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建筑钢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调节且具有缓冲能力的建筑钢结构的稳定支座。
背景技术: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梁钢、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
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度好、抵抗变形能力强,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特别适宜;材料匀质性和各向同性好,属理想弹性体,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学的基本假定;材料塑性、韧性好,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建筑工期短;其工业化程度高,可进行机械化程度高的专业化生产。
钢结构应研究高强度钢材,大大提高其屈服点强度;此外要轧制新品种的型钢,例如h型钢(又称宽翼缘型钢)和t形钢以及压型钢板等以适应大跨度结构和超高层建筑的需要。
另外还有无热桥轻钢结构体系,建筑本身是不节能的,本技术用巧妙的特种连接件解决了建筑的冷热桥问题;小桁架结构使电缆和上下水管道从墙里穿越,施工装修都方便。
因为钢机构建筑具有以上优点,现有厂房建造中大都采用钢结构进行建造,从而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工程造价,便于快速投入生产使用,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在基层内埋设螺柱,在通过螺母将立柱和基层连接固定后,在将横梁结构和支架结构等和立柱连接固定,在安装过程中,横梁结构和支架结构等会对立柱造成挤压和碰撞,使立柱晃动并对螺柱进行挤压,有可能造成螺柱损伤,不利于保证立柱的稳定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方便调节且具有缓冲能力的建筑钢结构的稳定支座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方便调节且具有缓冲能力的建筑钢结构的稳定支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调节且具有缓冲能力的建筑钢结构的稳定支座,包括基层和底板,所述底板的下端抵触在基层的上端,所述底板的上端两侧均设有第二豁口,所述第二豁口内贯穿设有定位板,两个定位板上共同设有同步机构,所述同步机构位于底板内,所述同步机构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位于底板上,两个第二豁口内的一端侧壁上均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上设有固定机构,两个固定机构分别和两个定位板相连接,两个定位板的上端均固定有第二u型板,所述第二u型板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内贯穿设有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上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和第二u型板相连接,所述第二滑板的上端固定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下端和第二u型板的上端相抵触,所述放置板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有两个阻尼器,两个阻尼器的上端共同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设有滑动机构,两个连接板分别和两个滑动机构相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上端一侧固定有两个第一螺柱。
优选地,所述基层的上端两侧均贯穿设有两个第二螺柱,两个定位板的一侧均设有两个第一通孔,四个第一通孔分别和四个第二螺柱相对应,所述第二螺柱的上端贯穿第一通孔并延伸至定位板的上端,所述第二螺柱上螺纹套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下端抵触在定位板的上端,两个定位板的下端一侧均固定有挡板,两个挡板分别位于底板的两侧,所述基层的上端固定有限位块,所述底板的下端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内。
优选地,所述底板内的两侧均设有两个空腔,所述空腔内贯穿设有第一限位杆,同一侧的两个第一限位杆的一端固定在一个挡板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位于空腔内。
优选地,所述同步机构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在两个定位板内一端侧壁上的第一直齿条,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三开口,两个第一直齿条均位于第三开口内,且两个第一直齿条相对应,所述转轴的下端转动连接在第三开口内的底部,所述转轴上固定套装有第一齿轮,两个第一直齿条分别位于第一齿轮的两侧,两个第一直齿条均和第一齿轮相啮合。
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转轴上端的转盘,所述底板的上端设有凹槽,所述转轴的上端延伸至凹槽内,所述转盘位于凹槽内,所述转盘上贯穿设有第三螺栓,所述凹槽内的底部等间距设有多个螺纹通孔,所述第三螺栓的下端螺合至其中一个螺纹通孔内。
