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气楼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2


本发明涉及工业厂房及仓库屋顶通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气楼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各种大型厂房仓库对屋顶的采光通风排烟的要求越来越多。特别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火灾发生时需要开启建筑的顶部天窗排烟以保障建筑内人员安全,给室内人员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撤离现场。目前在该领域已经有很多种排烟通风装置,在靠自然动力排烟通风的设备中,有一种可以在开启和关闭两种状态下进行选择的设备,即可开启和关闭的通风天窗。一般在风雨等恶劣天气关闭,在天气风和日丽的时候开启通风,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开启排烟。这种天窗大多具有采光功能,其开启又分为侧开和顶推两种,在顶推类型的天窗中其升降都是为电动设备的操控模式,即依靠电动机或者电动推杆将天窗的整体重量全部托起。这样所选用的设备托举能力必须要大于整个气楼的重量,还要保留一定的储备功率。因此势必造成该类设备的物料成本增加,同时维护成本也会相应提高。随着设备的复杂程度提高,该类型的设备又增加了质量安全隐患。目前市场上该类设备的造价基本上稳定在每延米一千元人民币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承受能力。此外,需要开启时,必须需要有电源正常供电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当出现火灾时,火灾会首先造成现场断电,有时甚至现场备用电源也会遭到火灾破坏,这种情况下,该气楼则无法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楼升降装置,依靠压缩弹簧的顶升力将气楼重量抵消掉,在无需任何动力的前提下即可打开气楼,避免火灾状态下电源供电系统遭到破坏而无法打开气楼通风。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气楼升降装置,包括压缩弹簧和拉线,所述压缩弹簧的上端固定在支撑整个所述气楼的龙骨架上,所述压缩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所述龙骨架下方的檩条上,所述拉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龙骨架上,其另一端与一动力装置连接;当所述拉线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气楼被所述压缩弹簧顶开,当所述拉线被拉紧时,所述压缩弹簧被压缩,使所述气楼关闭。

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滑轮组件,所述第一滑轮组件靠近所述压缩弹簧设置,且与所述龙骨架固定连接,所述拉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檩条上,其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一滑轮组件与一动力装置连接。

所述压缩弹簧在将整个所述气楼顶起的有效行程内,所述压缩弹簧所产生的自然顶升力大于所述气楼自身所产生的重力。

所述气楼执行关闭时,所述动力装置所产生的拉力大于所述压缩弹簧的顶升力与所述气楼重力之差。

所述龙骨架与所述压缩弹簧之间设有l型支架板和第一平板件,所述l型支架板的一边与所述龙骨架的侧壁固定连接,其另一边水平设置在所述压缩弹簧的上端,所述第一平板件穿过所述压缩弹簧上部的第一圈弹簧与位于所述压缩弹簧上端的所述l型支架板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下部的第一圈弹簧位置还贯穿一第二平板件,所述第二平板件与所述檩条形成可拆卸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滑轮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平板件的下端面。

所述第一滑轮组件位于所述压缩弹簧的内侧中心线上。

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滑轮组件,所述第二滑轮组件固定在所述檩条的侧壁上,所述拉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檩条上相对应的另一侧壁上,所述拉线的另一端依次缠绕于所述第一滑轮组件和第二滑轮组件,并从所述压缩弹簧的下端引出。

所述第一滑轮组件为导向滑轮,用于减轻作用在所述拉线上的作用力,所述第二滑轮组件为动滑轮,用于改变所述拉线的方向。

所述动力装置为同时具有电动提供动力和手动提供动力的卷扬机,且所述卷扬机内具有控制所述拉线的电力自锁机构,在电源故障断电时,所述电力自锁机构释放所述拉线,所述气楼靠所述压缩弹簧的顶升力自动上升而打开所述气楼。

所述l型支架板、第一平板件、第二平板件均为镀锌钢结构件。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a、本发明电动气楼升降装置,依靠压缩弹簧的顶升力将气楼重量抵消掉,在无需任何动力的前提下即可打开气楼,避免火灾状态下电源供电系统遭到破坏而无法打开气楼通风。

b、本发明电动气楼升降装置,在动力装置内具有控制拉线的电力自锁机构,在电源系统遭到破坏时,由于动力装置的靠电力控制的自锁系统失控而释放拉线,气楼靠压缩弹簧的顶升力自动上升而打开气楼,无需人工操作再去特意打开。

c、本发明电动气楼升降装置,气楼的收回关闭功能是靠电力完成的,由于该气楼的重量小于压缩弹簧的顶升力,所以关闭该气楼所需要的拉力只是压缩弹簧顶升力和整个气楼重量的差值,大大降低了气楼关闭时的能量消耗。

d、本发明电动气楼升降装置的顶部设有导向滑轮第一滑轮组件,拉线一端固定在檩条上,另一端绕过导向滑轮与动力装置卷扬机连接,可以将拉线的拉力减少一半,关闭气楼所需的能耗进一步降低,这样就可以在与卷扬机连接的拉线的一端增加一个手动拉绳,当卷扬机故障不能使用时,可以通过手动拉绳将气楼关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电动气楼升降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如下:

