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罩单点分离式单滑轨自动焊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0


本实用新型涉网罩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罩单点分离式单滑轨自动焊机。



背景技术:

风扇网罩焊接加工中比较麻烦的一步是将辐条分散焊接在内圈上,目前辐条的焊接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中国发明专利cn107470921a公开的一种多功能的安全网罩骨架焊接装置以及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7681924u公开的风扇网罩内环焊接设备均能够实现内圈和辐条的自动焊接,但是,在焊接的过程中,仍然需要人工辅助安放内圈及人工辅助取放焊接好的网罩,无法实现整个过程全自动化。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网罩单点分离式单滑轨自动焊机,以实现整个焊接过程的全自动化。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网罩单点分离式单滑轨自动焊机,包括分度旋转装置、辐条输送装置以及自动焊机,所述分度旋转装置上设有用于固定内圈的卡盘装置,所述辐条输送装置用于将钢丝辐条输送至固定于卡盘装置上的内圈,所述分度旋转装置具有用于焊接的焊接工位,所述自动焊机通过支架安装于所述焊接工位的正上方,用于将钢丝辐条的内端焊接于内圈,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分度旋转装置还具有用于装卸料的装卸工位,所述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分度旋转装置在焊接工位和装卸工位之间移动;以及取放机构,所述取放机构包括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所述第一机械手用于将处于所述装卸工位时分度旋转装置上焊接好的网罩取下,所述第二机械手用于将内圈安放在取走网罩后的分度旋转装置的卡盘装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分度旋转装置包括支撑台、分度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及旋转托盘,所述分度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撑台上并驱动所述主动轮作分度旋转,所述旋转托盘与所述从动轮为上下布置的一体结构、且可旋转的安装在所述支撑台上,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啮合,所述卡盘装置设置在所述旋转托盘的中心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纵向滑轨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分度旋转装置滑动安装于所述纵向滑轨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分度旋转装置沿纵向滑轨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取放机构包括通过支架安装于设于所述装卸工位上方的横向滑轨,所述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滑动吊装在所述横向滑轨的下方,所述装卸工位横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网罩存放工位和内圈抓取工位,所述横向滑轨上还安装有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机械手在所述装卸工位和网罩存放工位之间横移,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机械手在所述装卸工位和内圈抓取工位之间横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均包括滑动吊装在所述纵向滑轨下的伸缩缸以及连接在所述伸缩缸下方的输出轴上的电磁铁抓取机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内圈输送机构,所述内圈输送机构包括工作台、储料筒、推条和第四驱动机构,所述内圈抓取工位设于工作台上,所述储料筒竖立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储料筒底部的筒壁上设置推条伸入口和内圈推出口,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推条的一端在推条伸入口、内圈推出口和内圈抓取工位之间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内圈推出口与内圈抓取工位之间设于导向槽。

进一步地,网罩存放工位处设置有立杆,焊接完成的网罩内圈穿在所述立杆上并叠放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分度旋转装置处于焊接工位时,辐条输送装置将钢丝辐条输送至固定于卡盘装置上的内圈,自动焊机将钢丝辐条焊接在内圈上,然后分度旋转装置转动一个分度,再进行下一钢丝辐条的焊接,以此循环,从而焊接成半成品网罩,半成品网罩焊接完成后,移动机构将分度旋转装置移动至装卸工位,第一机械手自动将分度旋转装置上的半成品网罩取下,同时,第二机械手自动将内圈安放在卡盘装置上,然后再控制移动机构将分度旋转装置移至焊接工位,即可进行下一个半成品网罩的焊接,整个过程全部通过机械完成,实现了整个焊接过程的全自动化,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附图中,100表示支架;10表示分度旋转装置;11表示卡盘装置;12表示支撑台;13表示分度电机;14表示主动轮;15表示从动轮;16表示旋转托盘;20表示辐条输送装置;30表示自动焊机;40表示移动机构;41表示纵向滑轨;42表示第一驱动机构;50表示取放机构;51表示第一机械手;52表示第二机械手;53表示横向滑轨;54表示第二驱动机构;55表示第三驱动机构;56表示伸缩缸;57表示电磁铁抓取机构;60表示内圈输送机构;61表示工作台;62表示储料筒;621表示推条伸入口;622表示内圈推出口;63表示推条;64表示第四驱动机构;65表示导向槽;70表示立杆;80表示网罩;81表示钢丝辐条;82表示内圈;83表示焊接工位;84表示装卸工位;85表示网罩存放工位;86表示内圈抓取工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罩单点分离式单滑轨自动焊机30,包括分度旋转装置10、辐条输送装置20、自动焊机30、移动机构40和内圈输送机构60。