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连接槽内底部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上端贯穿连接槽内的顶部并延伸至底板的上端,所述第一螺杆的上端固定有旋钮,所述旋钮上螺纹套接有第二螺栓,所述底板的两侧均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第二螺栓的下端延伸至其中一个定位孔,所述第一螺杆上螺纹套接有第四直齿条,所述第四直齿条的两侧和连接槽内的相对侧壁相抵触,所述定位板的下端设有第一豁口,所述第一豁口内的顶部固定有第三直齿条,所述第四直齿条和第三直齿条相啮合。
优选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滑动套接在第二滑板上的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u型板内的相对侧壁,所述第二滑杆上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滑板的一侧和第二u型板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二滑板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上端延伸至放置板的上端,所述第二螺杆上螺纹套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两侧均滑动套接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两侧分别固定在安装腔内的顶部和底部,所述横板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二直齿条,所述第二滑板的两侧均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固定有转动板,所述安装腔内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第二开口,两个第二直齿条分别和两个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u型板位于转动板和放置板之间。
优选地,两个第二u型板的相对一侧均固定有第一u型板,两个第二u型板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定位板的上端,所述第一u型板的上端一侧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和第二u型板的相对一侧共同固定有两个第一滑杆,两个第一滑杆上共同滑动套接有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隔板和第一滑板的相对一侧,所述第一滑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推杆的一侧,所述连接板的下端一侧固定有两个压杆,两个压杆的下端均滑动套接在一个第一u型板上,所述压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接板的下端和第一u型板的上端,所述压杆的下端固定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压杆上共同滑动套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下端固定在第一u型板内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两两固定在固定板两侧的四个固定杆,同一侧的两个固定杆为一组,一组内的两个固定杆滑动套接在一个连接板内,所述连接板和固定杆上共同螺合有第一螺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将限位块和限位槽对应后,使底板下降至底板和基层相抵触,能使限位块插进限位槽内,当外力直接传递至底板,或通过定位板传递给底板时受外,底板会在平面内进行运动,底板带动限位槽进行运动,限位槽内的侧壁会抵触限位块,限位块和基层一体成型,无法随意移动,其承受的力会传递给基层,使力最终传递给基层,限位块的一周侧壁和限位槽内的一周侧壁相抵触,从而能避免底板随意晃动,底板无法运动能使定位板在固定后无法随意运动,从而有助于避免定位板挤压第二螺柱,有助于保证第二螺柱的牢固性,从而能通过四个第二螺柱保证与其连接的两个定位板位置的稳定性,再通过两个定位板固定底板的位置,以此有助于保证钢结构建筑的稳定,通过挡板能带动定位板移动,定位板和挡板在移动时会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直齿条移动,该第一直齿条能带动第一齿轮进行转动,通过转轴能很好的保证第一齿轮转动的稳定性,并通过第一齿轮的转动带动另一个第一直齿条反向推动另一个定位板和挡板移动,两个第一直齿条规格相同,两个第一直齿条的齿箱对,且均和第一齿轮相啮合,保证传动的稳定,能使两个挡板和两个定位板移动的距离相同、方向相反,并且当挡板和定位板移动时,会使与挡板连接的两个第一限位杆移动,同一侧的定位板和挡板固定连接,且会共同进行运作,同一侧的两个第一限位杆和一个第一直齿条相互平行,这三个部件同时作用,与其连接的定位板和挡板平稳的进行往复移动,提升定位板和挡板在移动时的稳定性;
2、通过一个挡板能使两个定位杆同步反向移动,从而方便调节定位板上两个第一通孔的位置,便于使四个第二螺柱分别和四个第一通孔相对应,在调节时,第一直齿条会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能使转轴带动转盘转动,当调节完毕后,将第三螺栓贯穿转盘并使转动第三螺栓,使第三螺栓和其中一个螺纹通孔螺合,能很好的使转盘无法转动,转盘无法转动使得转轴和第一齿轮无法转动,进而使得两个第一直齿条无法移动,有助于保证调节后定位板的稳定性,将第二螺柱贯穿对应的第一通孔,并使底板的下端和基层的上端牢固抵触,再将螺母和第二螺柱螺合,螺母的下端抵触定位板的上端,通过四个螺母能很好的将底板和定位板固定;
