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梁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钢管混凝土柱是在钢管内浇筑混凝土形成的一种组合结构竖向承重构件,具有承载力高,延性好,施工方便等优越性能,在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申请公布号为cn10886788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柱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预制钢管柱、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梁、u形钢套管、连接区与叠合板现浇混凝土;所述的预制钢管柱包括钢管柱及焊接于其外壁的预留h型钢端头;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梁包括上部受力钢筋、下部受力钢筋、箍筋、t形连接件、预浇混凝土,所述的t形连接件由翼缘钢板、腹板钢板以及焊接于腹板上的栓钉组成;所述的u形钢套管包括外翻u型钢槽、连接钢筋。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钢管柱的管壁较薄,将h型钢端头直接焊接在钢管柱的管壁上,很容易导致钢管柱焊接处受力变形,连接可靠性低,导致节点的承载力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梁节点,具有提高节点可靠性和承载力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梁节点,包括钢管柱和混凝土梁,还包括固定套设于钢管柱上的套管,所述套管上固定设置有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套管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所述混凝土梁内固定设置有预埋板,所述预埋板与连接板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钢管柱内穿设有垂直于钢管柱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贯穿套管,所述套管上开设有供连接杆穿过的通孔,所述连接杆与混凝土梁平行,所述连接杆与混凝土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将套管套设再钢管柱上,插入连接杆,连接杆起到对套管定位的作用,防止套管移位,便于套管的固定,同时使得混凝土梁与钢管柱连接为一体,提高整体连接的可靠性;上盖板与下盖板加强混凝土梁根部的受力能力,套管的设置,起到承接混凝土梁的作用力的目的,提高整体的强度;连接杆与套管配合,提高整体连接的可靠性和承载力。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设置有两个,所述螺纹段上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与套管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管插入钢管柱后,调节连接杆位置,以使连接杆伸出套管外的两端的长度相等,然后转动限位螺母,并使限位螺母与套管抵接;以使连接杆的位置限定,防止在施工的过程中连接杆移位,保证钢管柱两侧的混凝土梁与连接杆受力均匀。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套管上固定设置有凸台,所述通孔开设于凸台内,所述凸台远离套管的侧壁设置为平面,所述限位螺母与平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螺母与凸台的平面抵紧,有效地提高限位螺母的接触面积,提高限位螺母位置的稳定性,防止限位螺母松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混凝土梁的端面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滑动套设有滑块,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用于限定滑块位置的限位件;所述通孔为腰形孔,所述腰形孔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连接杆与滑块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钢管柱内通常设置有钢筋,腰形孔的设置,在插入连接杆的过程中,当连接杆与钢筋抵接时,便于上下移动连接杆的位置,以使连接杆与钢管柱内的钢筋错位;待连接杆的位置固定后,调节滑块的位置,以使连接杆能够与滑块连接,最后通过限位件限定滑块的位置即可;提高通用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件包括螺纹套设于固定杆上的固定螺母,每个滑块均对应设置两个固定螺母,两所述固定螺母分别与滑块的顶壁和底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块的位置调节好后,转动固定螺母,以使固定螺母与滑块抵接即可,实现限定滑块位置的目的,操作简单方便。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块上沿平行于连接杆的方向固定设置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与连接杆之间螺纹套设有套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好连接杆和滑块的位置后,以使连接杆与延伸杆正对,转动套筒,以使连接杆与延伸杆连接,实现固定连接连接杆与延伸杆的目的,操作方便。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混凝土梁包括混凝土结构和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包括上主筋、下主筋和箍筋,所述上主筋和下主筋垂直于钢管柱,所述箍筋套接在上主筋和下主筋上,所述上主筋和上盖板的顶壁固定连接,所述下主筋和下盖板的底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将上主筋与上盖板固定连接,下主筋与下盖板固定连接,提高混凝土梁与钢管柱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梁节点的施工方法,具有提高节点可靠性和承载力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梁节点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钢筋柱上标示套管的安装位置;
