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箱结构及应用其的音乐枕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7


本实用新型属于音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箱结构及应用其的音乐枕头。



背景技术:

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使得很多人精神上的高度紧张,从而导致很多人难以入睡或者多梦的现象,很多人通常喜欢在小憩、睡觉前听上一段音乐以达到安然入睡的作用,从达到放松情绪,缓解压力的目的。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音乐枕头,这些音乐枕头就是将将控制盒、音箱与枕头结合在一起的,这样,人们在睡觉前可以听一段音乐,以便达到安然入睡的作用。但是,现有的音乐枕头中的音箱工作时,其他声波传递方向是向四周扩散的,用户在使用音乐枕时,用户身边的人也能够听到音乐枕头播放的音乐,这会对他人造成干扰,而且无法给用户带来体感振动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音箱结构及应用其的音乐枕头,该音响结构中的喇叭本体仅与环状托盘接触,而不与支脚及硅胶壳体接触,可以确保有效音波的主要传输方向是垂直于环状托盘的,并通过硅胶壳体给用户带来体感振动的效果,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音箱结构,包括控制盒及若干个与所述控制盒电性连接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音箱包括一硅胶壳体,所述硅胶壳体内设有一振动架及一设置在所述振动架上的无鼓纸的喇叭本体,所述硅胶壳体包括一硅胶上壳及与所述硅胶上壳密封在一起的硅胶下壳,所述硅胶下壳与所述硅胶上壳相对的端面上设有一环状容胶槽,所述容胶槽将所述硅胶下壳的端面从外到里分别间隔设成一第一固定壁和一夹持壁,所述振动架设置在所述硅胶下壳内,所述振动架包括一环状托盘和设置在所述托盘外周边上的多个支脚,所述支脚包括一沿所述托盘水平方向由所述托盘外周边向所述夹持壁端面方向逐渐抬升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设有一朝所述托盘外侧方向水平延伸且设置在所述夹持壁的端面上的第二连接板,所述夹持壁的端面上间隔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配合的第一定位缺口,所述第二连接板适配在第一定位缺口中,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设有一竖直向下延伸至所述容胶槽内的第三连接板,所述容胶槽邻近所述夹持壁外壁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板适配的插接口,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另一端插设在所述插接口中,所述夹持壁的外壁与所述第三连接板对应的位置设有一与所述第三连接板配合的第二定位缺口,所述第三连接板适配在所述第二定位缺口中,所述喇叭本体设置在所述托盘上,所述托盘与所述硅胶下壳间隔设置,所述喇叭本体与所述硅胶下壳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硅胶上壳与所述硅胶下壳相对的底面设有一与所述容胶槽匹配的第二固定壁,所述第二固定壁适配在所述容胶槽内并与所述容胶槽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壁靠近所述硅胶上壳外壁的一侧设有一抵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壁的端面上的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二固定壁靠近所述硅胶上壳内壁的一侧设有一抵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表面的第二台阶面。

