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箱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箱包用拉杆刹车及箱包。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旅行箱产品,如果想达到使用刹车的效果,需要额外的控制盒与轮子刹车组件,通过安装额外的控制盒,控制盒上有手柄用于控制内部传动机构,传动机构通过钢丝绳传动到轮子组件上,轮子组件的刹车原理基本一致,通过连接钢丝的销钉运动,销钉滑入轮子边缘设置的凹槽中,以此来限制轮子旋转从而达到刹车的目的。
而这种控制盒、轮子刹车组件的方式,非常占用箱体内部空间,对安装位置要求也高。因为拉杆为可伸缩的,因此拉杆的长度是变化的,故不能将钢丝绳设置在拉杆内再连接到轮子刹车组件上,导致这种控制方式不能与拉杆进行集成,只能占用箱包的内部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箱包用拉杆刹车及箱包,以解决现有旅行箱刹车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箱包用拉杆刹车,包括:
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用于安装在所述箱包的箱包轮上;
拉杆组件,包括握持部、至少一个伸缩部,所述伸缩部与所述握持部连通;
所述伸缩部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握持部与所述第一杆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二杆套设于所述第一杆的下端;
刹车组件,包括转动部、柔性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第一夹持部;
所述转动部转动连接于所述握持部;所述柔性连接件的上端伸入于所述第一杆的内腔并与所述转动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柔性连接件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二杆的内腔,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端穿设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输出端并伸入于所述第一杆的内腔内,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端与所述限位单元的输入端相连;
刹车时,所述转动部转动并带动所述柔性连接件上移;所述柔性连接件的下端带动所述第一夹持部夹紧穿设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并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端带动所述限位单元对所述箱包轮进行限位。
本发明的箱包用拉杆刹车,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块、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
所述第一夹持块设于所述第一杆的底部,所述第一弹性凸起设于所述第一夹持块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夹持块的侧壁上开有连通所述第一夹持块上下表面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内壁面上开设有相对的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呈向上收紧布置;
所述第一夹持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槽相对应的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
所述第二夹持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导向槽相对应的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二导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内;
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上端和所述第二夹持件的上端均与所述柔性连接件的下端相连;
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
刹车时,所述柔性连接件带动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上移,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导向下,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互相靠近并夹持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移。
本发明的箱包用拉杆刹车,所述第一夹持部还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一夹持件相连;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件相连。
本发明的箱包用拉杆刹车,还包括第三杆、第二连接件、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三杆套设于所述第二杆的下端;所述第二夹持部设于所述第二杆的底部,且所述第二夹持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下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三杆的内腔,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上端穿设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输入端并伸入于所述第二杆的内腔内,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下端与所述限位单元的输入端相连;
刹车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端带动所述第二夹持部夹紧穿设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所述第二连接件,并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移;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下端带动所述限位单元对所述箱包轮进行限位。