s2、将套管套设在钢筋柱上标示的位置,并固定套管位置;
s3、安装连接杆,将连接杆插入套管以及钢管柱,并调节连接杆的位置,以使连接杆伸出套管外的两端的长度相等,拧紧限位螺母;
s4、安装钢筋笼,通过连接螺栓将连接板与预埋板连接,将上主筋焊接在上盖板上,将下主筋焊接在下盖板上;
s5、向钢筋笼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将套管套设再钢管柱上,插入连接杆,连接杆起到对套管定位的作用,防止套管移位,便于套管的固定,同时使得混凝土梁与钢管柱连接为一体,提高整体连接的可靠性,有效地提高节点可靠性和承载力。
综上所述,本发明本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一、施工时,将套管套设再钢管柱上,插入连接杆,连接杆起到对套管定位的作用,防止套管移位,便于套管的固定,同时使得混凝土梁与钢管柱连接为一体,提高整体连接的可靠性;上盖板与下盖板加强混凝土梁根部的受力能力,套管的设置,起到承接混凝土梁的作用力的目的,提高整体的强度;连接杆与套管配合,提高整体连接的可靠性和承载力;
二、因钢管柱内通常设置有钢筋,腰形孔的设置,在插入连接杆的过程中,当连接杆与钢筋抵接时,便于上下移动连接杆的位置,以使连接杆与钢管柱内的钢筋错位;待连接杆的位置固定后,调节滑块的位置,以使连接杆能够与滑块连接,最后通过限位件限定滑块的位置即可;提高通用性;
三、调节好连接杆和滑块的位置后,以使连接杆与延伸杆正对,转动套筒,以使连接杆与延伸杆连接,实现固定连接连接杆与延伸杆的目的,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爆炸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钢管柱;2、混凝土梁;21、混凝土结构;22、钢筋笼;221、上主筋;222、下主筋;223、箍筋;3、套管;31、上盖板;32、下盖板;33、连接板;34、凸台;341、通孔;342、平面;4、预埋板;41、连接螺栓;42、定位杆;43、翼板;431、预埋杆;5、连接杆;51、螺纹段;511、限位螺母;52、套筒;6、固定杆;61、滑块;611、延伸杆;62、固定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梁节点,包括钢管柱1和混凝土梁2,还包括固定套设于钢管柱1上的套管3,套管3为钢材制成。钢管柱1内设置有钢筋,且灌注有混凝土。套管3上固定设置有上盖板31和下盖板32,套管3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板33,连接板33位于上盖板31与下盖板32之间,连接板33的两端分别与上盖板31和下盖板32焊接;连接板33、上盖板31和下盖板32均焊接在套管3上。
如图2、3所示,混凝土梁2包括混凝土结构21和钢筋笼22,钢筋笼22包括上主筋221、下主筋222和箍筋223,上主筋221和下主筋222沿垂直于钢管柱1,箍筋223套接在上主筋221和下主筋222上。上主筋221和上盖板31的顶壁焊接,下主筋和下盖板32的底壁焊接。
如图2、3所示,混凝土梁2内固定设置有预埋板4,预埋板4与连接板33通过连接螺栓41固定连接。预埋板4上固定设置有若干的定位杆42,浇筑混凝土后,定位杆42与混凝土浇筑在一起,提高预埋板4的牢固性。
如图2、3所示,钢管柱1内穿设有垂直于钢管柱1的连接杆5,连接杆5设置四根,呈矩形分布在套管3上,且四根连接杆5均位于上盖板31与下盖板32之间。连接杆5的两端贯穿套管3,套管3上开设有供连接杆5穿过的通孔341,连接杆5与混凝土梁2平行,连接杆5与混凝土梁2固定连接。
如图2、3所示,连接杆5上设置有螺纹段51,螺纹段51设置有两个,螺纹段51上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511,限位螺母511与套管3抵接。两螺纹段51之间最小的距离不大于钢管柱1的外径,两螺纹段51之间最大的距离不小于钢管柱1的外径。
将连接管插入钢管柱1后,调节连接杆5位置,以使连接杆5伸出套管3外的两端的长度相等,然后转动限位螺母511,并使限位螺母511与套管3抵接;以使连接杆5的位置限定,防止在施工的过程中连接杆5移位,保证钢管柱1两侧的混凝土梁2与连接杆5受力均匀。
其中,如图2、3所示,套管3上固定设置有凸台34,通孔341开设于凸台34内,通孔341为腰形孔,腰形孔沿竖直方向设置。凸台34远离套管3的侧壁设置为平面342,限位螺母511与平面342抵接。限位螺母511与凸台34的平面342抵紧,有效地提高限位螺母511的接触面积,提高限位螺母511位置的稳定性,防止限位螺母511松动。
如图2、3所示,混凝土梁2的端面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有固定杆6,固定杆6上滑动套设有滑块61;固定杆6上设置有用于限定滑块61位置的限位件;限位件包括螺纹套设于固定杆6上的固定螺母62,每个滑块61均对应设置两个固定螺母62,两固定螺母62分别与滑块61的顶壁和底壁抵接。
如图2所示,预埋板4上固定设置有翼板43,翼板43上焊接有预埋杆431,预埋杆431伸出混凝土结构21的一端与固定杆6焊接。
因钢管柱1内通常设置有钢筋,腰形孔的设置,在插入连接杆5的过程中,当连接杆5与钢筋抵接时,便于上下移动连接杆5的位置,以使连接杆5与钢管柱1内的钢筋错位;待连接杆5的位置固定后,调节滑块61的位置,以使连接杆5能够与滑块61连接,然后转动固定螺母62,以使固定螺母62与滑块61抵接即可;提高通用性。
其中,如图2、3所示,滑块61上沿平行于连接杆5的方向固定设置有延伸杆611,延伸杆611与连接杆5之间螺纹套设有套筒52,套筒52内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
