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水仓清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矿井下水仓清挖设备。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水仓是防止矿井水灾、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设施,矿井水在流往水仓的过程中携带的煤泥在水仓里沉淀,影响水仓的蓄水功能,必须及时清挖处理。
现有的做法是,先将水抽走,沉淀的煤泥通过人工清挖或者挖掘机配合运输车清挖,清挖后的煤泥需要转入进行挤压排水设备挤压排水,排水后再转运至运输皮带运出,需要多台设备配合完成清挖和挤压排水,过程繁杂,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井下水仓清挖设备,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水仓清挖设备,包括:防爆机动车,机动车上设有铲煤机构、运输机构、挤压排水机构和蓄水箱;
机动车行走时带动铲煤机构将煤泥铲起,铲煤机构设置在机动车的前方;
运输机构用于将铲起的煤泥运输到挤压排水机构,运输机构连接铲煤机构,运输机构设置在机动车的前部并延伸至后部上方;
挤压排水机构用于对煤泥进行挤压排水,挤压排水机构设置在机动车的后部上方;
蓄水箱用于存储煤泥挤压后排出的水,蓄水箱设置在机动车的后部下方,蓄水箱位于挤压排水机构的正下方,且与挤压排水机构之间相连通,所述蓄水箱上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有排水阀;
铲煤机构、运输机构、挤压排水机构通过控制开关组件连接电源。
所述铲煤机构包括:铲头、电动气缸和两根第一固定杆,铲头倾斜向下位于机动车的前方,铲头的上部两端铰接在第一固定杆的外端,第一固定杆的内端固定在机动车上,电动气缸的固定端通过连杆固定在第一固定杆上,电动气缸的伸缩端与铲头的侧面中部铰接,电动气缸通过控制开关组件连接电源。
所述运输机构包括:第一主动轮、第一皮带、第一从动轮和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从动轮的转轴通过第一轴承设置在第一固定杆上,第一从动轮设置在机动车的前方下部,第一皮带套设在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之间,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主动轮的转轴固定连接,第一驱动电机通过控制开关组件连接电源。
所述运输机构还包括第二主动轮、第二皮带、第二从动轮,第二主动轮位于第一主动轮的正下方,第二主动轮的轴上套设有皮带轮,第二从动轮设置在机动车的后部上方,第二皮带套设在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之间,第一驱动电机通过驱动皮带和皮带轮与第二主动轮连接。
所述挤压排水机构包括上箱体,上箱体内设有第二驱动电机、传输轴、螺旋叶片和过滤筒;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传输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螺旋叶片设置在传输轴上,过滤筒设置在螺旋叶片的周向外侧,上箱体的顶部和过滤筒上对应处均设有进料口,上箱体的后部正对过滤筒处设有排料口,第一主动轮或第二从动轮位于进料口的正上方,上箱体的底部设有排水口,蓄水箱的顶部对应排水口处设有进水口,排水口套设置进水口内,第二驱动电机通过控制开关组件连接电源。
所述传输轴、螺旋叶片、过滤筒、进料口和排料口为多个,多个螺旋叶片的右端均设有齿轮,相邻两个齿轮之间啮合连接,相邻两个传输轴上的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一个传输轴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主动轮通过第一支撑杆固定在上箱体的上方。
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外设有防水密封箱。
所述排料口上倾斜向下设有用于导料的溜槽。
所述机动车的多个轮子上设有履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机动车在前进的过程中推动铲煤机构将煤泥铲起,铲起的煤泥通过运输机构排入挤压排水机构进行挤压排水,挤压排水机构对煤泥进行挤压,挤压出煤泥中的水分,挤压出的水分排入蓄水箱中,挤压水分后的煤泥堆积到设定的位置后从挤压排水机构排出到输煤皮带,将煤运走,本发明将铲煤、运输和挤压多个功能集中设置在一辆机动车上,提高了水仓清挖的效率,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煤矿井下水仓清挖设备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煤矿井下水仓清挖设备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煤矿井下水仓清挖设备中挤压排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铲头,2-电动气缸,3-第一从动轮,4-第一皮带,5-第一主动轮,6-第二主动轮,7-第二皮带,8-第二从动轮,9-溜槽,10-第二驱动电机,11-螺旋叶片,12-过滤筒,13-驱动皮带,14-上箱体,15-排料口,16-第一驱动电机,17-进料口,18-蓄水箱,19-排水口,20-轮子,21-履带,22-机动车,23-第一固定杆,24-排水阀,25-齿轮,26-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煤矿井下水仓清挖设备,包括:防爆机动车22,机动车22上设有铲煤机构、运输机构、挤压排水机构和蓄水箱18;