本发明的箱包用拉杆刹车,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第二夹持块、第三夹持件、第四夹持件;
所述第二夹持块设于所述第二杆的底部;所述第二夹持块的侧壁上开有连通所述第二夹持块上下表面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的内壁面上开设有相对的第三导向槽和第四导向槽;所述第三导向槽和所述第四导向槽呈向上收紧布置;
所述第三夹持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导向槽相对应的第三导向块,所述第三导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导向槽内;
所述第四夹持件上设有与所述第四导向槽相对应的第四导向块,所述第四导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四导向槽内;
所述第三夹持件的上端和所述第四夹持件的上端均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端相连;
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三夹持件和所述第四夹持件之间;
刹车时,所述第一连接件带动所述第三夹持件和所述第四夹持件上移,在所述第三导向槽和所述第四导向槽的导向下,所述第三夹持件与所述第四夹持件互相靠近并夹持所述第二连接件上移。
本发明的箱包用拉杆刹车,所述第二夹持部还包括第三弹性件和第四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夹持块和所述第三夹持件相连;所述第四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夹持块和所述第四夹持件相连。
本发明的箱包用拉杆刹车,还包括限位部、限位连接件;
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握持部的内腔内,用于输出解锁动作;所述握持部上开有与所述限位部相适应的通孔,所述限位部的输入端伸出于所述通孔;所述限位连接件的上端与所述限位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夹持部设于所述第一杆的底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弹性凸起,所述第二杆的上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弹性凸起相对应的开口;
解除刹车时,所述限位部输出解锁动作带动所述限位连接件下移,所述限位连接件带动所述第一夹持部下移,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一弹性凸起脱离所述第二杆上的开口。
本发明的箱包用拉杆刹车,所述第一弹性凸起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外侧壁上的凹槽、第五弹性件、定位销、滑块和与所述凹槽相连的竖直通孔;所述定位销的第一端伸入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定位销的第二端伸出于所述凹槽,所述定位销上设有斜面缺口;所述滑块设于所述竖直通孔内,滑块的上端与所述限位连接件相连,且所述滑块的下端开有与所述斜面缺口相对应的斜面,且所述滑块的下端伸入于所述斜面缺口内;所述第五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凹槽和所述定位销的第一端相连。
本发明的箱包用拉杆刹车,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半圆管和第二半圆管,所述第一半圆管和所述第二半圆管均套设于所述握持部的外表面,并卡接配合组成一圆管;所述柔性连接件的上端与所述圆管相连;所述第一半圆管和所述第二半圆管上分别开有与所述限位部相适应的通孔,用于使所述限位部的输入端伸出;
刹车时,所述圆管转动,所述限位部从伸出于所述第一半圆管的通孔转动为伸出于所述第二半圆管的通孔,并带动所述柔性连接件上移。
本发明的箱包用拉杆刹车,所述限位单元包括环设在所述箱包轮侧面的若干限位凹槽和限位摆臂;所述限位摆臂转动连接于所述箱包轮,所述限位摆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端相连,所述限位摆臂的第二端设有与所述限位凹槽相对应的卡块;
刹车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端带动所述限位摆臂的第一端向上移动,所述限位摆臂的第二端向下移动,所述卡块卡入对应的所述限位凹槽内并限位所述箱包轮。
本发明的一种箱包,安装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箱包用拉杆刹车。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发明一实施例通过在箱包上设置带有握持部、第一杆和第二杆的伸缩部,在握持部上设置转动连接的转动部,在第一杆的底部设置第一夹持部,并在第一杆的内腔内设置柔性连接部将转动部的输出端和第一夹持部的输入端相连;还在第二杆的内腔内设置第一连接部,并使得第一连接部的上端穿设于第一夹持部,下端与设置在箱包轮上的限位单元相连。刹车时,转动部转动并带动柔性连接件上移;柔性连接件的下端带动第一夹持部夹紧穿设于第一夹持部的第一连接件,并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移;第一连接件的下端带动限位单元对箱包轮进行限位。通过在第一杆的底部设置第一夹持部,第一杆内的柔性连接部将转动部的输出动作传输至第一夹持部,使得第一夹持部夹紧设置在第二杆内的第一连接部并带动第一连接部,再通过第一连接部将输出动作传输至箱包轮的限位单元上完成对箱包轮的限位。将箱包刹车的传动结构集成在了伸缩部上,避免了对箱包内部空间的占用。
2、通过将刹车组件的传动部分分割在伸缩部的各个杆上,第一杆和第二杆之间的传动通过设置第一夹持部,不论第一杆相对第二杆是否处在伸长状态,转动转动部,柔性连接部都会带动第一夹持部加持到此时穿设于第一夹持部的第一连接部的位置,并带动第一连接部上移,从而带动限位单元限位箱包轮,解决了由于伸缩杆长度变化导致传统刹车控制方式无法应用在伸缩杆上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箱包用拉杆刹车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箱包用拉杆刹车的另一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箱包用拉杆刹车的第一夹持部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箱包用拉杆刹车的第一夹持部的爆炸图;