分度旋转装置10上设有用于固定内圈82的卡盘装置11,辐条输送装置20用于将钢丝辐条81输送至固定于卡盘装置11上的内圈82,分度旋转装置10具有用于焊接的焊接工位83以及用于装卸料的装卸工位84,自动焊机30通过支架100安装于焊接工位83的正上方,用于将钢丝辐条81的内端焊接于内圈82。

本实施例的分度旋转装置10包括支撑台12、分度电机13、主动轮14、从动轮15及旋转托盘16,分度电机13安装在支撑台12上并驱动主动轮14作分度旋转,旋转托盘16与从动轮15为上下布置的一体结构、且可旋转的安装在支撑台12上,主动轮14与从动轮15啮合,卡盘装置11设置在旋转托盘16的中心位置处,该分度旋转装置10通过分度电机13驱动,主动轮14和从动轮15传动,进而带动托盘转动,托盘转动配合自动焊机30即可实现内圈82一圈钢丝辐条81的自动焊接,且上述结构的分度旋转装置10与自动焊机30和辐条输送装置20为分体式设计,能够实现分度旋转装置10的移动,从而为自动安放内圈82和取拿焊接好的半成品网罩80提供操作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卡盘装置11、辐条输送装置20(包含钢丝释放装置、调直装置、拉丝装置、剪断装置、弯边装置等)、自动焊机30可以参考中国发明专利cn107470921a和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7681924u,属于现有技术,且不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这里不作赘述。

移动机构40用于驱动分度旋转装置10在焊接工位83和装卸工位84之间移动。具体地,移动机构40包括纵向滑轨41和第一驱动机构42,分度旋转装置10滑动安装于纵向滑轨41上,第一驱动机构42用于驱动分度旋转装置10沿纵向滑轨41滑动。这里的第一驱动机构42可为伺服丝杠、气缸等直线驱动机构,图1所示的第一驱动机构42为伺服丝杠(伺服电机驱动丝杠转动带动分度旋转装置10直线移动)。

取放机构50包括第一机械手51和第二机械手52,第一机械手51用于将处于装卸工位84时分度旋转装置10上焊接好的网罩80取下,第二机械手52用于将内圈82安放在取走网罩80后的分度旋转装置10的卡盘装置11上。

具体地,参照图2,取放机构50包括通过支架100安装于设于装卸工位84上方的横向滑轨53,第一机械手51和第二机械手52滑动吊装在横向滑轨53的下方,装卸工位84横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网罩存放工位85和内圈抓取工位86,横向滑轨53上还安装有第二驱动机构54和第三驱动机构55,第二驱动机构54用于驱动第一机械手51在装卸工位84和网罩存放工位85之间横移,第三驱动机构55用于驱动第二机械手52在装卸工位84和内圈抓取工位86之间横移。这里的第二驱动机构54和第三驱动机构55可为伺服丝杠、气缸等直线驱动机构,图2所示的第二驱动机构54和第三驱动机构55均为气缸。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机械手51和第二机械手52均包括滑动吊装在纵向滑轨41下的伸缩缸56以及连接在伸缩缸56下方的输出轴上的电磁铁抓取机构57,抓取时,电磁铁抓取机构57通电,电磁铁抓取机构57吸附网罩80或内圈82,放下时,电磁铁抓取机构57断电,电磁铁抓取机构57放网罩80或内圈82。

内圈输送机构60包括工作台61、储料筒62、推条63和第四驱动机构64,内圈抓取工位86设于工作台61上,储料筒62竖立设置于工作台61上,储料筒62底部的筒壁上设置推条伸入口621和内圈推出口622,第四驱动机构64用于驱动推条63的一端在推条伸入口621、内圈推出口622和内圈抓取工位86之间移动。这里的第四驱动机构64可为伺服丝杠、气缸等直线驱动机构,图1所示的第四驱动机构64为气缸。待焊接的内圈82叠放在储料筒62内,内圈抓取工位86的内圈82被取走后,第四驱动机构64驱动推条63将储料筒62内最底部的一个内圈82从内圈推出口622推出,以对内圈抓取工位86的内圈82进行补充,内圈82推到内圈抓取工位86后,控制第四驱动机构64将推条63从推条伸入口621缩回。为了确保能够准确地将内圈82推至内圈抓取工位86,内圈推出口622与内圈抓取工位86之间设于导向槽65。

