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角度的缓冲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4


本实用新型属于缓冲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角度的缓冲床。



背景技术:

缓冲床主要用于替代缓冲托辊,缓冲床由缓冲条组成,而缓冲条主要应用优良的高弹性特种橡胶层充分有效吸收了物料下落时的冲击力,大大降低了物料下落时对输送带的冲击,真正的改善了落料点的受力状况。并采用特殊的uhmw高分子聚乙烯表面,使输送带与缓冲条之间的摩擦系数降到最低,且耐磨性好。缓冲床的使用保证了输送带的面与面的接触,受力均匀,有效防止了由于托辊断裂、脱落造成的皮带纵向撕裂,同时大大降低了皮带被锐器或尖锐物料穿透后纵向撕裂的概率。现阶段,在使用传送带对物料进行输送时,需要在进料处安装缓冲床进行保护,现有的缓冲床,不能很好地适应不同高度的传送带,同时不能很好地根据需要角度进行调节。

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设计和生产一种可调角度的缓冲床,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角度的缓冲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角度的缓冲床,包括固定座、支撑座、固定板和支撑板,所述固定座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均固定焊接有两组对称的支撑装置,两组所述固定座的顶部之间设有多组呈等距离分布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底部的两侧分别与两组固定座的顶部固定焊接,所述支撑座顶部的中心固定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开设有支撑槽,支撑槽的两侧均固定焊接有支撑轴承座,两组支撑轴承座的内圈分别与贯穿支撑板的转动轴两端的外周固定焊接,所述支撑板下半部远离转动轴的一侧挖设有滑动槽,所述支撑板下半部靠近滑动槽的两侧均钻设有多组呈等距离分布的调节槽,滑动槽内设有与调节槽连接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的下半部设有与调节装置连接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设有旋转轴,所述调节装置的底部与支撑座的顶部固定焊接,所述支撑板和固定板的顶部均固定焊接有多组呈等距离分布的截面呈“山”字形的置物座,所述置物座的内周榫接有适配的缓冲条。

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柱、中空柱和压缩弹簧,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与固定座的底部固定焊接,所述中空柱的侧面钻设有多组呈等距离分布的限位孔,所述支撑柱的下半部与中空柱的空腔部分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与中空柱内部的底部之间通过黏胶粘接有压缩弹簧,所述中空柱侧面钻设的通孔内设有与限位孔螺纹连接的限位螺栓,所述中空柱的底部安装有具有刹车功能的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座、限位块和限位板,所述限位座的截面呈“工”字形,所述限位座的下半部与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座上半部靠近滑动槽的两侧均固定焊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中心设有与调节槽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栓,所述限位座顶部固定焊接有两组对称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侧面固定焊接有限位轴承座,限位轴承座的内圈与支撑杆上设有的旋转轴的外周固定焊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座、调节板和调节块,所述调节座设有两组,所述调节座的侧面固定焊接有调节轴承座,调节轴承座内圈与支撑杆上设有的旋转轴的外周固定焊接,其中一组旋转轴贯穿调节板且外周与呈环形的调节板的内周固定焊接,所述调节座靠近调节板的一侧钻设有多组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调节孔,所述调节板的侧面固定焊接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中心设有与调节孔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栓,所述调节块远离调节板的一侧设有指针,所述调节座靠近指针的一侧设有角度线。

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的中空柱下半部的外周固定焊接有耳板,所述耳板的中心设有与地面连接的支撑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可调角度的缓冲床,通过调节限位螺栓所处的限位孔的位置,调节支撑柱与中空柱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支撑座与传送带之间的距离,使缓冲调与外部的传送带相适配,并通过压缩弹簧的回复力作用,减少竖直方向上产生的晃动,从而具有稳定性;通过观察指针所指的示数,转动支撑杆,并通过改变调节螺栓所处的调节孔的位置,从而根据需要调节支撑板与固定板之间的角度并固定;通过支撑杆转动,带动限位座移动,并通过调节固定螺栓所处的调节槽的位置,从而根据需要的角度进行调节并固定,降低输送过程发生偏移的可能性,该可调角度的缓冲床,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传送带,同时能够根据需要的角度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装置的主视图。

