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制鞋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9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鞋装备,属于制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生产线的制鞋设备;还涉及上述自动制鞋生产线的布置,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自动制鞋生产线进行制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制鞋工业的发展,生产效率以及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主要追求,因此对制鞋工艺的改进以及对制鞋设备的升级已经成为了制鞋产业的主要需求。

在制鞋领域中,制鞋的一般工艺包括裁剪工艺、针车工艺以及成型工艺。其中裁剪工艺、针车工艺还不可避免的使用人工来操作,并不能够完全的通过自动产线来代替。在成型工艺中,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以及成为了制鞋领域中趋势,但是现有的自动制鞋的设备依然存在不少缺陷。

专利文献cn10390844b,公开了一种智能制鞋生产线辅助加热装置的工作台,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上述装置的工作台具有沿工作台长度方向设置的加热区和操作工作区;加热区具有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加热箱;操作工作区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拉帮工位,并对应每个拉帮工位均设置有拉帮固定装置;操作工作区拉帮工位的上方设置有鞋帮加热箱;操作工作区的拉帮工位的下方设置有输送机构;设置在工作台上的环形输送链连接有环周设置的并与工作台在同一平面上的托板;托板上具有若干个与拉帮固定装置在同一平面上的鞋楦卡紧装置。

专利文献cn103330337b,公开了一种注塑鞋自动化制鞋生产线,并且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输送线由输入端至输出端依次间隔设有第一机械手喷润滑剂工作站台、套楦工作站台、蒸汽加热箱、第一烘箱、第二机械手打粗站台、啧胶站台、大底加弹性件站台、压紧站台、烧毛边站台、第三机械手搬运站台、成品飞边站台、第四机械手啧漆站台、冷冻箱和割太底处理站台,第三机械手搬运站台的一侧设有圆盘注塑装置;并且为了提高热压效果,还设置了多个烘箱,第一烘箱5、第二烘箱174、第三烘箱178。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自动化制鞋生产线仍需要很长的输送带,使得占地面积很大,不符合现代社会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需求,同时,产线过长也使得设备的故障率增大;并且,自动化制鞋产线中装置繁多,整体的装置复杂导致产线的故障率的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设备安装不紧凑、生产效率低下、以及设备故障率较高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生产效率高、故障率较低的自动制鞋生产线。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前部”、“后部”均是依据生产线的运行方向确定,沿着产线运行的方向为相对的“后部”;而沿着产线运行方向逆向为相对的“前部”,即产线运行的方向是从“前部”向“后部”运行。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制鞋生产线,包括第一长环形输送线,所述长环形输送线包括第一直线输送线和第二直线输送线,两条直线输送线的两端分别向连有第一半圆输送线和第二半圆输送线。上述长环形输送线为上下两层,上层长环形输送线用于输送套装好鞋帮的鞋楦,本发明在后的鞋楦均是装好鞋帮的鞋楦;下层长环形输送线用于输送鞋底,其中鞋底固定在鞋底承载单元上。

所述的自动制鞋生产线,在所述长环形输送线的环线内部设置有上下两层圆环结构的热压机台,所述的热压机台包括第一热压机台和第二热压机台,上述第一热压机台和第二热压机台设置在所述长环形输送线的两端;所述热压机台上部设置有热压定型装置;所述热压机台上部设置有鞋楦锁定单元,上述承载单元与加压装置相连;所述热压机台的与鞋楦锁定单元对应的下部位置设置有鞋底承载单元;其中,在鞋底承载单元的周围设置有加热装置。

还具有将鞋楦和鞋底承载单元输入到热压机台的自动输入装置。

所述上层直线输送线上设有多个鞋楦夹持机构,所述鞋楦支架上可连接鞋楦头,所述输送线的中部设置有上层输入端,从所述上层输入端将套好鞋帮的鞋楦输入到上层直线输送线上。所述下层直线输送线上,与上层对应的中部设置有下层输入段;在下层直线输送线上设置有鞋底支撑单元,鞋底支撑单元上设置有鞋底支架,所述鞋底支架可连接鞋底承载单元,上述鞋底承载单元用于固定鞋底。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直线输送线和第二直线输送线均具有输入端。

