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医用防护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医用防护服内环境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医用防护服是医护人员的工作着装,具有隔离病菌、有害超细粉尘、酸性溶液、盐溶液的作用,而且还能保持医疗环境清洁。医用防护服作为一线医务人员的防护盔甲,可以保护医护人员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和人体自身对工作环境的影响,在医疗工作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
在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技术是现有的普通隔离衣及医用级防护服,使其制造工艺、材料选取方面都严格按照使用环境的要求:款式宽松、材质致密、架构包裹,通过以上设计使穿戴人员与外界污染隔绝。但是医护人员又肩负着救治病患的繁重工作,特别在污染红区的医护工作者们,诊疗任务繁重、工作时间长。不仅要穿着多层防护服,还要佩戴口罩、护目镜、头套、手套、鞋套等,层层物品笨重而闷热,诊疗工作时的肢体活动非常受限;穿戴防护服尤其是多层防护用品期间的短暂休息、就餐、应急也同样受到极大限制,医护人员的个人生理应急处置也非常不便,增加了医务人员很大的工作、生理、精神负担。即使是高级正压防护服(或防化服),目前只有美国、能法国生产,2015年美国禁止出口p4级防护服;2019年禁止出口滤毒罐核心部件。不但其价格昂贵,只配置送风呼吸系统,配备小型空气过滤罐及装备不但噪声较高,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外置负荷,也没有应急给养及处置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医用防护服内环境调节系统,该系统可应对医务人员穿戴期间的个人体能营养的补给,应急生理反应的处理,改善防护服内闷热蔽塞的内环境,此系统能有效提升防护物品的使用时长,增加救治的宝贵时间,用强大保障来有效的避免医护“战斗减员”情况的发生,体现了服务医护、关爱医护的人文关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防护服内环境调节系统,包括所述防护服本体上设置的全防护医用面罩、给养装置、温湿度调节装置和应急处置装置。整体材质由医用级别硅胶、亲肤织物、医用塑料等材质,其材料等构成应完全符国家医用标准的卫材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全防护医用面罩包括至少能覆盖人体的眼、鼻和嘴的面罩本体和用于将面罩本体固定的头罩及固定调节带;所述面罩本体上设置有护目镜区域,所述护目镜与人体的眼部之间设置留有眼镜配带空间;所述面罩本体上在护目镜下方设置有鼻腔两侧阻隔条,所述面罩本体的周边设置有周边阻隔条或气囊;所述面罩本体上在靠近口鼻腔区域置有呼吸过滤阀装置。作为优选,所述呼吸过滤阀装置内沿外部空气进入面罩内部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大颗粒过滤层、异味吸附层和气溶胶吸附等多层。
所述的全防护医用面罩结构符合人体面部曲线工程原理,使整个面部轮廓处于面罩的全面保护之中。主体材料使用医用硅胶透明材质,一次性制摸成型,优化面部轮廓结构,并具有抗菌性、防雾性。眼部位置设计使视野更开阔,面罩与眼部保留充分空间,以便于近视人员佩戴眼镜使用;沿鼻梁两侧至耳耳廓前位置内侧贴附柔软性阻隔条,起到柔性支撑作用并避免了皮肤压痕压疮;阻隔条对口鼻腔区域挥发的热气具有阻隔性,避免眼部视野的模糊,便于医护救治;周边使用阻隔条或气囊,与皮肤贴合度更紧密舒适,能有效阻隔外部有害物质的侵入,并通过微孔使内外气体的交换,以保持面部环境的湿度均衡。在口鼻腔位置设计有呼吸过滤阀装置,阀体内为可更换的高级呼吸器滤芯,呼吸器滤芯部分除起到过滤空气病菌作用外,还具有调节内部环境湿度以及传导声音的功能,便于医护、医患顺畅沟通交流。
本发明所述全防护医用面罩专为一线医护工作者研制,设计整体透明,不仅佩戴贴合舒适,视野清晰开阔,便于诊疗工作的灵活操作及医生间会诊交流、医患沟通,而且硅胶材质的选用,增强了防护级别,避免了无纺布口罩佩戴时间短的弊端,使有效佩戴时间更长更安全。由于在重症icu等相关环境下,佩戴者整个面部轮廓的充分展现,使医患之间沟通更亲切顺畅,对于独自在隔离病区的患者具有极大的心理安慰作用,有效解除患者精神压抑感及恐惧情绪,对于患者疾病康复、心理康复、增强自信心、医患配合度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辅助作用。
