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平定向钻机的钻杆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0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杆制动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水平定向钻机的钻杆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水平定向钻机是在不开挖地表面的条件下,铺设多种地下公用设施例如管道、电缆的一种施工机械,它广泛应用于供水、电力、电讯、天然气、煤气、石油等管线铺设施工中,它适用于沙土、粘土、卵石等地况,水平定向钻进技术是将石油工业的定向钻进技术和传统的管线施工方法结合在一起的一项施工新技术,它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精度高、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供水、煤气、电力、电讯、天然气、石油等管线铺设施工工程中,为了控制钻杆的转动状态,因此用于水平定向钻机的钻杆制动装置是一种重要的矿山部件,在现有的用于水平定向钻机的钻杆制动装置中,还没有一种用于水平定向钻机的钻杆制动装置,还都是通过带动钻杆的动力源进行停止转动,使钻杆处于制动状态,由于动力源在停止转动时,使钻杆的制动状态存在缓冲状态,在进行水平定向钻时,会对钻杆产生损坏和影响水平定向钻的孔的精度。

基于申请人的技术交底书和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发明的申请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客体是一种用于水平定向钻机的钻杆制动装置。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水平定向钻机的钻杆制动装置,因此防止对钻杆产生损坏,提高了水平定向钻的孔的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设置为与水平定向钻机的钻杆联接的制动轴、设置与高压液体连通的伸缩缸装置、设置在伸缩缸装置与制动轴之间的制动片组。

由于设计了制动轴、伸缩缸装置和制动片组,通过制动轴,实现了与水平定向钻机的钻杆连接,通过伸缩缸装置和制动片组,实现了对制动轴的交错接触摩擦产生制动作用力,因此防止对钻杆产生损坏,提高了水平定向钻的孔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产生及时状态制动作用力的方式把制动轴、伸缩缸装置和制动片组相互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交错接触摩擦产生制动作用力的方式把制动片组与制动轴和伸缩缸装置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伸缩缸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壳体、挡片、端缸套、内缸套、活塞和直通接头。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制动片组设置为包含有定摩擦片和动摩擦片。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具有平键的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制动轴上。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具有外密封圈、内密封圈和端密封圈的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伸缩缸装置中。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在制动轴上分别设置有平键和动摩擦片,制动轴设置在挡片上并且挡片设置在壳体上,定摩擦片设置在壳体与动摩擦片之间并且端缸套设置在壳体上,内缸套设置在端缸套中并且在内缸套与端缸套之间设置有外密封圈,活塞设置在定摩擦片和内缸套之间并且在活塞和内缸套之间设置有内密封圈,直通接头设置在端缸套上并且在直通接头与端缸套之间设置有端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制动轴设置为圆形杆状体并且制动轴的中间部设置为与挡片转动式联接,制动轴的外端头设置为与平键镶嵌式联接并且制动轴的内端头设置为与动摩擦片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平键设置为矩形条状体并且平键设置为与制动轴沉入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壳体设置为t字形筒状体并且壳体的内壁设置为与定摩擦片联接,壳体的左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挡片镶嵌式联接并且壳体的右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端缸套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挡片设置为具有通孔体的板状体并且挡片的通孔体设置为与制动轴联接,挡片设置为与壳体沉入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端缸套设置为t字形盖状体并且端缸套的敞口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壳体联接,端缸套的盲孔体设置为与内缸套联接并且端缸套的盲孔体的底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直通接头联接,端缸套的盲孔体的内壁设置为与外密封圈接触式联接并且端缸套的盲孔体的底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端密封圈接触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内缸套设置为圆形筒状体并且内缸套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端缸套联接,内缸套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活塞接触式联接并且内缸套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内密封圈接触式联接,内缸套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外密封圈镶嵌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活塞设置为u字形棒状体并且活塞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内缸套接触式联接,活塞的外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定摩擦片接触式联接并且活塞的内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直通接头相对应分布,活塞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内密封圈镶嵌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直通接头的内端头设置为与端缸套螺纹式联接并且直通接头的内端头设置为与端密封圈接触式联接,直通接头的外端头设置为与高压液体源连通。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外密封圈设置为o形密封圈并且外密封圈设置为与内缸套嵌入式联接,外密封圈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端缸套接触式联接,内密封圈设置为孔用聚氨酯密封圈并且内密封圈设置为与活塞嵌入式联接,内密封圈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内缸套接触式联接,端密封圈设置为组合密封圈并且端密封圈的内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端缸套接触式联接,端密封圈的外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直通接头接触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定摩擦片和动摩擦片分别设置为圆形板状体并且定摩擦片和动摩擦片设置为呈相互交错排列分布,定摩擦片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壳体联接并且动摩擦片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制动轴联接,处于外端的其中一个定摩擦片设置为与挡片接触式联接并且处于外端的其中另一个定摩擦片设置为与活塞接触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制动轴、定摩擦片和动摩擦片与壳体、挡片、端缸套、内缸套、活塞和直通接头设置为按照液压制动的方式分布并且制动轴、定摩擦片、动摩擦片、壳体、挡片、端缸套、内缸套、活塞和直通接头与平键设置为按照外接的方式分布,制动轴、定摩擦片、动摩擦片、壳体、挡片、端缸套、内缸套、活塞和直通接头与外密封圈、内密封圈和端密封圈设置为按照缝隙密封的方式分布并且制动轴的中心线、壳体的中心线、挡片的中心线、定摩擦片的中心线、动摩擦片的中心线、端缸套的中心线、外密封圈的中心线、内密封圈的中心线、内缸套的中心线、活塞的中心线、端密封圈的中心线和直通接头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在本技术方案中,产生及时状态制动作用力的制动轴、伸缩缸装置和制动片组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水平定向钻机的钻杆制动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制动轴-1、平键-2、壳体-5、挡片-6、定摩擦片-7、动摩擦片-8、端缸套-9、外密封圈-10、内密封圈-11、内缸套-12、活塞-3、端密封圈-14、直通接头-15。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另外,除非特别说明,在下面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设备和材料均是市售可得的,如没有明确说明处理条件,请参考购买的产品说明书或者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进。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制动轴1、平键2、壳体5、挡片6、定摩擦片7、动摩擦片8、端缸套9、外密封圈10、内密封圈11、内缸套12、活塞13、端密封圈14和直通接头15并且在制动轴1上分别设置有平键2和动摩擦片8,制动轴1设置在挡片6上并且挡片6设置在壳体5上,定摩擦片7设置在壳体5与动摩擦片8之间并且端缸套9设置在壳体5上,内缸套12设置在端缸套9中并且在内缸套12与端缸套9之间设置有外密封圈10,活塞13设置在定摩擦片7和内缸套12之间并且在活塞13和内缸套12之间设置有内密封圈11,直通接头15设置在端缸套9上并且在直通接头15与端缸套9之间设置有端密封圈14。