在所述下层鞋底输入端的后部,设置有同步的将鞋底由输入端至输出端依次间隔设有高压气体喷洗工作站台、机械手打粗站台、喷胶站台以及鞋底承载单元输出装置。

所述热压机台上部设置有压力驱动机构和鞋楦自动输入装置;上述压力驱动机构可以是机械式压力机构或者液压压力机构,上述压力机构具有伸出的压力杆,上述压力杆的下部连接有鞋楦自动输入装置,上述鞋楦自动输入装置包括鞋楦锁定机构,所述鞋楦锁定机构接收从上层输入端输送的鞋楦,并对其进行锁定。

所述热压机台的下部设置有鞋底支架以及围绕鞋底支架设置的加热装置;其中,所述鞋底支架上设置有鞋底自动输入装置,上述鞋底自动输入装置包括鞋底承载单元锁定机构,上述鞋底承载单元锁定机构用于接受下层输入端输送的鞋底承载单元,并对其进行锁定。

所述的自动制鞋生产线,包括驱动所述热压机台的驱动电机、减速器以及间歇驱动机构;所述热压机台还具有下层圆环结构相连的链轮,所述长环形输送线上具有一圈链条,上述链轮与上述链条啮合,从而带动所述的长环形输送线运行。所述下层圆环通过环形的滚动导轨装置可旋转的安装在基体上。

所述自动制鞋生产线还包括辅组设备,所述辅助设备用于运送热压机台所需的鞋楦,鞋底承载单元的送料线;还具有将从热压机台上成型的鞋送出的出料线,在所述出料线的侧边设置有拉鞋帮及脱鞋操作工位,在所述拉鞋帮及脱鞋操作工位上方设置有后续的打包机台以及成品鞋输送线。

所述自动制鞋生产线,还包括检测装置、计数装置以及控制装置。其中检测装置包括热压机台的旋转检测装置,上述旋转检测装置检测热压机台的旋转实时位置;还包括加热装置的温度检测装置,上述温度检测装置用于实时检测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并将测得温度值传送给控制装置;还包括空位检测装置,如检测到热压平台上的鞋楦或者鞋底承载单元是否顺利的锁定到锁定机构。所述计数装置可选的为光电传感器,用于测量输送到热压平台上的鞋楦和鞋底承载单元的数量;所述控制装置从上述检测装置和计数装置中获得的信号,来控制加热温度,鞋楦和鞋底承载单元的间歇输入以及压力机构是否工作,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控制驱动电机的运行;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控制高压气体喷洗工作站台的高压喷气的喷气量以及喷气角度;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机械手打粗站台的打磨速度和打磨量,从而保证鞋底的粘胶位置具有合适的粗糙度;上述控制装置还要控制喷胶站台的注胶量,保证热压的效果。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对上述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方法,上述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系统初始化,各检测装置将当前检测到的信号输送到控制装置,符合运行条件,控制装置控制加热装置加热到所需温度,后开启驱动电机。

步骤2,送料线将鞋楦和鞋底承载单元输送到所述长环形输送线上,计数装置检测到连续输送的数量与第一热压平台上的锁定机构的个数相同时,送料线停止输送。

步骤3,所述长环形输送线上的鞋楦和鞋底承载单元经过后续的处理后通过的被送入压送平台。

步骤4,空位检测装置检测鞋楦和鞋底承载单元是否均锁定到锁定机构中,若是,控制机构控制压力机构进行工作;若否,即出现空位时,压力机构不工作,当热压平台转动到出料位置时,推出机构将其推出。

