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硅胶产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支撑部的硅胶杯。
背景技术:
硅胶制成的杯子,由于色彩、材质安全以及柔软便于收纳的属性大受欢迎,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硅胶杯体柔软的属性,在盛装较热液体时会变软,至其很容易就发生形变,这样使用者握持时不注意握持力量就会导致杯体变形内部液体溢出;
另外,硅胶材质导热性能较差,这样就无法通过触碰外壁感知杯内液体的温度;
以上两点是硅胶杯子的致命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通过可拆卸装配外部保持部件和内部支撑部件的形式的硅胶杯。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带有支撑部的硅胶杯,包括:
硅胶杯体和保持部件;
上述硅胶杯体外壁上部和下部加工有径向凹陷的环状凹槽部;
上述保持部件包括:外保持部和内支撑部;
上述外保持部包括:杯把手、上端夹持部和下端夹持部;
上述上端夹持部固定于杯把手上端的连接部上;上述下端夹持部固定于把手下端的连接部上;
上述上端夹持部为与杯把手固定端相对端为开口的两侧夹臂式夹体结构;上述下端夹持部结构与上端夹持部的结构相同;
上述上端夹持部与硅胶杯体的连接方式为将上端夹持部两侧的夹持臂分别嵌入硅胶杯体上部的环状凹槽部实现夹持;
上述下端夹持部与硅胶杯体下部的环状凹槽部连接方式与上端夹持部与硅胶杯体的连接方式相同;
上述内支撑部为两个相同形状和大小的扇形块中心铰接而成;
上述扇形块为中间镂空的框架结构,且两个扇形块中心铰接部分用阻尼转轴;
上述扇形块的半径大于等于硅胶杯体容纳腔体中部半径,当扇形块221的半径大于硅胶杯体容纳腔体中部半径时,半径大于值不超过2mm;
上述内支撑部与硅胶杯体的装配方式为两个扇形块旋转至180°状态嵌入硅胶杯体容纳腔体中部,通过硅胶杯体自身的形变属性将其夹紧,同时内支撑部提供抗外部压力变形的性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外保持部的上端夹持部和下端夹持部与硅胶杯体的预留的环状凹槽部装配实现外部夹持装配,通过杯把手实现更换握杯模式;然后通过在硅胶杯体容纳腔体内部嵌入内支撑部实现内部结构的支撑,以阻止受压形变,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具有稳定结构可完全适用于高温液体的硅胶杯新结构。
进一步的,
还包括:水温感知部件;
上述水温感知部件材质为钢,上端夹持挂置在硅胶杯体顶部杯口位置,下端为薄片结构,其中薄片结构向下延伸至距离硅胶杯体内部腔体1cm位置。
此结构目的在于,能让使用者通过触碰水温感知部件顶部感知杯体内水的温度。
进一步的,
上述杯把手、上端夹持部和下端夹持部均采用304钢。
进一步的,
上述杯把手与上端夹持部和下端夹持部为一体加工。
进一步的,
上述杯把手与上端夹持部和下端夹持部为可拆卸固定装配。
此处的可拆卸装配可采用螺栓固定或者采用卡扣固定的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
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克服了硅胶杯体对高温液体盛装的易变形的缺陷。
2、整体结构可灵活拆卸,硅胶杯体可单独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结合权利要求解释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清楚,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己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向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位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支撑部的硅胶杯,包括:
硅胶杯体1和保持部件2;
上述硅胶杯体1外壁上部和下部加工有径向凹陷的环状凹槽部11;
上述保持部件2包括:外保持部21和内支撑部22;
上述外保持部21包括:杯把手211、上端夹持部212和下端夹持部213;
上述上端夹持部212固定于杯把手211上端的连接部上;上述下端夹持部213固定于把手下端的连接部上;
上述上端夹持部212为与杯把手211固定端相对端为开口的两侧夹臂式夹体结构;上述下端夹持部213结构与上端夹持部212的结构相同;