图中:1固定座、2支撑座、3固定板、4支撑板、5支撑装置、6限位装置、7调节装置、8支撑杆、9置物座、10缓冲条、11支撑柱、12中空柱、13压缩弹簧、14万向轮、15限位座、16限位块、17限位板、18调节座、19调节板、20调节块、21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单独定义指出的方向外,本文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和外等方向均是以本实用新型所示的图中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和外等方向为准,在此一并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可调角度的缓冲床,包括固定座1、支撑座2、固定板3和支撑板4,所述固定座1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固定座1的底部均固定焊接有两组对称的支撑装置5,两组所述固定座1的顶部之间设有多组呈等距离分布的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底部的两侧分别与两组固定座1的顶部固定焊接,所述支撑座2顶部的中心固定焊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两侧均开设有支撑槽,支撑槽的两侧均固定焊接有支撑轴承座,两组支撑轴承座的内圈分别与贯穿支撑板4的转动轴两端的外周固定焊接,所述支撑板4下半部远离转动轴的一侧挖设有滑动槽,所述支撑板4下半部靠近滑动槽的两侧均钻设有多组呈等距离分布的调节槽,滑动槽内设有与调节槽连接的限位装置6,所述限位装置6的下半部设有与调节装置7连接的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的两端设有旋转轴,所述调节装置7的底部与支撑座2的顶部固定焊接,所述支撑板4和固定板3的顶部均固定焊接有多组呈等距离分布的截面呈“山”字形的置物座9,所述置物座9的内周榫接有适配的缓冲条10,缓冲条10的材质可选为超高分子聚乙烯板,的上方设有外部的传送带(图中未画出)。

具体的,所述支撑装置5包括支撑柱11、中空柱12和压缩弹簧13,所述支撑柱11的顶端与固定座1的底部固定焊接,所述中空柱12的侧面钻设有多组呈等距离分布的限位孔,所述支撑柱11的下半部与中空柱12的空腔部分连接,所述支撑柱11的底端与中空柱12内部的底部之间通过黏胶粘接有压缩弹簧13,所述中空柱12侧面钻设的通孔内设有与限位孔螺纹连接的限位螺栓,所述中空柱12的底部安装有具有刹车功能的万向轮14,调节限位螺栓所处的限位孔的位置,调节支撑柱11与中空柱12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支撑座2与传送带之间的距离,使缓冲条10与传送带相适配,并通过压缩弹簧13的回复力作用,减少竖直方向上产生的晃动,从而具有稳定性。

具体的,所述限位装置6包括限位座15、限位块16和限位板17,所述限位座15的截面呈“工”字形,所述限位座15的下半部与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座15上半部靠近滑动槽的两侧均固定焊接有限位块16,所述限位块16的中心设有与调节槽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栓,所述限位座15顶部固定焊接有两组对称的限位板17,所述限位板17的侧面固定焊接有限位轴承座,限位轴承座的内圈与支撑杆8上设有的旋转轴的外周固定焊接,通过拉动支撑杆8,带动限位座15移动,并调节固定螺栓所处的调节槽的位置,从而根据需要的角度进行调节并固定,降低输送过程发生偏移的可能性。

具体的,所述调节装置7包括调节座18、调节板19和调节块20,所述调节座18设有两组,所述调节座18的侧面固定焊接有调节轴承座,调节轴承座内圈与支撑杆8上设有的旋转轴的外周固定焊接,其中一组旋转轴贯穿调节板19且外周与呈环形的调节板19的内周固定焊接,所述调节座18靠近调节板19的一侧钻设有多组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调节孔,所述调节板19的侧面固定焊接有调节块20,所述调节块20的中心设有与调节孔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栓,所述调节块20远离调节板19的一侧设有指针,所述调节座18靠近指针的一侧设有角度线,观察调节块20上设有的指针所指的示数,拉动支撑杆8,并改变调节螺栓所处的调节孔的位置,从而根据需要调节支撑板4与固定板3之间的角度并固定。

具体的,所述支撑装置5的中空柱12下半部的外周固定焊接有耳板21,所述耳板21的中心设有与地面连接的支撑螺栓,通过万向轮14移动至外部的传送带的下方,并通过耳板21中心设有的支撑螺栓与地面稳定连接。