进一步地,所述支脚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所述支脚均位于所述托盘的同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音箱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喇叭本体的音圈靠近所述托盘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壁的外侧设有一与所述第一固定壁的端面平齐的第一外接线安装槽,所述第一台阶面的外侧设有一与所述第一台阶面平齐的并与所述第一外接线安装槽对应配合的第二外接线安装槽,所述第一外接线安装槽和第二外接线安装槽扣合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盒包括一侧开口的盒体及扣合在所述盒体的开口处的盖板,所述盒体内设有一电源及主控电路板,所述电源与所述主控电路板连接,所述喇叭本体与所述主控电路板连接,所述主控电路板与所述盖板相对的一侧设有控制按键及充电接口,所述盖板上设有与控制按键对应的按钮及与充电接口对应的安装孔,所述盒体开口处的四个角落分别设有一卡扣,所述盖板上设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孔,所述盒体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设有多个镂空。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电路板上设有一蓝牙接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硅胶上壳为碗形上壳,所述硅胶下壳为碗形下壳。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音乐枕头,包括一枕头本体,还包括如上述的音箱结构,所述音箱结构设置在所述枕头本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音箱结构,其音箱包括一中空结构的硅胶壳体,硅胶壳体内设有一振动架及设置在振动架上的无鼓纸的喇叭本体,振动架设置在硅胶下壳内,振动架包括一环状托盘和设置在托盘外周边上的多个支脚,硅胶上壳和硅胶下壳的底部均为与环状托盘平行的平板结构,支脚一沿托盘水平方向由托盘外周边向夹持壁端面方向逐渐抬升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设有一朝托盘外侧方向水平延伸且设置在夹持壁端面上的第二连接板,夹持壁的端面上间隔设有与第二连接板配合的第一定位缺口,第二连接板适配在第一定位缺口中,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设有一竖直向下延伸在容胶槽内的第三连接板,容胶槽邻近与夹持壁外壁的位置相连接的位置设有与第三连接板适配的插接口,第三连接板的另一端插设在插接口中,夹持壁的外壁与第三连接板对应的位置设有一与第三连接板配合的第二定位缺口,可以防止所述振动架发生位移,进而防止所述喇叭本体发生位移,第三连接板适配在第二定位缺口中,喇叭本体设置在托盘上,托盘与硅胶下壳间隔设置,喇叭本体与硅胶下壳间隔设置,这样,利用托盘代替鼓纸作为喇叭本体的振动发声源,使得有效音波主要以垂直于托盘的方向进行传播,实现了音波的定向传输,支脚可以在保证振动架在合适的结构强度的条件下,音箱有足够的音量调节范围,硅胶上壳和硅胶下壳的底部均为与托盘平行的平板结构可以确保有效音波的传输方向不会发生改变,喇叭本体仅与托盘接触,而不与支脚及硅胶壳体接触,可以确保有效音波的主要传输方向是垂直于托盘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用户音乐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箱结构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箱结构其振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箱结构其硅胶下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箱结构其硅胶下壳、振动架及喇叭本体的装配在一起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箱结构其硅胶下壳、振动架及喇叭本体的装配在一起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箱结构其硅胶上壳、硅胶下壳、振动架及喇叭本体的装配在一起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箱结构,包括控制盒1及若干个与所述控制盒1电性连接的音箱2,所述音箱2包括一中空结构的硅胶壳体(图中未标示),所述硅胶壳体内设有一振动架22及设置在所述振动架22上的无鼓纸的喇叭本体23,所述硅胶壳体包括一硅胶上壳21及与所述硅胶上壳21密封在一起的硅胶下壳24,硅胶上壳21和硅胶下壳24连接后形成音腔,有利于提高所述喇叭本体23的播放音质,而且硅胶材质可提高播放音质的振动体感,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所述硅胶下壳24与所述硅胶上壳21相对的端面上设有一环状容胶槽241,所述容胶槽241将所述硅胶下壳24的端面从外到里分别间隔设成一第一固定壁242和一夹持壁243且所述夹持壁243的端面高于所述固定壁242的端面,所述振动架22设置在所述硅胶下壳24内,所述振动架22包括一环状托盘221和设置在所述托盘221外周边上的多个支脚222,所述硅胶上壳21和硅胶下壳24的底部均为与所述环状托盘221平行的平板结构,可确保有效音波的传输方向不会发生改变,所述支脚222包括一沿所述托盘221水平方向由所述托盘221外周边向所述夹持壁243端面方向逐渐抬升的第一连接板2221,所述第一连接板2221的另一端设有一朝所述托盘221外侧方向水平延伸且设置在所述夹持壁243端面上的第二连接板2222,所述夹持壁243的端面上间隔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222配合的第一定位缺口244,所述第二连接板2222适配在第一定位缺口244中,可以防止所述振动架22发生位移,进而防止所述喇叭本体23发生位移,所述第二连接板2222的另一端设有一竖直向下延伸在所述容胶槽241内的第三连接板2223,所述容胶槽241邻近与所述夹持壁243外壁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板2223适配的插接口2411,所述第三连接板2223的另一端插设在所述插接口2411中,可以进一步防止所述振动架22发生位移,进而防止所述喇叭本体23发生位移,所述夹持壁243的外壁与所述第三连接板2223对应的位置设有一与所述第三连接板2223配合的第二定位缺口245,所述第三连接板2223适配在所述第二定位缺口245中可以进一步防止所述振动架22发生位移,进而防止所述喇叭本体23发生位移,所述喇叭本体23设置在所述托盘221上,所述托盘221与所述硅胶下壳24间隔设置,所述喇叭本体23与所述硅胶下壳24间隔设置,所述喇叭本体23仅与所述托盘221接触,而不与所述支脚222及硅胶壳体接触,可以确保有效音波的主要传输方向是垂直于所述托盘221的,这样,通过利用所述托盘221代替鼓纸作为喇叭本体23的振动发声源,使得有效音波主要以垂直于所述托盘221的方向进行传播,实现了音波的定向传输,不仅能够让用户进行沉浸式的音乐体验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脚222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所述支脚222均位于所述托盘2221的同一侧,合适的支脚222数量可以在保证振动架22在合适的结构强度的条件下,振动架22中的托盘221有足够的可振动幅度,从而确保音箱有足够的音量调节范围。