在本实施例中,制动轴1设置为圆形杆状体并且制动轴1的中间部设置为与挡片6转动式联接,制动轴1的外端头设置为与平键2镶嵌式联接并且制动轴1的内端头设置为与动摩擦片8联接。

通过制动轴1,形成了对挡片6和动摩擦片8的支撑连接点,由制动轴1,实现了与挡片6的连接,实现了与动摩擦片8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钻杆的连接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平键2设置为矩形条状体并且平键2设置为与制动轴1沉入式联接。

通过平键2,形成了对制动轴1的支撑连接点,由平键2,实现了与制动轴1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钻杆的连接中间件。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5设置为t字形筒状体并且壳体5的内壁设置为与定摩擦片7联接,壳体5的左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挡片6镶嵌式联接并且壳体5的右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端缸套9联接。

通过壳体5,形成了对挡片6、定摩擦片7和端缸套9的支撑连接点,由壳体5,实现了与挡片6的连接,实现了与定摩擦片7的连接,实现了与端缸套9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定摩擦片7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挡片6设置为具有通孔体的板状体并且挡片6的通孔体设置为与制动轴1联接,挡片6设置为与壳体5沉入式联接。

通过挡片6,形成了对制动轴1和壳体5的支撑连接点,由挡片6,实现了与制动轴1的连接,实现了与壳体5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制动轴1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端缸套9设置为t字形盖状体并且端缸套9的敞口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壳体5联接,端缸套9的盲孔体设置为与内缸套12联接并且端缸套9的盲孔体的底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直通接头15联接,端缸套9的盲孔体的内壁设置为与外密封圈10接触式联接并且端缸套9的盲孔体的底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端密封圈14接触式联接。

通过端缸套9,形成了对壳体5、内缸套12、直通接头15、外密封圈10和端密封圈14的支撑连接点,由端缸套9,实现了与壳体5的连接,实现了与内缸套12的连接,实现了与直通接头15的连接,实现了与外密封圈10的连接,实现了与端密封圈14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活塞13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内缸套12设置为圆形筒状体并且内缸套12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端缸套9联接,内缸套12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活塞13接触式联接并且内缸套12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内密封圈11接触式联接,内缸套12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外密封圈10镶嵌式联接。

