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外延生长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p型gaas层及其外延生长方法、gaas太阳能电池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减排运动的兴起,作为转化效率最高的gaas太阳能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gaas太阳能电池主要制备方法是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沉积(mocvd)或者分子束外延(mbe)中进行外延沉积。
单结gaas太阳能电池外延结构一般由n型gaas层,基层和p型gaas层组成,另外p型gaas层可以分为窗口层和欧姆接触层,基层可以是p掺杂或者n掺杂或者不掺杂,欧姆接触层一般为重掺杂的p型gaas。多结gaas太阳能电池主要由隧道结将禁带宽度不同的子电池串联组成,隧道结由重掺杂的p型和n型gaas共同组成。通常,p型层通常采用镁、碳等原子取代as进行掺杂,如何提高p掺杂浓度一直是gaas太阳能电池制备的难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会采用引入al组分,来提高掺杂浓度,但是al的引入,使其耐辐射性能降低,特别是高温高湿环境中,氧化会降低器件的寿命和稳定性。同时,柔性砷化镓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生产,一般需要使用湿法剥离外延层,al组分存在容易受到腐蚀液腐蚀,带来更多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型gaas层及其外延生长方法、gaas太阳能电池及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p型层掺杂浓度难以有效提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p型gaas层的外延生长方法,包括:步骤s1,向反应室中通入镓源、砷源和p型掺杂源以进行外延生长,得到p型gaas基层;步骤s2,停止通入p型掺杂源,向反应室内通入铟源在p型gaas基层上生长ingaas量子点层;步骤s3,停止通入铟源和镓源,升温并保温以去除ingaas量子点层中的in;以及步骤s4,保温结束后通入镓源、砷源和p型掺杂源进行p型掺杂生长。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3在对ingaas量子点层进行升温之前,静置10~60s,优选步骤s3升温至700~1100℃并保温以去除ingaas量子点层的in,优选保温的时间为10~60s,进一步升温至700~1100℃对ingaas量子点层进行烘烤。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2包括:停止通入p型掺杂源,向反应室内通入铟源,在500~900℃温度下在p型gaas基层上生长ingaas量子点层,优选ingaas量子点层的厚度为2~5个单分子层。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4中在700~1100℃下进行p型掺杂生长,优选p型掺杂生长的时间为1~60s。
进一步地,上述外延生长方法还包括:步骤s5,至少重复一次步骤s1至步骤s4,优选重复10~300次。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1的外延生长温度为600~1000℃,优选p型gaas基层的厚度为2~10nm,优选步骤s1还通入铝源形成含al的p型gaas基层,优选铝源为三甲基铝。
进一步地,上述镓源为三甲基镓和/或三乙基镓,优选砷源为砷烷,优选p型掺杂源选自二茂镁或四溴化碳,优选铟源为三甲基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gaas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gaas太阳能电池包括一个或多个p型gaas层,制备方法包括p型gaas层的制备过程,该p型gaas层的制备过程采用上述任一种的外延生长方法实施。
