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教学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整车传感器线路检测台架。
背景技术:
台架就是测试台,但不同设备的测试台需要不同的技术支持系统,台架最复杂和昂贵的就是这些技术支持系统;整车传感器线路检测台架则是对汽车线束和传感器进行教学说明的台架。
现有的整车传感器线路检测台架在使用过程中,一般将教学汽车固定在支撑平台上,需要保证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汽车稳定;同时当需要对教学汽车进行移动时,部分教学车辆未配置轮胎,由于教学汽车本身体积和质量大,不便于进行转向移动;且在汽车电路教学中,理论知识讲授与实际线路检测有较大反差,造成学生不易理解,从而对修车失去信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车传感器线路检测台架,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整车传感器线路检测台架在使用过程中,一般将教学汽车固定在支撑平台上,需要保证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汽车稳定;同时当需要对教学汽车进行移动时,部分教学车辆未配置轮胎,由于教学汽车本身体积和质量大,不便于进行转向移动;且在汽车电路教学中,理论知识讲授与实际线路检测有较大反差,造成学生不易理解,从而对修车失去信心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整车传感器线路检测台架,包括支撑平台和半剖汽车,所述支撑平台顶部放置有半剖汽车,所述支撑平台包括底座、外壳、升降架、伸缩架和壳体,所述底座顶部两侧开设有轮槽,所述底座两端且位于轮槽两端均设置有斜坡;
所述底座底部且位于支撑座之间连接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底部安装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内侧安装有伸缩架,且伸缩架顶部一端与外壳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架底端外部两侧均转动安装有调节杆,且调节杆一端与外壳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外壳外侧四周均安装有滚轮,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壳体;
所述壳体一端内部竖直安装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顶部转动安装有压杆,且压杆底端与壳体外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底端安装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位于第一液压槽内,且第一液压槽内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一单向阀与第二液压槽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槽内部安装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一侧安装有第二伸缩杆,且第二伸缩杆一端与伸缩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槽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二单向阀与储液池连接,所述储液池通过第三管道和截止阀与第一液压槽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半剖汽车内部进行剖解,且内部传感器和线束外侧均设置有标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半剖汽车的车轮位于轮槽内,所述底座底部四周均安装有支撑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单向阀内液压油运动方向为第一液压槽流向第二液压槽,所述第二单向阀内液压油运动方向为第二液压槽流向储液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杆一端外侧套装有防滑橡胶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首先当半剖汽车配备轮胎时,半剖汽车从斜坡移动到底座上,通过轮槽对汽车进行限位,当半剖汽车未配备轮胎时,将半剖汽车放置到底座上,当对半剖汽车进行移动时,通过压杆下压带动第一伸缩杆和第一活塞在第一液压槽内将液压油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一单向阀进入第二液压槽,并推动第二活塞和第二伸缩杆移动,进而带动伸缩架在外壳内转动,带动升降架和连接座上移,进而带动底座上移直至支撑座脱离地面,通过拉动压杆带动滚轮转动进行移动,运动到固定地点时,截止阀打开,半剖汽车下压,液压油从储液池通过第三管道和截止阀重新回到第一第一液压槽,通过底座底部的支撑座起到支撑作用,便于对未配备轮胎的半剖汽车进行移动,便于教学;将车上传感器和线路标注名称,并将每根线都注明含义和检测方法,可使学生快速掌握,并能轻松找到每个电气零件的相应位置,也能针对每根线做出相应的检测,快速的与理论知识融合,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并且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同时也将车门半剖、仪表台及其电动座椅解剖,方便学生更清楚的认识车窗升降原理,安全气囊形态,空调风向调节电机,及其电动座椅方向调节电机的工作状态,并进行更快速准确的检测,掌握核心原理,方便教学,使整车实训的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壳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座安装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平台;2、半剖汽车;3、底座;4、轮槽;5、支撑座;6、斜坡;7、外壳;8、滚轮;9、压杆;10、升降架;11、连接座;12、调节杆;13、伸缩架;14、壳体;15、第一伸缩杆;16、第一活塞;17、第一单向阀;18、第二活塞;19、第二伸缩杆;20、第二单向阀;21、截止阀;22、储液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所示,整车传感器线路检测台架,包括支撑平台1和半剖汽车2,支撑平台1顶部放置有半剖汽车2,支撑平台1包括底座3、外壳7、升降架10、伸缩架13和壳体14,底座3顶部两侧开设有轮槽4,底座3两端且位于轮槽4两端均设置有斜坡6;
底座3底部且位于支撑座5之间连接有支撑平台1,支撑平台1底部安装有升降架10,升降架10内侧安装有伸缩架13,且伸缩架13顶部一端与外壳7内壁转动连接,升降架10底端外部两侧均转动安装有调节杆12,且调节杆12一端与外壳7内壁转动连接,外壳7外侧四周均安装有滚轮8,外壳7内部安装有壳体14;