通过内缸套12,形成了对端缸套9、活塞13、外密封圈10和内密封圈11的支撑连接点,由内缸套12,实现了与端缸套9的连接,实现了与活塞13的连接,实现了与外密封圈10的连接,实现了与内密封圈11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活塞13的活动支撑缸。

在本实施例中,活塞13设置为u字形棒状体并且活塞13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内缸套12接触式联接,活塞13的外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定摩擦片7接触式联接并且活塞13的内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直通接头15相对应分布,活塞13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内密封圈11镶嵌式联接。

通过活塞13,形成了对定摩擦片7、内缸套12、内密封圈11和直通接头15的支撑连接点,由活塞13,实现了与定摩擦片7的连接,实现了与内缸套12的连接,实现了与内密封圈11的连接,实现了与直通接头15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对定摩擦片7和动摩擦片8之间产生压紧作用力。

在本实施例中,直通接头15的内端头设置为与端缸套9螺纹式联接并且直通接头15的内端头设置为与端密封圈14接触式联接,直通接头15的外端头设置为与高压液体源连通。

通过直通接头15,形成了对端缸套9和端密封圈14的支撑连接点,由直通接头15,实现了与端缸套9的连接,实现了与端密封圈14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对内缸套12和活塞13之间注入高压液体。

在本实施例中,外密封圈10设置为o形密封圈并且外密封圈10设置为与内缸套12嵌入式联接,外密封圈10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端缸套9接触式联接,内密封圈11设置为孔用聚氨酯密封圈并且内密封圈11设置为与活塞13嵌入式联接,内密封圈11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内缸套12接触式联接,端密封圈14设置为组合密封圈并且端密封圈14的内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端缸套9接触式联接,端密封圈14的外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直通接头15接触式联接。

通过外密封圈10,形成了对端缸套9和内缸套12的支撑连接点,由外密封圈10,实现了与端缸套9的连接,实现了与内缸套12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对端缸套9和内缸套12之间进行密封,通过内密封圈11,形成了对活塞13和内缸套12的支撑连接点,由内密封圈11,实现了与活塞13的连接,实现了与内缸套12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对活塞13和内缸套12之间进行密封,通过端密封圈14,形成了对端缸套9和直通接头15的支撑连接点,由端密封圈14,实现了与端缸套9的连接,实现了与直通接头15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对直通接头15和端缸套9之间进行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定摩擦片7和动摩擦片8分别设置为圆形板状体并且定摩擦片7和动摩擦片8设置为呈相互交错排列分布,定摩擦片7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壳体5联接并且动摩擦片8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制动轴1联接,处于外端的其中一个定摩擦片7设置为与挡片6接触式联接并且处于外端的其中另一个定摩擦片7设置为与活塞13接触式联接。

通过定摩擦片7和动摩擦片8,形成了对制动轴1、壳体5、挡片6和活塞13的支撑连接点,由动摩擦片8,实现了与制动轴1的连接,由定摩擦片7,实现了与挡片6的连接,实现了与壳体5的连接,实现了与活塞13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对制动轴1产生制动作用力。

在本实施例中,制动轴1、定摩擦片7和动摩擦片8与壳体5、挡片6、端缸套9、内缸套12、活塞13和直通接头15设置为按照液压制动的方式分布并且制动轴1、定摩擦片7、动摩擦片8、壳体5、挡片6、端缸套9、内缸套12、活塞13和直通接头15与平键2设置为按照外接的方式分布,制动轴1、定摩擦片7、动摩擦片8、壳体5、挡片6、端缸套9、内缸套12、活塞13和直通接头15与外密封圈10、内密封圈11和端密封圈14设置为按照缝隙密封的方式分布并且制动轴1的中心线、壳体5的中心线、挡片6的中心线、定摩擦片7的中心线、动摩擦片8的中心线、端缸套9的中心线、外密封圈10的中心线、内密封圈11的中心线、内缸套12的中心线、活塞13的中心线、端密封圈14的中心线和直通接头15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通过平键2,把制动轴1与水平定向钻机的钻杆连接,在水平定向钻机处于工作状态时,定摩擦片7和动摩擦片8处于分离状态,制动轴1随水平定向钻机的钻杆在挡片6中进行转动,当需要对水平定向钻机的钻杆进行制动时,高压液体通过直通接头15注入到活塞13与内缸套12之间的区间中,推动活塞13在内缸套12向外移动,活塞13对处于外端的其中另一个定摩擦片7产生推动力,使定摩擦片7和动摩擦片8进行合拢,通过定摩擦片7和动摩擦片8之间的摩擦作用力,对制动轴1产生制动力,带动水平定向钻机的钻杆停止转动,当水平定向钻机进行工作时,高压液体通过直通接头15从活塞13与内缸套12之间的区间排出,活塞13在内缸套12向内移动,活塞13不再对处于外端的其中另一个定摩擦片7产生推动力,使定摩擦片7和动摩擦片8分离,制动轴1在挡片6中处于自由转动状态,外密封圈10对端缸套9与内缸套12进行密封,内密封圈11对活塞13与内缸套12进行密封,端密封圈14对端缸套9与直通接头15进行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按照产生及时状态制动作用力的方式把制动轴1、伸缩缸装置和制动片组相互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交错接触摩擦产生制动作用力的方式把制动片组与制动轴1和伸缩缸装置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伸缩缸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壳体5、挡片6、端缸套9、内缸套12、活塞13和直通接头15。

