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板幕墙悬挂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75


本发明涉及建筑外墙装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陶板幕墙悬挂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幕墙系统主要分为玻璃幕墙和陶板幕墙。陶板是一种有空腔结构的新型材料,每个空腔间有肋板连接,陶板具有保温隔热的功效。从挂接形式上看,陶板可分为横挂和竖挂。目前,市面上的陶板主要采用横挂的方式,主要采用短槽、通槽、背栓连接等几种形式。由于陶板中间有一道道的小肋,竖挂时会影响挂件固定,因此采用竖挂方式的陶板很少,导致了陶板体系外立面比较单一,缺乏外观的新颖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陶板幕墙悬挂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陶板幕墙悬挂装置,包括龙骨、防水板、转接件以及挂件,所述防水板贴合于所述龙骨的侧面,所述转接件与所述龙骨固定连接,所述挂件固定安装于所述转接件上;所述挂件包括底板和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至少两个爪件,所述至少两个爪件在所述底板上水平排列;每个所述爪件包括上插件和下插件,所述上插件和下插件的长度小于陶板的空腔的内径,相邻两个所述上插件之间的距离和相邻两个所述下插件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陶板相邻两个所述空腔之间的距离;所述上插件插入横挂陶板的通槽内或插入竖挂陶板的空腔内;所述下插件插入横挂陶板的通槽内或插入竖挂陶板的空腔内。

较佳的,所述上插件的插入深度大于等于6mm,所述下插件的插入深度大于等于10mm。

较佳的,所述陶板与所述转接件或所述爪件接触处设有减震垫。

较佳的,所述挂件采用铝合金材料。

较佳的,所述转接件包括第一转接件、第二转接件和第三转接件,所述第一转接件与所述龙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接件与所述第一转接件可移动式连接,且移动方向为垂向,所述第三转接件与所述第二转接件可移动式连接,且移动方向为水平方向上远离或靠近所述龙骨的方向。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陶板幕墙悬挂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安装龙骨;

s2:在所述龙骨的侧面贴附防水板;

s3:在所述防水板外侧安装转接件,所述转接件与所述龙骨固定连接;

s4:在所述转接件上固定安装挂件,所述挂件包括底板和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至少两个爪件,所述至少两个爪件在所述底板上水平排列;每个所述爪件包括上插件和下插件,所述上插件和下插件的长度小于陶板的空腔的内径,相邻两个所述上插件之间的距离和相邻两个所述下插件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陶板相邻两个所述空腔之间的距离;

s5:将所述上插件插入横挂陶板的通槽内或插入竖挂陶板的空腔内;

s6:将所述下插件插入横挂陶板的通槽内或插入竖挂陶板的空腔内。

较佳的,所述上插件的插入深度大于等于6mm,所述下插件的插入深度大于等于10mm。

较佳的,所述陶板与所述转接件或所述爪件接触处设有减震垫。

较佳的,所述转接件包括第一转接件、第二转接件和第三转接件,所述第一转接件与所述龙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接件与所述第一转接件可移动式连接,且移动方向为垂向;所述第三转接件与所述第二转接件可移动式连接,且移动方向为水平方向上远离或靠近所述龙骨的方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陶板幕墙悬挂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中,挂件上的至少两个爪件通过长度和间距的控制,使其既能够适应横挂陶板的通槽,也与竖挂陶板的空腔匹配,从而在不影响整体支撑强度的前提下,无需更换挂件,即可实现陶板的横挂和竖挂两种悬挂方式,大大提高了挂件的通用性;

2.陶板幕墙的外立面可以灵活选用横挂方式和竖挂方式,增加了外观的新颖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陶板幕墙悬挂装置的挂件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陶板幕墙悬挂装置的挂件的纵向剖面图;

图3a至3h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陶板幕墙悬挂装置的安装步骤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安装完成的陶板幕墙悬挂装置的横向剖面图。