步骤5,在间隔合适的时间后,上述合适时间通过热压所需的时间确定,热压平台转动到出料位置,推动机构将其热压后的半成品推入到出料线;并继续而步骤2-4。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自动制鞋生产线的具体整体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热压机台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夹持机构的安装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发明的夹持机构的安装示意图之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借助于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显而易见地,下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附图1所示,一种自动制鞋生产线,包括热压机台1,热压机台1具有上承载板13和下承载板12。第一长环形输送线2,所述长环形输送线2包括第一直线输送线和第二直线输送线,两条直线输送线的两端分别向连有第一半圆输送线和第二半圆输送线。上述长环形输送线为上下两层,上层长环形输送线2.2用于输送套装好鞋帮的鞋楦,附图2中所示,上述上层环形输送线2.2位于上承载板13的径向外侧,下层长环形输送线2.1用于输送鞋底位于下承载板12的径向外侧。其中,在两个半圆输送线的内部设置均设置有热压机台1。

所述自动制鞋生产线还包括辅组设备,所述辅助设备用于运送热压机台所需的鞋楦,鞋底承载单元的送料线6;还具有将从热压机台上成型的鞋送出的出料线7,在所述出料线的侧边设置有拉鞋帮及脱鞋操作工位,在所述拉鞋帮及脱鞋操作工位上方设置有后续的打包机台以及成品鞋输送线。

所述第一直线输送线和第二直线输送线均具有输入端,上述输入端位于第一直线输送线和第二直线输送线的中部,与送料线6相对应。

在所述下层鞋底输入端的后部,设置有同步的将鞋底由输入端至输出端依次间隔设有高压气体喷洗工作站台8、机械手打粗站台9、喷胶站台10。本申请还具有将鞋底承载单元推入热压机台的输出装置。

所述的热压机台1的下部设置有链轮3,上述链轮3与热压机台的传动机构相连,并且与热压机台1固定连接;上述长环形输送线2的内周设置与输送线2相连的链条4;上述链轮3与上述链条4啮合传动。

在所述长环形输送线上设置有多个鞋楦夹持机构和鞋底承载单元;其中上层长环形输送线上设置有多个鞋楦夹持机构5;下层长环形输送线上设置有多个鞋底承载单元。上述鞋楦支撑之间5与鞋底承载单元在轴向上相对应,可同步的将鞋楦和鞋底承载单元推入到热压机台1中。

图2显示了热压机台1的具体结构,包括基座11,可选装的设置与基座上的链轮3,和链轮3固定连接的下承载板12。以及通过螺栓与下承载板12连接的上承载板13,上述下承载板12和上承载板13均为圆形;上述链轮3、下承载板12和上承载板13整体可相对于基座11旋转。所述下承载板12的上部设置有鞋底锁定机构16,在所述鞋底锁定机构16的周围设置有加热装置17,所述鞋底锁定机构16和所述加热装置17具有朝向下承载板12轴向外部的开口。上述的上承载板13上设置有液压推动机构14,上述液压推动机构具有伸出的液压杆15,上述液压杆的端部设置有鞋楦锁定装置18,其中锁定装置具有开口部,所述锁定装置18如附图3中所示。

附图3公开了鞋楦夹持机构5,所述夹持机构5包括夹持头19以及安装柱,其中夹头具有开口,安装柱安装与安装套筒20中,所述安装柱和安装套筒20之间通过扭矩弹簧连接;所述安装套筒20与往复转动机构连接,同时结合附图4,使的夹头19在位置a和位置b之间转换,其中a位置为夹头19的开口面对锁定装置18的位置、位置b为夹头19的开口背对锁定装置的位置。当夹头19位于位置a时,输送线6上的推动机构将鞋楦推入夹头19中,随后,往复转动机构将夹头转到b位置,随着产线的运行,当夹头19与鞋楦锁定机构对齐时,推入机构将鞋楦推入到锁定装置18中。下层长环形输送线2.1上通过同样的工作原理,同时将鞋底承载单元送入鞋底锁定机构16中。

在所述基座11的内部设置包括驱动所述热压机台的驱动电机、减速器以及间歇驱动机构;上述间歇驱动机构可选的是棘轮机构、槽轮机构或者不完全齿轮机构。上述间歇驱动机构与链轮3通过减速器连接。当机器工作时,驱动电机旋转带动间歇驱动机构动作,通过减速器将间歇动作输出到链轮3上,链轮3带动链条4通过运动。