进一步地,上述制备方法包括:在衬底上自下而上依次设置背场层、基层、发射层、窗口层和接触层,其中,发射层采用外延生长方法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制备方法包括:在衬底上生长背场层,优选背场层为alx1ga1-x1as或者(aly1ga1-y1)z1in1-z1p,其中,0≤x1≤0.5,0≤y1≤0.5,0.4≤z1≤0.6,优选背场层的厚度为30~200nm,优选背场层的生长温度为400~1000℃;在背场层上生长基层,优选基层为gaas或n型掺杂的gaas,优选n型掺杂的浓度为0~1e22,优选基层的厚度为500~5000nm,优选基层的生长温度为400~1000℃;采用外延生长方法在基层上生长发射层,且以外延生长方法的步骤s1结束发射层的生长,优选发射层的厚度为100~1000nm;在发射层上生长窗口层,优选窗口层为alx2ga1-x2as或者(aly2ga1-y2)z2in1-z2p,其中0≤x2≤0.5,0≤y2≤0.5,0.4≤z2≤0.6,优选窗口层的厚度为30~200nm,优选窗口层的生长温度为400~1000℃;在窗口层上生长接触层,优选接触层为p掺杂的gaas层,优选p掺杂的浓度为1e18~1e22,优选接触层的厚度为30~200nm,优选接触层的生长温度为400~100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p型gaas层,该p型gaas层的p型原子的掺杂浓度为10e22~10e24。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gaas太阳能电池,包括在衬底上自下而上依次设置背场层、基层、发射层、窗口层和接触层,该发射层为上述的p型gaas层或为上述的外延生长方法所形成的p型层,或gaas太阳能电池采用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应用本发明的p型gaas层的外延生长方法,通过在p型gaas层生长过程中,引入少量的in原子,通过控制工艺去除in原子的同时为p掺杂提供更多空位,可以达到提高p型gaas层掺杂浓度的目的,减少外来元素对电池的影响。具体地:在生长形成p型gaas基层后,引入铟源在p型gaas基层上形成ingaas量子点层,高温烘烤条件下,ingaas量子点层中的in-as键因其结合能较低,容易断裂,in逸出从而形成更多的ⅲ族空位给后续的mg/c等掺杂原子占领,因此大大提高了p型掺入效率。且通过in占位、逸出的方式提高了p型元素的掺杂浓度,减少了al等外来元素对太阳能电池带来的负面影响。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示出的gaas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衬底;20、背场层;30、基层;40、发射层;50、窗口层;60、接触层。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本申请背景技术所分析的,现有技术中通过引入al组分来提高p型gaas层掺杂浓度存在一系列问题,导致p型gaas层掺杂浓度难以有效提高。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p型gaas层及其外延生长方法、gaas太阳能电池及制备方法。
在本申请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p型gaas层的外延生长方法,包括:步骤s1,向反应室中通入镓源、砷源和p型掺杂源以进行外延生长,得到p型gaas基层;步骤s2,停止通入p型掺杂源,向反应室内通入铟源在p型gaas基层上生长ingaas量子点层;步骤s3,停止通入铟源和镓源,升温并保温以去除ingaas量子点层中的in;以及步骤s4,保温结束后通入镓源、砷源和p型掺杂源进行p型掺杂生长。
通过在p型gaas层生长过程中,引入少量的in原子,通过控制工艺去除in原子的同时为p掺杂提供更多空位,可以达到提高p型gaas层掺杂浓度的目的,减少外来元素对电池的影响。具体地:在生长形成p型gaas基层后,引入铟源在p型gaas基层上形成ingaas量子点层,高温条件下,ingaas量子点层中的in-as键因其结合能较低,容易断裂,in逸出从而形成更多的ⅲ族空位给后续的mg/c等掺杂原子占领,因此大大提高了p型掺入效率。且通过in占位、逸出的方式提高了p型元素的掺杂浓度,减少了al等外来元素对太阳能电池带来的负面影响。
上述外延生长方法不限于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沉积(mocvd)或者分子束外延(mbe)。
为了使in更容易更彻底地逸出,优选上述步骤s3在对ingaas量子点层进行升温之前,静置10~60s,利用ingaas量子点层生长的高温环境,通过静置使in向ingaas量子点层表面迁移,进而使in在短时间高温下即可逸出。优选地,上述步骤s3升温至700~1100℃并保温以去除ingaas量子点层的in,优选保温的时间为10~60s,进一步优选升温至700~1100℃对ingaas量子点层进行烘烤。
在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包括:停止通入p型掺杂源,向反应室内通入铟源,在500~900℃温度下在p型gaas基层上生长ingaas量子点层。在上述条件下进行ingaas量子点层的生长,可以形成较为均匀的ingaas量子点层,而且根据试验发现,上述ingaas量子点层的生长温度越低,越有利于p型原子的掺杂。进一步地,在保证后续p型掺杂浓度的基础上,为了尽可能使in快速逸出,优选ingaas量子点层的厚度为2~5个单分子层。
