两侧;所述扣帽23采用2个,均与柱型筒22扣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右侧箱壳1和左侧箱壳2在闭合时能够为试管起到防护作用,将加长螺栓5与螺纹筒4旋紧后,实现了右侧箱壳1和左侧箱壳2的固定,可单手提携,提高了设备的携带性。

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多层试管架6包括载板61,滑槽62,试管架63和试管孔64,所述滑槽62开设在载板61的两侧;所述试管架63与载板61设置为一体式;所述试管孔64采用多个,均开设在试管架63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试管放在试管架63内,然后将右侧箱壳1和左侧箱壳2向内合拢,可将设备合为一体。

具体的,如图2-4所示,所述右侧箱壳1和左侧箱壳2上的柱型筒22卡接在括载板61两侧的滑槽62内,并滑动连接;扣帽23从载板61内侧与柱型筒22扣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前,首先将右侧箱壳1和左侧箱壳2两侧拉动,柱型筒22在滑槽62滑动,滑道尽头后,向下折叠右侧箱壳1和左侧箱壳2,为多层试管架6提供一个小型的支撑平台,方便了试管的卡放。

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试管架63采用医用塑料材质制成,且试管架63设置为阶梯状,该试管架63上每个阶梯上开设两行试管孔6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阶梯状的试管架63可将试管呈高低错落形状排开,在找取某个特定的试管时,十分方便。

工作原理:使用前,首先将加长螺栓5松开,然后将右侧箱壳1和左侧箱壳2两侧拉动,柱型筒22在滑槽62滑动,滑道尽头后,向下折叠右侧箱壳1和左侧箱壳2,为多层试管架6提供一个小型的支撑平台,方便了试管的卡放,将试管放在试管架63内,阶梯状的试管架63可将试管呈高低错落形状排开,在找取某个特定的试管时,十分方便,然后将右侧箱壳1和左侧箱壳2向内合拢,可将设备合为一体,将加长螺栓5与螺纹筒4旋紧后,实现了右侧箱壳1和左侧箱壳2的固定,可单手提携,提高了设备的携带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生物制药的便携式试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右侧箱壳(1),左侧箱壳(2),支柱(3),螺纹筒(4),加长螺栓(5)和多层试管架(6),所述右侧箱壳(1)和左侧箱壳(2)分别设置在多层试管架(6)的两侧,该右侧箱壳(1)和左侧箱壳(2)均与多层试管架(6)滑动连接,且右侧箱壳(1)和左侧箱壳(2)均采用医用级塑料材质制成;所述支柱(3)采用2个,塑焊在右侧箱壳(1)和左侧箱壳(2)的上端;所述螺纹筒(4)采用pvc材质制成,设置2个,均与支柱(3)垂直焊接;所述加长螺栓(5)与螺纹筒(4)螺纹连接;所述多层试管架(6)设置在右侧箱壳(1),左侧箱壳(2)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制药的便携式试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箱壳(1)和左侧箱壳(2)采用相同结构组成;所述左侧箱壳(2)包括壳体(21),柱型筒(22)和扣帽(23),所述柱型筒(22)采用2个,分别焊接在壳体(21)内部的两侧;所述扣帽(23)采用2个,均与柱型筒(22)扣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制药的便携式试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试管架(6)包括载板(61),滑槽(62),试管架(63)和试管孔(64),所述滑槽(62)开设在载板(61)的两侧;所述试管架(63)与载板(61)设置为一体式;所述试管孔(64)采用多个,均开设在试管架(6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制药的便携式试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箱壳(1)和左侧箱壳(2)上的柱型筒(22)卡接在括载板(61)两侧的滑槽(62)内,并滑动连接;扣帽(23)从载板(61)内侧与柱型筒(22)扣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制药的便携式试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架(63)采用医用塑料材质制成,且试管架(63)设置为阶梯状,该试管架(63)上每个阶梯上开设两行试管孔(6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制药的便携式试管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右侧箱壳和左侧箱壳,右侧箱壳和左侧箱壳在闭合时能够为试管起到防护作用,将加长螺栓与螺纹筒旋紧后,实现了右侧箱壳和左侧箱壳的固定,可单手提携,提高了设备的携带性;通过设置多层试管架,右侧箱壳和左侧箱壳,使用前,首先将右侧箱壳和左侧箱壳两侧拉动,柱型筒在滑槽滑动,滑道尽头后,向下折叠右侧箱壳和左侧箱壳,为多层试管架提供一个小型的支撑平台,方便了试管的卡放,将试管放在试管架内,然后将右侧箱壳和左侧箱壳向内合拢,可将设备合为一体;通过设置试管架,阶梯状的试管架可将试管呈高低错落形状排开,在找取某个特定的试管时,十分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李鹤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鹤一
技术研发日:2019.09.2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26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