所述自动制鞋生产线,还包括检测装置、计数装置以及控制装置。其中检测装置包括热压机台的旋转检测装置,上述旋转检测装置检测热压机台的旋转实时位置;还包括加热装置的温度检测装置,上述温度检测装置用于实时检测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并将测得温度值传送给控制装置;还包括空位检测装置,如检测到热压平台上的鞋楦或者鞋底承载单元是否顺利的锁定到锁定机构。所述计数装置可选的为光电传感器,用于测量输送到热压平台上的鞋楦和鞋底承载单元的数量;所述控制装置从上述检测装置和计数装置中获得的信号,来控制加热温度,鞋楦和鞋底承载单元的间歇输入以及压力机构是否工作,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本发明的运行方法如下:

步骤1,系统初始化,各检测装置将当前检测到的信号输送到控制装置,符合运行条件,控制装置控制加热装置加热到所需温度,后开启驱动电机,电机带动间歇驱动机构转动,上述转动通过减速器传递到链轮3,链轮3带动链条4同步转动。在此同时送料线6和出料线7也开始同步开启。

步骤2,送料线6将鞋楦和鞋底承载单元输送到所述长环形输送线2上,计数装置检测到连续输送的数量与第一热压平台上的锁定机构16的个数相同时,送料线6停止输送。

步骤3,所述长环形输送线上的鞋楦和鞋底承载单元经过高压气体喷洗工作站台8、机械手打粗站台9、喷胶站台10处理后,所述长环形输送线2逆时针旋转,持续的将鞋楦和鞋底承载单元分别输送到上承载板13和下承载板12,并通过鞋楦锁定装置18和鞋底锁定机构16进行固定。

步骤4,空位检测装置检测鞋楦和鞋底承载单元是否均锁定到鞋楦锁定装置18和鞋底锁定机构16中,若是,控制机构控制液压推动机构14进行工作;若否,即出现空位时,压力推动机构14不工作,当热压平台转动到出料位置时,推出机构清空所述位置上的鞋楦或者鞋底承载单元。确定每个位置上的鞋楦和鞋底承载单元均成对后控制机构控制液压推动机构14进行工作。

步骤5,热压平台1持续转动,进行加热保压,间隔合适的时间后,上述合适时间通过热压所需的时间确定,推动机构将其热压后的半成品推入到出料线7;在加热保压期间,送料线6并不往长环形输送线2上送料,即长环形输送线2在空转;

步骤6,推动机构将其热压后的半成品推入到出料线7,对热压平台上的鞋楦和鞋底承载单元清空后,继续而步骤2-4。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知,通过本发明的生产线的布置,可以高度集成生产线,充分利用了厂房空间,可以大幅度的提高生产效率。并且本发明在生产过程中产线无需停机的情况下,保证热压的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制鞋生产线,包括热压机台(1),长环形输送线(2)、送料线(6)、出料线(7)、高压气体喷洗工作站台(8)、机械手打粗站台(9)和喷胶站台(10);其特征在于,热压机台(1)具有上承载板(13)和下承载板(12),上述的上承载板(13)上设置有液压推动机构(14),上述液压推动机构(14)具有伸出的液压杆(15),上述液压杆(15)的端部设置有鞋楦锁定装置(18),所述锁定装置(18)具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朝向热压机台(1)的径向外侧;所述下承载板(12)的上部设置有鞋底锁定机构(16),所述鞋底锁定机构(16)的周围设置有加热装置(17);所述长环形输送线(2)包括第一直线输送线和第二直线输送线,两条直线输送线的两端分别向连有第一半圆输送线和第二半圆输送线;上述长环形输送线为上下两层,所述上层环形输送线(2.2)位于上承载板(13)的径向外侧,所述上层长环形输送线(2.2)用于输送套装好鞋帮的鞋楦,所述上层长环形输送线(2.2)具有夹持机构(5),上述夹持机构具有夹头(19),上述夹头(19)具有夹持用的开口,夹头(19)在位置a和位置b之间转换,其中a位置为夹头(19)的开口面对锁定装置(18)的位置、位置b为夹头(19)的开口背对锁定装置(18)的位置;下层长环形输送线(2.1)用于输送鞋底,位于下承载板(12)的径向外侧,在两个半圆输送线的内部设置均设置有热压机台(1);所述热压机台(1)具有链轮(3),和上述链轮固定连接的下承载板(12),以及通过螺栓与下承载板12连接的上承载板13,上述下承载板12和上承载板13均为圆形;上述长环形输送线(2)的内周设置与输送线(2)相连的链条(4);上述链轮(3)与上述链条(4)啮合传动;在所述基座11的内部设置包括驱动所述热压机台的驱动电机、减速器以及间歇驱动机构,上述间歇驱动机构与链轮(3)通过减速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制鞋生产线,其中,所述鞋底锁定机构(16)和所述加热装置(17)具有朝向下承载板(12)轴向外部的开口。