在in去除后,通过常规的外延生长方法即可进行p型原子的掺杂占据in的空位,为了优化外延生长的均匀性和致密性,并提高p型掺杂的效率,优选上述步骤s4中在700~1100℃下进行p型掺杂生长,其中温度越低越有利于掺杂。另外,为了保证整体p型gaas层掺杂浓度较高,优选上述p型掺杂生长的时间为1~60s。
在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上述外延生长方法还包括:步骤s5,至少重复一次步骤s1至步骤s4。通过重复步骤s1至s4增加p型的厚度,并且通过控制重复次数调整p型gaas层的厚度大小。根据目前常用的p型gaas层厚度要求,优选重复10~300次。
本申请上述步骤s1的外延生长条件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常规p型gaas层外延生长条件,优选上述步骤s1的外延生长温度为600~1000℃,优选p型gaas基层的厚度为2~10nm。上述基层还可以为al掺杂的gaas基层,即优选所述步骤s1还通入铝源形成含al的p型gaas基层,优选所述铝源为三甲基铝。
上述用于外延生长的镓源、砷源、p型掺杂源以及铟源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沉积(mocvd)或者分子束外延(mbe)中相应的常用气源,优选上述镓源选自三甲基镓和/或三乙基镓,优选砷源为砷烷,优选p型掺杂源选自二茂镁或四溴化碳,优选铟源为三甲基铟。
在本申请另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gaas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该gaas太阳能电池包括一个或多个p型gaas层,该制备方法包括p型gaas层的制备过程,该p型gaas层的制备过程采用上述任一种的外延生长方法实施。
通过本申请的上述外延生长方法制备gaas太阳能电池的p型gaas层,提高了p型gaas层的掺杂浓度,优化了gaas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一般的砷化镓太阳能电池包括背场层、发射层、窗口层、接触层、隧道结,上述外延生长方法可应用于上述各层需要p型掺杂的位置以提高p型gaas层掺杂浓度。
优选地,上述制备方法包括:在衬底上自下而上依次设置背场层、基层、发射层、窗口层和接触层,其中,发射层采用外延生长方法设置。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制备方法包括:在衬底上生长背场层,优选背场层为alx1ga1-x1as或者(aly1ga1-y1)z1in1-z1p,其中,0≤x1≤0.5,0≤y1≤0.5,0.4≤z1≤0.6,优选背场层的厚度为30~200nm,优选背场层的生长温度为400~1000℃;在背场层上生长基层,优选基层为gaas或n型掺杂的gaas,优选n型掺杂的浓度为0~1e22,优选基层的厚度为500~5000nm,优选基层的生长温度为400~1000℃;采用外延生长方法在基层上生长发射层,且以外延生长方法的步骤s1结束发射层的生长,优选发射层的厚度为100~1000nm;在发射层上生长窗口层,优选窗口层为alx2ga1-x2as或者(aly2ga1-y2)z2in1-z2p,其中0≤x2≤0.5,0≤y2≤0.5,0.4≤z2≤0.6,优选窗口层的厚度为30~200nm,优选窗口层的生长温度为400~1000℃;在窗口层上生长接触层,优选接触层为p掺杂的gaas层,优选p掺杂的浓度为1e18~1e22,优选接触层的厚度为30~200nm,优选接触层的生长温度为400~1000℃。
上述制备方法中,形成的背场层因为其禁带宽度比较高,降低背面的电子复合,起到阻止电子流失的作用;基层为电子聚集提供了场所;发射层为空穴聚集提供了场所,且由于其中p型掺杂浓度增加,使得空穴聚集空间增加,且减少了外来元素对太阳能电池带来的负面影响;窗口层因为其禁带宽度最高,所以能起到钝化表面,降低非辐射复合,为空穴能在发射层聚集起到阻止作用;位于最上层的接触层,则是起到接通电极的作用。进一步地,通过调整背场层和窗口层中各自al的组分含量,实现对太阳光高低能态光子的吸收,极大地提高了太阳能光电转换效率。
优选地,在制备背场层之前将衬底传入mocvd设备中,通入h2气体,升高温度对衬底进行高温清洗,优选的温度范围为200~1000℃,衬底不限于ge、si或gaas。