调节好连接杆5和滑块61的位置后,以使连接杆5与延伸杆611正对,转动套筒52,以使连接杆5与延伸杆611向套筒52的中部移动,实现固定连接连接杆5与延伸杆611的目的,操作方便。
实施原理:施工时,将套管3套设再钢管柱1上,插入连接杆5,连接杆5起到对套管3定位的作用,防止套管3移位,便于套管3的固定,同时使得混凝土梁2与钢管柱1连接为一体,提高整体连接的可靠性。上盖板31与下盖板32加强混凝土梁2根部的受力能力,套管3的设置,起到承接混凝土梁2的作用力的目的,提高整体的强度;连接杆5与套管3配合,提高整体连接的可靠性和承载力。
实施例二:
s1、在钢筋柱上标示套管3的安装位置;
s2、将套管3套设在钢筋柱上标示的位置,并固定套管3位置;
s3、安装连接杆5,将连接杆5插入套管3以及钢管柱1,并调节连接杆5的位置,以使连接杆5伸出套管3外的两端的长度相等,拧紧限位螺母511;
s4、安装钢筋笼22,通过连接螺栓41将连接板33与预埋板4连接,将上主筋221焊接在上盖板31上,将下主筋222焊接在下盖板32上;
s5、向钢筋笼22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梁2。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梁节点,包括钢管柱(1)和混凝土梁(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套设于钢管柱(1)上的套管(3),所述套管(3)上固定设置有上盖板(31)和下盖板(32),所述套管(3)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板(33),所述连接板(33)位于上盖板(31)与下盖板(32)之间;所述混凝土梁(2)内固定设置有预埋板(4),所述预埋板(4)与连接板(33)通过连接螺栓(41)固定连接;
所述钢管柱(1)内穿设有垂直于钢管柱(1)的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两端贯穿套管(3),所述套管(3)上开设有供连接杆(5)穿过的通孔(341),所述连接杆(5)与混凝土梁(2)平行,所述连接杆(5)与混凝土梁(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梁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上设置有螺纹段(51),所述螺纹段(51)设置有两个,所述螺纹段(51)上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511),所述限位螺母(511)与套管(3)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梁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上固定设置有凸台(34),所述通孔(341)开设于凸台(34)内,所述凸台(34)远离套管(3)的侧壁设置为平面(342),所述限位螺母(511)与平面(342)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梁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梁(2)的端面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有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上滑动套设有滑块(61),所述固定杆(6)上设置有用于限定滑块(61)位置的限位件;所述通孔(341)为腰形孔,所述腰形孔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连接杆(5)与滑块(6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梁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螺纹套设于固定杆(6)上的固定螺母(62),每个滑块(61)均对应设置两个固定螺母(62),两所述固定螺母(62)分别与滑块(61)的顶壁和底壁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梁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61)上沿平行于连接杆(5)的方向固定设置有延伸杆(611),所述延伸杆(611)与连接杆(5)之间螺纹套设有套筒(5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梁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梁(2)包括混凝土结构(21)和钢筋笼(22),所述钢筋笼(22)包括上主筋(221)、下主筋(222)和箍筋(223),所述上主筋(221)和下主筋(222)垂直于钢管柱(1),所述箍筋(223)套接在上主筋(221)和下主筋(222)上,所述上主筋(221)和上盖板(31)的顶壁固定连接,所述下主筋(222)和下盖板(32)的底壁固定连接。
8.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梁节点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钢筋柱上标示套管(3)的安装位置;
s2、将套管(3)套设在钢筋柱上标示的位置,并固定套管(3)位置;
s3、安装连接杆(5),将连接杆(5)插入套管(3)以及钢管柱(1),并调节连接杆(5)的位置,以使连接杆(5)伸出套管(3)外的两端的长度相等,拧紧限位螺母(511);
s4、安装钢筋笼(22),通过连接螺栓(41)将连接板(33)与预埋板(4)连接,将上主筋(221)焊接在上盖板(31)上,将下主筋焊接在下盖板(32)上;
s5、向钢筋笼(22)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梁(2)。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