图5为本发明的箱包用拉杆刹车的第一弹性凸起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箱包用拉杆刹车的握持部的爆炸图;
图7为本发明的箱包用拉杆刹车的限位单元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伸缩部;101:握持部;102:第一杆;103:第二杆;104:第三杆;2:限位单元;201:限位凹槽;202:限位摆臂;3:刹车组件;4:转动部;401:第一半圆管;402:第二半圆管;5:柔性连接件;6:第一连接件;7:第一夹持部;701:第一夹持块;702:第一夹持件;703:第二夹持件;704:第一弹性件;705:第二弹性件;706:滑块;707:定位销;708:第五弹性件;8:限位连接件;9:限位部;10:第二夹持部;11: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箱包用拉杆刹车及箱包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
实施例一
参看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箱包用拉杆刹车,包括限位单元2、拉杆组件和刹车组件3。其中,限位单元2,限位单元2用于安装在箱包的箱包轮上。拉杆组件,包括握持部101、至少一个伸缩部1,伸缩部1与握持部101连通。伸缩部1包括第一杆102和第二杆103,握持部101与第一杆102的上端连通,第二杆103套设于第一杆102的下端。
而刹车组件3则包括转动部4、柔性连接件5、第一连接件6、第一夹持部7。转动部4转动连接于握持部101。柔性连接件5的上端伸入于第一杆102的内腔并与转动部4的输出端相连,柔性连接件5的下端与第一夹持部7的输入端相连。第一连接件6穿设于第二杆103的内腔,且第一连接件6的上端穿设于第一夹持部7的输出端并伸入于第一杆102的内腔内,第一连接件6的下端与限位单元2的输入端相连。
刹车时,转动部4转动并带动柔性连接件5上移。柔性连接件5的下端带动第一夹持部7夹紧穿设于第一夹持部7的第一连接件6,并进一步带动第一连接件6上移。第一连接件6的下端带动限位单元2对箱包轮进行限位。
通过在箱包上设置带有握持部101、第一杆102和第二杆103的伸缩部1,在握持部101上设置转动连接的转动部4,在第一杆102的底部设置第一夹持部7,并在第一杆102的内腔内设置柔性连接部将转动部4的输出端和第一夹持部7的输入端相连。还在第二杆103的内腔内设置第一连接部,并使得第一连接部的上端穿设于第一夹持部7,下端与设置在箱包轮上的限位单元2相连。刹车时,转动部4转动并带动柔性连接件5上移。柔性连接件5的下端带动第一夹持部7夹紧穿设于第一夹持部7的第一连接件6,并进一步第一连接件6上移。第一连接件6的下端带动限位单元2对箱包轮进行限位。通过在第一杆102的底部设置第一夹持部7,第一杆102内的柔性连接部将转动部4的输出动作传输至第一夹持部7,使得第一夹持部7夹紧设置在第二杆103内的第一连接部并带动第一连接部,再通过第一连接部将输出动作传输至箱包轮的限位单元2上完成对箱包轮的限位。将箱包刹车的传动结构集成在了伸缩部1上,避免了对箱包内部空间的占用。
同时,通过将刹车组件3的传动部分分割在伸缩部1的各个杆上,第一杆102和第二杆103之间的传动通过设置第一夹持部7,不论第一杆102相对第二杆103是否处在伸长状态,转动转动部4,柔性连接部都会带动第一夹持部7加持到此时穿设于第一夹持部7的第一连接部的位置,并带动第一连接部上移,从而带动限位单元2限位箱包轮,解决了由于伸缩杆长度变化导致传统刹车控制方式无法应用在伸缩杆上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7包括第一夹持块701、第一夹持件702、第二夹持件703。第一夹持块701设于第一杆102的底部,第一弹性凸起设于第一夹持块701的外侧壁上。第一夹持块701的侧壁上开有连通第一夹持块701上下表面的第一通槽,第一通槽的内壁面上开设有相对的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呈向上收紧布置,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从下往上均分别包括收紧段和竖直段,收紧段的导向槽自下而上逐步靠近,而两个导向槽的竖直段之间的间距不变。
第一夹持件702上设有与第一导向槽相对应的第一导向块,第一导向块滑动连接于第一导向槽内。第二夹持件703上设有与第二导向槽相对应的第二导向块,第二导向块滑动连接于第二导向槽内。第一夹持件702的上端和第二夹持件703的上端均与柔性连接件5的下端相连。且第一连接件6穿设于第一夹持件702和第二夹持件703之间。
刹车时,柔性连接件5带动第一夹持件702和第二夹持件703上移,在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的导向下,第一夹持件702与第二夹持件703在收紧段互相靠近并夹持第一连接件6,在竖直段则带动被夹持的第一连接件6向上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7还包括第一弹性件704和第二弹性件705。第一弹性件70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夹持块701和第一夹持件702相连。第二弹性件70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夹持块701和第二夹持件703相连。第一弹性件704和第二弹性件705用于提供第一夹持件702和第二夹持件703复位所需的弹性力,使得第一弹性件704和第二弹性件705在被提升至对应的导向槽的上端后,可以有足够的弹性力回到初始位置。第一弹性件704和第二弹性件705可以是弹簧或橡胶等其他弹性元件,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部9、限位连接件8。限位部9设于握持部101的内腔内,用于输出解锁动作。握持部101上开有与限位部9相适应的通孔,限位部9的输入端伸出于通孔。限位连接件8的上端与限位部9的输出端相连。第一夹持部7设于第一杆102的底部,第一夹持部7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弹性凸起,第二杆103的上端设有与第一弹性凸起相对应的开口。设置限位部9和限位连接件8是用于对伸长后的伸缩部1进行限位,使得第一杆102和第二杆103在伸长状态下保持相对位置不变。当第一杆102和第二杆103的相对位置移动至最长位置时,第一杆102底部的第一弹性凸起就会卡入第二杆103上端的开口内,实现对第一杆102第二杆103相对位置的限位。限位部9具体可以是按压按钮与弹性件的组合,即按压按钮安装在握持部101的内腔内,限位连接件8与按压按钮相连,握持部101上开设一个用于使按压按钮伸出的开口,而握持部101与按压按钮之间通过弹性件进行连接或限位,使得按压按钮下压后可通过弹性件的弹力实现复位。