在本申请另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p型gaas层,该p型gaas层的p型原子的掺杂浓度为10e22~10e24。本申请的p型gaas层的掺杂浓度大于现有技术常规的gaas层的掺杂浓度,因此为空穴聚合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当应用至gaas太阳能电池时,能够提高gaas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
在本申请又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gaas太阳能电池,如图1所示,该gaas太阳能电池包括在衬底10上自下而上依次设置背场层20、基层30、发射层40、窗口层50和接触层60,发射层为上述的p型gaas层或为上述任一种的外延生长方法所形成的p型层,或该gaas太阳能电池采用上述任一种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上述背场层20可以为n型algaas,基层30为n型gaas,发射层为p型gaas,窗口层为p型algaas。
通过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得到的gaas太阳能电池具有高浓度掺杂的p型层,如发射层,从而使得gaas太阳能电池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和较长的使用寿命。上述gaas太阳能电池可以为单结gaas太阳能电池,也可以为双结gaas太阳能电池、三结gaas太阳能电池等多结gaas太阳能电池。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对比例,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1
采用mocvd进行以下过程:
在生长温度为800℃的条件下,向反应室中通入均匀流量的三甲基镓、砷烷和四溴化碳,生长一层p型的gaas薄层,厚度为5nm;
切断四溴化碳保持三甲基镓和砷烷流量,同时,向反应室中通入少量的三甲基铟,在800℃条件下,生长ingaas量子点,厚度4ml(monalyer:分子单层),量子点单层生长末端,在ash3的保护下生长中断30s,以促进in原子迁移到量子点表面;
然后切断三甲基铟,将温度快速升温至1000℃,高温烘烤30s,打断in-as键去除in在gaas中的残留;
继续通入四溴化碳和三甲基镓,进行p型掺杂,温度为800℃的条件下生长30s;
重复上述过程50次,并以形成p型的gaas薄层结束。
经过上述过程,得到厚度为300nm的p型层,其中碳原子的掺杂浓度为2.3×10e23,且无in残留。
实施例2
采用mocvd进行以下过程:
在生长温度为800℃的条件下,向反应室中通入均匀流量的三甲基镓、砷烷和四溴化碳,生长一层p型的gaas薄层,厚度为5nm;
切断四溴化碳保持三甲基镓和砷烷流量,同时,向反应室中通入少量的三甲基铟,在500℃条件下,生长ingaas量子点,厚度4ml(monalyer:分子单层),量子点单层生长末端,在ash3的保护下生长中断30s,以促进in原子迁移到量子点表面;
然后切断三甲基铟,将温度快速升温至1000℃,高温烘烤30s,打断in-as键去除in在gaas中的残留;
继续通入四溴化碳和三甲基镓,进行p型掺杂,温度为800℃的条件下生长30s;
重复上述过程50次,并以形成p型的gaas薄层结束。
经过上述过程,得到厚度为300nm的p型层,其中碳原子的掺杂浓度为3.3×10e23,且无in残留。
实施例3
采用mocvd进行以下过程:
在生长温度为800℃的条件下,向反应室中通入均匀流量的三甲基镓、砷烷和四溴化碳,生长一层p型的gaas薄层,厚度为5nm;
切断四溴化碳保持三甲基镓和砷烷流量,同时,向反应室中通入少量的三甲基铟,在800℃条件下,生长ingaas量子点,厚度2ml(monalyer:分子单层),量子点单层生长末端,在ash3的保护下生长中断10s,以促进in原子迁移到量子点表面;
然后切断三甲基铟,将温度快速升温至1000℃,高温烘烤30s,打断in-as键去除in在gaas中的残留;
继续通入四溴化碳和三甲基镓,进行p型掺杂,温度为800℃的条件下生长30s;
重复上述过程50次,并以形成p型的gaas薄层结束。
经过上述过程,得到厚度为200nm的p型层,其中碳原子的掺杂浓度为3.5×10e22……,且无in残留。
实施例4
采用mocvd进行以下过程:
在生长温度为800℃的条件下,向反应室中通入均匀流量的三甲基镓、砷烷和四溴化碳,生长一层p型的gaas薄层,厚度为5nm;
切断四溴化碳保持三甲基镓和砷烷流量,同时,向反应室中通入少量的三甲基铟,在800℃条件下,生长ingaas量子点,厚度5ml(monalyer:分子单层),量子点单层生长末端,在ash3的保护下生长中断60s,以促进in原子迁移到量子点表面;
然后切断三甲基铟,将温度快速升温至1000℃,高温烘烤30s,打断in-as键去除in在gaas中的残留;
继续通入四溴化碳和三甲基镓,进行p型掺杂,温度为800℃的条件下生长30s;
重复上述过程50次,并以形成p型的gaas薄层结束。
