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用多层复合滚动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8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用多层复合滚动体,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提高轴承极限转速、工作寿命和承载能力的轴承用多层复合滚动体。



背景技术:

轴承是一种在机械设备中重要的标准化部件,其中圆柱滚子轴承在机械设备中广泛应用,其机械性能直接影响了机械设备的性能。工业上对圆柱滚子轴承的要求越来越高,圆柱滚子轴承朝着高精度、高速度和高承载能力的方向发展。其中,滚子结构的优化设计在提高圆柱滚子轴承各项性能指标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实心圆柱滚子存在工作噪声大、承载精度不高、应力集中现象明显和极限转速比低等缺点,已经不能满足日前工业上对圆柱滚子的需求。针对于传统实心圆柱滚子的缺陷,出现了一系列具有空心结构的空心圆柱滚子和深穴空心圆柱滚子,但这一类滚子又有承载能力低的缺点。于是,又出现了在深穴空心圆柱滚子轴承内部填充弹性体的结构,以此来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但此结构又存在着散热性能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轴承用多层复合滚动体,此滚动体承载能力大,减振吸振能力好,润滑和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承用多层复合滚动体,包括外层圆柱滚动体、弹性填充体和内层圆柱筒,外层圆柱滚动体和内层圆柱筒中心开有通孔,在外层圆柱滚动体通孔的两端各开有一个圆台型孔,圆台型孔小径大于通孔直径,外层圆柱滚动体和内层圆柱筒同轴线放置,二者中间是弹性填充体。

优选地,所述外层圆柱滚动体两端的开有的圆台型孔,圆台型孔小径大于外层圆柱滚动体的通孔直径,此结构极大地减小滚动体两端的刚度,从而改善了滚动体两端的应力集中现象。通过调整圆台型孔的尺寸,可以将滚动体两端的最大应力降低到与其中段应力相当,使滚动体上受力较为均匀。

优选地,所述的弹性填充体通过整体成型工艺成型在外层圆柱滚动体和内层圆柱筒之间,与外层圆柱滚动体和内层圆柱筒形成整体结构,此结构可以改善滚动体的受力情况和应力分布,即能提高滚动体的承载能力,又具有一定减振吸振作用,从两个方面提高轴承的寿命。

优选地,所述的内层圆柱筒中心有通孔结构,两端各有一个凸起结构。其通孔结构能使多层复合滚动体储存更多的润滑油,润滑和散热效果更好;当弹性填充体整体成型时,内层圆柱筒的凸起结构可以使弹性填充体两端形成相应的凹陷结构,从而将内层圆柱筒固定在弹性填充体内部,有效避免了在多层复合滚动体在受到不均匀载荷或者长时间的振动时可能发生的内层圆柱筒位移甚至是脱落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外层圆柱滚动体上有圆台型孔,其小径大于外层圆柱滚动体的通孔直径,从而极大地减小外层圆柱滚动体两端的刚度,使其两端应力集中现象得到明显改善;加入内层圆柱筒,其通孔结构能够储存更多润滑油,改善了多层复合滚动体的润滑和散热情况;较于加入弹性体的深穴空心圆柱滚子,本多层复合滚动体的内层圆柱筒能够在弹性体被挖去一部分之后使多层复合滚动体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同时还能保证多层复合滚动体具有一定的减振吸振能力;各个通孔结构有助于减小滚子的质量,减小滚子工作时的离心力,从而提高轴承的极限转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圆柱滚子轴承用多层复合滚动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圆柱滚子轴承用多层复合滚动体不含弹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图2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圆锥滚子轴承用多层复合滚动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层圆柱滚动体,2.弹性填充体,3.内层圆柱筒,4.圆台型孔,5.外层圆锥滚动体,6.内层圆锥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参见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圆柱滚子轴承用多层复合滚动体,包括外层圆柱滚动体(1)、弹性填充体(2)和内层圆柱筒(3)。外层圆柱滚动体(1)中心开有通孔,在其两端各开有一个圆台型孔(4),圆台型孔(4)小径大于外层圆柱滚动体(1)通孔直径;外层圆柱滚动体(1)和内层圆柱筒(3)同轴线放置,二者中间是弹性填充体(4)。

当多层复合滚动体受载时,外层圆柱滚动体(1)的通孔结构可以降低多层复合滚动体的整体刚度,增大滚动体与轴承外圈的接触半宽,从而降低整体受到的应力。圆台型孔(4)其小径大于外层圆柱滚动体(1)的通孔直径,使外层圆柱滚动体(1)两端厚度小于其中端厚度,可以极大地减小滚动体两端的刚度,削弱滚动体两端的应力集中现象,通过调整圆台型孔(4)的尺寸,可以将滚动体两端的最大应力降低到与滚动体中部应力相当,使滚动体上受力较为均匀。弹性填充体(2)通过整体成型工艺成型在外层圆柱滚动体(1)和内层圆柱筒(3)之间,与外层圆柱滚动体(1)和内层圆柱筒(3)形成整体结构,从而改善滚动体的受力情况和应力分布,即能提高滚动体的承载能力,又具有一定减振吸振作用,从两个方面提高轴承的寿命。内层圆柱筒(3)中心有通孔结构,两端各有一个凸起结构:其通孔结构能使多层复合滚动体储存更多的润滑油,润滑和散热效果更好;当弹性填充体(2)整体成型时,内层圆柱筒(3)的凸起结构可以使弹性填充体(2)两端形成相应的凹陷结构,从而将内层圆柱筒(3)固定在弹性填充体(2)内部,有效避免了在多层复合滚动体在受到不均匀载荷或者长时间的振动时可能发生的内层圆柱筒(3)位移甚至是脱落的现象。

实施例2,参见图4,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轴承用多层复合滚动体,由外层圆柱滚动体(1)、弹性填充体(2)和内层圆柱筒(3)组成,或由外层圆锥滚动体(5)、弹性填充体(2)和内层圆锥筒(6),其特征在于:弹性填充体(2)填充在外层圆柱滚动体(1)和内层圆柱筒(3)之间,或弹性填充体(2)填充在外层圆锥滚动体(5)和内层圆锥筒(6)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用多层复合滚动体,其特征在于:外层圆柱滚动体(1)或外层圆锥滚动体(5)的中心为通孔结构,它们两端分别开有一个圆台型孔(4),圆台型孔(4)小径大于通孔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用多层复合滚动体,其特征在于:内层圆柱筒(3)或内层圆锥筒(6)中心开有通孔,其两端外径大于中段直径,在两端形成凸起结构,内层圆柱筒(3)或内层圆锥筒(6)通过此凸起结构与弹性填充体(2)两端的凹陷结构配合进行定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用多层复合滚动体,包括外层圆柱滚动体、弹性填充体和内层圆柱筒,外层圆柱滚动体和内层圆柱筒中心开有通孔,在外层圆柱滚动体通孔的两端分别开有一个圆台型孔,圆台型孔小径大于通孔直径,外层圆柱滚动体和内层圆柱筒同轴线放置,二者中间是弹性填充体。本实用新型采用圆台型孔小径大于通孔直径的结构,可以极大减小多层复合滚动体两端的刚度,从而改善其两端的应力集中现象,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加入弹性填充体能够提高多层复合滚动体整体的承载能力;内层圆柱筒的通孔使多层复合滚动体内部具有一定的空间,能够储存更多润滑油,具有更好的润滑和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朱派;郑庭;贺元成;梁喜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南石油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11.0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25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