现有技术中的一次性口罩佩戴时间较短,4小时左右更换,而相对于广大民众使用的大量一次性口罩,质量良莠不齐,更换处置后也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本发明所述全防护医用面罩所述防护服本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全防护医用面罩可单独拆下用于民用,可以专人专用,由于特殊材质,可以按灭菌要求后延长使用时间,由社区统一回收处置。
作为优选,所述给养装置包括补给水袋袋体,所述补给水袋袋体通过袋体固定扣与防护服内部穿着衣物可拆卸连接,所述补给水袋袋体下部的出水口通过补给管路与设置在面罩本体内的补给接口连接,所述补给接口通过补给管路与咬嘴吸头连接,所述咬嘴吸头内设置有瓣膜,瓣膜起单向阀门作用,使液体只能从一个方向流向另一个方向而不能溢出。所述咬嘴吸头设置在面罩本体内靠近人体嘴处。所述给养装置的整体材质为食品级塑料,抗挤压,有一定塑性支撑。根据个人饮水习惯选择或配置营养液数量。饮水管路具备一定硬度支撑,末端设计为环状,在吸嘴两侧可以拆分开,与防护面罩补给接口内外连接;吸嘴为瓣膜设计,利于医护人员使用。一次性补给装置能及时为疲劳的医护人员补给营养,快速恢复体能,为医护人员救治患者提供持续性充沛能量。
作为优选,所述补给接口的端口与补给管路可拆卸连接,所述补给接口的端口可拆卸的设置有接口抗菌棉护帽,所述接口抗菌棉护帽内设置有消毒用医用酒精棉;当所述调节系统用于民用时,用接口抗菌棉护帽封堵补给接口的端口;当用于医用时,将接口抗菌棉护帽拆下,所述补给接口的端口与补给管路连接,即可为医务人员补充水分或能量饮品。
作为优选,所述温湿度调节装置包括轻便安全性锂电池、控制器和设置在防护服本体内部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微型风扇和除湿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微型风扇和除湿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联接,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将探测到的防护服本体内部的温度、湿度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温度、湿度信号控制微型风扇和除湿器的开关,从而实现对防护服本体内部的温度、湿度环境调节。温湿调节装置是专为防疫一线医护人员定制的小型便携式可重复使用电子装置,为一体化设计,设备及电池模块安全性完全符合相关生产制造要求,体积质量符合医护工作环境及工作携带的便利性,内置温度、湿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内环境参数并根据设置值由控制器自动控制工作启停;除湿器可以达到很好的干燥目的,通过调节防护服内环境湿度,从而改善医护人员的体表舒适度,避免湿热憋闷感,为医护人员创造更良好的内环境工作原理。装置设计轻巧,噪音小续航时间长,配置锂电安全高效,充满电可间断续航时间能满足诊疗护理需求。
作为优选,所述除湿器为半导体制冷除湿器,将防护服本体内部的湿热空气吸入除湿风道,空气中的湿热水汽经冷凝机构后冷凝成水,再通过导液管路排出,并释放出清爽空气到防护服本体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应急处置装置包括设置在防护服内部穿着衣物裤裆处的集尿器,所述集尿器底部的出口通过废液管路与废液袋的进口连接,所述废液袋底部设置有排污阀;所述集尿器上还设置有冲洗口,所述冲洗口通过冲洗管路与冲洗袋的出口连接,所述冲洗管路上设置有冲洗阀。作为优选,所述废液袋和冲洗袋均通过袋体固定扣与防护服内部穿着衣物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废液袋和冲洗袋均设置于防护服本体内部。作为优选,所述除湿器的导液管路与所述应急处置装置的废液袋连接。
应急处置装置为长时间在污染红区工作中的医护人员,在遇到紧急情况如:紧急情况发生的尿急、生理期等突发情况而设计。冲洗袋是存放冲洗液使用的,根据生理特点选择大小袋体。冲洗液可经由管路引导做冲洗使用,以便尽可能保持内环境清洁,使医护避免工作中的不便。应急处置装置的材质为医用级材料,冲洗管路与下面的集液器相连接,管路中间位置设置有阀门,便于医护人员自己操作。管路为柔软透明形状为扁平状设计,流量大抗折弯,减轻异物感,便于医护坐立或工作时不受影响。应急处置装置根据男女生理结构及穿着环境等综合因素采用人体工学原理设计而成,集尿器材质充分考虑到穿着者的舒适度、过敏性及抗污性。集尿器上端与冲洗管路连接,引导冲洗液冲洗以使污物汇集到下端出口,由废液管路流到废液袋。废液袋作为收集废液的袋状结构,由固定扣调节带挂附在防护服的小腿位置,避免摆动对工作的影响;袋体下端设有单向大孔径按压排污阀,阀口以消毒护帽再加以二次防护,避免外界污染侵入。