3、通过顺时针转动第一螺杆,能使第四直齿条上升,上升的第四直齿条和第三直齿条相啮合,配合第一直齿条将定位板固定,能使定位板和底板固定连接,保证定位板和底板运动的一致性,当外力传递至底板或通过定位板传递至底板后,底板通过限位槽将力传递给限位块,限位块和基层一体设置,保证底板、定位板相对于基层的稳定性;
4、通过第一螺柱和钢结构立柱连接,从而便于保证钢结构立柱的稳定性,在建造过程中,其他钢结构部件通过立柱对连接板施压,连接板下降能通过固定杆带动固定板下降,固定板下降会挤压阻尼器,使阻尼器收缩,同时连接板下降会转动第一推杆,使第一推杆和连接板之间的角度变小,第一推杆会推动放置板移动,放置板带动第二滑板在第一开口内相阻尼器的方向移动,第二滑板会挤压第三弹簧使其收缩,连接板下降会带动压杆下降,同时连接板会挤压第一弹簧,使第一弹簧收缩,当第一推杆转动时会使第二推杆转动,第二推杆推动第一滑板沿第一滑杆向隔板的方向移动,会使第二弹簧收缩,弹簧收缩能将外力转化成势能,缓解压力,避免外力直接作用在基层上,有助于保护基层,同时也能避免底板晃动,避免对第二螺柱造成损伤;
5、通过弹簧收缩,能很好的缓解外界压力,同时通过阻尼器,能很好的耗减运动动能,从而有助于固定板和连接板的稳定运动,避免出现往复震动的情况,进而有助于保证搭建建筑钢结构时钢结构的稳定,便于各个钢结构快速对齐,有助于提升连接建造的效率,同时当连接板在外力作用下下降时,会使压杆下降,竖杆插进压杆内,保证压杆下降的稳定性,再通过第一限位板限制压杆上升的距离,避免压杆过度移动,防止压杆脱离第一u型板和竖杆,继而能保证连接板升降的稳定性;
6、在将底板安装固定后,两个第二限位杆能很好的使横板进行稳定的升降,通过将第二螺杆顺时针转动,方便使横板向远离放置板的方向移动,横板能带动两个第二直齿条下降,第二直齿条下降便于使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能带动转动板转动至与放置板平行的位置,放置板和转动板平行后,第二u型板位于放置板和转动板之间,有助于保证放置板运动的稳定性,便于稳定的进行缓冲运作,充分的缓解压力;
7、随着定位板的移动能使第二u型板和第一u型板跟随其共同移动,第一u型板能带动两个压杆共同移动,两个压杆能带动与其连接的连接板移动,从而达到连接板和定位板同步移动的目的,当定位板位置调节完毕后,连接板的位置也调节固定,随着连接板的移动会使固定杆在连接板内移动,便于调节固定杆在连接板内的位置,调节完毕后,工作人员将第一螺栓贯穿连接板和固定杆,并且使第一螺栓延伸至连接板的下端,通过两个第一螺栓能很好的两个固定杆和连接板连接固定,同时固定杆的一端和固定板固定连接,此时,连接板、固定杆和固定板形成一个整体,便于立柱以及在搭建钢结构建筑时其他部件的压力通过立柱传递至连接板和固定板再传递至阻尼器,便于阻尼器耗减动能,缩减移动距离,保证在受到震动后整个钢结构建筑的稳定性,提升使用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便于快速和基层连接固定,并且能很好的保证安装的稳定性,同时也能有效缓解外界的压力,提升钢结构建筑的稳定性,便于各个钢结构组件快速稳定的进行对齐,从而方便进行组装,能有效提升组装的效率,同时还能有效保护连接用组件,避免在钢结构组件搭建的过程中连接组件受损,保证立柱支架的稳定性,保证整个钢结构建筑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方便调节且具有缓冲能力的建筑钢结构的稳定支座的连接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方便调节且具有缓冲能力的建筑钢结构的稳定支座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方便调节且具有缓冲能力的建筑钢结构的稳定支座的b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方便调节且具有缓冲能力的建筑钢结构的稳定支座的c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方便调节且具有缓冲能力的建筑钢结构的稳定支座的d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方便调节且具有缓冲能力的建筑钢结构的稳定支座的第二滑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方便调节且具有缓冲能力的建筑钢结构的稳定支座的第二u型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方便调节且具有缓冲能力的建筑钢结构的稳定支座的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方便调节且具有缓冲能力的建筑钢结构的稳定支座的定位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螺柱、2连接板、3第一推杆、4第一限位杆、5底板、6基层、7第一螺栓、8固定板、9固定杆、10压杆、11第一弹簧、12第一滑板、13第二推杆、14第二螺柱、15螺母、16挡板、17第一直齿条、18隔板、19第一滑杆、20第二弹簧、21第一限位板、22竖杆、23第一u型板、24放置板、25第一开口、26第二u型板、27转动板、28第二直齿条、29转动槽、30第三弹簧、31第二滑杆、32定位板、33第三直齿条、34第一豁口、35第一通孔、36第四直齿条、37阻尼器、38凹槽、39第二螺栓、40第一螺杆、41连接槽、42转轴、43第一齿轮、44转盘、45第三螺栓、46螺纹通孔、47第二限位板、48限位槽、49限位块、50横板、51第二螺杆、52第二限位杆、53第二齿轮、54第二开口、55第二滑板、56第二通孔、57第二豁口、58第三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9,一种方便调节且具有缓冲能力的建筑钢结构的稳定支座,包括基层6和底板5,基层6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且表面平整,方便和底板抵触,更能很好的保证强度,底板5采用碳素钢材料制成,提升其强度,从而能和基层6配合对钢结构建筑进行更好的支撑,保证钢结构建筑的稳定。