机动车行走时带动铲煤机构将煤泥铲起,铲煤机构设置在机动车22的前方;
运输机构用于将铲起的煤泥运输到挤压排水机构,运输机构连接铲煤机构,运输机构设置在机动车22的前部并延伸至后部上方;
挤压排水机构用于对煤泥进行挤压排水,挤压排水机构设置在机动车22的后部上方;
蓄水箱18用于存储煤泥挤压后排出的水,蓄水箱18设置在机动车22的后部下方,蓄水箱18位于挤压排水机构的正下方,且与挤压排水机构之间相连通,所述蓄水箱18上设有排水管17,排水管17上设有排水阀24;
铲煤机构、运输机构、挤压排水机构通过控制开关组件连接电源。
控制开关和电源均为防爆器件。
如图1所示,所述铲煤机构包括:铲头1、电动气缸2和两根第一固定杆23,铲头1倾斜向下位于机动车的前方,铲头1的上部两端铰接在第一固定杆23的外端,第一固定杆23的内端固定在机动车22上,电动气缸2的固定端通过连杆固定在第一固定杆23上,电动气缸2的伸缩端与铲头1的侧面中部铰接,电动气缸2通过控制开关组件连接电源。
电动气缸2用于调节铲头1的高度,使得铲头1在使用时放下,随着机动车22的行走对煤泥进行铲动,铲头1在不使用时,电动气缸2伸长带动铲头1离开煤泥表面。
所述运输机构包括:第一主动轮5、第一皮带4、第一从动轮3和第一驱动电机16,第一主动轮5设置在机动车的后部上方,第一从动轮3的转轴通过第一轴承设置在第一固定杆23上,第一从动轮3设置在机动车的前方下部,第一皮带4套设在第一主动轮5和第一从动轮3之间,第一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轴与第一主动轮5的转轴固定连接,第一驱动电机16通过控制开关组件连接电源。第一驱动电机16为防爆电机。
如图1所示,所述运输机构还包括第二主动轮6、第二皮带7、第二从动轮8,第二主动轮6位于第一主动轮5的正下方,第二主动轮6的轴上套设有皮带轮,第二从动轮8设置在机动车的后部上方,第二皮带7套设在第二主动轮6和第二从动轮8之间,第一驱动电机16通过驱动皮带13和皮带轮与第二主动轮6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挤压排水机构包括上箱体14,上箱体14内设有第二驱动电机10、传输轴、螺旋叶片11和过滤筒12;第二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与传输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螺旋叶片11设置在传输轴上,过滤筒12设置在螺旋叶片11的周向外侧,上箱体14的顶部和过滤筒12上对应处均设有进料口17,上箱体14的后部正对过滤筒12处设有排料口15,第一主动轮5或第二从动轮8位于进料口17的正上方,上箱体14的底部设有排水口19,蓄水箱18的顶部对应排水口19处设有进水口,排水口19套设置进水口内,第二驱动电机10通过控制开关组件连接电源。
第二驱动电机10为防爆电机,第一主动轮5或第二从动轮8与进料口之间设有用于传输煤泥的滑槽26。
如图3所示,所述所述传输轴、螺旋叶片11、过滤筒12、进料口17和排料口15均为多个,多个传输轴的右端均设有齿轮25,相邻两个齿轮25之间啮合连接,相邻两个传输轴上的螺旋叶片11的螺旋方向相反,一个传输轴与第二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多个过滤筒12同时对煤泥进行排水挤压,提高了装置处理煤泥的能力,提高了煤矿井下清挖的工作效率。
所述第一主动轮5通过第一支撑杆固定在上箱体14的上方。
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0外设有防水密封箱。
所述排料口15上倾斜向下设有用于导料的溜槽9。
所述机动车22的多个轮子20上设有履带21,履带21增加机动车与煤泥的受力面积,避免机动车陷入煤泥中。
随着机动车22的行走机动车带动铲头1铲起煤泥并将煤泥推入第一皮带4,随着第一主动轮5的转动,将煤泥运送到溜槽9上,煤泥通过溜槽9落入通过进料口17落入过滤筒12内,在第二驱动电机10的转动下,煤泥在过滤筒12内转动,通过离心力将水通过过滤筒12排入上箱体14内,通过上箱体14底部的排水口19排入蓄水箱18,当过滤筒12内的煤泥越来越多,同时通过螺旋叶片11往出料口进行输送,输送的过程中对煤泥进行挤压,煤泥中的水分通过过滤桶12排入上箱体14内,最后,当上箱体14内的煤泥越来越多,到达设定的容量后,机动车22停止铲煤,停止输送煤泥同时停止挤压,将机动车开到输煤皮带附近,打开排料口15,开启第二驱动电机10,传输轴通过螺旋叶片11将煤泥从排料口15通过溜槽9排入输煤皮带运出地面,当蓄水箱18中的水达到设定的水位时,蓄水箱18内的水通过排水管和排水阀24排出蓄水箱18。
本发明通过机动车在前进的过程中推动铲煤机构将煤泥铲起,铲起的煤泥通过运输机构排入挤压排水机构进行挤压排水,挤压排水机构对煤泥进行挤压,挤压出煤泥中的水分,挤压出的水分排入蓄水箱中,挤压水分后的煤泥堆积到设定的位置后排出到输煤皮带,将煤运走,本发明将多个功能集中设置在一辆机动车上,提高了水仓清挖的效率,省时省力。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一种煤矿井下水仓清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爆机动车(22),机动车(22)上设有铲煤机构、运输机构、挤压排水机构和蓄水箱(18);