解除刹车时,限位部9输出解锁动作带动限位连接件8下移,限位连接件8带动第一夹持部7下移,第一夹持部7的第一弹性凸起脱离第二杆103上的开口。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凸起包括开设于第一夹持部7外侧壁上的凹槽、第五弹性件708、定位销707、滑块706和与凹槽相连的竖直通孔。即凹槽与竖直通孔配合形成一l型的通孔。定位销707的第一端伸入于凹槽内,定位销707的第二端伸出于凹槽,定位销707上设有斜面缺口;滑块706设于竖直通孔内,滑块706的上端与限位连接件8相连,且滑块706的下端开有与斜面缺口相对应的斜面,且滑块706的下端伸入于斜面缺口内;第五弹性件708的两端分别与凹槽和定位销707的第一端相连。当限位连接件8下移带动滑块706下移时,滑块706下端的斜面与定位销707上的斜面缺口相接触,并带动定位销707脱离第二杆103的开口。第五弹性件708可以是弹簧或橡胶等其他弹性元件,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滑块706和竖直通孔,可通过在定位销707的第二端开设斜面,用于使定位销707脱离第二杆103的开口。当第一杆102和第二杆103的相对位置移动至最长位置时,定位销707的第二端即伸入第二杆103的开口内,以限位第一杆102和第二杆103的相对位置。当伸缩部1收缩时,第一连接件6下压第一夹持部7,第一夹持部7上的定位销707在斜面的作用下,脱离第二杆103的开口,此时,第一杆102和第二杆103之间可自由相对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部4包括第一半圆管401和第二半圆管402,第一半圆管401和第二半圆管402均套设于握持部101的外表面,并卡接配合组成一圆管。柔性连接件5的上端与圆管相连,即柔性连接件5可与第一半圆管401和第二半圆管402中的任意一个相连,可在第一半圆管401或第二半圆管402上设置一个连接凸起,将柔性连接部的上端连接至该连接凸起即可。第一半圆管401和第二半圆管402上分别开有与限位部9相适应的通孔,用于使限位部9的输入端伸出。两个半圆管上分别设置通孔是为了通过限位部9对第一半圆管401和第二半圆管402相对于握持部101的位置进行限位,并对转动部4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转动部4转动至限位部9伸出于第一半圆管401时,为刹车状态;转动至伸出于第二半圆管402时,为未刹车状态。
刹车时,圆管转动,限位部9从伸出于第一半圆管401的通孔转动为伸出于第二半圆管402的通孔,并带动柔性连接件5上移。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单元2包括环设在箱包轮侧面的若干限位凹槽201和限位摆臂202。限位摆臂202转动连接于箱包轮,限位摆臂202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件6的下端相连,限位摆臂202的第二端设有与限位凹槽201相对应的卡块。即通过杠杆的方式,抬起限位摆臂202的第一端后,限位摆臂202的第二端下压使得卡块卡入限位凹槽201。
刹车时,第一连接件6的下端带动限位摆臂202的第一端向上移动,限位摆臂202的第二端向下移动,卡块卡入对应的限位凹槽201内并限位箱包轮。
在本实施例中,柔性连接件5可以是钢丝绳或其余有足够强度的柔性绳。第一连接件6和限位连接件8可以是硬质的钢丝或其他有足够强度的材质的杆。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伸缩部1和刹车组件3进行了进一步补充。
在本实施例中,箱包用拉杆刹车的伸缩部1还可进一步包括第三杆104,刹车组件3还可进一步包括第二连接件11、第二夹持件703。第三杆104套设于第二杆103的下端。第二夹持部10设于第二杆103的底部,且第二夹持部10的输入端与第一连接件6下端相连。第二连接件11穿设于第三杆104的内腔,且第二连接件11的上端穿设于第二夹持部10的输入端并伸入于第二杆103的内腔内,第二连接件11的下端与限位单元2的输入端相连。
刹车时,第一连接件6的下端带动第二夹持部10夹紧穿设于第二夹持部10的第二连接件11,并进一步带动第二连接件11上移。第二连接件11的下端带动限位单元2对箱包轮进行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夹持部10包括第二夹持块、第三夹持件、第四夹持件。第二夹持块设于第二杆103的底部。第二夹持块的侧壁上开有连通第二夹持块上下表面的第二通槽,第二通槽的内壁面上开设有相对的第三导向槽和第四导向槽。第三导向槽和第四导向槽呈向上收紧布置,第三导向槽和第四导向槽从下往上均分别包括收紧段和竖直段,收紧段的导向槽自下而上逐步靠近,而两个导向槽的竖直段之间的间距不变。
第三夹持件上设有与第三导向槽相对应的第三导向块,第三导向块滑动连接于第三导向槽内。第四夹持件上设有与第四导向槽相对应的第四导向块,第四导向块滑动连接于第四导向槽内。第三夹持件的上端和第四夹持件的上端均与第一连接件6的下端相连。且第二连接件11穿设于第三夹持件和第四夹持件之间。
刹车时,第一连接件6带动第三夹持件和第四夹持件上移,在第三导向槽和第四导向槽的导向下,第三夹持件与第四夹持件互相靠近并夹持第二连接件11上移。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夹持部10还包括第三弹性件和第四弹性件。第三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夹持块和第三夹持件相连。第四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夹持块和第四夹持件相连。第三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705用于提供第三夹持件和第四夹持件复位所需的弹性力,使得第三弹性件和第四弹性件在被提升至对应的导向槽的上端后,可以有足够的弹性力回到初始位置。第三弹性件和第四弹性件可以是弹簧或橡胶等其他弹性元件,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夹持部10的外侧壁上可设有第二弹性凸起,第三杆104的上端设有与第二弹性凸起相对应的开口。当第二杆103和第三杆104的相对位置移动至最长位置时,第二杆103底部的第二弹性凸起就会卡入第三杆104上端的开口内,实现对第二杆103和第三杆104相对位置的限位。