在本发明中,底板5的下端抵触在基层6的上端,在进行安装固定时,需要将底板5和基层6相抵触,进而便于基层6上的第二螺柱14和定位板32上的第一通孔35对应并贯穿,从而便于通过螺母15螺合第二螺柱14,使螺母15的下端抵触定位板32的上端,能使定位板32推动底板5,使底板5牢固抵触基层6,保证连接的牢固性。
在本发明中,底板5的上端两侧均设有第二豁口57,第二豁口57内贯穿设有定位板32,定位板32能在第二豁口57内稳定的移动,定位板32的两侧和第二豁口57内的相对侧壁相抵触,当定位板32移动时,第二豁口57内的侧壁抵触定位板32,使定位板32无法转动,只能平稳的进行移动,两个定位板32上共同设有同步机构,从而能使两个定位板32同步且反向移动,便于精准进行控制,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控。
在本发明中,同步机构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在两个定位板32内一端侧壁上的第一直齿条17,第一直齿条17采用碳素钢材料制成,且第一直齿条17和定位板32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当第一直齿条17移动时会推动定位板32移动,两个第一直齿条17的齿相对设置,底板5上设有第三开口58,第三开口58和两个第一直齿条17平行设置,两个第一直齿条17均位于第三开口58内,且两个第一直齿条17相对应,便于第一直齿条17在第三开口58内稳定的移动。
在本发明中,转轴42的下端转动连接在第三开口58内的底部,转轴42采用碳素钢设置,在转轴42的下端固定套装有轴承组件,且轴承组件和第三开口58内的底部固定连接,便于转轴42平稳的进行转动,转轴42上固定套装有第一齿轮43,第一齿轮43也采用碳素钢材料制成,第一齿轮43和转轴42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保证其能同步的进行转动,且第一齿轮43和转轴42同轴转动,两个第一直齿条17分别位于第一齿轮43的两侧,两个第一直齿条17均和第一齿轮43相啮合,在调节时,工作人员使定位板32移动,该定位板32会带动第一直齿条17移动,第一直齿条17移动能使带动第一齿轮43转动,第一齿轮43能使另一个第一直齿条17反向同步移动,另一个第一直齿条17会带动另一个定位板32移动,使两个定位板32反向移动,且移动的距离相同,方便工作人员使两个定位板32同步移动。
在本发明中,同步机构位于底板5内,从而方便控制两个定位板32同步反向移动,同步机构上设有转轴42,同步机构运作时能使转轴42运作,转轴42上设有定位机构,转轴42运作,能使定位机构运作,定位机构位于底板5上,方便工作人员对于定位机构进行操控。
在本发明中,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转轴42上端的转盘44,当转轴42在第一齿轮43的作用下转动时,能带动转盘44同轴转动,底板5的上端设有凹槽38,转轴42的上端延伸至凹槽38内,在转轴42上固定套装有轴承组件,且该轴承组件固定在凹槽38内的底部,并且通过焊接和底板固定连接,便于转轴42的稳定转动。
在本发明中,转盘44位于凹槽38内,转盘44上贯穿设有第三螺栓45,凹槽38内的底部等间距设有多个螺纹通孔46,第三螺栓45的下端螺合至其中一个螺纹通孔46内,当定位板32调节完成后,第一齿轮43固定,从而能通过转轴42使转盘44固定,此时工作人员将第三螺栓45贯穿转盘44并转动第三螺栓45,使第三螺栓45螺合进对应的一个螺纹通孔46内,进而能将转盘44固定,继而能通过转轴42使第一齿轮43固定,第一齿轮43无法转动,能使与其啮合的两个第一直齿条17固定,达到固定定位板32的目的。
在本发明中,两个第二豁口57内的一端侧壁上均设有连接槽41,连接槽41上设有固定机构,两个固定机构分别和两个定位板32相连接,通过固定机构能进一步的将定位板32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能使两个定位板32和底板5之间连接固定,使两个定位板32和底板5同步运动。
在本发明中,固定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连接槽41内底部的第一螺杆40,第一螺杆40采用碳素钢材料制成,能提升其强度,保证其螺纹的清晰,并且在第一螺杆40的下端固定套装有轴承组件,且该轴承组件和连接槽41内的底部固定连接,便于第一螺杆40转动,第一螺杆40的上端贯穿连接槽41内的顶部并延伸至底板5的上端,第一螺杆40上固定套装有轴承组件,方便第一螺杆40的稳定转动,并且第一螺杆40的上端延伸至底板5的上端,在第一螺杆40的上端焊接固定旋钮,通过旋钮能控制第一螺杆40转动的方向,达到方便施工人员操控的目的。
在本发明中,第一螺杆40的上端固定有旋钮,通过旋钮能带动第一螺杆40转动,旋钮上螺纹套接有第二螺栓39,底板5的两侧均设有多个定位孔,第二螺栓39的下端延伸至其中一个定位孔,当旋钮调节完毕后,能转动第二螺栓39使其贯穿旋钮并延伸至对应的定位孔内,第二螺栓39采用强度高的金属材料制成,保证连接的牢固性,能避免旋钮转动,保证第一螺杆40在调节完成后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中,第一螺杆40上螺纹套接有第四直齿条36,第四直齿条36的两侧和连接槽41内的相对侧壁相抵触,第四直齿条36的一端位于连接槽41内,且第四直齿条36的两侧分别和连接槽41内的相对侧壁相抵触,能使第四直齿条36在第一螺杆40的作用下稳定的进行升降,当顺时针转动旋钮使第一螺杆40跟随转动时,能使第四直齿条36上升,便于第四直齿条36和第三直齿条33啮合,反之,会使第四直齿条36和第三直齿条33脱离啮合状态。