机动车行走时带动铲煤机构将煤泥铲起,铲煤机构设置在机动车(22)的前方;
运输机构用于将铲起的煤泥运输到挤压排水机构,运输机构连接铲煤机构,运输机构设置在机动车(22)的前部并延伸至后部上方;
挤压排水机构用于对煤泥进行挤压排水,挤压排水机构设置在机动车(22)的后部上方;
蓄水箱(18)用于存储煤泥挤压后排出的水,蓄水箱(18)设置在机动车(22)的后部下方,蓄水箱(18)位于挤压排水机构的正下方,且与挤压排水机构之间相连通,所述蓄水箱(18)上设有排水管(17),排水管(17)上设有排水阀(24);
铲煤机构、运输机构、挤压排水机构通过控制开关组件连接电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水仓清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铲煤机构包括:铲头(1)、电动气缸(2)和两根第一固定杆(23),铲头(1)倾斜向下位于机动车的前方,铲头(1)的上部两端铰接在第一固定杆(23)的外端,第一固定杆(23)的内端固定在机动车上,电动气缸(2)的固定端通过连杆固定在第一固定杆(23)上,电动气缸(2)的伸缩端与铲头(1)的侧面中部铰接,电动气缸(2)通过控制开关组件连接电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水仓清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机构包括:第一主动轮(5)、第一皮带(4)、第一从动轮(3)和第一驱动电机(16),第一从动轮(3)的转轴通过第一轴承设置在第一固定杆(23)上,第一从动轮(3)设置在机动车的前方下部,第一皮带(4)套设在第一主动轮(5)和第一从动轮(3)之间,第一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轴与第一主动轮(5)的转轴固定连接,第一驱动电机(16)通过控制开关组件连接电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矿井下水仓清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机构还包括第二主动轮(6)、第二皮带(7)、第二从动轮(8),第二主动轮(6)位于第一主动轮(5)的正下方,第二主动轮(6)的轴上套设有皮带轮,第二从动轮(8)设置在机动车的后部上方,第二皮带(7)套设在第二主动轮(6)和第二从动轮(8)之间,第一驱动电机(16)通过驱动皮带(13)和皮带轮与第二主动轮(6)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煤矿井下水仓清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排水机构包括上箱体(14),上箱体(14)内设有第二驱动电机(10)、传输轴、螺旋叶片(11)和过滤筒(12);第二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与传输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螺旋叶片(11)设置在传输轴上,过滤筒(12)设置在螺旋叶片(11)的周向外侧,上箱体(14)的顶部和过滤筒(12)上对应处均设有进料口(17),上箱体(14)的后部正对过滤筒(12)处设有排料口(15),第一主动轮(5)或第二从动轮(8)位于进料口(17)的正上方,上箱体(14)的底部设有排水口(19),蓄水箱(18)的顶部对应排水口(19)处设有进水口,排水口(19)套设置进水口内,第二驱动电机(10)通过控制开关组件连接电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矿井下水仓清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轴、螺旋叶片(11)、过滤筒(12)、进料口(17)和排料口(15)为多个,多个螺旋叶片(11)的右端均设有齿轮(25),相邻两个齿轮(25)之间啮合连接,相邻两个传输轴上的螺旋叶片(11)的螺旋方向相反,一个传输轴与第二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矿井下水仓清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轮(5)通过第一支撑杆固定在上箱体(14)的上方。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矿井下水仓清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0)外设有防水密封箱。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矿井下水仓清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口(15)上倾斜向下设有用于导料的溜槽(9)。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水仓清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22)的多个轮子(20)上设有履带(21)。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