本实施例中,所述音箱2的数量为两个,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音箱2的数量,音箱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来设定,优选为两个。

本实施例中,所述硅胶上壳21与所述硅胶下壳24相对的底面设有一与所述容胶槽241匹配的第二固定壁211,所述第二固定壁211适配在所述容胶槽242内并与所述容胶槽242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壁211靠近所述硅胶上壳21外壁的一侧设有一抵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壁242的端面上的第一台阶面212,所述第二固定壁211靠近所述硅胶上壳21内壁的一侧设有一抵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2222上表面的第二台阶面213,这样,当所述硅胶上壳21和硅胶下壳24在密封形成硅胶壳体时,第一台阶面212抵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壁242的端面上,第二台阶面213抵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2222上,并通过第二固定壁211和容胶槽241的配合,在所述第二固定壁211适配在所述容胶槽241内后,所述第二固定壁211与所述容胶槽241间隔设置,在所述容胶槽241填充胶水,增强了所述硅胶上壳21和硅胶下壳24的密封效果和连接强度,保证了所述硅胶上壳21和硅胶下壳24连接后形成的音腔具有密封性效果好和连接强度高的特点,有利于提高所述喇叭本体23的播放音质,而且硅胶材质可提高播放音质的振动体感,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中,所述喇叭本体23的音圈靠近所述托盘221设置,有利于提高所述喇叭本体23的播放音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壁242的外侧设有一与所述第一固定壁242的端面平齐的第一外接线安装槽246,所述第一台阶面211的外侧设有一与所述第一台阶面211平齐的并与所述第一外接线安装槽246对应配合的第二外接线安装槽214,所述第一外接线安装槽246和第二外接线安装槽214扣合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盒1包括一侧开口的盒体11及扣合在所述盒体11的开口处的盖板12,所述盒体11内设有一电源13及主控电路板14,所述电源13与所述主控电路板14连接,所述喇叭本体23与所述主控电路板14连接,所述主控电路板14与所述盖板12相对的一侧设有控制按键141及充电接口142,所述盖板12上设有与控制按键141对应的按钮121及与充电接口142对应的安装孔122,所述盒体11开口处的四个角落分别设有一卡扣111,所述盖板12上设有与所述卡扣111配合的卡孔123,所述盒体11远离所述盖板12的一侧设有镂空112。所述主控电路板14上设有一蓝牙接收模块,外部的终端设备可与蓝牙模块建立蓝牙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硅胶上壳21为碗形上壳,所述硅胶下壳2为碗形下壳。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音乐枕头,包括一枕头本体,还包括如上所述的音箱结构,所述音箱结构设置在所述枕头本体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音箱结构不限于仅仅应用在音乐枕头中,还可以应用在其他领域中,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音箱结构,其音箱包括一中空结构的硅胶壳体,硅胶壳体内设有一振动架及设置在振动架上的无鼓纸的喇叭本体,振动架设置在硅胶下壳内,振动架包括一环状托盘和设置在托盘外周边上的多个支脚,硅胶上壳和硅胶下壳的底部均为与环状托盘平行的平板结构,支脚一沿托盘水平方向由托盘外周边向夹持壁端面方向逐渐抬升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设有一朝托盘外侧方向水平延伸且设置在夹持壁端面上的第二连接板,夹持壁的端面上间隔设有与第二连接板配合的第一定位缺口,第二连接板适配在第一定位缺口中,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设有一竖直向下延伸在容胶槽内的第三连接板,容胶槽邻近与夹持壁外壁的位置相连接的位置设有与第三连接板适配的插接口,第三连接板的另一端插设在插接口中,夹持壁的外壁与第三连接板对应的位置设有一与第三连接板配合的第二定位缺口,可以防止所述振动架发生位移,进而防止所述喇叭本体发生位移,第三连接板适配在第二定位缺口中,喇叭本体设置在托盘上,托盘与硅胶下壳间隔设置,喇叭本体与硅胶下壳间隔设置,这样,利用托盘代替鼓纸作为喇叭本体的振动发声源,使得有效音波主要以垂直于托盘的方向进行传播,实现了音波的定向传输,支脚可以在保证振动架在合适的结构强度的条件下,音箱有足够的音量调节范围,硅胶上壳和硅胶下壳的底部均为与托盘平行的平板结构可以确保有效音波的传输方向不会发生改变,喇叭本体仅与托盘接触,而不与支脚及硅胶壳体接触,可以确保有效音波的主要传输方向是垂直于托盘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用户音乐体验。