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防护服内环境调节系统,该系统可应对医护人员工作期间的个人体能营养的补给,穿戴期间的应急生理反应,改善防护服内闷热蔽塞的内环境,此系统能有效提升防护物品的使用时长,增加救治的宝贵时间,用强大保障来有效的避免医护“战斗减员”情况的发生。该系统不仅组成结构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能有效全面保护及改善医护人员工作的内环境及应急发生的生理心理环境,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系统更优化更高效,便于污染红区医护工作人员的穿戴配置。
本发明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内环境调节系统由多个独立子系统完美组合成为内环境调节系统,其中部分装置也适合普通疫区民众的防护使用,子系统全防护医用面罩可以为普通感染科医护人员及疫区民众提供帮助,在增配供氧装置后可为生化污染环境下医护救援/民众应急使用,争取为转移提供时间保障。此系统为诊疗保护、居民防护、应急管理提供了有益且易于操作的防护系统装置。
本发明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内环境调节系统包括全防护医用面罩、给养装置、温湿度调节装置和应急处置装置,所述的调节系统为整套设计,保护及调节人体在相对密闭防护下的环境适应状态,避免了由此产生的极度不适感。所述的全防护医用面罩为全防护透明设计并附设与防护服内环境相适应的结构,解决了无纺布佩戴时效短的问题,适合医用/民用等情况下的较长时间穿戴。所述的给养装置的营养水袋及吸嘴设计更符合医护人员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下的使用,满足医护人员满负荷疲惫工作下的液体及营养的补给。所述的温湿调节装置能有效的为密闭状态下的内环境进行调节,为密闭性持续性负荷工作的医护人员创造相对舒适的身体内环境,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舒适度。所述的应急处置装置,在个人应急处理及清洁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工作内环境保持相对清洁,让特殊环境下的人性化管理更完善,利于提升医护人员工作乐观性情绪。
本发明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内环境调节系统的主体是为改善医护人员着装状态下的应急管理及内环境平衡,符合人体工学原理设计,优化系统组成,给在污染红区高强度密闭状态下的医护人员创造良好的内部微环境及应急状况处理方案,此设计完全符合当下疫情及今后类似情况的使用。其设计实施的有益效果对当下疫情红区及感染科室的日常防控防治、医护人员的工作防护提升、居民特殊疫情下的自我保护,都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综上所述,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利于当下疫情的防治防控,对医护人员的保护、诊疗工作的顺畅开展也具有显而易见的帮助调节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防护服内环境调节系统本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防护服内环境调节系统本体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全防护医用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面罩本体周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呼吸过滤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给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咬嘴吸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补给接口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本发明实施例3所述温湿度调节装置的控制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发明实施例4所述应急处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护服本体、2:全防护医用面罩、3:给养装置、4:温湿度调节装置、5:应急处置装置、6:面罩本体、7:头罩、8:固定调节带、9:护目镜、10:鼻腔两侧阻隔条、11:周边阻隔条、12:呼吸过滤阀装置、13:大颗粒过滤层、14:异味吸附层、15:气溶胶吸附层、16:补给水袋袋体、17:袋体固定扣、18:补给管路、19:补给接口、20:咬嘴吸头、21:瓣膜、22:接口抗菌棉护帽、23:集尿器、24:废液管路、25:废液袋、26:排污阀、27:冲洗口、28:冲洗管路、29:冲洗袋、30:冲洗阀、31:除湿器的导液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在进行描述之前,应当理解的是,在本说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不应解释为限制于一般含义和字典含义,而应当在允许发明人适当定义术语以进行最佳解释的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与本发明的技术方面相应的含义和概念进行解释。