在本实施例中,制动片组设置为包含有定摩擦片7和动摩擦片8。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具有平键2的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制动轴1上。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具有外密封圈10、内密封圈11和端密封圈14的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伸缩缸装置中。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制动轴1、伸缩缸装置和制动片组,通过制动轴1,实现了与水平定向钻机的钻杆连接,通过伸缩缸装置和制动片组,实现了对制动轴1的交错接触摩擦产生制动作用力,因此防止对钻杆产生损坏,提高了水平定向钻的孔的精度。

2、由于设计了壳体5、挡片6、端缸套9、内缸套12、活塞13和直通接头15,实现了内嵌式伸缩头。

3、由于设计了定摩擦片7和动摩擦片8,实现了双摩擦片的制动。

4、由于设计了平键2,实现了制动轴1与水平定向钻机的钻杆的可拆卸连接。

5、由于设计了外密封圈10、内密封圈11和端密封圈14,实现了间隙密封。

6、由于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还有其它的与产生及时状态制动作用力的制动轴1、伸缩缸装置和制动片组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因此在内,凡是包含有设置为与水平定向钻机的钻杆联接的制动轴1、设置与高压液体连通的伸缩缸装置、设置在伸缩缸装置与制动轴1之间的制动片组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水平定向钻机的钻杆制动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设置为与水平定向钻机的钻杆联接的制动轴(1)、设置与高压液体连通的伸缩缸装置、设置在伸缩缸装置与制动轴(1)之间的制动片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平定向钻机的钻杆制动装置,其特征是:按照产生及时状态制动作用力的方式把制动轴(1)、伸缩缸装置和制动片组相互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平定向钻机的钻杆制动装置,其特征是:按照交错接触摩擦产生制动作用力的方式把制动片组与制动轴(1)和伸缩缸装置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平定向钻机的钻杆制动装置,其特征是:伸缩缸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壳体(5)、挡片(6)、端缸套(9)、内缸套(12)、活塞(13)和直通接头(15),

或,制动片组设置为包含有定摩擦片(7)和动摩擦片(8),

或,还包含有具有平键(2)的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制动轴(1)上,

或,还包含有具有外密封圈(10)、内密封圈(11)和端密封圈(14)的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伸缩缸装置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水平定向钻机的钻杆制动装置,其特征是:在制动轴(1)上分别设置有平键(2)和动摩擦片(8),制动轴(1)设置在挡片(6)上并且挡片(6)设置在壳体(5)上,定摩擦片(7)设置在壳体(5)与动摩擦片(8)之间并且端缸套(9)设置在壳体(5)上,内缸套(12)设置在端缸套(9)中并且在内缸套(12)与端缸套(9)之间设置有外密封圈(10),活塞(13)设置在定摩擦片(7)和内缸套(12)之间并且在活塞(13)和内缸套(12)之间设置有内密封圈(11),直通接头(15)设置在端缸套(9)上并且在直通接头(15)与端缸套(9)之间设置有端密封圈(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水平定向钻机的钻杆制动装置,其特征是:制动轴(1)设置为圆形杆状体并且制动轴(1)的中间部设置为与挡片(6)转动式联接,制动轴(1)的外端头设置为与平键(2)镶嵌式联接并且制动轴(1)的内端头设置为与动摩擦片(8)联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水平定向钻机的钻杆制动装置,其特征是:壳体(5)设置为t字形筒状体并且壳体(5)的内壁设置为与定摩擦片(7)联接,壳体(5)的左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挡片(6)镶嵌式联接并且壳体(5)的右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端缸套(9)联接,