在本发明中,定位板32的下端设有第一豁口34,第一豁口34内的顶部固定有第三直齿条33,第四直齿条36和第三直齿条33相啮合,当定位板32调节到位后,施工人员顺时针转动旋钮使第一螺杆40顺时针转动,从而能使第四直齿条36上升,第四直齿条36上升并和第三直齿条33啮合,能很好的保证第三直齿条33无法移动,进而能进一步的保证定位板32位置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中,两个定位板32的上端均固定有第二u型板26,第二u型板26采用强度高的金属材料制成,并且通过焊接和定位板32连接固定,第二u型板26上设有第一开口25,第一开口25内贯穿设有第二滑板55,第二滑板55的两侧和第一开口25内的相对侧壁相抵触,第二滑板55的下端延伸至第二u型板26内,且第二滑板55的上端和第二u型板26的上端平齐,方便安装所需部件,保证第二滑板55能稳定的运作。
在本发明中,第二滑板55上设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和第二u型板26相连接,通过缓冲机构能很好的抵消外界压力,并且能避免钢结构建筑运动的范围,保证钢结构建筑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中,缓冲机构包括滑动套接在第二滑板55上的第二滑杆31,第二滑杆3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u型板26内的相对侧壁,第二滑杆31采用表面光滑且强度高的金属材料制成,便于第二滑板55进行滑动,并且第二滑板55的上端位于第一开口25内,通过第一开口25和第二滑杆31的配合,能使第二滑板55平稳的进行往复移动,当外力传递到第二滑板55时,会使第二滑板55沿第二滑杆31和第一开口25的方向移动,第二滑杆31上套设有第三弹簧30,第三弹簧3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滑板55的一侧和第二u型板26的一侧,当第二滑板55移动时,会挤压第三弹簧30,从而能使外力转化成第三弹簧30的势能,通过第三弹簧30的作用能缩减第二滑板55移动的距离,进而能很好的保证钢结构建筑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中,第二滑板55的上端固定有放置板24,放置板24采用强度高的金属材料,并且通过焊接和第二滑板55连接固定,放置板24的下端设置为光滑面,且和第二u型板26的上端抵触,便于放置板24平稳的移动。
在本发明中,放置板24的下端和第二u型板26的上端相抵触,便于放置板24平稳移动,并且在第二滑板55的作用下,放置板24能将外力传递给第二滑板55,便于对外力进行消减,放置板24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推杆3,第一推杆3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2,连接板2能和钢结构建筑立柱相抵触,立柱的重力以及在建造时其他钢结构建筑部件对立柱施加的力都会传递给连接板2。
在本发明中,底板5的上端固定有两个阻尼器37,阻尼器37是以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阻结构阻尼减震技术主要是在结构物的某些特殊的部位:支撑、联结缝或连接件、楼层空间、相邻建筑间、剪力墙、节点、主附结构间等,进行设置阻尼装置,通过阻尼装置使其产生摩擦、弯曲、扭转、剪切、粘滞性滯回变形、弹塑性滯回变形、粘弹性滯回变形来进行吸收震动输入结构中产生的能量,以便对主体结构地震反应进行减少,从而有效的避免结构产生破坏或倒塌的情况,达到需要对减震控制的目的。
在本发明中,两个阻尼器37的上端共同固定有固定板8,当外力通过立柱传递至连接板2和固定板8时,固定板8和连接板2受力并将力传递给阻尼器37和第一推杆3。
在本发明中,固定板8的两侧均设有滑动机构,两个连接板2分别和两个滑动机构相连接,通过滑动机构能使固定板8和两个连接板2连接固定,方便连接板2和固定板8共同承受外界的压力。
在本发明中,滑动机构包括两两固定在固定板8两侧的四个固定杆9,同一侧的两个固定杆9为一组,一组内的两个固定杆9滑动套接在一个连接板2内,连接板2和固定杆9上共同螺合有第一螺栓7,当定位板32移动时,会通过第一u型板23和压杆10带动连接板2移动,并且通过两个固定杆9能保证连接板2移动的稳定性,从而能使连接板2和定位板32同步移动,当调节完毕后,通过第一螺栓7能将固定杆9和连接板2连接固定,能使连接板2和固定板8形成一个整体,能共同承受钢结构建筑的立柱以及其他钢结构部件传递来的压力。
在本发明中,连接板2的上端一侧固定有两个第一螺柱1,当钢结构建筑用立柱和两个连接板2相抵触时,立柱下端的孔回合四个第一螺柱1相对应,并且第一螺柱1会贯穿立柱下端的孔,在通过螺母部件进行连接固定,立柱会对连接板2和固定板8施压,在搭建时,其他钢结构组件会搭建在立柱上,也会将力通过立柱传递给连接板2和固定板8,并且当产生震动时,钢结构建筑的力会对连接板2和固定板8施压,固定板8和连接板2会将力进行传递,从而将外力耗减,保证立柱和整个钢结构建筑的平稳。
在本发明中,基层6的上端两侧均贯穿设有两个第二螺柱14,第二螺柱14采用强度高的金属材料制成,在基层6进行浇筑前,将第二螺柱14和基层6内的钢筋结构焊接固定后在浇筑,能很好的保证第二螺柱14的牢固性。
在本发明中,两个定位板32的一侧均设有两个第一通孔35,四个第一通孔35分别和四个第二螺柱14相对应,第二螺柱14的上端贯穿第一通孔35并延伸至定位板32的上端,第二螺柱14上螺纹套接有螺母15,螺母15的下端抵触在定位板32的上端,两个定位板32的下端一侧均固定有挡板16,在安装时,通过挡板16来调节定位板32,能调节定位板32的位置,定位板32运动后,会使定位板32上的第一通孔35和基层6上的第二螺柱14对应,并且通过底板5内的部件能很好的保证定位板32和底板5位置关系的牢固性。
在本发明中,两个挡板16分别位于底板5的两侧,基层6的上端固定有限位块49,底板5的下端设有限位槽48,限位块49位于限位槽48内,当定位板32的位置调节完毕并固定后,将底板5下端的限位槽48和基层6上端的限位块49对齐,限位块49和基层6一体成型,采用钢筋混凝土与基层6一起浇筑而成,使限位槽48将限位块49含进,同时第二螺柱14贯穿定位板32上的第一通孔35,并将螺母15和第二螺柱14螺合,转动螺母15使其下降并和定位板32的上端抵触,随着螺母15的转动,会对定位板32产生压力,能很好的将定位板32和底板5进行固定,同时当有外力对定位板32和底板5施压时,底板5会通过限位槽48对限位块49施压,能很好的保证底板5的稳固,从而能保证定位板32的稳固,能很好避免对第二螺柱14造成挤压,避免使其损伤。