因此,这里提出的描述仅仅是出于举例说明目的的优选实例,并非意图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从而应当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由其获得其他等价方式或改进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例子列举,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实质和构思的范围内的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除非特别说明,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材料和仪器均为市售可得产品。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医用防护服内环境调节系统,包括所述防护服本体上设置有全防护医用面罩2、给养装置3、温湿度调节装置4和应急处置装置5。整体材质由医用级别液态硅胶、亲肤织物、医用塑料等材质,其材料等构成应完全符国家医用标准的卫材要求。
如图3所示,所述全防护医用面罩包括至少能覆盖人体的眼、鼻和嘴的面罩本体6和用于将面罩本体固定的头罩7及固定调节带8;所述面罩本体上设置有护目镜9,所述护目镜与人体的眼部之间设置有眼镜配带空间;所述面罩本体上在护目镜下方设置有鼻腔两侧阻隔条10。如图4所示,所述面罩本体的周边设置有周边阻隔条11;所述面罩本体上在靠近人体口鼻腔处设置有呼吸过滤阀装置12。如图5所示,所述呼吸过滤阀装置内沿外部空气进入面罩内部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大颗粒过滤层13、异味吸附层14和气溶胶吸附层15等过滤层。
所述的全防护医用面罩结构符合人体面部曲线工程原理,使整个面部轮廓处于面罩的全面保护之中。主体材料使用医用硅胶透明材质,一次性制摸成型,优化面部轮廓结构,并具有抗菌性、防雾性。眼部位置设计使视野更开阔,面罩与眼部保留充分空间,以便于近视人员佩戴眼镜使用;沿鼻梁两侧至耳耳廓前位置内侧贴附柔软性阻隔条,起到柔性支撑作用并避免了皮肤压痕压疮;阻隔条对口鼻腔区域挥发的热气具有阻隔性,避免眼部视野的模糊,便于医护救治;周边使用阻隔条或气囊,与皮肤贴合度更紧密舒适,能有效阻隔外部有害物质的侵入,并通过微孔做内外气体的交换,以保持面部环境的湿度均衡。在鼻孔位置设计有呼吸过滤阀装置,阀体内为可更换的高级呼吸器滤芯,呼吸器滤芯部分除起到过滤空气病菌作用外,还具有调节内部环境湿度以及传导声音的功能,便于医护、医患顺畅沟通交流。
本发明所述全防护医用面罩专为一线医护工作者研制,设计整体透明,不仅佩戴贴合舒适,视野清晰开阔,便于诊疗工作的灵活操作及医生间会诊交流、医患沟通,而且硅胶材质的选用,增强了防护级别,避免了无纺布口罩佩戴时间短的弊端,使有效佩戴时间更长更安全。由于在重症icu等相关环境下,佩戴者整个面部轮廓的充分展现,使医患之间沟通更亲切顺畅,对于独自在隔离病区的患者具有极大的心理安慰作用,有效解除患者精神压抑感及恐惧情绪,对于患者疾病康复、心理康复、增强自信心、医患配合度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辅助作用。
现有技术中的一次性口罩佩戴时间较短,4小时左右更换,而相对于广大民众使用的大量一次性口罩,质量良莠不齐,更换处置后也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本发明所述全防护医用面罩所述防护服本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全防护医用面罩可单独拆下用于民用,可以专人专用,由于特殊材质,可以按灭菌要求后延长使用时间,由社区统一回收处置。
实施例2
一种医用防护服内环境调节系统,包括有全防护医用面罩、给养装置、温湿度调节装置和应急处置装置。
