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保温板生产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控制距离的垫块。
背景技术:
在复合保温板的生产和制备过程中,需要先将钢筋桁架放在模具上用模塑聚苯乙烯颗粒发泡模压形成整体,桁架与桁架之间的距离为500cm,然后控制网架板与保温板距离之间的距离为1.5mm,将网架板焊接在桁架上形成,保温板与支模板的距离控制在50mm处,用拉结筋绑在墙体钢筋上,形成保温墙体,再由支模板支出剪力墙厚度,浇筑混凝土,形成复合剪力墙。
对于距离的控制,需要采用特殊的垫块对网架板进行固定和限位,在现有技术中,没有一个特殊的零件能够同步控制保温板与网架板之间的距离,同时对支模板到保温板之间的距离进行孔。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控制距离的垫块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控制距离的垫块,解决了没有一个能够同时控制保温板到网架板和支模板之间距离的零件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控制距离的垫块包括:底板;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板的顶部;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开设于所述连接柱的正面;两个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均开设于所述连接柱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槽的下方;两个第二连接槽,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槽均开设于所述连接柱的背面。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的内部为中空的结构,并且连接柱和底板均为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槽的内部与所述连接柱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限位槽共设置有四个。
优选的,两个所述限位槽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槽的底部,并且两个限位槽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槽的底部,四个所述限位槽位于同一平面上。
优选的,还包括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一侧固定于所述限位槽内壁的右侧,并且扭力弹簧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尺寸与所述扭力弹簧的尺寸相适配,所述限位板的顶部为弧形面,并且限位板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控制距离的垫块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控制距离的垫块,底板和连接柱之间形成垫块的结构,垫块主要用于卡在网架板和保温板之间,通过将底板固定在保温板上,并且连接柱的一侧朝向网架板的方向,网架板上的钢筋通过连接柱上的连接槽安装入限位槽的内部,在保温板上设置有多组垫块的结构,把网架板与保温板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5mm处,同时将保温板与支模板之间的距离控制在50mm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控制距离的垫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控制距离的垫块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板,2、连接柱,3、第一连接槽,4、限位槽,5、第二连接槽,6、扭力弹簧,7、限位板,8、安装槽,9、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控制距离的垫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可控制距离的垫块包括:底板1;连接柱2,所述连接柱2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第一连接槽3,所述第一连接槽3开设于所述连接柱2的正面;两个限位槽4,两个所述限位槽4均开设于所述连接柱2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槽3的下方;两个第二连接槽5,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槽5均开设于所述连接柱2的背面。
限位槽4内壁的底部到底板1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15mm,底板1的底部距离连接柱2的顶部为50mm。
底板1和连接柱2之间形成垫块的结构,垫块主要用于卡在网架板和保温板之间,通过将底板1固定在保温板上,并且连接柱2的一侧朝向网架板的方向,网架板上的钢筋通过连接柱2上的连接槽安装入限位槽4的内部,在保温板上设置有多组垫块的结构,把网架板与保温板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5mm处,同时将保温板与支模板之间的距离控制在50mm处。
所述连接柱2的内部为中空的结构,并且连接柱2和底板1均为橡胶材质。
所述第一连接槽3的内部与所述连接柱2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限位槽4共设置有四个。
两个所述限位槽4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槽3的底部,并且两个限位槽4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槽5的底部,四个所述限位槽4位于同一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控制距离的垫块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将底板1固定在保温板上,并且连接柱2的一侧朝向网架板的方向,网架板上的钢筋通过连接柱2上的连接槽安装入限位槽4的内部,在保温板上设置有多组垫块的结构,把网架板与保温板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5mm处,同时将保温板与支模板之间的距离控制在50mm处。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控制距离的垫块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底板1和连接柱2之间形成垫块的结构,垫块主要用于卡在网架板和保温板之间,通过将底板1固定在保温板上,并且连接柱2的一侧朝向网架板的方向,网架板上的钢筋通过连接柱2上的连接槽安装入限位槽4的内部,在保温板上设置有多组垫块的结构,把网架板与保温板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5mm处,同时将保温板与支模板之间的距离控制在50mm处。
第二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2和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可控制距离的垫块还包括扭力弹簧6,所述扭力弹簧6的一侧固定于所述限位槽4内壁的右侧,并且扭力弹簧6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板7。
所述限位板7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8,所述安装槽8的尺寸与所述扭力弹簧6的尺寸相适配,所述限位板7的顶部为弧形面,并且限位板7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9。
通过限位板7与支撑块9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保障网架板安装在垫块上后的稳定性,避免网架板在安装的过程中从限位槽4的内部滑落而为安装的过程造成影响,提供工作的效率,方便对网架板的安装和固定。
当需要使用垫块对网架板进行固定时,只需要将网架板的钢筋条对准限位板7上方的弧形面,并且将钢筋条向限位槽4的内部按压,限位板7在被压的情况下向限位槽4的内部转动,扭力弹簧6的右侧与限位槽4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当钢筋条滑动至限位槽4的内部且脱离限位板7的表面后,限位板7在扭力弹簧6的弹力作用下向上转动,当限位板7转动至水平时,限位板7底部带动支撑块9同步转动,支撑块9的顶部与限位槽4内壁的顶部接触,防止在安装的过程中钢筋条从限位槽4的内部脱离,保障安装过程的稳定性和便捷性。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控制距离的垫块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限位板7与支撑块9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保障网架板安装在垫块上后的稳定性,避免网架板在安装的过程中从限位槽4的内部滑落而为安装的过程造成影响,提供工作的效率,方便对网架板的安装和固定,防止在安装的过程中钢筋条从限位槽4的内部脱离,保障安装过程的稳定性和便捷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可控制距离的垫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板的顶部;
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开设于所述连接柱的正面;
两个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均开设于所述连接柱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槽的下方;
两个第二连接槽,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槽均开设于所述连接柱的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距离的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的内部为中空的结构,并且连接柱和底板均为橡胶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距离的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槽的内部与所述连接柱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限位槽共设置有四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制距离的垫块,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限位槽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槽的底部,并且两个限位槽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槽的底部,四个所述限位槽位于同一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距离的垫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一侧固定于所述限位槽内壁的右侧,并且扭力弹簧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控制距离的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尺寸与所述扭力弹簧的尺寸相适配,所述限位板的顶部为弧形面,并且限位板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