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圈自动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3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将料箱内装满规则排列的轴承圈一排排地从料箱的出料端推出,工作效率高,且轴承圈被推出时的稳定性好的轴承圈自动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像轴承圈之类的零件通常是用料箱来收纳;所述轴承圈,包含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目前大都采用人工将轴承圈之类的零件一个个排列在料箱中;当需要使用时,先将料箱运送到使用地点,然后取出使用,目前大都采用的取出方式有:1.人工将轴承内外圈之类的零件一个一个从料箱中取出,费时费力,且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2.通过料箱翻倒装置将轴承内外圈之类的零件从料箱中直接倒出,倒出后的零件摆放杂乱无序,且倒出时有撞击变形隐患,影响后续工序操作。

为此,我们研发了一种能将料箱内装满规则排列的轴承圈一排排地从料箱的出料端推出,工作效率高,且轴承圈被推出时的稳定性好的轴承圈自动送料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将料箱内装满规则排列的轴承圈一排排地从料箱的出料端推出,工作效率高,且轴承圈被推出时的稳定性好的轴承圈自动送料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承圈自动送料装置,包含机架、料箱和水平移动板;所述料箱呈方形;所述机架设置在料箱的上方,所述机架的两侧分别水平且相互平行地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分别平行料箱的左侧或右侧设置;所述水平移动板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块对应地的导轨上;所述水平移动板能沿导轨水平地移动;所述水平移动板上竖直地设置有气缸;所述水平移动板的下方设置有上下移动板;所述气缸的气缸活塞杆与上下移动板相连,以便能驱动上下移动板上下运动;所述上下移动板的下部设置有推料板;所述推料板与料箱的内侧壁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推料板的内侧端均匀地设置有竖直向下的耙钉;所述耙钉能对应地插入所述料箱内同一排的轴承圈的内侧,每个轴承圈由两个相邻的耙钉推动,且所述耙钉沿对应的轴承圈的对称中心分布。

优选的,所述料箱的内侧壁上均布有竖直凹槽;相邻的竖直凹槽之间的中心距离少于一个轴承圈的外径,且大于一个轴承圈的外径的一半;所述料箱的出料端与料箱的内侧壁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机架设置在料箱的上方,且包含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互平行设置,且高度相同;所述第一支架位于料箱的左侧的外部,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料箱的右侧的外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上表面分别水平地设置有导轨。

优选的,所述导轨的内侧分别对应地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导轨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水平移动板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块对应地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导轨上;所述水平移动板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一支架上的齿条上相互啮合地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第二支架上的齿条上相互啮合地设置有同步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同步齿轮之间设置有同步轴;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同步轴与料箱的内侧壁相互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上下移动板的四个角分别竖直地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的上端对应地穿过设置在水平移动板上的导套,当上下移动板上下运动时,导柱的上端分别沿对应的导套运动。

优选的,所述耙钉能对应地插入所述料箱的内侧壁上的竖直凹槽中。

优选的,所述料箱的出料端设置有引导斜板。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轴承圈自动送料装置能将料箱内装满规则排列的轴承圈一排排地从料箱的出料端推出,工作效率高;同时采用每个轴承圈由两个相邻的耙钉推动,且所述耙钉沿对应的轴承圈的对称中心分布,轴承圈被推出时的稳定性好,不会将料箱内装满规则排列的轴承圈挤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轴承圈自动送料装置的第一角度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轴承圈自动送料装置的第二角度的立体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轴承圈自动送料装置的第三角度的立体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轴承圈自动送料装置的第四角度的立体图;

附图5为附图4中的a部的放大图;

其中: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料箱;4、导轨;5、齿条;6、水平移动板;7、滑块;8、驱动电机;9、主动齿轮;10、从动齿轮;11、同步齿轮;12、同步轴;13、气缸;14、上下移动板;15、导柱;16、气缸活塞杆;17、推料板;18、引导斜板;19、轴承圈;31、竖直凹槽;171、耙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附图1-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轴承圈自动送料装置,包含机架(未标出)、料箱3和水平移动板6;所述料箱3用来放置规则排列的轴承圈19;所述料箱呈方形;所述料箱3的内侧壁上均布有竖直凹槽31;相邻的竖直凹槽31之间的中心距离少于一个轴承圈的外径,且大于一个轴承圈的外径的一半;所述料箱3的出料端设置有引导斜板18;所述料箱3的出料端与料箱3的内侧壁相对设置;所述机架设置在料箱3的上方,且包含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相互平行设置,且高度相同;所述第一支架1位于料箱3的左侧的外部,所述第二支架2位于料箱3的右侧的外部;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的上表面分别水平地设置有导轨4;所述导轨4分别平行料箱3的左侧或右侧设置;所述导轨4的内侧分别对应地设置有齿条5;所述齿条5与导轨4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水平移动板6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块7对应地设置在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的导轨4上;所述水平移动板6上设置有驱动电机8;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9;所述第一支架1上的齿条5上相互啮合地设置有从动齿轮10;所述第二支架2上的齿条5上相互啮合地设置有同步齿轮11;所述从动齿轮10与同步齿轮11之间设置有同步轴12;所述主动齿轮9与从动齿轮10相互啮合;所述同步轴12与料箱3的内侧壁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水平移动板6上竖直地设置有气缸13;所述水平移动板6的下方设置有上下移动板14;所述气缸13的气缸活塞杆16与上下移动板14相连,以便能驱动上下移动板14上下运动;所述上下移动板14的四个角分别竖直地设置有导柱15;所述导柱15的上端对应地穿过设置在水平移动板6上的导套(未标出),当上下移动板14上下运动时,导柱15的上端分别沿对应的导套运动,以增加上下移动板14运动的稳定性;所述上下移动板14的下部设置有推料板17;所述推料板17与料箱3的内侧壁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推料板17的内侧端均匀地设置有竖直向下的耙钉171;所述耙钉171分布在同一直线上;所述耙钉171能对应地插入所述料箱3的内侧壁上的竖直凹槽31中,以避免料箱3中的轴承圈19;每个轴承圈19由两个相邻的耙钉171推动,且所述耙钉171沿对应的轴承圈19的对称中心分布。

