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装置以及双面镜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5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镜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装置以及双面镜。



背景技术:

目前,双面镜主要用于美容美发行业,如发廊。双面镜是两面都具有镜面的结构,两面都可以供相对而坐的使用者使用。

双面镜内一般设置有led灯,led灯透过镜面向外发射光线,可以有效的保证使用者在使用时能够得到补光,镜面能够映射出更好的成像效果,从而有利于发型的造型。

但是,led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热,而双面镜的内部空间狭小,散热困难,容易由于温度过高而导致led灯使用寿命缩短,甚至烧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旨在解决如何提高led灯散热效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包括:

中框结构,包括多块侧板,各所述侧板首尾相连并合围形成安装腔;

光源组件,位于所述安装腔,所述光源组件在导电状态下朝预设方向投射光线并产生热量;以及

导热件,由导热材料制成且位于所述安装腔,所述导热件的一端设有所述光源组件并接收所述光源组件产生的所述热量,所述导热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安装腔的腔壁并将所接收的所述热量传递至所述中框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灯板以及间隔设置于所述灯板一侧板面的多个灯珠,所述灯板的另一侧板面连接所述导热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包括与所述灯板贴合并连接的第一导热板以及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导热板的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二导热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中框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板与所述灯板之间还设有用于提高传热性能的第一导热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框结构还包括连接所述安装腔内壁的连接板,所述第二导热板贴合并连接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二导热板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连接板对应各所述固定孔的位置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多个用于将所述第二导热板固定于所述连接板的连接螺栓,各所述连接螺栓的一端穿设对应的所述固定孔并螺锁于相应的所述螺纹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热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还设有用于提高传热性能的第二导热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双面镜,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散热装置、连接于所述中框结构一侧的第一镜面以及连接于所述中框结构另一侧的第二镜面,所述第一镜面与所述第二镜面对应所述导热件的位置分别设有供光线通过的第一透光区和第二透光区,所述光源组件设有两个,所述导热件位于两所述光源组件之间,两所述光源组件分别向第一透光区和第二透光区投射光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光区和所述第二透光区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透光区和所述第二透光区均间隔设置有两个,任一所述第一透光区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透光区之间均设置有一所述导热件和两所述光源组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面镜还包括导光板,各所述第一透光区与对应的所述光源组件之间以及各所述第二透光区与对应的所述光源组件之间均设置有一所述导光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面镜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一镜面与所述第二镜面之间的主板组件,所述主板组件包括两端分别连接两所述导热件的主板安装板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板安装板上的显示模块,所述第一镜面和所述第二镜面分别均设有位于两第一透光区之间的第一触摸显示区和位于两第二透光区之间的第二触摸显示区,所述主板组件对应所述第一触摸显示区和/或所述第二触摸显示区的位置设有所述显示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导热件的一端连接光源组件,导热件的另一端连接中框结构,导热件由高导热材料制成,光源组件产生的热量经导热件能快速传递至中框结构。由于中框结构也由高导热材料制成且与外部空气接触面积大,可以快速将热量散发至空气中,进而降低了安装腔内的温度,提高了光源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双面镜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的双面镜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中的双面镜的爆炸图;

图4是图1的中框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5是图4的沿中框结构的一个中心对称面的剖视图;

图6是图1的导热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7是图6的导热件的俯视图;

图8是图1的中框结构与主板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9是图8的主板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10是图9的主板组件的右视图;

图11是图10的主板安装板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中标号与名称对应的关系如下所示:

100、双面镜;101、散热装置;10、中框结构;11、侧板;111、安装腔;112、音腔口;40、导热件;50、光源组件;51、灯板;52、灯珠;30、主板组件;31、主板安装板;32、显示模块;33、摄像头;34、支撑杆;21、第一镜面;211、第一透光区;212、第一触摸显示区;213、第一摄像头区;23、导光板;352、第二固定件;351、第一固定件;12、连接板;41、第一导热板;42、第二导热板;421、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下”、“垂直”、“平行”、“底”、“角”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101以及具有其的双面镜100。该双面镜100可以用于美容美发行业,比如理发厅或者发廊等。

请参阅图4至图6,散热装置101包括:中框结构10、光源组件50以及导热件40。中框结构10包括多块侧板11,各侧板11首尾相连并合围形成安装腔111。可选地,本实施例中侧板11的数量为四块。四块侧板11合围形成长方形状的中框结构10。光源组件50位于安装腔111,光源组件50在导电状态下朝预设方向投射光线并产生热量。可以理解的是,中框结构10呈环形结构,光源组件50设有一个时,其可以从中框结构10的一侧环面向外投射光线,光源组件50设有两个时,可以分别从中框结构10的两侧环面向外投射光线。导热件40由导热材料制成且位于安装腔111,导热件40的一端设置有光源组件50并接收光源组件50所产生的热量,导热件40的另一端连接安装腔111的腔壁并将所接收的热量传递至中框结构10。导热件40由导热性能优良的材料制成,从而使导热件40具有快速导热功能,能迅速接收光源组件50所产生的热量。进一步地,中框结构10也由高导热材料制成,从而其可以将从导热件40传递过来的热量快速散发至空气中,从而降低了安装腔111内的温度,提高了光源组件50的使用寿命,防止温度过高而导致光源组件50烧坏。