经过上述过程,得到厚度为330nm的p型层,其中碳原子的掺杂浓度为6.7×10e23,且无in残留。
实施例5
采用mocvd进行以下过程:
在生长温度为800℃的条件下,向反应室中通入均匀流量的三甲基镓、砷烷和四溴化碳,生长一层p型的gaas薄层,厚度为5nm;
切断四溴化碳保持三甲基镓和砷烷流量,同时,向反应室中通入少量的三甲基铟,在900℃条件下,生长ingaas量子点,厚度4ml(monalyer:分子单层),量子点单层生长末端,在ash3的保护下生长中断30s,以促进in原子迁移到量子点表面;
然后切断三甲基铟,将温度快速升温至1100℃,高温烘烤10s,打断in-as键去除in在gaas中的残留;
继续通入四溴化碳和三甲基镓,进行p型掺杂,温度为800℃的条件下生长30s;
重复上述过程50次,并以形成p型的gaas薄层结束。
经过上述过程,得到厚度为280nm的p型层,其中碳原子的掺杂浓度为2.1×10e23,且无in残留。
实施例6
采用mocvd进行以下过程:
在生长温度为800℃的条件下,向反应室中通入均匀流量的三甲基镓、砷烷和四溴化碳,生长一层p型的gaas薄层,厚度为5nm;
切断四溴化碳保持三甲基镓和砷烷流量,同时,向反应室中通入少量的三甲基铟,在600℃条件下,生长ingaas量子点,厚度4ml(monalyer:分子单层),量子点单层生长末端,在ash3的保护下生长中断30s,以促进in原子迁移到量子点表面;
然后切断三甲基铟,将温度快速升温至700℃,高温烘烤60s,打断in-as键去除in在gaas中的残留;
继续通入四溴化碳和三甲基镓,进行p型掺杂,温度为800℃的条件下生长30s;
重复上述过程50次,并以形成p型的gaas薄层结束。
经过上述过程,得到厚度为310nm的p型层,其中碳原子的掺杂浓度为1.5×10e23,且无in残留。
实施例7
采用mocvd进行以下过程:
在生长温度为800℃的条件下,向反应室中通入均匀流量的三甲基镓、砷烷和四溴化碳,生长一层p型的gaas薄层,厚度为5nm;
切断四溴化碳保持三甲基镓和砷烷流量,同时,向反应室中通入少量的三甲基铟,在800℃条件下,生长ingaas量子点,厚度4ml(monalyer:分子单层),量子点单层生长末端,在ash3的保护下生长中断30s,以促进in原子迁移到量子点表面;
然后切断三甲基铟,将温度快速升温至1000℃,高温烘烤30s,打断in-as键去除in在gaas中的残留;
继续通入四溴化碳和三甲基镓,进行p型掺杂,温度为700℃的条件下生长60s;
重复上述过程50次,并以形成p型的gaas薄层结束。
经过上述过程,得到厚度为350的p型层,其中碳原子的掺杂浓度为2.7×10e23,且无in残留。
实施例8
采用mocvd进行以下过程:
在生长温度为800℃的条件下,向反应室中通入均匀流量的三甲基镓、砷烷和四溴化碳,生长一层p型的gaas薄层,厚度为5nm;
切断四溴化碳保持三甲基镓和砷烷流量,同时,向反应室中通入少量的三甲基铟,在800℃条件下,生长ingaas量子点,厚度4ml(monalyer:分子单层),量子点单层生长末端,在ash3的保护下生长中断30s,以促进in原子迁移到量子点表面;
然后切断三甲基铟,将温度快速升温至1000℃,高温烘烤30s,打断in-as键去除in在gaas中的残留;
继续通入四溴化碳和三甲基镓,进行p型掺杂,温度为1100℃的条件下生长5s;
重复上述过程50次,并以形成p型的gaas薄层结束。
经过上述过程,得到厚度为260nm的p型层,其中碳原子的掺杂浓度为6.3×10e22,且无in残留。
实施例9
采用mocvd进行以下过程:
在生长温度为600℃的条件下,向反应室中通入均匀流量的三甲基镓、砷烷和四溴化碳,生长一层p型的gaas薄层,厚度为2nm;
切断四溴化碳保持三甲基镓和砷烷流量,同时,向反应室中通入少量的三甲基铟,在800℃条件下,生长ingaas量子点,厚度4ml(monalyer:分子单层),量子点单层生长末端,在ash3的保护下生长中断30s,以促进in原子迁移到量子点表面;
然后切断三甲基铟,将温度快速升温至1000℃,高温烘烤30s,打断in-as键去除in在gaas中的残留;
继续通入四溴化碳和三甲基镓,进行p型掺杂,温度为800℃的条件下生长30s;
重复上述过程50次,并以形成p型的gaas薄层结束。
经过上述过程,得到厚度为200nm的p型层,其中碳原子的掺杂浓度为2.4×10e23,且无in残留。
实施例10
采用mocvd进行以下过程:
在生长温度为1000℃的条件下,向反应室中通入均匀流量的三甲基镓、砷烷和四溴化碳,生长一层p型的gaas薄层,厚度为10nm;
切断四溴化碳保持三甲基镓和砷烷流量,同时,向反应室中通入少量的三甲基铟,在800℃条件下,生长ingaas量子点,厚度4ml(monalyer:分子单层),量子点单层生长末端,在ash3的保护下生长中断30s,以促进in原子迁移到量子点表面;
然后切断三甲基铟,将温度快速升温至1000℃,高温烘烤30s,打断in-as键去除in在gaas中的残留;
继续通入四溴化碳和三甲基镓,进行p型掺杂,温度为800℃的条件下生长30s;