解除刹车时,限位部9输出解锁动作带动限位连接件8下移,限位连接件8带动第一夹持部7下移,第一夹持部7的第一弹性凸起脱离第二杆103上的开口;进一步与第一夹持部7相连的第二连接件11下移,带动第二夹持部10下移,第二夹持部10的第二弹性凸起脱离第三杆104上的开口。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凸起包括开设于第二夹持部10外侧壁上的凹槽、第六弹性件、定位销707。定位销707的第一端伸入于凹槽内,定位销707的第二端伸出于凹槽,第六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凹槽和定位销707的第一端相连。定位销707的第二端还设有斜面,用于使定位销707脱离第三杆104的开口。第六弹性件可以是弹簧或橡胶等其他弹性元件,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当第二杆103和第三杆104的相对位置移动至最长位置时,定位销707的第二端即伸入第三杆104的开口内,以限位第二杆103和第三杆104的相对位置。当伸缩部1收缩时,第二连接件11下压第二夹持部10,第二夹持部10上的定位销707在斜面的作用下,脱离第三杆104的开口,此时,第二杆103和第三杆104之间可自由相对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11可以是硬质的钢丝或其他有足够强度的材质的杆。
实施例三
一种箱包,安装有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任意一项的箱包用拉杆刹车。通过在第一杆102的底部设置第一夹持部7,第一杆102内的柔性连接部将转动部4的输出动作传输至第一夹持部7,使得第一夹持部7夹紧设置在第二杆103内的第一连接部并带动第一连接部,再通过第一连接部将输出动作传输至箱包轮的限位单元2上完成对箱包轮的限位。将箱包刹车的传动结构集成在了伸缩部1上,避免了对箱包内部空间的占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对本发明作出各种变化,倘若这些变化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仍落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1.一种箱包用拉杆刹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用于安装在所述箱包的箱包轮上;
拉杆组件,包括握持部、至少一个伸缩部,所述伸缩部与所述握持部连通;
所述伸缩部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握持部与所述第一杆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二杆套设于所述第一杆的下端;刹车组件,包括转动部、柔性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第一夹持部;
所述转动部转动连接于所述握持部;所述柔性连接件的上端伸入于所述第一杆的内腔并与所述转动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柔性连接件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二杆的内腔,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端穿设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输出端并伸入于所述第一杆的内腔内,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端与所述限位单元的输入端相连;
刹车时,所述转动部转动并带动所述柔性连接件上移;所述柔性连接件的下端带动所述第一夹持部夹紧穿设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并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端带动所述限位单元对所述箱包轮进行限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包用拉杆刹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块、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
所述第一夹持块设于所述第一杆的底部,所述第一弹性凸起设于所述第一夹持块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夹持块的侧壁上开有连通所述第一夹持块上下表面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内壁面上开设有相对的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呈向上收紧布置;
所述第一夹持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槽相对应的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
所述第二夹持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导向槽相对应的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二导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内;
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上端和所述第二夹持件的上端均与所述柔性连接件的下端相连;
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
刹车时,所述柔性连接件带动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上移,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导向下,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互相靠近并夹持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包用拉杆刹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还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一夹持件相连;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件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包用拉杆刹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杆、第二连接件、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三杆套设于所述第二杆的下端;所述第二夹持部设于所述第二杆的底部,且所述第二夹持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下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三杆的内腔,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上端穿设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输入端并伸入于所述第二杆的内腔内,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下端与所述限位单元的输入端相连;