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音箱结构,包括控制盒及若干个与所述控制盒电性连接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音箱包括一硅胶壳体,所述硅胶壳体内设有一振动架及一设置在所述振动架上的无鼓纸的喇叭本体,所述硅胶壳体包括一硅胶上壳及与所述硅胶上壳密封在一起的硅胶下壳,所述硅胶下壳与所述硅胶上壳相对的端面上设有一环状容胶槽,所述容胶槽将所述硅胶下壳的端面从外到里分别间隔设成一第一固定壁和一夹持壁,所述振动架设置在所述硅胶下壳内,所述振动架包括一环状托盘和设置在所述托盘外周边上的多个支脚,所述硅胶上壳和硅胶下壳的底部均为与所述环状托盘平行的平板结构,所述支脚包括一沿所述托盘水平方向由所述托盘外周边向所述夹持壁端面方向逐渐抬升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设有一朝所述托盘外侧方向水平延伸且设置在所述夹持壁的端面上的第二连接板,所述夹持壁的端面上间隔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配合的第一定位缺口,所述第二连接板适配在第一定位缺口中,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设有一竖直向下延伸至所述容胶槽内的第三连接板,所述容胶槽邻近所述夹持壁外壁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板适配的插接口,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另一端插设在所述插接口中,所述夹持壁的外壁与所述第三连接板对应的位置设有一与所述第三连接板配合的第二定位缺口,所述第三连接板适配在所述第二定位缺口中,所述喇叭本体设置在所述托盘上,所述托盘与所述硅胶下壳间隔设置,所述喇叭本体与所述硅胶下壳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上壳与所述硅胶下壳相对的底面设有一与所述容胶槽匹配的第二固定壁,所述第二固定壁适配在所述容胶槽内并与所述容胶槽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壁靠近所述硅胶上壳外壁的一侧设有一抵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壁的端面上的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二固定壁靠近所述硅胶上壳内壁的一侧设有一抵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表面的第二台阶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所述支脚均位于所述托盘的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音箱的数量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本体的音圈靠近所述托盘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壁的外侧设有一与所述第一固定壁的端面平齐的第一外接线安装槽,所述第一台阶面的外侧设有一与所述第一台阶面平齐的并与所述第一外接线安装槽对应配合的第二外接线安装槽,所述第一外接线安装槽和第二外接线安装槽扣合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包括一侧开口的盒体及扣合在所述盒体的开口处的盖板,所述盒体内设有一电源及主控电路板,所述电源与所述主控电路板连接,所述喇叭本体与所述主控电路板连接,所述主控电路板与所述盖板相对的一侧设有控制按键及充电接口,所述盖板上设有与控制按键对应的按钮及与充电接口对应的安装孔,所述盒体开口处的四个角落分别设有一卡扣,所述盖板上设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孔,所述盒体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设有多个镂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音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板上设有一蓝牙接收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上壳为碗形上壳,所述硅胶下壳为碗形下壳。

10.一种音乐枕头,包括一枕头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音箱结构,所述音箱结构设置在所述枕头本体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性提供了一种音箱结构,其硅胶壳体内设有振动架及无鼓纸的喇叭本体,振动架设置在硅胶下壳内,振动架包括一环状托盘和设置在托盘外周边上的多个支脚,支脚一沿托盘水平方向由托盘外周边向夹持壁端面方向逐渐抬升的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设有一朝托盘外侧方向水平延伸且设置在夹持壁端面上的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设有一竖直向下延伸在容胶槽内的第三连接板,喇叭本体设置在托盘上,托盘与硅胶下壳间隔设置,托盘可代替鼓纸作为喇叭本体的振动发声源,使得有效音波主要以垂直于托盘的方向进行传播,实现了音波的定向传输,有利于提高用户音乐体验,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音乐枕头。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燕林
技术研发日:2019.11.0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18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