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传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可调支脚的传输线。
背景技术:
17世纪中,美国开始应用架空索道传送散状物料;19世纪中叶,各种现代结构的传送带输送机相继出现。1868年,在英国出现了皮带式传送带输送机;1887年,在美国出现了螺旋输送机;1905年,在瑞士出现了钢带式输送机;1906年,在英国和德国出现了惯性输送机。此后,传送带输送机受到机械制造、电机、化工和冶金工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成为物料搬运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带式传动是传输设备上适用非常广泛的一种传动方式,其广泛应用在自动化工厂的各个方面,而在现场设置传输线时,现场的地形结构不能保证整体的平整,尤其是传输线距离越长,地形因素对传输线的影响越大,导致传输线在铺设时工作量大、铺设难度高,现有技术存在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可调支脚的传输线,通过在支撑装置上设置可以调节传输装置和支撑腿之间角度的连接座,保证支撑装置在不同地形下仍然能够保持水平,减少在工厂内铺设传输线的工作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可调支脚的传输线,包括有传输装置和用于支撑所述传输装置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有支撑腿和设置在所述支撑腿端部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包括有与所述支撑装置固定连接的连接件以及与所述支撑腿固定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件包括有与所述传输装置固定连接的支撑面板和与所述连接板相对设置的调节面板,所述连接板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调节面板上设置有多个同心设置的弧形槽,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弧形槽一一对应的通孔,所述弧形槽与所述通孔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的紧固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上多个同心设置的弧形槽能够使连接件与连接板呈一定角度连接,保证在调节时连接件以圆弧槽的圆心发生转动,方便使用者调节,连接件与连接板之间通过紧固件实现固定,方便使用者拆卸连接件与连接板,便于在铺设传输线后进行连接座的微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面板上的弧形槽设置有三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个弧形槽能够尽可能的延长弧形槽开设的长度即增加了连接板可调节的角度,同时三个弧形槽能够保证连接板与连接件固定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面板上还开设有位于所述弧形槽圆心处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连接板和/或调节面板转动连接,所述弧形槽设置有一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弧形槽圆心处设置的转动轴即可限定连接件与连接板之间相对位置,使连接件仅能以转动轴为中心转动,通过弧形槽内设置的紧固件实现连接件角度的固定,进一步提高连接座调节、固定时的可操作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固件包括有穿设所述通孔和所述弧形槽的螺杆和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杆上的抵接螺母,所述螺杆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抵接螺母对应的螺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抵接螺母挤压连接件实现连接件与连接板之间的固定,方便使用者固定和拆卸连接件和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连接座的结构更加紧凑,在连接件与连接板固定时,将螺杆直接穿过弧形槽并将抵接螺母螺纹连接于螺杆上即可完成连接件与连接板的装配,提高连接座的装配效率和装配的便捷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座还具有与所述转动轴对应设置的套筒,所述转动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套筒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转动轴以限制连接件、连接板沿自身轴向滑动为主,减少转动轴受到的径向载荷,提高转动轴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轴呈分体结构设置,包括有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挡板、另一端设置有螺纹杆;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挡板、另一端开设有螺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转动轴的拆卸和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腿沿自身长度方向伸缩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使用者调节支撑腿的长度以支撑倾斜后的传输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使用者通过连接座即可调节支撑脚与传输线之间的角度,方便在传输线在铺设时随现场环境调整连接座的角度;
2、使用者还可以配合可调节支撑腿实现传输线爬升或降低的支撑,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传输线和支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支撑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支撑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中转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输线;2、支撑装置;21、连接座;211、连接件;2111、支撑面板;2112、调节面板;212、连接板;213、弧形槽;22、支撑腿;221、插接杆;222、插接套;223、固定件;3、紧固件;31、螺杆;32、抵接螺母;4、转动轴;41、第一转轴;42、第二转轴;43、挡板;44、螺纹杆;45、螺纹孔;5、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可调支脚的传输线,包括有传输装置和用于支撑传输装置的支撑装置,结合图2所示,支撑装置包括有支撑腿和设置在支撑腿端部的连接座,连接座包括有与支撑装置固定连接的连接件以及与支撑腿固定连接的连接板,连接件包括有与传输装置固定连接的支撑面板和与连接板相对设置的调节面板,连接板沿竖直方向延伸,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同心设置的弧形槽,调节面板上设置有与弧形槽一一对应的通孔,弧形槽与通孔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的紧固件,为了增大连接座的可调角度以及连接件与连接板固定的稳定性,本方案中,连接板上的弧形槽设置有三个,连接板上同心设置的弧形槽能够使连接件与连接板呈一定角度连接,保证在调节时连接件以圆弧槽的圆心发生转动,方便使用者调节,连接件与连接板之间通过紧固件实现固定,方便使用者拆卸连接件与连接板,便于在铺设传输线后进行连接座的微调。
本方案中,紧固件包括有穿设通孔和弧形槽的螺杆和螺纹连接于螺杆上的抵接螺母,螺杆的端部设置有与抵接螺母对应的螺帽。结合图3和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的提高连接件的整体性,螺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连接板上,在连接件与连接板固定时,将螺杆直接穿过弧形槽并将抵接螺母螺纹连接于螺杆上即可完成连接件与连接板的装配,提高连接座的装配效率和装配的便捷度。
为了方便使用者调节支撑腿的长度以支撑倾斜后的传输线,支撑腿沿自身长度方向伸缩设置,支撑腿包括有与连接板一体成型的插接杆以及与地面固定的插接套,插接套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插接杆的固定件,使用者通过固定件使插接杆固定于插接套内。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点在于,调节面板上设置有转动轴以及一个以转动轴为圆心的弧形槽。
结合图5所示,调节面板上还开设有位于弧形槽圆心处的转动轴,转动轴与连接板和/或调节面板转动连接,弧形槽设置有一个。连接座还具有与转动轴对应设置的套筒,转动轴转动设置在套筒内,套筒能够减少转动轴受到的径向载荷,使转动轴以限制连接件、连接板沿自身轴向滑动为主,提高转动轴的使用寿命。
如图6所示,转动轴呈分体结构设置,包括有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第一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挡板、另一端设置有螺纹杆;第二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挡板、另一端开设有螺纹孔,两相对设置的挡板能够限制连接件与连接板沿转动轴轴线方向的滑动。
通过弧形槽圆心处设置的转动轴即可限定连接件与连接板之间相对位置,使连接件仅能以转动轴为中心转动,通过弧形槽内设置的紧固件实现连接件角度的固定,进一步提高连接座调节、固定时的可操作性。
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具有可调支脚的传输线,包括有传输装置和用于支撑所述传输装置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有支撑腿和设置在所述支撑腿端部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包括有与所述支撑装置固定连接的连接件以及与所述支撑腿固定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件包括有与所述传输装置固定连接的支撑面板和与所述连接板相对设置的调节面板,所述连接板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同心设置的弧形槽,所述调节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弧形槽一一对应的通孔,所述弧形槽与所述通孔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的紧固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调支脚的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的弧形槽设置有三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调支脚的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面板上还开设有位于所述弧形槽圆心处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连接板和/或调节面板转动连接,所述弧形槽设置有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调支脚的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有穿设所述通孔和所述弧形槽的螺杆和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杆上的抵接螺母,所述螺杆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抵接螺母对应的螺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可调支脚的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可调支脚的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还具有与所述转动轴对应设置的套筒,所述转动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套筒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一种具有可调支脚的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呈分体结构设置,包括有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挡板、另一端设置有螺纹杆;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挡板、另一端开设有螺纹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调支脚的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沿自身长度方向伸缩设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