此外,网罩存放工位85处设置有立杆70,焊接完成的网罩80内圈82穿在立杆70上并叠放在一起,在取放网罩80时,卡盘装置11松开,第一机械手51通过电磁铁抓取机构57对网罩80进行吸附抓取,然后将第一机械手51移动至立杆70的正上方,使得网罩80的内圈82对准立杆70,然后电磁铁抓取机构57断电将网罩80放下,即可将网罩80穿在立杆70上并叠放在一起,立杆70的作用是使网罩80叠放整齐。

采用上述结构,分度旋转装置10处于焊接工位83时,辐条输送装置20将钢丝辐条81输送至固定于卡盘装置11上的内圈82,自动焊机30将钢丝辐条81焊接在内圈82上,然后分度旋转装置10转动一个分度,再进行下一钢丝辐条81的焊接,以此循环,从而焊接成半成品网罩80,半成品网罩80焊接完成后,移动机构40将分度旋转装置10移动至装卸工位84,第一机械手51自动将分度旋转装置10上的半成品网罩80取下,同时,第二机械手52自动将内圈82安放在卡盘装置11上,然后再控制移动机构40将分度旋转装置10移至焊接工位83,即可进行下一个半成品网罩80的焊接,整个过程全部通过机械完成,实现了整个焊接过程的全自动化,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网罩单点分离式单滑轨自动焊机,包括分度旋转装置、辐条输送装置以及自动焊机,所述分度旋转装置上设有用于固定内圈的卡盘装置,所述辐条输送装置用于将钢丝辐条输送至固定于卡盘装置上的内圈,所述分度旋转装置具有用于焊接的焊接工位,所述自动焊机通过支架安装于所述焊接工位的正上方,用于将钢丝辐条的内端焊接于内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移动机构,所述分度旋转装置还具有用于装卸料的装卸工位,所述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分度旋转装置在焊接工位和装卸工位之间移动;

以及取放机构,所述取放机构包括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所述第一机械手用于将处于所述装卸工位时分度旋转装置上焊接好的网罩取下,所述第二机械手用于将内圈安放在取走网罩后的分度旋转装置的卡盘装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罩单点分离式单滑轨自动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度旋转装置包括支撑台、分度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及旋转托盘,所述分度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撑台上并驱动所述主动轮作分度旋转,所述旋转托盘与所述从动轮为上下布置的一体结构、且可旋转的安装在所述支撑台上,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啮合,所述卡盘装置设置在所述旋转托盘的中心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罩单点分离式单滑轨自动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纵向滑轨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分度旋转装置滑动安装于所述纵向滑轨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分度旋转装置沿纵向滑轨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罩单点分离式单滑轨自动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放机构包括通过支架安装于设于所述装卸工位上方的横向滑轨,所述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滑动吊装在所述横向滑轨的下方,所述装卸工位横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网罩存放工位和内圈抓取工位,所述横向滑轨上还安装有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机械手在所述装卸工位和网罩存放工位之间横移,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机械手在所述装卸工位和内圈抓取工位之间横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罩单点分离式单滑轨自动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均包括滑动吊装在所述纵向滑轨下的伸缩缸以及连接在所述伸缩缸下方的输出轴上的电磁铁抓取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罩单点分离式单滑轨自动焊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圈输送机构,所述内圈输送机构包括工作台、储料筒、推条和第四驱动机构,所述内圈抓取工位设于工作台上,所述储料筒竖立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储料筒底部的筒壁上设置推条伸入口和内圈推出口,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推条的一端在推条伸入口、内圈推出口和内圈抓取工位之间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罩单点分离式单滑轨自动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推出口与内圈抓取工位之间设于导向槽。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罩单点分离式单滑轨自动焊机,其特征在于,网罩存放工位处设置有立杆,焊接完成的网罩内圈穿在所述立杆上并叠放在一起。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网罩单点分离式单滑轨自动焊机,包括分度旋转装置、辐条输送装置、自动焊机、移动机构以及取放机构;分度旋转装置上设有卡盘装置,辐条输送装置用于将钢丝辐条输送至固定于卡盘装置上的内圈,分度旋转装置具有焊接工位和装卸工位,自动焊机通过支架安装于焊接工位的正上方,用于将钢丝辐条的内端焊接于内圈;移动机构用于驱动分度旋转装置在焊接工位和装卸工位之间移动;取放机构包括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第一机械手用于将处于装卸工位时分度旋转装置上焊接好的网罩取下,第二机械手用于将内圈安放在取走网罩后的分度旋转装置的卡盘装置上。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整个焊接过程的全自动化。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国防
技术研发日:2019.09.2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131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