3.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制鞋生产线,其中上层长环形输送线上设置有多个鞋楦夹持机构(5);下层长环形输送线上设置有多个鞋底承载单元;上述鞋楦支撑之间5与鞋底承载单元在轴向上相对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制鞋生产线,其中,鞋楦夹持机构(5)包括夹持头(19)以及安装柱,安装柱安装与安装套筒(20)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制鞋生产线,其中,所述安装柱和安装套筒(20)之间通过扭矩弹簧连接。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制鞋生产线,其中,还包括检测装置、计数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7.一种自动制鞋生产线的运行控制方法,其中包括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制鞋生产线,并具体公开了如下技术特征:

步骤1,系统初始化,各检测装置将当前检测到的信号输送到控制装置,符合运行条件,控制装置控制加热装置加热到所需温度,后开启驱动电机;

步骤2,送料线将鞋楦和鞋底承载单元输送到所述长环形输送线(2)上,计数装置检测到连续输送的数量与热压平台(1)上的锁定机构的个数相同时,送料线(6)停止输送;

步骤3,所述长环形输送线上的鞋楦和鞋底承载单元经过后续的处理后通过的被送入压送平台;

步骤4,空位检测装置检测鞋楦和鞋底承载单元是否均锁定到锁定机构中,若是,控制机构控制压力机构进行工作;若否,即出现空位时,压力机构不工作,当热压平台转动到出料位置时,推出机构将其推出后控制压力机构进行工作;

步骤5,在间隔合适的时间后,上述合适时间通过热压所需的时间确定,热压平台(1)转动到出料位置,推动机构将其热压后的半成品推入到出料线7;继续而步骤2-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制鞋生产线的运行控制方法,其中,步骤4,空位检测装置检测鞋楦和鞋底承载单元是否均锁定到鞋楦锁定装置(18)和鞋底锁定机构(16)中,若是,控制机构控制液压推动机构(14)进行工作;若否,即出现空位时,压力推动机构(14)不工作,当热压平台转动到出料位置时,推出机构清空所述位置上的鞋楦或者鞋底承载单元;确定每个位置上的鞋楦和鞋底承载单元均成对后控制机构控制液压推动机构(14)进行工作;

步骤5,热压平台1持续转动,进行加热保压,间隔合适的时间后,上述合适时间通过热压所需的时间确定,推动机构将其热压后的半成品推入到出料线(7);在加热保压期间,送料线(6)并不往长环形输送线(2)上送料,此时长环形输送线(2)在空转。

技术总结
一种自动制鞋生产线,包括第一长环形输送线,所述长环形输送线包括第一直线输送线和第二直线输送线,两条直线输送线的两端分别向连有第一半圆输送线和第二半圆输送线。上述长环形输送线为上下两层,上层长环形输送线用于输送套装好鞋帮的鞋楦;下层长环形输送线用于输送鞋底,其中鞋底固定在鞋底承载单元上。所述热压机台的与鞋楦承载单元对应的下部位置设置有鞋底承载单元;其中,在鞋底承载单元的周围设置有加热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孙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市瑞凯鞋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1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21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