或,挡片(6)设置为具有通孔体的板状体并且挡片(6)的通孔体设置为与制动轴(1)联接,挡片(6)设置为与壳体(5)沉入式联接,

或,端缸套(9)设置为t字形盖状体并且端缸套(9)的敞口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壳体(5)联接,端缸套(9)的盲孔体设置为与内缸套(12)联接并且端缸套(9)的盲孔体的底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直通接头(15)联接,端缸套(9)的盲孔体的内壁设置为与外密封圈(10)接触式联接并且端缸套(9)的盲孔体的底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端密封圈(14)接触式联接,

或,内缸套(12)设置为圆形筒状体并且内缸套(12)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端缸套(9)联接,内缸套(12)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活塞(13)接触式联接并且内缸套(12)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内密封圈(11)接触式联接,内缸套(12)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外密封圈(10)镶嵌式联接,

或,活塞(13)设置为u字形棒状体并且活塞(13)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内缸套(12)接触式联接,活塞(13)的外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定摩擦片(7)接触式联接并且活塞(13)的内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直通接头(15)相对应分布,活塞(13)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内密封圈(11)镶嵌式联接,

或,直通接头(15)的内端头设置为与端缸套(9)螺纹式联接并且直通接头(15)的内端头设置为与端密封圈(14)接触式联接,直通接头(15)的外端头设置为与高压液体源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水平定向钻机的钻杆制动装置,其特征是:平键(2)设置为矩形条状体并且平键(2)设置为与制动轴(1)沉入式联接,

或,外密封圈(10)设置为o形密封圈并且外密封圈(10)设置为与内缸套(12)嵌入式联接,外密封圈(10)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端缸套(9)接触式联接,内密封圈(11)设置为孔用聚氨酯密封圈并且内密封圈(11)设置为与活塞(13)嵌入式联接,内密封圈(11)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内缸套(12)接触式联接,端密封圈(14)设置为组合密封圈并且端密封圈(14)的内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端缸套(9)接触式联接,端密封圈(14)的外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直通接头(15)接触式联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水平定向钻机的钻杆制动装置,其特征是:定摩擦片(7)和动摩擦片(8)分别设置为圆形板状体并且定摩擦片(7)和动摩擦片(8)设置为呈相互交错排列分布,定摩擦片(7)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壳体(5)联接并且动摩擦片(8)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制动轴(1)联接,处于外端的其中一个定摩擦片(7)设置为与挡片(6)接触式联接并且处于外端的其中另一个定摩擦片(7)设置为与活塞(13)接触式联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水平定向钻机的钻杆制动装置,其特征是:制动轴(1)、定摩擦片(7)和动摩擦片(8)与壳体(5)、挡片(6)、端缸套(9)、内缸套(12)、活塞(13)和直通接头(15)设置为按照液压制动的方式分布并且制动轴(1)、定摩擦片(7)、动摩擦片(8)、壳体(5)、挡片(6)、端缸套(9)、内缸套(12)、活塞(13)和直通接头(15)与平键(2)设置为按照外接的方式分布,制动轴(1)、定摩擦片(7)、动摩擦片(8)、壳体(5)、挡片(6)、端缸套(9)、内缸套(12)、活塞(13)和直通接头(15)与外密封圈(10)、内密封圈(11)和端密封圈(14)设置为按照缝隙密封的方式分布并且制动轴(1)的中心线、壳体(5)的中心线、挡片(6)的中心线、定摩擦片(7)的中心线、动摩擦片(8)的中心线、端缸套(9)的中心线、外密封圈(10)的中心线、内密封圈(11)的中心线、内缸套(12)的中心线、活塞(13)的中心线、端密封圈(14)的中心线和直通接头(15)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水平定向钻机的钻杆制动装置,包含有设置为与水平定向钻机的钻杆联接的制动轴(1)、设置与高压液体连通的伸缩缸装置、设置在伸缩缸装置与制动轴(1)之间的制动片组,通过制动轴(1),实现了与水平定向钻机的钻杆连接,通过伸缩缸装置和制动片组,实现了对制动轴(1)的交错接触摩擦产生制动作用力,因此防止对钻杆产生损坏,提高了水平定向钻的孔的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程伟;王允峰;李光永;王宗禄;赵斌;刘文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祥德机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0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18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