重复上述过程50次,并以形成p型的gaas薄层结束。
经过上述过程,得到厚度为550nm的p型层,其中碳原子的掺杂浓度为1.8×10e23,且无in残留。
实施例11
采用mocvd进行以下过程:
在生长温度为800℃的条件下,向反应室中通入均匀流量的三甲基镓、砷烷和四溴化碳,生长一层p型的gaas薄层,厚度为5nm;
切断四溴化碳保持三甲基镓和砷烷流量,同时,向反应室中通入少量的三甲基铟,在800℃条件下,生长ingaas量子点,厚度4ml(monalyer:分子单层);
然后切断三甲基铟,将温度快速升温至1000℃,高温烘烤60s,打断in-as键去除in在gaas中的残留;
继续通入四溴化碳和三甲基镓,进行p型掺杂,温度为800℃的条件下生长30s;
重复上述过程50次,并以形成p型的gaas薄层结束。
经过上述过程,得到厚度为300nm的p型层,其中碳原子的掺杂浓度为3.5×10e23,且无in残留。
实施例12
采用mocvd进行以下过程:
在生长温度为800℃的条件下,向反应室中通入均匀流量的三甲基镓、砷烷和四溴化碳,生长一层p型的gaas薄层,厚度为5nm;
切断四溴化碳保持三甲基镓和砷烷流量,同时,向反应室中通入少量的三甲基铟,在950℃条件下,生长ingaas量子点,厚度4ml(monalyer:分子单层),量子点单层生长末端,在ash3的保护下生长中断30s,以促进in原子迁移到量子点表面;
然后切断三甲基铟,将温度快速升温至1000℃,高温烘烤30s,打断in-as键去除in在gaas中的残留;
继续通入四溴化碳和三甲基镓,进行p型掺杂,温度为800℃的条件下生长30s;
重复上述过程300次,并以形成p型的gaas薄层结束。
经过上述过程,得到厚度为1800nm的p型层,其中碳原子的掺杂浓度为2.2×10e23,且无in残留。
对比例1
采用mocvd进行以下过程:
在生长温度为800℃的条件下,向反应室中通入均匀流量的三甲基镓、三甲基铝、砷烷和四溴化碳,生长p型掺杂的gaas薄层,厚度为300nm,其中碳原子的掺杂浓度为1.1×10e22;将上述各实施例和对比例,应用到单结gaas太阳能电池的发射层制备中,单结gaas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流程如下:
将ge衬底传入mocvd设备中,通入h2气体,在800℃下对衬底进行高温清洗;
在清洗后的衬底上外延生长背场层,该背场层为al0.5ga0.5as,背场层的厚度为100nm,背场层的生长温度为800℃;
在背场层上生长基层,基层为gaas,基层的厚度为2000nm,基层的生长温度为800℃;
采用上述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方法在基层上生长发射层;
在发射层上生长窗口层,窗口层为al0.5ga0.5as,窗口层的厚度为100nm,窗口层的生长温度为800℃;
在窗口层上生长接触层,接触层为p掺杂的gaas层,p掺杂的浓度为1e20,接触层的厚度为100nm,接触层的生长温度为800℃。
对所形成的单结gaas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表。
表1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通过在p型gaas层生长过程中,引入少量的in原子,通过控制工艺去除in原子的同时为p掺杂提供更多空位,可以达到提高p型gaas层掺杂浓度的目的,减少外来元素对电池的影响。具体地:在生长形成p型gaas基层后,引入铟源在p型gaas基层上形成ingaas量子点层,高温烘烤条件下,ingaas量子点层中的in-as键因其结合能较低,容易断裂,in逸出从而形成更多的ⅲ族空位给后续的mg/c等掺杂原子占领,因此大大提高了p型掺入效率。且通过in占位、逸出的方式提高了p型元素的掺杂浓度,减少了al等外来元素对太阳能电池带来的负面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p型gaas层的外延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向反应室中通入镓源、砷源和p型掺杂源以进行外延生长,得到p型gaas基层;
步骤s2,停止通入所述p型掺杂源,向所述反应室内通入铟源在所述p型gaas基层上生长ingaas量子点层;
步骤s3,停止通入所述铟源和所述镓源,升温并保温以去除所述ingaas量子点层的in;以及