刹车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端带动所述第二夹持部夹紧穿设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所述第二连接件,并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移;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下端带动所述限位单元对所述箱包轮进行限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箱包用拉杆刹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第二夹持块、第三夹持件、第四夹持件;
所述第二夹持块设于所述第二杆的底部;所述第二夹持块的侧壁上开有连通所述第二夹持块上下表面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的内壁面上开设有相对的第三导向槽和第四导向槽;所述第三导向槽和所述第四导向槽呈向上收紧布置;
所述第三夹持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导向槽相对应的第三导向块,所述第三导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导向槽内;
所述第四夹持件上设有与所述第四导向槽相对应的第四导向块,所述第四导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四导向槽内;
所述第三夹持件的上端和所述第四夹持件的上端均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端相连;
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三夹持件和所述第四夹持件之间;
刹车时,所述第一连接件带动所述第三夹持件和所述第四夹持件上移,在所述第三导向槽和所述第四导向槽的导向下,所述第三夹持件与所述第四夹持件互相靠近并夹持所述第二连接件上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箱包用拉杆刹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还包括第三弹性件和第四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夹持块和所述第三夹持件相连;所述第四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夹持块和所述第四夹持件相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包用拉杆刹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部、限位连接件;
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握持部的内腔内,用于输出解锁动作;所述握持部上开有与所述限位部相适应的通孔,所述限位部的输入端伸出于所述通孔;所述限位连接件的上端与所述限位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夹持部设于所述第一杆的底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弹性凸起,所述第二杆的上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弹性凸起相对应的开口;
解除刹车时,所述限位部输出解锁动作带动所述限位连接件下移,所述限位连接件带动所述第一夹持部下移,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一弹性凸起脱离所述第二杆上的开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箱包用拉杆刹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凸起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外侧壁上的凹槽、第五弹性件、定位销、滑块和与所述凹槽相连的竖直通孔;所述定位销的第一端伸入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定位销的第二端伸出于所述凹槽,所述定位销上设有斜面缺口;所述滑块设于所述竖直通孔内,滑块的上端与所述限位连接件相连,且所述滑块的下端开有与所述斜面缺口相对应的斜面,且所述滑块的下端伸入于所述斜面缺口内;所述第五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凹槽和所述定位销的第一端相连。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箱包用拉杆刹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半圆管和第二半圆管,所述第一半圆管和所述第二半圆管均套设于所述握持部的外表面,并卡接配合组成一圆管;所述柔性连接件的上端与所述圆管相连;所述第一半圆管和所述第二半圆管上分别开有与所述限位部相适应的通孔,用于使所述限位部的输入端伸出;
刹车时,所述圆管转动,所述限位部从伸出于所述第一半圆管的通孔转动为伸出于所述第二半圆管的通孔,并带动所述柔性连接件上移。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包用拉杆刹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包括环设在所述箱包轮侧面的若干限位凹槽和限位摆臂;所述限位摆臂转动连接于所述箱包轮,所述限位摆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端相连,所述限位摆臂的第二端设有与所述限位凹槽相对应的卡块;
刹车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端带动所述限位摆臂的第一端向上移动,所述限位摆臂的第二端向下移动,所述卡块卡入对应的所述限位凹槽内并限位所述箱包轮。
11.一种箱包,其特征在于,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箱包用拉杆刹车。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