上述上端夹持部212与硅胶杯体1的连接方式为将上端夹持部212两侧的夹持臂分别嵌入硅胶杯体1上部的环状凹槽部11实现夹持;
上述下端夹持部213与硅胶杯体1下部的环状凹槽部11连接方式与上端夹持部212与硅胶杯体1的连接方式相同;
上述内支撑部22为两个相同形状和大小的扇形块221中心铰接而成;
上述扇形块221为中间镂空的框架结构,且两个扇形块中心铰接部分用阻尼转轴;
上述扇形块221的半径大于等于硅胶杯体1容纳腔体中部半径,当扇形块221的半径大于硅胶杯体1容纳腔体中部半径时,半径大于值不超过2mm;
上述内支撑部22与硅胶杯体1的装配方式为两个扇形块221旋转至180°状态嵌入硅胶杯体1容纳腔体中部,通过硅胶杯体1自身的形变属性将其夹紧,同时内支撑部22提供抗外部压力变形的性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外保持部21的上端夹持部212和下端夹持部213与硅胶杯体1的预留的环状凹槽部11装配实现外部夹持装配,通过杯把手211实现更换握杯模式;然后通过在硅胶杯体1容纳腔体内部嵌入内支撑部22实现内部结构的支撑,以阻止受压形变,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具有稳定结构可完全适用于高温液体的硅胶杯新结构。
进一步的,
还包括:水温感知部件300;
上述水温感知部件300材质为304钢,上端夹持挂置在硅胶杯体1顶部杯口位置,下端为薄片结构,其中薄片结构向下延伸至距离硅胶杯体1内部腔体1cm位置。
此结构目的在于,能让使用者通过触碰水温感知部件300顶部感知杯体内水的温度。
进一步的,
上述杯把手211、上端夹持部212和下端夹持部213均采用304钢。
进一步的,
上述杯把手211与上端夹持部212和下端夹持部213为一体加工。
进一步的,
上述杯把手211与上端夹持部212和下端夹持部213为可拆卸固定装配。
此处的可拆卸装配可采用螺栓固定或者采用卡扣固定的结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1.一种带有支撑部的硅胶杯,其特征在于,包括:
硅胶杯体(1)和保持部件(2);
上述硅胶杯体(1)外壁上部和下部加工有径向凹陷的环状凹槽部(11);
上述保持部件(2)包括:外保持部(21)和内支撑部(22);
上述外保持部(21)包括:杯把手(211)、上端夹持部(212)和下端夹持部(213);
上述上端夹持部(212)固定于杯把手(211)上端的连接部上;上述下端夹持部(213)固定于把手下端的连接部上;
上述上端夹持部(212)为与杯把手(211)固定端相对端为开口的两侧夹臂式夹体结构;上述下端夹持部(213)结构与上端夹持部(212)的结构相同;
上述上端夹持部(212)与硅胶杯体(1)的连接方式为将上端夹持部(212)两侧的夹持臂分别嵌入硅胶杯体(1)上部的环状凹槽部(11)实现夹持;
上述下端夹持部(213)与硅胶杯体(1)下部的环状凹槽部(11)连接方式与上端夹持部(212)与硅胶杯体(1)的连接方式相同;
上述内支撑部(22)为两个相同形状和大小的扇形块(221)中心铰接而成;
上述扇形块(221)为中间镂空的框架结构,且两个扇形块中心铰接部分用阻尼转轴;
上述扇形块(221)的半径大于等于硅胶杯体(1)容纳腔体中部半径,当扇形块(221)的半径大于硅胶杯体(1)容纳腔体中部半径时,半径大于值不超过2mm;
上述内支撑部(22)与硅胶杯体(1)的装配方式为两个扇形块(221)旋转至180°状态嵌入硅胶杯体(1)容纳腔体中部,通过硅胶杯体(1)自身的形变属性将其夹紧,同时内支撑部(22)提供抗外部压力变形的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支撑部的硅胶杯,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水温感知部件(300);
上述水温感知部件(300)材质为304钢,上端夹持挂置在硅胶杯体(1)顶部杯口位置,下端为薄片结构,其中薄片结构向下延伸至距离硅胶杯体(1)内部腔体1cm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有支撑部的硅胶杯,其特征在于,
上述杯把手(211)、上端夹持部(212)和下端夹持部(213)均采用304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支撑部的硅胶杯,其特征在于,
上述杯把手(211)与上端夹持部(212)和下端夹持部(213)为一体加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支撑部的硅胶杯,其特征在于,
上述杯把手(211)与上端夹持部(212)和下端夹持部(213)为可拆卸固定装配。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