在本发明中,底板5内的两侧均设有两个空腔,空腔内贯穿设有第一限位杆4,同一侧的两个第一限位杆4的一端固定在一个挡板16的一侧,第一限位杆4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限位板47,第二限位板47位于空腔内,当挡板16移动时会带动第一限位杆4移动,空腔内的一端侧壁上设有贯穿孔,贯穿孔的直接稍大于第一限位杆4的直径,方便第一限位杆4的移动,同一挡板16的一侧固定有两个第一限位杆4,两个第一限位杆4能很好的保证挡板16移动稳定性,并且能很好的保证定位板32移动的稳定性,并且第二限位板47的直径大于贯穿孔的直径,能达到避免第一限位杆4过度移动的目的。
在本发明中,第二滑板55内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内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51,第二螺杆51的下端固定套装有轴承组件,且轴承组件和安装腔内的底部固定连接,并且第二螺杆51上固定套装有轴承组件,轴承组件固定在第二滑板55上,能保证第二螺杆51平稳的进行转动。
在本发明中,第二螺杆51的上端延伸至放置板24的上端,第二螺杆51上螺纹套接有横板50,横板50的两侧均滑动套接有第二限位杆52,第二限位杆52的两侧分别固定在安装腔内的顶部和底部,第二限位杆52采用强度高的金属材料制成,并且通过焊接固定在安装腔内的顶部和底部,能保证第二限位杆52的牢固性,并且第二限位杆52的表面光滑,方便横板50升降,当第二螺杆51进行转动时,能使横板50进行升降。
在本发明中,横板50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二直齿条28,第二直齿条28采用强度高的金属材料制成,并且第二直齿条28通过焊接和横板50进行连接固定,保证连接的牢固性。
在本发明中,第二滑板55的两侧均设有转动槽29,转动槽29内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53,第二齿轮53的一侧固定有转动板27,安装腔内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第二开口54,两个第二直齿条28分别和两个第二齿轮53相啮合,第二u型板26位于转动板27和放置板24之间,当安装完毕后,工作人员能控制第二螺杆51的转动,随着第二螺杆51的转动能控制横板50升降,横板50升降后会使第二直齿条28升降,当第二直齿条28升降后会使第二齿轮53进行转动,当第二齿轮53转动时,会带动转动板27转动,随着转动板27的转动,且会和放置板24平行,并且第二u型板26会位于放置板24和转动板27之间,且转动板27采用表面光滑且强度高的金属材料,能很好的保证放置板24移动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中,两个第二u型板26的相对一侧均固定有第一u型板23,第二u型板26和第一u型板23均采用强度高且表面光滑的金属材料,第二u型板26和第一u型板23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能很好的保证连接的牢固程度。
在本发明中,两个第二u型板26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定位板32的上端,两个第二u型板26分别通过焊接固定在两个定位板32的上端,保证连接的牢固性,提升整体的稳固性。
在本发明中,第一u型板23的上端一侧固定有隔板18,隔板18采用强度高的金属材料制成,并且通过焊接和第一u型板23连接固定,隔板18和第二u型板26的相对一侧共同固定有两个第一滑杆19,第一滑杆19通过焊接固定在隔板18和第二u型板26的相对一侧,有助于提升整体的牢固性。
在本发明中,两个第一滑杆19上共同滑动套接有第一滑板12,第一滑杆19上套设有第二弹簧20,第二弹簧2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隔板18和第一滑板12的相对一侧,第一滑板12能沿第一滑杆19的方向平稳的升降运动,并且通过两个第一滑杆19能进一步的提升第一滑板12升降的稳定性,当第一滑板12受力时,能对第二弹簧20施压,从而便于第二弹簧20收缩,能将外力转化成势能,有助于耗减外力。
在本发明中,第一滑板1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推杆13,第二推杆1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推杆3的一侧,连接板2的下端一侧固定有两个压杆10,两个压杆10的下端均滑动套接在一个第一u型板23上,压杆10上套设有第一弹簧11,第一弹簧1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接板2的下端和第一u型板23的上端,压杆10的下端固定有第一限位板21,第一限位板21和压杆10上共同滑动套接有竖杆22,竖杆22的下端固定在第一u型板23内的底部,当压力通过连接板2传递给第一推杆3和压杆10后,第一推杆3会使放置板24和第二推杆13运动,放置板24会使第三弹簧30收缩,同时第二推杆13通过第一滑板12使第二弹簧20收缩,连接板2带动压杆10下降,会和第一u型板23配合将第一弹簧11压缩,通过弹簧能很好的将外力耗减,并且配合阻尼器37能很好的将能量进行耗减,保证整体的稳定性,避免过度的震动,保证建筑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中,在浇筑基层6时,安装需要将第二螺柱14预埋进基层6内,并使第二螺柱14的上端延伸出基层6外,移动底板5上的一个定位板32,该定位板32移动时会带动一个第一直齿条17移动,该第一直齿条17移动时能带动第一齿轮43转动,第一齿轮43转动会使另一个第一直齿条17移动,另一个第一直齿条17会推动另一个定位板32移动,两个定位板32同步移动,方便使定位板32上的第一通孔35和第二螺柱14对应,将底板5和基层6相抵触,使限位块49插进底板5下端的限位槽48内,同时使第二螺柱14贯穿第一通孔35并延伸至定位板32的上端,将螺母15和第二螺柱14相螺合,能使螺母15的下端抵触定位板32的上端,从而便于夹紧定位板32,进而能夹紧底板5。