图中:10-龙骨、20-防水板、30-转接件、31-第一转接件、32-第二转接件、33-第三转接件、40-挂件、41-底板、42-上插件、43-下插件、50-竖挂陶板、51-空腔、52-减震垫、60-横挂陶板、61-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详尽的表述上述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列举出具体的实施例来证明技术效果;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限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的陶板幕墙悬挂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龙骨10(例如横龙骨)、防水板20、转接件30以及挂件40,所述防水板20贴合于所述龙骨10的侧面,所述转接件30与所述龙骨10固定连接,所述挂件40固定安装于所述转接件30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挂件40采用铝合金材料,所述挂件40包括底板41和固定在所述底板41上的至少两个爪件,所述至少两个爪件在所述底板41上水平排列,具体地,所述底板41的尺寸及爪件的数量及尺寸可以根据陶板的重量及受力情况确定;每个所述爪件包括上插件42和下插件43,所述上插件42和下插件43的长度小于陶板的空腔51的内径,请重点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上插件42与下插件43为一体成型,且均为长方体,其长度同为a;相邻两个所述上插件42之间的距离和相邻两个所述下插件43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陶板相邻两个所述空腔51之间的距离,同样的,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上插件42之间的距离和相邻两个所述下插件43之间的距离同为b,需要说明的是,上插件42和下插件42可以分别成型,上插件42和下插件42可以不是上下对应的形式,即上下错开分布,上插件42和下插件42也可以是不同的大小和形状;所述上插件42插入横挂陶板的通槽61内或插入竖挂陶板的空腔51内;所述下插件43插入横挂陶板的通槽61内或插入竖挂陶板的空腔51内。本发明中,挂件40可以在为陶板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的同时,适应陶板的横挂和竖挂两种悬挂方式,为陶板幕墙的外立面提供了更多的灵活选择,且无需更换挂件40。

较佳的,请重点参考图2,所述上插件42的插入深度l1大于等于6mm,所述下插件43的插入深度l2大于等于10mm,在确保陶板60不会脱落的前提下,降低安装难度。

较佳的,请重点参考3g和3h,所述陶板与所述转接件30或所述爪件接触处设有减震垫52,示例性地,可以选用橡胶条或者橡胶垫,以起到缓冲及抗震的作用。

较佳的,请重点参考图3c至3e,所述转接件30包括第一转接件31、第二转接件32和第三转接件33,所述第一转接件31与所述龙骨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接件32与所述第一转接件31可移动式连接,且移动方向为垂向(如图3d中箭头方向所示),所述第三转接件33与所述第二转接件32可移动式连接,且移动方向为水平方向上远离或靠近所述龙骨10的方向(如图3e中箭头方向所示),所述转接件30采用三个转接件组合而成,可以实现挂件40在垂向和水平向的微调,便于后续安装和调节。

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陶板幕墙悬挂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安装龙骨10,如图3a所示;

s2:在所述龙骨10的侧面贴附防水板20,例如防水铝板,如图3b所示;

s3:在所述防水板20外侧安装转接件30,所述转接件30与所述龙骨10固定连接,所述转接件30可以包括第一转接件31、第二转接件32和第三转接件33,如图3c至3e所示;

s4:在所述转接件30(例如第三转接件33)上固定安装挂件40,如图3f所示。所述挂件40包括底板41和固定在所述底板41上的至少两个爪件(本实施例中,爪件的数量为3个),所述至少两个爪件在所述底板41上水平排列;每个所述爪件包括上插件42和下插件43,所述上插件42和下插件43的长度a小于陶板的空腔51的内径,相邻两个所述上插件42之间的距离b和相邻两个所述下插件43之间的距离b大于等于所述陶板相邻两个所述空腔51之间的距离,使上插件42和/或下插件43能够对应插入竖挂陶板50的空腔51内,实现陶板的竖挂;

s5:将所述上插件42插入横挂陶板60的通槽61内或插入竖挂陶板50的空腔51内,插入深度l1为8mm,如图3g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插件42插入竖挂陶板50的空腔51内;

s6:将所述下插件43插入横挂陶板60的通槽61内或插入竖挂陶板50的空腔51内,插入深度l2为10mm,如图3h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插件43插入横挂陶板60的通槽61内。