如图6所示,所述给养装置包括补给水袋袋体16,所述补给水袋袋体通过袋体固定扣17与防护服内部穿着衣物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补给水袋袋体下部的出水口通过补给管路18与设置在面罩本体内的补给接口19连接,如图7所示,所述补给接口通过补给管路与咬嘴吸头20连接,所述咬嘴吸头内设置有瓣膜21,瓣膜起单向阀门作用,使液体只能从一个方向流向另一个方向而不能溢出。所述咬嘴吸头设置在面罩本体内靠近人体嘴处。所述给养装置的整体材质为食品级塑料,抗挤压,有一定塑性支撑。根据个人饮水习惯选择或配置营养液数量。饮水管路具备一定硬度支撑,末端设计为环状,在吸嘴两侧可以拆分开,与防护面罩补给接口内外连接;吸嘴为瓣膜设计,利于医护人员使用。一次性补给装置能及时为疲劳的医护人员补给营养,快速恢复体能,为医护人员救治患者提供持续性充沛能量。
所述补给接口的端口与补给管路可拆卸连接,如图8所示,所述补给接口19的端口可拆卸的设置有接口抗菌棉护帽22,所述接口抗菌棉护帽内设置有消毒用医用酒精棉;当所述调节系统用于民用时,用接口抗菌棉护帽封堵补给接口的端口;当用于医用时,将接口抗菌棉护帽拆下,所述补给接口的端口与补给管路连接,即可为医务人员补充水分或能量饮品。
实施例3
一种医用防护服内环境调节系统,包括有全防护医用面罩、给养装置、温湿度调节装置和应急处置装置。所述温湿度调节装置包括锂电池、控制器和设置在防护服本体内部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微型风扇和除湿器,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微型风扇和除湿器均与锂电池电联接;如图9所示,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微型风扇和除湿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联接,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将探测到的防护服本体内部的温度、湿度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温度、湿度信号控制微型风扇和除湿器的开关,从而实现对防护服本体内部的温度、湿度环境调节。温湿调节装置是专为防疫一线医护人员定制的小型便携式可重复使用电子装置,为一体化设计,设备及电池模块安全性完全符合相关生产制造要求,体积质量符合医护工作环境及工作携带的便利性,内置温度、湿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内环境参数并根据设置值由控制器自动控制工作启停;除湿器可以达到很好的干燥目的,通过调节防护服内环境湿度,从而改善医护人员的体表舒适度,避免湿热憋闷感,为医护人员创造更良好的内环境工作原理。装置设计轻巧,噪音小续航时间长,配置锂电安全高效,充满电可间断续航时间能满足诊疗护理需求。
所述除湿器为半导体制冷除湿器,将防护服本体内部的湿热空气吸入除湿风道,空气中的湿热水汽经冷凝机构后冷凝成水,再通过导液管路31排出,并释放出清爽空气到防护服本体内部。
实施例4
一种医用防护服内环境调节系统,包括有全防护医用面罩、给养装置、温湿度调节装置和应急处置装置。如图10所示,所述应急处置装置包括设置在防护服内穿着物本体裤裆处的集尿器23,所述集尿器底部的出口通过废液管路24与废液袋25的进口连接,所述废液袋底部设置有排污阀26;所述集尿器上还设置有冲洗口27,所述冲洗口通过冲洗管路28与冲洗袋29的出口连接,所述冲洗管路上设置有按压冲洗阀30。所述废液袋和冲洗袋均通过袋体固定扣与防护服内穿着物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废液袋和冲洗袋均设置于防护服本体外部。所述除湿器的导液管路31与所述应急处置装置的废液袋连接。
应急处置装置为长时间在污染红区工作中的医护人员,在遇到紧急情况如:紧急情况发生的尿急、生理期等突发情况而设计。冲洗袋是存放冲洗液使用的,根据生理特点选择大小袋体。冲洗液可经由管路引导做冲洗使用,以便尽可能保持内环境清洁,使医护避免工作中的不便。应急处置装置的材质为医用级材料,冲洗管路与下面的集液器相连接,管路中间位置设置有阀门,便于医护人员自己操作。管路为柔软透明形状为扁平状设计,流量大抗折弯,减轻异物感,便于医护坐立或工作时不受影响。应急处置装置根据男女生理结构及穿着环境等综合因素采用人体工学原理设计而成,集尿器材质充分考虑到穿着者的舒适度、过敏性及抗污性。集尿器上端与冲洗管路连接,引导冲洗液冲洗以使污物汇集到下端出口,由废液管路流到废液袋。废液袋作为收集废液的袋状结构,由固定扣调节带挂附在防护服的小腿位置,避免摆动对工作的影响;袋体下端设有单向大孔径按压排污阀,阀口以消毒护帽再加以二次防护,避免外界污染侵入。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1.