当第一齿轮43转动时,转轴42跟随第一齿轮43同步转动,当调节完毕和第二螺柱14定位完毕后,转动第三螺栓45并使第三螺栓45的下端贯穿转盘44螺合至对应的螺纹通孔46内,能保证转盘44、转轴42和第一齿轮43无法转动,使得第一直齿条17和定位板32无法移动。同时当定位板32移动时,会带动挡板16移动,能使在空腔内的两个第一限位杆4配合一个第一直齿条17,保证挡板16和定位板32移动的稳定性。转动第一螺杆40使第四直齿条36上升,第四直齿条36会和定位板32内的第三直齿条33相啮合,保证定位板32的稳定性,避免其随意晃动,能很好的避免定位板32挤压第二螺柱14,通过第二螺栓39保证第一螺杆40无法转动,保证第四直齿条36始终牢固和第三直齿条33相啮合。通过第一螺柱1和钢结构立柱下端连接固定,并通过外接螺母进行连接,当钢结构建筑的其他部件和立柱连接时,会通过立柱对连接板2产生压力,连接板2会通过固定杆9将压力传递给固定板8,固定板8会将力传递给阻尼器37,同时,压力会通过连接板2传递给第一推杆3和压杆10,连接板2下降会带动压杆10下降,能挤压第一弹簧11,同时压杆10下降会使竖杆22延伸至压杆10内,保证压杆10升降的稳定性,同时第一推杆3会推动放置板24使其带动第二滑板55移动,第二滑板55会挤压第三弹簧30,同时第一推杆3会推动第二推杆13运动,第二推杆13会推动第一滑板12,第一滑板12会挤压第二弹簧20,第一弹簧11和第二弹簧20会将压力转化成势能,能有效分解外力,同时配合阻尼器37达到耗减动能的目的,避免弹簧往复运动。在使用时,通过转动第二螺杆51,并且通过第二限位杆52的配合使横板50带动第二直齿条28升降,能使第二直齿条28使第二齿轮53转动,第二齿轮53使转动板27转动,转动板27和放置板24配合,能很好的夹紧第二u型板26,保证第二滑板55移动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方便调节且具有缓冲能力的建筑钢结构的稳定支座,包括基层(6)和底板(5),所述底板(5)的下端抵触在基层(6)的上端,所述底板(5)的上端两侧均设有第二豁口(57),所述第二豁口(57)内贯穿设有定位板(32),两个定位板(32)上共同设有同步机构,所述同步机构位于底板(5)内,所述同步机构上设有转轴(42),所述转轴(42)上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位于底板(5)上,两个第二豁口(57)内的一端侧壁上均设有连接槽(41),所述连接槽(41)上设有固定机构,两个固定机构分别和两个定位板(32)相连接,两个定位板(32)的上端均固定有第二u型板(26),所述第二u型板(26)上设有第一开口(25),所述第一开口(25)内贯穿设有第二滑板(55),所述第二滑板(55)上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和第二u型板(26)相连接,所述第二滑板(55)的上端固定有放置板(24),所述放置板(24)的下端和第二u型板(26)的上端相抵触,所述放置板(24)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推杆(3),所述第一推杆(3)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2),所述底板(5)的上端固定有两个阻尼器(37),两个阻尼器(37)的上端共同固定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的两侧均设有滑动机构,两个连接板(2)分别和两个滑动机构相连接,所述连接板(2)的上端一侧固定有两个第一螺柱(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且具有缓冲能力的建筑钢结构的稳定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6)的上端两侧均贯穿设有两个第二螺柱(14),两个定位板(32)的一侧均设有两个第一通孔(35),四个第一通孔(35)分别和四个第二螺柱(14)相对应,所述第二螺柱(14)的上端贯穿第一通孔(35)并延伸至定位板(32)的上端,所述第二螺柱(14)上螺纹套接有螺母(15),所述螺母(15)的下端抵触在定位板(32)的上端,两个定位板(32)的下端一侧均固定有挡板(16),两个挡板(16)分别位于底板(5)的两侧,所述基层(6)的上端固定有限位块(49),所述底板(5)的下端设有限位槽(48),所述限位块(49)位于限位槽(48)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且具有缓冲能力的建筑钢结构的稳定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内的两侧均设有两个空腔,所述空腔内贯穿设有第一限位杆(4),同一侧的两个第一限位杆(4)的一端固定在一个挡板(16)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杆(4)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限位板(47),所述第二限位板(47)位于空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且具有缓冲能力的建筑钢结构的稳定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机构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在两个定位板(32)内一端侧壁上的第一直齿条(17),所述底板(5)上设有第三开口(58),两个第一直齿条(17)均位于第三开口(58)内,且两个第一直齿条(17)相对应,所述转轴(42)的下端转动连接在第三开口(58)内的底部,所述转轴(42)上固定套装有第一