工作时,料箱3内装满规则排列的轴承圈19;驱动电机8驱动水平移动板6沿导轨4朝内移动,直至推料板17上的耙钉171与料箱3的内侧壁上的竖直凹槽31对应,此时,气缸13工作,气缸活塞杆16推动上下移动板14朝下运动,直至耙钉171对应地插入所述料箱3的内侧壁上的竖直凹槽31中;接着,驱动电机8驱动水平移动板6沿导轨4朝外移动,每次移动一个额定距离,以每次移动一个轴承圈19的外径为宜,这样,料箱3内的轴承圈19会一排排地从料箱3的出料端被推出,并经过引导斜板18引导进入下一工序中的设备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轴承圈自动送料装置能将料箱3内装满规则排列的轴承圈19一排排地从料箱3的出料端推出,工作效率高;同时采用每个轴承圈19由两个相邻的耙钉171推动,且所述耙钉171沿对应的轴承圈19的对称中心分布,轴承圈被推出时的稳定性好,不会将料箱3内装满规则排列的轴承圈19挤乱。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轴承圈自动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机架、料箱和水平移动板;所述料箱呈方形;所述机架设置在料箱的上方,所述机架的两侧分别水平且相互平行地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分别平行料箱的左侧或右侧设置;所述水平移动板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块对应地的导轨上;所述水平移动板能沿导轨水平地移动;所述水平移动板上竖直地设置有气缸;所述水平移动板的下方设置有上下移动板;所述气缸的气缸活塞杆与上下移动板相连,以便能驱动上下移动板上下运动;所述上下移动板的下部设置有推料板;所述推料板与料箱的内侧壁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推料板的内侧端均匀地设置有竖直向下的耙钉;所述耙钉能对应地插入所述料箱内同一排的轴承圈的内侧,每个轴承圈由两个相邻的耙钉推动,且所述耙钉沿对应的轴承圈的对称中心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圈自动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箱的内侧壁上均布有竖直凹槽;相邻的竖直凹槽之间的中心距离少于一个轴承圈的外径,且大于一个轴承圈的外径的一半;所述料箱的出料端与料箱的内侧壁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圈自动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设置在料箱的上方,且包含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互平行设置,且高度相同;所述第一支架位于料箱的左侧的外部,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料箱的右侧的外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上表面分别水平地设置有导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圈自动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内侧分别对应地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导轨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水平移动板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块对应地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导轨上;所述水平移动板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一支架上的齿条上相互啮合地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第二支架上的齿条上相互啮合地设置有同步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同步齿轮之间设置有同步轴;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圈自动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轴与料箱的内侧壁相互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圈自动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移动板的四个角分别竖直地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的上端对应地穿过设置在水平移动板上的导套,当上下移动板上下运动时,导柱的上端分别沿对应的导套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圈自动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耙钉能对应地插入所述料箱的内侧壁上的竖直凹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圈自动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箱的出料端设置有引导斜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圈自动送料装置,包含机架、料箱和水平移动板;所述机架设置在料箱的上方,所述机架的两侧分别水平且相互平行地设置有导轨;所述水平移动板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块对应地的导轨上;所述水平移动板上竖直地设置有气缸;所述水平移动板的下方设置有上下移动板;所述气缸的气缸活塞杆与上下移动板相连;所述上下移动板的下部设置有推料板;所述推料板与料箱的内侧壁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推料板的内侧端均匀地设置有竖直向下的耙钉;所述耙钉能对应地插入所述料箱内同一排的轴承圈的内侧,每个轴承圈由两个相邻的耙钉推动;本实用新型能将料箱内的轴承圈一排排地从料箱中推出,工作效率高,且轴承圈被推出时的稳定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贾鹏;蒋大成;徐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启成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127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