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口式雨水管柔性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常采用的雨水管道接口有以下几种:1、水泥砂浆抹带接口2、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3、承插式橡胶圈接口4、企口式橡胶圈接口5、现浇混凝土套环接口。分为刚性接口、柔性接口和半刚半柔性接口。工程上常根据排水等级、造价等因素合理进行排水管道材料的选择。混凝土管在各地排水管网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新型管材的使用还未普遍推广开来。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其它市政工程施工对管道基础的影响,造成混凝土管及其接头破损严重,导致污水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等现象。排水管道的不透水性和耐久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敷设管道时接口的质量。据统计,排水管道呈现的问题,有70%以上是管道接口的问题。所以如何,使管道接口具有满足的强度、不透水、能反抗污水或地下水的腐蚀,且施工便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在思考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口式雨水管柔性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水管接口无法抵抗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易破损,导致污水渗漏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平口式雨水管柔性连接结构,,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连接处进行钢丝网包覆,所述钢丝网外侧设置粘性沥青涂层,所述粘性沥青涂层外设置热缩管,所述热缩管装配到位后进行热缩加工。
本发明的一种平口式雨水管柔性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外侧设置有混凝土满包层进行包封。
本发明的一种平口式雨水管柔性连接结构,所述粘性沥青涂层的成份包括:108胶水和沥青,其比例为1:3。
本发明的一种平口式雨水管柔性连接结构,所述钢丝网的材质为镀锌钢丝材质。
一种平口式雨水管柔性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进行雨水管道沟槽浇筑混凝土垫层施工,并放置雨水管混凝土支座;
s2、在第一连接管上套入热缩管后,进行管道吊装放置在水管混凝土支座之上,使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接口对应;
s3、在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对接处进行钢丝网的缠绕包封闭
s4、调制粘性沥青涂层,并将调制好的粘性沥青涂层涂抹在钢丝网表面;
s5、移动提前套入的热缩管至粘性沥青涂层,并对粘性沥青涂层进行覆盖;
s6、对热缩管进行热缩烘吹,使热缩管收缩并紧贴在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表面;
s7、在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表面进行混凝土整体包封施工。
本发明的一种平口式雨水管柔性连接方法,所述钢丝网的长度至少为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直径的4倍。
本发明的一种平口式雨水管柔性连接方法,所述步骤s7之前进行管道闭水试验。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平口式雨水管柔性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钢丝网使管道接口处的强度提升,并通过设置粘性沥青涂层,使接口的防水防漏能力提升同时实现了柔性连接,然后设置热综管,使接头处的粘性沥青涂层受到防护,最后通过混凝土满包层使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保持整体性,从而实现在受载较大或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雨水管道接口产生一定挠度而不发生渗水,有效的降低了排水管道破损漏水的几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施工准备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钢丝网设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粘性沥青涂层设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热综管设置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凝土满包层设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一种平口式雨水管柔性连接结构,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所述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连接处进行钢丝网3包覆,所述钢丝网3外侧设置粘性沥青涂层4,所述粘性沥青涂层4外设置热缩管5,所述热缩管5装配到位后进行热缩加工。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外侧设置有混凝土满包层6进行包封。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粘性沥青涂层4的成份包括:108胶水和沥青,其比例为1:3。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钢丝网3的材质为镀锌钢丝材质。
一种平口式雨水管柔性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进行雨水管道沟槽浇筑混凝土垫层施工,并放置雨水管混凝土支座;
s2、在第一连接管1上套入热缩管5后,进行管道吊装放置在水管混凝土支座之上,使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接口对应;
s3、在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的对接处进行钢丝网3的缠绕包封闭
s4、调制粘性沥青涂层4,并将调制好的粘性沥青涂层4涂抹在钢丝网3表面;
s5、移动提前套入的热缩管5至粘性沥青涂层4,并对粘性沥青涂层4进行覆盖;
s6、对热缩管5进行热缩烘吹,使热缩管5收缩并紧贴在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
2表面;
s7、在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表面进行混凝土整体包封施工。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钢丝网3的长度至少为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直径的4倍。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7之前进行管道闭水试验。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1.一种平口式雨水管柔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所述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连接处进行钢丝网(3)包覆,所述钢丝网(3)外侧设置粘性沥青涂层(4),所述粘性沥青涂层(4)外设置热缩管(5),所述热缩管(5)装配到位后进行热缩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口式雨水管柔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外侧设置有混凝土满包层(6)进行包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口式雨水管柔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沥青涂层(4)的成份包括:108胶水和沥青,其比例为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口式雨水管柔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3)的材质为镀锌钢丝材质。
5.一种平口式雨水管柔性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进行雨水管道沟槽浇筑混凝土垫层施工,并放置雨水管混凝土支座;
s2、在第一连接管(1)上套入热缩管(5)后,进行管道吊装放置在水管混凝土支座之上,使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接口对应;
s3、在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的对接处进行钢丝网(3)的缠绕包封闭
s4、调制粘性沥青涂层(4),并将调制好的粘性沥青涂层(4)涂抹在钢丝网(3)表面;
s5、移动提前套入的热缩管(5)至粘性沥青涂层(4),并对粘性沥青涂层(4)进行覆盖;
s6、对热缩管(5)进行热缩烘吹,使热缩管(5)收缩并紧贴在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表面;
s7、在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表面进行混凝土整体包封施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平口式雨水管柔性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3)的长度至少为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直径的4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平口式雨水管柔性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之前进行管道闭水试验。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