一种医用防护服内环境调节系统,包括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本体上设置有全防护医用面罩、给养装置、温湿度调节装置和应急处置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内环境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防护医用面罩包括至少能覆盖人体的眼、鼻和嘴的面罩本体和用于将面罩本体及头发收拢固定的头罩及固定调节带;所述面罩本体上设置有护目镜区域,所述护目镜与人体的眼部之间设置留有眼镜配带空间;所述面罩本体上在护目镜部位下方设置有鼻腔两侧阻隔条,所述面罩本体的周边设置有周边阻隔条或气囊;所述面罩本体上在靠近口鼻腔区域处设置有呼吸过滤阀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内环境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过滤阀装置内沿外部空气进入面罩内部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大颗粒过滤层、异味吸附层和气溶胶吸附等层;所述全防护医用面罩所述防护服本体之间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内环境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养装置包括补给水袋袋体,所述补给水袋袋体通过袋体固定扣与防护服内部穿着衣物可拆卸连接,所述补给水袋袋体下部的出水口通过补给管路与设置在面罩本体内的补给接口连接,所述补给接口通过补给管路与咬嘴吸头连接,所述咬嘴吸头内设置有瓣膜,所述咬嘴吸头设置在面罩本体内靠近人体嘴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内环境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给接口的端口与补给管路可拆卸连接,所述补给接口的端口可拆卸的设置有接口抗菌棉护帽,所述接口抗菌棉护帽内设置有消毒用医用酒精棉;当所述调节系统用于民用时,用接口抗菌棉护帽封堵补给接口的端口;当用于医用时,将接口抗菌棉护帽拆下,所述补给接口的端口与补给管路连接,即可为医务人员补充水分或能量饮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内环境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调节装置包括轻便安全性锂电池、控制器和设置在防护服内部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微型风扇和除湿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微型风扇和除湿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联接,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将探测到的防护服本体内部的温度、湿度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温度、湿度信号控制微型风扇和除湿器的开关,从而实现对防护服本体内部的温度、湿度环境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内环境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器为半导体制冷除湿器,将防护服本体内部的湿热空气吸入除湿风道,空气中的湿热水汽经冷凝机构后冷凝成水,再通过导液管路排出,并释放出清爽空气到防护服本体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内环境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处置装置包括设置在防护服内部穿着衣物体裤裆处的集尿器,所述集尿器底部的出口通过废液管路与废液袋的进口连接,所述废液袋底部设置有排污阀;所述集尿器上还设置有冲洗口,所述冲洗口通过冲洗管路与冲洗袋的出口连接,所述冲洗管路上设置有冲洗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内环境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袋和冲洗袋均通过袋体固定扣与防护服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废液袋和冲洗袋均设置于防护服本体内部,与内部穿着衣物可固定或拆卸。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用防护服内环境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器的导液管路与所述应急处置装置的废液袋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