具体的,该可调角度的缓冲床,通过万向轮14移动至外部的传送带的下方,并通过耳板21中心设有的支撑螺栓与地面稳定连接,连接完成后,调节限位螺栓所处的限位孔的位置,调节支撑柱11与中空柱12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支撑座2与传送带之间的距离,使缓冲条10与传送带相适配,并通过压缩弹簧13的回复力作用,减少竖直方向上产生的晃动,从而具有稳定性,调节完成后,观察调节块20上设有的指针所指的示数,拉动支撑杆8,并改变调节螺栓所处的调节孔的位置,从而根据需要调节支撑板4与固定板3之间的角度并固定,同时通过拉动支撑杆8,带动限位座15移动,并调节固定螺栓所处的调节槽的位置,从而根据需要的角度进行调节并固定,降低输送过程发生偏移的可能性,固定完成后,即可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角度的缓冲床,包括固定座(1)、支撑座(2)、固定板(3)和支撑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固定座(1)的底部均固定焊接有两组对称的支撑装置(5),两组所述固定座(1)的顶部之间设有多组呈等距离分布的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底部的两侧分别与两组固定座(1)的顶部固定焊接,所述支撑座(2)顶部的中心固定焊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两侧均开设有支撑槽,支撑槽的两侧均固定焊接有支撑轴承座,两组支撑轴承座的内圈分别与贯穿支撑板(4)的转动轴两端的外周固定焊接,所述支撑板(4)下半部远离转动轴的一侧挖设有滑动槽,所述支撑板(4)下半部靠近滑动槽的两侧均钻设有多组呈等距离分布的调节槽,滑动槽内设有与调节槽连接的限位装置(6),所述限位装置(6)的下半部设有与调节装置(7)连接的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的两端设有旋转轴,所述调节装置(7)的底部与支撑座(2)的顶部固定焊接,所述支撑板(4)和固定板(3)的顶部均固定焊接有多组呈等距离分布的截面呈“山”字形的置物座(9),所述置物座(9)的内周榫接有适配的缓冲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角度的缓冲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5)包括支撑柱(11)、中空柱(12)和压缩弹簧(13),所述支撑柱(11)的顶端与固定座(1)的底部固定焊接,所述中空柱(12)的侧面钻设有多组呈等距离分布的限位孔,所述支撑柱(11)的下半部与中空柱(12)的空腔部分连接,所述支撑柱(11)的底端与中空柱(12)内部的底部之间通过黏胶粘接有压缩弹簧(13),所述中空柱(12)侧面钻设的通孔内设有与限位孔螺纹连接的限位螺栓,所述中空柱(12)的底部安装有具有刹车功能的万向轮(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角度的缓冲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6)包括限位座(15)、限位块(16)和限位板(17),所述限位座(15)的截面呈“工”字形,所述限位座(15)的下半部与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座(15)上半部靠近滑动槽的两侧均固定焊接有限位块(16),所述限位块(16)的中心设有与调节槽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栓,所述限位座(15)顶部固定焊接有两组对称的限位板(17),所述限位板(17)的侧面固定焊接有限位轴承座,限位轴承座的内圈与支撑杆(8)上设有的旋转轴的外周固定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角度的缓冲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7)包括调节座(18)、调节板(19)和调节块(20),所述调节座(18)设有两组,所述调节座(18)的侧面固定焊接有调节轴承座,调节轴承座内圈与支撑杆(8)上设有的旋转轴的外周固定焊接,其中一组旋转轴贯穿调节板(19)且外周与呈环形的调节板(19)的内周固定焊接,所述调节座(18)靠近调节板(19)的一侧钻设有多组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调节孔,所述调节板(19)的侧面固定焊接有调节块(20),所述调节块(20)的中心设有与调节孔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栓,所述调节块(20)远离调节板(19)的一侧设有指针,所述调节座(18)靠近指针的一侧设有角度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角度的缓冲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5)的中空柱(12)下半部的外周固定焊接有耳板(21),所述耳板(21)的中心设有与地面连接的支撑螺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角度的缓冲床,包括固定座、支撑座、固定板和支撑板,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固定焊接有两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座底部的两侧分别与两组固定座的顶部固定焊接,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固定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两侧开设的支撑槽的两侧均固定焊接有支撑轴承座,支撑轴承座的内圈设有贯穿支撑板的转动轴,所述支撑板下半部挖设的滑动槽内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的下半部设有与调节装置连接的支撑杆,所述调节装置的底部与支撑座的顶部固定焊接,所述支撑板和固定板的顶部均固定焊接有多组内周榫接有缓冲条的置物座。该可调角度的缓冲床,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传送带,同时能够根据需要的角度进行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施汝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奥斯启冶矿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193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