较佳的,请重点参考图3g和3h,安装完陶板后,可在所述陶板与所述转接件30(例如第三转接件33)或所述爪件接触处设置减震垫,以起到缓冲及抗震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陶板幕墙悬挂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所述装置包括龙骨10、防水板20、转接件30以及挂件40,所述防水板20贴合于所述龙骨10的侧面,所述转接件30与所述龙骨20固定连接,所述挂件40固定安装于所述转接件30上;所述挂件40包括底板41和固定在所述底板41上的至少两个爪件,所述至少两个爪件在所述底板41上水平排列;每个所述爪件包括上插件42和下插件43,所述上插件42和下插件43的长度小于陶板的空腔51的内径,相邻两个所述上插件42之间的距离和相邻两个所述下插件43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陶板相邻两个所述空腔51之间的距离;所述上插件42插入横挂陶板60的通槽61内或插入竖挂陶板50的空腔51内;所述下插件43插入横挂陶板60的通槽61内或插入竖挂陶板50的空腔51内。本发明中,挂件40可以在为陶板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的同时,适应陶板的横挂和竖挂两种悬挂方式,为陶板幕墙的外立面提供了更多的灵活选择。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陶板幕墙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骨、防水板、转接件以及挂件,所述防水板贴合于所述龙骨的侧面,所述转接件与所述龙骨固定连接,所述挂件固定安装于所述转接件上;

所述挂件包括底板和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至少两个爪件,所述至少两个爪件在所述底板上水平排列;每个所述爪件包括上插件和下插件,所述上插件和下插件的长度小于陶板的空腔的内径,相邻两个所述上插件之间的距离和相邻两个所述下插件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陶板相邻两个所述空腔之间的距离;

所述上插件插入横挂陶板的通槽内或插入竖挂陶板的空腔内;所述下插件插入横挂陶板的通槽内或插入竖挂陶板的空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板幕墙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插件的插入深度大于等于6mm,所述下插件的插入深度大于等于1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板幕墙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陶板与所述转接件或所述爪件接触处设有减震垫。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板幕墙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件采用铝合金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板幕墙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包括第一转接件、第二转接件和第三转接件,所述第一转接件与所述龙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接件与所述第一转接件可移动式连接,且移动方向为垂向,所述第三转接件与所述第二转接件可移动式连接,且移动方向为水平方向上远离或靠近所述龙骨的方向。

6.一种陶板幕墙悬挂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安装龙骨;

s2:在所述龙骨的侧面贴附防水板;

s3:在所述防水板外侧安装转接件,所述转接件与所述龙骨固定连接;

s4:在所述转接件上固定安装挂件,所述挂件包括底板和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至少两个爪件,所述至少两个爪件在所述底板上水平排列;每个所述爪件包括上插件和下插件,所述上插件和下插件的长度小于陶板的空腔的内径,相邻两个所述上插件之间的距离和相邻两个所述下插件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陶板相邻两个所述空腔之间的距离;

s5:将所述上插件插入横挂陶板的通槽内或插入竖挂陶板的空腔内;

s6:将所述下插件插入横挂陶板的通槽内或插入竖挂陶板的空腔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插件的插入深度大于等于6mm,所述下插件的插入深度大于等于10mm。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板与所述转接件或所述爪件接触处设有减震垫。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包括第一转接件、第二转接件和第三转接件,所述第一转接件与所述龙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接件与所述第一转接件可移动式连接,且移动方向为垂向;所述第三转接件与所述第二转接件可移动式连接,且移动方向为水平方向上远离或靠近所述龙骨的方向。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板幕墙悬挂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装置包括龙骨、防水板、转接件及挂件,防水板贴合于龙骨的侧面,转接件与龙骨固定连接,挂件固定安装于转接件上;所述挂件包括底板和固定在底板上的至少两个爪件,所述至少两个爪件在所述底板上水平排列;每个所述爪件包括上插件和下插件,所述上插件和下插件的长度小于陶板的空腔的内径,相邻两个所述上插件之间的距离和相邻两个所述下插件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陶板相邻两个所述空腔之间的距离;所述上插件插入横挂陶板的通槽内或插入竖挂陶板的空腔内;所述下插件插入横挂陶板的通槽内或插入竖挂陶板的空腔内。本发明通过设置挂件,在不影响强度的前提下,适用于横挂和竖挂两种悬挂方式。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华;徐剑勇;陈小龙;彭光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12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