齿轮(43),两个第一直齿条(17)分别位于第一齿轮(43)的两侧,两个第一直齿条(17)均和第一齿轮(43)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且具有缓冲能力的建筑钢结构的稳定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转轴(42)上端的转盘(44),所述底板(5)的上端设有凹槽(38),所述转轴(42)的上端延伸至凹槽(38)内,所述转盘(44)位于凹槽(38)内,所述转盘(44)上贯穿设有第三螺栓(45),所述凹槽(38)内的底部等间距设有多个螺纹通孔(46),所述第三螺栓(45)的下端螺合至其中一个螺纹通孔(46)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且具有缓冲能力的建筑钢结构的稳定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连接槽(41)内底部的第一螺杆(40),所述第一螺杆(40)的上端贯穿连接槽(41)内的顶部并延伸至底板(5)的上端,所述第一螺杆(40)的上端固定有旋钮,所述旋钮上螺纹套接有第二螺栓(39),所述底板(5)的两侧均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第二螺栓(39)的下端延伸至其中一个定位孔,所述第一螺杆(40)上螺纹套接有第四直齿条(36),所述第四直齿条(36)的两侧和连接槽(41)内的相对侧壁相抵触,所述定位板(32)的下端设有第一豁口(34),所述第一豁口(34)内的顶部固定有第三直齿条(33),所述第四直齿条(36)和第三直齿条(33)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且具有缓冲能力的建筑钢结构的稳定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滑动套接在第二滑板(55)上的第二滑杆(31),所述第二滑杆(3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u型板(26)内的相对侧壁,所述第二滑杆(31)上套设有第三弹簧(30),所述第三弹簧(3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滑板(55)的一侧和第二u型板(26)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且具有缓冲能力的建筑钢结构的稳定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板(55)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51),所述第二螺杆(51)的上端延伸至放置板(24)的上端,所述第二螺杆(51)上螺纹套接有横板(50),所述横板(50)的两侧均滑动套接有第二限位杆(52),所述第二限位杆(52)的两侧分别固定在安装腔内的顶部和底部,所述横板(50)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二直齿条(28),所述第二滑板(55)的两侧均设有转动槽(29),所述转动槽(29)内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53),所述第二齿轮(53)的一侧固定有转动板(27),所述安装腔内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第二开口(54),两个第二直齿条(28)分别和两个第二齿轮(53)相啮合,所述第二u型板(26)位于转动板(27)和放置板(24)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且具有缓冲能力的建筑钢结构的稳定支座,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二u型板(26)的相对一侧均固定有第一u型板(23),两个第二u型板(26)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定位板(32)的上端,所述第一u型板(23)的上端一侧固定有隔板(18),所述隔板(18)和第二u型板(26)的相对一侧共同固定有两个第一滑杆(19),两个第一滑杆(19)上共同滑动套接有第一滑板(12),所述第一滑杆(19)上套设有第二弹簧(20),所述第二弹簧(2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隔板(18)和第一滑板(12)的相对一侧,所述第一滑板(1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推杆(13),所述第二推杆(1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推杆(3)的一侧,所述连接板(2)的下端一侧固定有两个压杆(10),两个压杆(10)的下端均滑动套接在一个第一u型板(23)上,所述压杆(10)上套设有第一弹簧(11),所述第一弹簧(1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接板(2)的下端和第一u型板(23)的上端,所述压杆(10)的下端固定有第一限位板(21),所述第一限位板(21)和压杆(10)上共同滑动套接有竖杆(22),所述竖杆(22)的下端固定在第一u型板(23)内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且具有缓冲能力的建筑钢结构的稳定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两两固定在固定板(8)两侧的四个固定杆(9),同一侧的两个固定杆(9)为一组,一组内的两个固定杆(9)滑动套接在一个连接板(2)内,所述连接板(2)和固定杆(9)上共同螺合有第一螺栓(7)。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