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制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杯盖及杯子。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形状结构的一次性用品,如纸塑杯等一次性杯子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
目前,一次性纸塑杯除用于盛装冷饮外,还普遍用于盛装各种热饮。但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杯子,由于纸杯或者塑杯通常为单层并且较薄,因此,盛装热饮时,防烫效果较差,容易导致被烫伤等安全事故的发生。而盛装冷饮时,由于内外空气温度差异,杯子表面容易凝结雾珠,导致杯子表面太滑,同时温度导致手感不舒适。此外,无论用于盛装热饮还是冷饮时,都存在防滑效果差,端握时容易滑落的问题。最后,目前运用较为广泛的杯子,还普遍存在美观性较差的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防滑防烫效果好、实用性强,更为美观的杯盖,以及包括此杯盖的杯子,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滑防烫效果好、实用性强,更为美观的杯盖,以及包括此杯盖的杯子。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杯盖,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一端设有叠盖台,所述本体的另一端设有盖沿,所述本体的外围设有用于防滑及防烫的防滑防烫部,所述防滑防烫部包括若干根规律设置的肋条,需要说明的是,防烫防滑部也能起到防冰冻的效果。此结构的杯盖,与现有结构的杯盖相比,通过在杯盖上设置防滑防烫部,可有效提升杯子的防滑防烫效果,此外,通过在本体上设置叠盖台,使得杯盖的运输更为方便,实用性更强,美观性也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若干根所述肋条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外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若干根所述肋条竖直设置或水平设置,或交叉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叠盖台背离所述本体的一端还设有盖顶,所述盖顶中部向所述本体方向凹陷,并形成凹陷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盖顶上还设有环状的装饰部,所述装饰部上设有装饰花纹,所述凹陷部设置于所述装饰部的中部,所述凹陷部上可设置标签。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本体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叠盖台的截面面积,所述本体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盖沿的截面面积;所述叠盖台的内腔高度不低于10mm,所述内腔用于储放勺子和吸管。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本体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所述叠盖台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所述盖沿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本体与所述盖顶连接的一端还设有环槽,当所述杯盖与杯身扣合时,杯身的杯口置于所述环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盖沿的内部还设有若干根盖扣,所述盖扣用于与杯身的杯口扣合。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杯子,包括杯身和设置于所述杯身上的杯盖,所述杯身上还设有用于与所述杯盖的环槽配合的密封环,所述杯盖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杯盖。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杯盖另一视觉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杯盖另一视觉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另一视觉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的俯视图;
图9为图8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应关系为:
1叠盖台2防滑防烫部3盖沿
4盖顶5盖扣6环槽
7凹陷部8本体9装饰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下,请参见图1至图5所示的杯盖,具体包括本体8,本体8的一端设有叠盖台1,本体8的另一端设有盖沿3,本体8的外围设有用于防滑及防烫的防滑防烫部2,更为具体地,防滑防烫部2包括若干根规律设置的肋条,即通过若干根肋条来防滑防烫。当杯内盛装饮料时,无论是冷饮还是热饮,都可以通过端握防滑防烫部2来进行防滑防烫,避免杯子滑落,或被杯内饮料烫伤,需要说明的是,防烫防滑部也能起到防冰冻的效果。此结构的杯盖,与现有结构的杯盖相比,通过在杯盖上设置防滑防烫部2,可有效提升杯子的防滑防烫效果,此外,通过在本体8上设置叠盖台1,使得杯盖的运输更为方便,实用性更强,美观性也更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若干根肋条均匀间隔设置于若干根肋条均匀间隔设置于本体8的外围,若干根肋条可根据需要竖直设置,也可水平设置,还可交叉设置等任何可能的设置方式,能起到防烫防滑效果即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如前所述,若干根肋条优选相对于本体8竖直设置,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水平设置或交叉设置等方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叠盖台1背离本体8的一端,即图1所示的上端还设有盖顶4,盖顶4中部向本体8方向,即向下凹陷,并形成一个圆形的凹陷部7。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盖顶4上还设有环状的装饰部9,装饰部9上可设置各种形式的花纹,凹陷部7置于装饰部9的中部,凹陷部7上则可设置产品标签,杯内产品信息,规格等可印制于标签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本体8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叠盖台1的截面面积,盖沿3的截面面积则大于本体8的截面面积。此外,为方便在叠盖台1的内腔中储放勺子和吸管等物品,叠盖台1的内腔高度不低于10mm。此设置方式,杯盖从上到下逐渐变大,使得杯盖的布局更为合理,形状更为美观。并且,由于在叠盖台1内留有空腔,饮用冷热饮需要的勺子或者吸管可以采用内卡或者胶黏的方式放置于盖内,保持产品美观,同时确保卫生、洁净。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本体8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叠盖台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同样,盖沿3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叠盖台1,还可以为心形等任何可能的形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本体8与盖顶4连接的一端还设有环槽6,当杯盖与杯身扣合时,杯身的杯口置于环槽6内。此设置方式,通过在盖顶4内部设置与杯口连接的环槽6,使得杯身与杯口的连接更为可靠,防漏效果更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盖沿3的内部还设有若干根均匀间隔设置的盖扣5,盖扣5用于与杯身的杯口扣合。当杯盖置于杯身上时,通过旋转杯盖,盖扣5可较好的把杯盖和杯身固定在一起。
此结构的杯盖,如前所述,通过在杯盖上设置防滑防烫部2,可有效提升杯子的防滑防烫效果,此外,通过在本体8上设置叠盖台1,使得杯盖的运输更为方便,实用性更强,美观性也更好。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杯子,包括杯身和设置于杯身上的杯盖,杯身与杯盖配合的一端端部设有密封环,杯盖与杯身配合时,密封环置于环槽内,杯盖为如上所述杯盖。
此结构的杯子,相应地,具有上述杯盖所具有的优点。并且,通过在杯盖上设置环槽,在杯盖上设置密封环,有效提高了杯盖与杯身的密封效果,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内容物溢出,从而避免污染包装和浪费食物。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8),所述本体(8)的一端设有叠盖台(1),所述本体(8)的另一端设有盖沿(3),所述本体(8)的外围设有用于防滑及防烫的防滑防烫部(2),所述防滑防烫部(2)包括若干根规律设置的肋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若干根所述肋条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本体(8)的外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若干根所述肋条竖直设置或水平设置,或交叉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盖台(1)背离所述本体(8)的一端还设有盖顶(4),所述盖顶(4)中部向所述本体(8)方向凹陷,并形成凹陷部(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顶(4)上还设有环状的装饰部(9),所述装饰部(9)上设有装饰花纹,所述凹陷部(7)设置于所述装饰部(9)的中部,所述凹陷部(7)上可设置标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8)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叠盖台(1)的截面面积,所述本体(8)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盖沿(3)的截面面积;
所述叠盖台(1)的内腔高度不低于10mm,所述内腔用于储放勺子和吸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8)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所述叠盖台(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所述盖沿(3)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8)与所述盖顶(4)连接的一端还设有环槽(6),当所述杯盖与杯身扣合时,杯身的杯口置于所述环槽(6)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沿(3)的内部还设有若干根盖扣(5),所述盖扣(5)用于与杯身的杯口扣合。
10.一种杯子,包括杯身和设置于所述杯身上的杯盖,所述杯身上还设有用于与所述杯盖的环槽配合的密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杯盖。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