导热件40的一端连接光源组件50,导热件40的另一端连接中框结构10,导热件40由高导热材料制成,光源组件50产生的热量经导热件40能快速传递至中框结构10。由于中框结构10也由高导热材料制成且与外部空气接触面积大,可以快速将热量散发至空气中,进而降低了安装腔111内的温度,提高了光源组件50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光源组件50包括灯板51以及间隔设置于灯板51一侧板11面的多个灯珠52,灯板51的另一侧板11面连接导热件40。灯板51用于向灯珠52供电,从而使灯珠52朝预设方向投射光线。可选地,灯珠52为led灯珠。灯板51的一侧板11面与导热件40连接,扩大了光源组件50与导热件40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热量的传递效率。

请参阅图7至图9,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热件40包括与灯板51贴合并连接的第一导热板41以及一端连接第一导热板41的第二导热板42,第二导热板42的另一端连接中框结构10。第一导热板41与灯板51之间进行面和面的接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光源组件50和导热件40之间的热传递面积,有利于热量从灯板51快速传递至第一导热板41。同样地,第二导热板42的板面抵接中框结构10,也提高了热量的传递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热板41与灯板51之间还设有用于提高传热性能的第一导热层。可选地,第一导热层的材料可以为导热硅胶,由于导热硅胶具有柔软性,从而可以分别和第一导热板41与灯板51紧密贴合,使热量快速从灯板51传递至第一导热板41。

在一个实施例中,中框结构10还包括连接安装腔111内壁的连接板12,第二导热板42贴合并连接该连接板12,第二导热板42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421,连接板12对应各固定孔421的位置开设有螺纹孔,散热装置101还包括多个用于将第二导热板42固定于连接板12的连接螺栓,各连接螺栓的一端穿设对应的固定孔421并螺锁于相应的螺纹孔。通过连接螺栓可以将第二导热板42可拆卸地连接至中框结构10,便于导热件40的安装和拆卸。第二导热板42和连接板12之间面和面接触,也有利于提高热量的传递效率。

请参阅图1至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导热板42与连接板12之间还设有用于提高传热性能的第二导热层。可选地,第二导热层的材料也可以为导热硅胶,由于导热硅胶具有柔软性,可以分别紧密贴合第二导热板42与连接板12,从使热量快速从第二导热板42传递至连接板12,最终热量传递至各侧板11并散发至空气中。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面镜100还包括连接于中框结构10一侧的第一镜面21以及连接于中框结构10另一侧的第二镜面。第一镜面21与第二镜面对应导热件40的位置分别设有供光线通过的第一透光区211和第二透光区,光源组件50设有两个,导热件40位于两光源组件50之间,两光源组件50分别向第一透光区211和第二透光区投射光线。具体地,使用过程中,中框结构10竖立设置,且通过两支撑杆34而设置在地面上。第一透光区211和第二透光区均呈长条形,且其长度方向均沿中框结构10的高度方向。从第一透光区211出射的光线,可以对坐于第一镜面21之前的用户进行补光。从第二透光区出射的光线,可以对坐于第二镜面之前的用户进行补光。从而使双面镜100可以供两个用户同时进行补光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镜面21和第二镜面均可拆卸地连接中框结构10,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镜面21和第二镜面上分别设置胶粘层,再通过胶粘层而连接中框结构10。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透光区211和第二透光区对称设置,且第一透光区211和第二透光区均间隔设置有两个。其中,任一第一透光区211与对应的第二透光区之间均设置有一导热件40和两光源组件50,两导热件40分别将相应的光源组件50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中框结构10。具体地,第一透光区211和第二透光区关于中框结构10镜像设置,两导热件40上均设置有两光源组件50。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坐于第一镜面21或第二镜面之前时,可以从用户的两侧进行补光,从而提高了补光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双面镜100还包括导光板23,各第一透光区211与对应的光源组件50之间以及各第二透光区与对应的光源组件50之间均设置有一导光板23。导光板23用于均匀化光源组件50的出射光线,使光线均匀照射用户,从而提高补光效果。

