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速轨道列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窗口墙板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动车窗口墙板的开口通常为长方形,四角圆角过渡,整个开口带有向车外侧凸起的翻边,为实现此结构一般前期采用整体冲压一体成型工艺。
但是此工艺局限性较大:一是对窗口翻边角度要求高,小角度冲压困难;二是制造加工成本高,需上下冲压模具;三是窗口墙板成型后,窗口墙板的应力集中,再进行调形改造比较困难,而且,乘客在乘坐动车时,有时会随身携带一些便于使用的包,放置在架子上时,取用不方便,而放置在桌子或者地面时,又太过占用空间,目前虽然一些动车上设有用于存放东西的挂钩,但是,挂钩不使用时无法收起,凸起的挂钩又极易伤害到乘客,极其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窗口墙板成型工艺复杂,功能单一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窗口墙板焊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窗口墙板焊接装置,包括墙板本体,所述墙板本体上开设有窗口,所述窗口下端弯角处对称设置有两个折弯件,两个所述折弯件之间通过拼焊机构安装有角板,两个所述折弯件上端共同安装有冲压件,所述墙板本体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放置机构;
所述放置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墙板本体上的第二固定块和通过阻力轴承转动安装在墙板本体上的第一固定块,且第二固定块位于第一固定块下方,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之间设置有支撑机构。
优选地,所述拼焊机构包括角板上对称开设的第一凹槽和折弯件上对称开设的第二凹槽,且多个第二凹槽的槽壁分别与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凹槽的槽壁相抵。
优选地,所述角板与折弯件上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且两个第一凸块分别与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凸块相抵。
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上分别开设的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二放置槽的槽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共同滑动连接有t形杆,所述t形杆的上端延伸至第一放置槽内并通过轴承与第一放置槽的槽壁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t形杆的下端与滑槽通过扭簧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采用将用于过渡圆角的折弯件与角板单独制作后拼焊成整体窗口墙板的安装工艺,制造成形简单,节省模具成本。
2、由于用于过渡圆角的折弯件与角板的拼焊结构为局部调型,有利于控制产品质量、提高效率,更方便对墙板进行调形,从而节省了调形人工成本。
3、由于拼焊结构不受窗口翻边角度影响,使得此窗口墙板的应用更广泛,适用性更强。
4、通过拉动第一固定块的上端使得第一固定块绕着轴承旋转直到t形杆的下端与滑槽的槽底壁相抵,此时第一固定块的上端面与墙板本体之间的倾斜角度小于90°,从而使用者可以将包或者袋子等物品挂在第一固定块上,当使用者将物品取出时,由于扭簧的弹力作用,t形杆在扭簧的作用下带动第一固定块复位,从而避免第一固定块占用车内空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将用于过渡圆角的折弯件与角板单独制作后拼焊成整体的窗口墙板安装工艺,既节省了模具成本,又更方便操作人员对墙板进行调形,且应用广泛,适用性更强,通过放置机构配合,可以用于放置包或者袋子等物品,且不用时,放置机构能够自行收缩复位从而节省车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窗口墙板焊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窗口墙板焊接装置中角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窗口墙板焊接装置中折弯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墙板本体、2角板、201第一凸块、202第一凹槽、3折弯件、301第二凸块、302第二凹槽、4第一固定块、401第一放置槽、402t形杆、5第二固定块、501第二放置槽、6冲压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窗口墙板焊接装置,包括墙板本体1,墙板本体1上开设有窗口,窗口下端弯角处对称冲压固定安装有两个折弯件3,且每个角板2均带有向车外侧凸起的翻边,两个折弯件3之间通过拼焊机构安装有角板2,两个折弯件3上端共同安装有冲压件6,冲压件6与窗口两侧和上端侧壁冲压固定连接,且角板2与每个折弯件3和冲压件6上均设置有相同尺寸的向车外侧凸起的翻边,冲压件6可以预先采用三块角板2与两个折弯件3拼焊制作而成,墙板本体1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放置机构;
放置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墙板本体1上的第二固定块5和通过阻力轴承转动安装在墙板本体1上的第一固定块4,且第二固定块5位于第一固定块4下方,第一固定块4与第二固定块5之间设置有支撑机构。