步骤s4,保温结束后通入所述镓源、所述砷源和所述p型掺杂源进行p型掺杂生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延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在对所述ingaas量子点层进行升温之前,静置10~60s,优选所述步骤s3升温至700~1100℃并保温以去除所述ingaas量子点层的in,优选所述保温的时间为10~60s,进一步优选升温至700~1100℃对所述ingaas量子点层进行烘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延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停止通入所述p型掺杂源,向所述反应室内通入铟源,在500~900℃温度下在所述p型gaas基层上生长ingaas量子点层,优选所述ingaas量子点层的厚度为2~5个单分子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延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在700~1100℃下进行所述p型掺杂生长,优选所述p型掺杂生长的时间为1~60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延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生长方法还包括:
步骤s5,至少重复一次所述步骤s1至步骤s4,优选重复10~300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延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外延生长温度为600~1000℃,优选所述p型gaas基层的厚度为2~10nm,优选所述步骤s1还通入铝源形成含al的p型gaas基层,优选所述铝源为三甲基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延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镓源为三甲基镓和/或三乙基镓,优选所述砷源为砷烷,优选所述p型掺杂源选自二茂镁或四溴化碳,优选所述铟源为三甲基铟。
8.一种gaas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所述gaas太阳能电池包括一个或多个p型gaas层,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所述p型gaas层的制备过程,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gaas层的制备过程采用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延生长方法实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在衬底上自下而上依次设置背场层、基层、发射层、窗口层和接触层,其中,所述发射层采用所述外延生长方法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在所述衬底上生长背场层,优选所述背场层为alx1ga1-x1as或者(aly1ga1-y1)z1in1-z1p,其中,0≤x1≤0.5,0≤y1≤0.5,0.4≤z1≤0.6,优选所述背场层的厚度为30~200nm,优选所述背场层的生长温度为400~1000℃;
在所述背场层上生长基层,优选所述基层为gaas或n型掺杂的gaas,优选n型掺杂的浓度为0~1e22,优选所述基层的厚度为500~5000nm,优选所述基层的生长温度为400~1000℃;
采用所述外延生长方法在所述基层上生长所述发射层,且以所述外延生长方法的所述步骤s1结束所述发射层的生长,优选所述发射层的厚度为100~1000nm;
在所述发射层上生长所述窗口层,优选所述窗口层为alx2ga1-x2as或者(aly2ga1-y2)z2in1-z2p,其中0≤x2≤0.5,0≤y2≤0.5,0.4≤z2≤0.6,优选所述窗口层的厚度为30~200nm,优选所述窗口层的生长温度为400~1000℃;
在所述窗口层上生长所述接触层,优选所述接触层为p掺杂的gaas层,优选所述p掺杂的浓度为1e18~1e22,优选所述接触层的厚度为30~200nm,优选所述接触层的生长温度为400~1000℃。
11.一种p型gaas层,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gaas层的p型原子的掺杂浓度为10e22~10e24。
12.一种gaas太阳能电池,包括在衬底(10)上自下而上依次设置背场层(20)、基层(30)、发射层(40)、窗口层(50)和接触层(60),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层为权利要求11所述的p型gaas层或为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延生长方法所形成的p型层,或所述gaas太阳能电池采用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