请参阅图10至图11,在一个实施例中,双面镜100还包括设置在安装腔111内且位于第一镜面21与第二镜面之间的主板组件30,主板组件30包括两端分别连接两导热件40的主板安装板31以及设置于主板安装板31上的显示模块32。具体地,双面镜100还包括设置于中框结构10且位于安装腔111的第一固定件351以及与第一固定件351配合的第二固定件352。第二固定件352用于将主板安装板31连接至中框结构10。可选地,第一固定件351和第二固定件352均设置有四个,四个第二固定件352分别位于主板安装板31的四个直角处。

可选地,第一镜面21和第二镜面分别均设有位于两第一透光区211之间的第一触摸显示区212和位于两第二透光区之间的第二触摸显示区,主板组件30对应第一触摸显示区212和/或第二触摸显示区的位置设有显示模块32。显示模块32通过第一触摸显示区212或第二触摸显示区,可以进行视频显示,从而提高使用过程中的用户体验。且用户还可以触摸第一触摸显示区212和/或第二触摸显示区,从而与双面镜100进行人机互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触摸显示区212和第二触摸显示区不具有反光功能,在显示模块32处于断电状态时,第一触摸显示区212和第二触摸显示区可以作为镜子使用。具体地,在第一镜面21和第二镜面进行非金属镀膜或金属镀膜,而分别形成第一触摸显示区212和第二触摸显示区。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为了配合触摸功能,采用非金属镀膜。

请参阅图1至图11,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镜面21和第二镜面还分别设有第一摄像头33区和第二摄像头33区,第一摄像头33区和第二摄像头33区分别设置于第一镜面21和第二镜面的上端。主板组件30还包括设置在主板安装板31上的两摄像头33,两摄像头33分别通过第一摄像头33区和第二摄像头33区进行摄像。

在一个实施例中,位于中框结构10下端的侧板11上还开设有电源接口以及数据接口,中框结构10上还设有音腔口112,所述音腔口112位于中框结构10上竖立设置的侧板11上且间隔设置有两个。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框结构,包括多块侧板,各所述侧板首尾相连并合围形成安装腔;

光源组件,位于所述安装腔,所述光源组件在导电状态下朝预设方向投射光线并产生热量;以及

导热件,由导热材料制成且位于所述安装腔,所述导热件的一端设有所述光源组件并接收所述光源组件产生的所述热量,所述导热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安装腔的腔壁并将所接收的所述热量传递至所述中框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灯板以及间隔设置于所述灯板一侧板面的多个灯珠,所述灯板的另一侧板面连接所述导热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包括与所述灯板贴合并连接的第一导热板以及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导热板的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二导热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中框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板与所述灯板之间还设有用于提高传热性能的第一导热层。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结构还包括连接所述安装腔内壁的连接板,所述第二导热板贴合并连接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二导热板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连接板对应各所述固定孔的位置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多个用于将所述第二导热板固定于所述连接板的连接螺栓,各所述连接螺栓的一端穿设对应的所述固定孔并螺锁于相应的所述螺纹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热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还设有用于提高传热性能的第二导热层。

7.一种双面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连接于所述中框结构一侧的第一镜面以及连接于所述中框结构另一侧的第二镜面,所述第一镜面与所述第二镜面对应所述导热件的位置分别设有供光线通过的第一透光区和第二透光区,所述光源组件设有两个,所述导热件位于两所述光源组件之间,两所述光源组件分别向第一透光区和第二透光区投射光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面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区和所述第二透光区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透光区和所述第二透光区均间隔设置有两个,任一所述第一透光区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透光区之间均设置有一所述导热件和两所述光源组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面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镜还包括导光板,各所述第一透光区与对应的所述光源组件之间以及各所述第二透光区与对应的所述光源组件之间均设置有一所述导光板。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面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镜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一镜面与所述第二镜面之间的主板组件,所述主板组件包括两端分别连接两所述导热件的主板安装板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板安装板上的显示模块,所述第一镜面和所述第二镜面分别均设有位于两第一透光区之间的第一触摸显示区和位于两第二透光区之间的第二触摸显示区,所述主板组件对应所述第一触摸显示区和/或所述第二触摸显示区的位置设有所述显示模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镜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装置以及双面镜。散热装置包括:中框结构、光源组件以及导热件。中框结构包括多块侧板,各侧板首尾相连并合围形成安装腔;光源组件位于安装腔,光源组件在导电状态下朝预设方向投射光线并产生热量。导热件由导热材料制成且位于安装腔,导热件的一端设有光源组件并接收光源组件产生的热量,导热件的另一端连接安装腔的腔壁并将所接收的热量转递至中框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导热件将光源组件的热量快速传递至中框结构,进而使热量通过中框结构散发至空气中,提高了光源组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孙吉成;金飞;赵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锐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232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