壳体14一端内部竖直安装有第一伸缩杆15,第一伸缩杆15顶部转动安装有压杆9,且压杆9底端与壳体14外侧转动连接,第一伸缩杆15底端安装有第一活塞16,第一活塞16位于第一液压槽内,且第一液压槽内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一单向阀17与第二液压槽连接,第二液压槽内部安装有第二活塞18,第二活塞18一侧安装有第二伸缩杆19,且第二伸缩杆19一端与伸缩架13转动连接,第二液压槽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二单向阀20与储液池22连接,储液池22通过第三管道和截止阀21与第一液压槽连接。
半剖汽车2内部进行剖解,且内部传感器和线束外侧均设置有标注,传感器,线路更为直观的教学,把每根线相应的标注、说明,让初学者能够更快的掌握其中的原理和检测方法,也可让有基础的学员更为快速的检测线路,使整车实训的效率大大提高。
半剖汽车2的车轮位于轮槽4内,便于对半剖汽车2进行限位,底座3底部四周均安装有支撑座5,便于起到支撑作用。
第一单向阀17内液压油运动方向为第一液压槽流向第二液压槽,第二单向阀20内液压油运动方向为第二液压槽流向储液池22,便于对底座3起到升降作用。
压杆9一端外侧套装有防滑橡胶套,便于防滑操作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半剖汽车2从斜坡6移动到底座3上,通过轮槽4对汽车进行限位,当半剖汽车2未配备轮胎时,将半剖汽车2放置到底座3上,通过压杆9下压带动第一伸缩杆15和第一活塞16在第一液压槽内将液压油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一单向阀17进入第二液压槽,并推动第二活塞18和第二伸缩杆19移动,进而带动伸缩架13在外壳7内转动,带动升降架10和连接座11上移,进而带动底座3上移直至支撑座5脱离地面,通过拉动压杆9带动滚轮8转动进行移动,运动到固定地点时,截止阀21打开,半剖汽车2下压,液压油从储液池22通过第三管道和截止阀21重新回到第一第一液压槽,通过底座3底部的支撑座5起到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首先当半剖汽车2配备轮胎时,半剖汽车2从斜坡6移动到底座3上,通过轮槽4对汽车进行限位,当半剖汽车2未配备轮胎时,将半剖汽车2放置到底座3上,当对半剖汽车2进行移动时,通过压杆9下压带动第一伸缩杆15和第一活塞16在第一液压槽内将液压油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一单向阀17进入第二液压槽,并推动第二活塞18和第二伸缩杆19移动,进而带动伸缩架13在外壳7内转动,带动升降架10和连接座11上移,进而带动底座3上移直至支撑座5脱离地面,通过拉动压杆9带动滚轮8转动进行移动,运动到固定地点时,截止阀21打开,半剖汽车2下压,液压油从储液池22通过第三管道和截止阀21重新回到第一第一液压槽,通过底座3底部的支撑座5起到支撑作用,便于对未配备轮胎的半剖汽车2进行移动,便于教学;将车上传感器和线路标注名称,并将每根线都注明含义和检测方法,可使学生快速掌握,并能轻松找到每个电气零件的相应位置,也能针对每根线做出相应的检测,快速的与理论知识融合,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并且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同时也将车门半剖、仪表台及其电动座椅解剖,方便学生更清楚的认识车窗升降原理,安全气囊形态,空调风向调节电机,及其电动座椅方向调节电机的工作状态,并进行更快速准确的检测,掌握核心原理,方便教学,使整车实训的效率大大提高。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1.整车传感器线路检测台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平台(1)和半剖汽车(2),所述支撑平台(1)顶部放置有半剖汽车(2),所述支撑平台(1)包括底座(3)、外壳(7)、升降架(10)、伸缩架(13)和壳体(14),所述底座(3)顶部两侧开设有轮槽(4),所述底座(3)两端且位于轮槽(4)两端均设置有斜坡(6);
所述底座(3)底部且位于支撑座(5)之间连接有支撑平台(1),所述支撑平台(1)底部安装有升降架(10),所述升降架(10)内侧安装有伸缩架(13),且伸缩架(13)顶部一端与外壳(7)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架(10)底端外部两侧均转动安装有调节杆(12),且调节杆(12)一端与外壳(7)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外壳(7)外侧四周均安装有滚轮(8),所述外壳(7)内部安装有壳体(14);
所述壳体(14)一端内部竖直安装有第一伸缩杆(15),所述第一伸缩杆(15)顶部转动安装有压杆(9),且压杆(9)底端与壳体(14)外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15)底端安装有第一活塞(16),所述第一活塞(16)位于第一液压槽内,且第一液压槽内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一单向阀(17)与第二液压槽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槽内部安装有第二活塞(18),所述第二活塞(18)一侧安装有第二伸缩杆(19),且第二伸缩杆(19)一端与伸缩架(1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槽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二单向阀(20)与储液池(22)连接,所述储液池(22)通过第三管道和截止阀(21)与第一液压槽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传感器线路检测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剖汽车(2)内部进行剖解,且内部传感器和线束外侧均设置有标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传感器线路检测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剖汽车(2)的车轮位于轮槽(4)内,所述底座(3)底部四周均安装有支撑座(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传感器线路检测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17)内液压油运动方向为第一液压槽流向第二液压槽,所述第二单向阀(20)内液压油运动方向为第二液压槽流向储液池(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传感器线路检测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9)一端外侧套装有防滑橡胶套。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