本实用新型中,拼焊机构包括角板2上对称开设的第一凹槽202和折弯件3上对称开设的第二凹槽302,且多个第二凹槽302的槽壁分别与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凹槽202的槽壁和冲压件6相抵,角板2与折弯件3上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凸块201和第二凸块301,且两个第一凸块201分别与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凸块301相抵,角板2与两个折弯件3和冲压件6三者之间连接相抵处均通过焊条焊接固定,使得一个角板2与两个折弯件3和冲压件6固定拼焊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窗口框架形状;
支撑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4和第二固定块5上分别开设的第一放置槽401和第二放置槽501,所述第二放置槽501的槽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滑槽内共同滑动连接有t形杆402,t形杆402的上端延伸至第一放置槽401内并通过轴承与第一放置槽401的槽壁转动连接,t形杆402下端面与滑槽槽底壁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固定块4关于阻力轴承旋转90°的运动行程,所述t形杆402的下端均位于滑槽内并通过扭簧与滑槽转动连接,且扭簧的转动扭矩将第一固定块4的最大旋转角度限制在90°以内。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操作人员先将冲压件6冲压固定在窗口上部,再通过拼焊将两个折弯件3对称固定安装在冲压件6的两个下端上,同时使得两个折弯件3与窗口窗边冲压固定连接,之后根据两个折弯件3之间的尺寸大小通过拼焊机构将角板安装在两个折弯件3之间,同样的角板2也通过冲压与窗边固定连接,其中,两个第二凹槽302的槽壁与第一凹槽202的槽壁以及两个第一凸块201与第二凸块301均相抵并通过焊条焊接,使得角板2与两个折弯件3和冲压件6固定拼焊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窗口框架形状,且角板2、折弯件3和冲压件6上的翻边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窗口翻边;
当使用者需要使用放置机构时,可以通过拉动第一固定块4的上端使得第一固定块4绕着轴承旋转直到t形杆402的下端与滑槽的槽底壁相抵,此时第一固定块4的上端面与墙板本体1之间的倾斜角度小于90°,从而使用者可以将包或者袋子等物品挂在第一固定块4上,当使用者将物品取出时,由于扭簧的弹力作用,t形杆402在扭簧的作用下带动第一固定块4复位,从而避免第一固定块402占用车内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窗口墙板焊接装置,包括墙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本体(1)上开设有窗口,所述窗口下端弯角处对称设置有两个折弯件(3),两个所述折弯件(3)之间通过拼焊机构安装有角板(2),两个所述折弯件(3)上端共同安装有冲压件(6),所述墙板本体(1)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放置机构;
所述放置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墙板本体(1)上的第二固定块(5)和通过阻力轴承转动安装在墙板本体(1)上的第一固定块(4),且第二固定块(5)位于第一固定块(4)下方,所述第一固定块(4)与第二固定块(5)之间设置有支撑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口墙板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拼焊机构包括角板(2)上对称开设的第一凹槽(202)和折弯件(3)上对称开设的第二凹槽(302),且多个第二凹槽(302)的槽壁分别与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凹槽(202)的槽壁和冲压件(6)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口墙板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板(2)与折弯件(3)上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凸块(201)和第二凸块(301),且两个第一凸块(201)分别与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凸块(301)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口墙板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4)和第二固定块(5)上分别开设的第一放置槽(401)和第二放置槽(501),所述第二放置槽(501)的槽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共同滑动连接有t形杆(402),所述t形杆(402)的上端延伸至第一放置槽(401)内并通过轴承与第一放置槽(401)的槽壁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窗口墙板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杆(402)的下端与滑槽通过扭簧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