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夹心保温墙节点构造,尤其涉及一种夹心保温墙竖向节点水平拼缝的施工构造,属于夹心保温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外保温构造则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防火及耐久性问题(使用寿命10~15年),而内保温构造易受室内装修影响而损坏。因此,一种将保温材料置于内外叶混凝土板中间的夹心保温剪力墙体系在国外受到了广泛关注并得到了成熟应用,形成了成熟的体系。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有技术也逐渐开始对夹心剪力墙体系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在其施工工艺方面仍有大量欠缺,本专利针对夹心保温墙的竖向节点的水平拼缝进行了研究。
夹心保温墙目前是保温墙的常见结构,而夹心保温墙竖向节点水平拼缝节点处的密封、防水等设计长期以来一直是一难题。现有技术中夹心保温墙外侧模板支模的工序繁琐,节点处存在施工难度大,拼缝处防水和保温性能较差、施工效率低下,存在漏浆的风险;同时楼层标高混凝土浇筑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夹心保温墙竖向节点水平拼缝的施工构造,简化外侧模板的支模工序,提高夹心保温墙竖向节点水平拼缝处施工的便捷性和施工的效率,同时提升拼缝处的防水和保温性能,提高楼层标高混凝土浇筑的便捷性。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夹心保温墙竖向节点水平拼缝的施工构造,下内叶墙1-2与上内叶墙2-2之间留有一间隙;叠合楼板3一端搁置在下内叶墙1-2上,下保温墙内浇筑的第一混凝土的高度位于楼层标高处,且与叠合楼板3上方的现浇楼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楼层标高处高于叠合楼板3且低于上内叶墙2-2及上外叶墙2-1的下端;所述楼层标高部位与上内叶墙2-2底部之间用方木条4支模,所述方木条4与上内叶墙2-2及第一混凝土固定连接;上保温墙内浇筑第二混凝土。
优选的,夹心保温墙内部放置竖向连接插筋7。
进一步的,下外叶墙与上外叶墙之间,设有胶条9。
进一步的,下外叶墙与上外叶墙之间,位于胶条9外侧,设有耐候胶8。
优选的,所述方木条4通过异形金属件5和射钉6分别与上内叶墙2-2和第一混凝土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异形金属件5具有相互垂直的一对平面,一其中一平面与上内叶墙2-2贴合,另一平面与第一混凝土贴合,连接两个平面的主体部分穿过所述方木条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外叶拼缝位于楼层标高以上,与内叶板拼缝形成内外高差,便于楼层标高混凝土浇筑;
2)使用胶条及耐候胶材料处理,提供了高效防水及保温性能增加防水性能;
3)由于胶条是软性材料,利用上层墙板的自重将胶条压实以密封20mm的缝隙,施工简单方便,密封性好,免去支模的繁琐,防止漏浆;
4)在内叶板50mm拼缝处,使用通长方木条封模并由金属扣件和射钉固定,省去现场处理木模板的步骤,施工步骤简单方便,施工现场干净整洁,防漏浆性能佳,可操作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夹心保温墙竖向节点水平拼缝的施工构造的示意图。
图中,1-1预制外叶墙板、1-2预制内叶墙板、1-3保温板;2-1预制外叶墙板、2-2预制内叶墙板、2-3保温板;3预制叠合楼板;4木方条;5异型金属扣件;6射钉;7竖向连接插筋;8耐候胶;9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一种夹心保温墙竖向节点水平拼缝的施工构造,下内叶墙1-2与上内叶墙2-2之间留有一间隙;叠合楼板3一端搁置在下内叶墙1-2上,下保温墙内浇筑的第一混凝土的高度至楼层标高处,且与叠合楼板3上方的现浇层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楼层标高处低于上内叶墙2-2及上外叶墙2-1下端;所述楼层标高部位与上内叶墙2-2底部之间利用方木条4支模,所述方木条4与上内叶墙2-2及第一混凝土固定连接;上保温墙内浇筑第二混凝土。
参见图1,夹心保温墙内部放置竖向连接插筋7。
参见图1,下外叶墙与上外叶墙之间,设有胶条9。
参见图1,下外叶墙与上外叶墙之间,位于胶条9外侧,设有耐候胶8。
参见图1,所述方木条4通过异形金属件5和射钉6分别与上内叶墙2-2和叠合楼板固定连接。
继续参见图1,所述异形金属件5具有相互垂直的一对平面,其中一平面与上内叶墙2-2贴合,另一平面与第一混凝土贴合,连接两个平面的主体部分穿过所述方木条4。
具体施工时:
1)先放置预制夹心保温墙板,并在空腔中放入竖向连接插筋7;
2)在夹心保温墙外叶板1-1和1-3顶端,放置60mmx25mm的胶条9,;
3)放置叠合楼板3;
4)浇筑混凝土至楼层标高;
5)放置预制夹心保温墙2,利用上层墙体2的自重将胶条9压实,拼缝外侧打入10mm以上耐候胶8;
6)在预制夹心保温墙2的内叶板外侧,与浇筑完成后的楼板3形成50mm缝隙处,放置方木条4,并通过异性金属件5和射钉6将方木固定;
7)浇筑预制夹心保温墙2空腔内的混凝土。
本发明外叶拼缝位于楼层标高以上,与内叶板拼缝形成内外高差,便于楼层标高混凝土浇筑;使用胶条及耐候胶材料处理,提供了高效防水及保温性能增加防水性能;由于胶条是软性材料,利用上层墙板的自重将胶条压实以密封20mm的缝隙,施工简单方便,密封性好,免去支模的繁琐,防止漏浆;在内叶板50mm拼缝处,使用通长方木条封模并由金属扣件和射钉固定,省去现场处理木模板的步骤,施工步骤简单方便,施工现场干净整洁,防漏浆性能佳,可操作性强。
以上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发明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1.一种夹心保温墙竖向节点水平拼缝的施工构造,其特征在于:
下内叶墙(1-2)与上内叶墙(2-2)之间留有一间隙;
叠合楼板(3)一端搁置在下内叶墙(1-2)上,下保温墙内浇筑的第一混凝土的高度位于楼层标高处,且与叠合楼板(3)上方的现浇楼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楼层标高处高于叠合楼板(3)且低于上内叶墙(2-2)及上外叶墙(2-1)的下端;
所述楼层标高部位与上内叶墙(2-2)底部之间用方木条(4)支模,所述方木条(4)与上内叶墙(2-2)及第一混凝土固定连接;
上保温墙内浇筑第二混凝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心保温墙竖向节点水平拼缝的施工构造,其特征在于:夹心保温墙内部放置竖向连接插筋(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心保温墙竖向节点水平拼缝的施工构造,其特征在于:下外叶墙与上外叶墙之间,设有胶条(9)。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心保温墙竖向节点水平拼缝的施工构造,其特征在于:下外叶墙与上外叶墙之间,位于胶条(9)外侧,设有耐候胶(8)。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心保温墙竖向节点水平拼缝的施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木条(4)通过异形金属件(5)和射钉(6)分别与上内叶墙(2-2)和第一混凝土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心保温墙竖向节点水平拼缝的施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金属件(5)具有相互垂直的一对平面,一其中一平面与上内叶墙(2-2)贴合,另一平面与第一混凝土贴合,连接两个平面的主体部分穿过所述方木条(4)。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