1-压缩弹簧;2-拉线;3-第一滑轮组件;4-第二滑轮组件;5-龙骨架;6-檩条;7-l型支架板;8-第一平板件;9-第二平板;10-动力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气楼升降装置,包括压缩弹簧1、第一滑轮组件3和拉线2,压缩弹簧1的上端固定在支撑整个气楼的龙骨架5的下端,压缩弹簧1的下端固定在龙骨架5下方的檩条6的上端,第一滑轮组件3设置在压缩弹簧1内侧上方且与龙骨架5固定连接,拉线2的一端固定在檩条6上,其另一端绕过第一滑轮组件3与设置在檐口或屋脊位置的动力装置10连接,压缩弹簧1在将整个气楼顶起的有效行程内,压缩弹簧1所产生的自然顶升力大于气楼自身所产生的重力,为保障压缩弹簧顶升力尽量保持在线性范围内的恒定力需要选用压缩弹簧的预压范围,使得压缩弹簧的顶升力在整个气楼的有效行程范围内尽量在一个恒定范围内。当拉线2处于自由状态时,气楼被压缩弹簧1顶起而打开,当拉线2被拉紧而使得作用在龙骨架5上的力大于压缩弹簧1的顶升力与气楼重量的差时,压缩弹簧1被压缩,使气楼关闭。本发明电动气楼升降装置,依靠压缩弹簧的顶升力将气楼重量抵消掉,在无需任何动力的前提下即可打开气楼,避免火灾状态下电源供电系统遭到破坏而无法打开气楼通风。气楼的收回关闭功能是靠电力完成的,由于该气楼的重量小于压缩弹簧的顶升力,所以关闭该气楼所需要的拉力只是压缩弹簧顶升力和整个气楼重量的差值,大大降低了气楼关闭时的能量消耗。动力装置10所产生的拉力大于压缩弹簧1的顶升力与所述气楼重力之差。

进一步地,龙骨架5与压缩弹簧1之间设有l型支架板7和第一平板件8,l型支架板7的一边与龙骨架5的侧壁固定连接,其另一边水平设置在压缩弹簧1的上端,第一平板件8穿过压缩弹簧1上部的第一圈弹簧与位于压缩弹簧1上端的l型支架板7的一边采用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螺栓孔设置在位于压缩弹簧1外侧的第一平板件8两端,l型支架板7上的螺栓孔与设置在第一平板件8上的螺栓孔相对应;檩条6的上端面上还设有第二平板件9,第二平板件9穿过压缩弹簧1下部的第一圈弹簧与檩条6采用自钻自攻结构钉固定连接,自钻自攻结构钉位于压缩弹簧1外侧的第二平板件9两端。l型支架板7、第一平板件8、第二平板件9均为镀锌钢结构件。第一滑轮组件3固定在第一平板件8的下端面,且位于压缩弹簧1的内侧中心线上。

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滑轮组件4,第二滑轮组件4固定在檩条6的侧壁上,拉线2的一端固定在檩条6上相对应的另一侧壁上,拉线2的另一端依次缠绕于第一滑轮组件3和第二滑轮组件4,并从压缩弹簧1的下端引出。第一滑轮组件3为导向滑轮,用于减轻作用在拉线2上的作用力,第二滑轮组件4为动滑轮,用于改变拉线2的方向。动力装置10为同时具有电动提供动力和手动提供动力的卷扬机,且卷扬机内具有控制拉线2的电力自锁机构,在电源故障断电时,电力自锁机构释放拉线2,气楼靠压缩弹簧1的顶升力自动上升而打开所述气楼。本发明中卷扬机采用市售产品,可根据具体项目的不同及业主的要求选择与其配套的卷扬机设备,卷扬机设备中配备有具有控制拉线的电力自锁机构,在电源系统遭到破坏时,由于动力装置靠电力控制的电力自锁机构失控而释放拉线,气楼靠压缩弹簧的顶升力自动上升而打开气楼,无需人工操作再去特意打开,这里在卷扬机设备中设置的电力自锁机构为现有技术,比如:采用jkd系列电控卷扬机,这里不再赘述。装置的顶部设有导向滑轮第一滑轮组件,拉线一端固定在檩条上,另一端绕过导向滑轮与动力装置卷扬机连接,可以将拉线的拉力减少一半,关闭气楼所需的能耗进一步降低,这样就可以根据需要在与卷扬机连接的拉线的一端增加一个手动拉绳,当卷扬机故障不能使用时,也可以通过手动拉绳将气楼关闭。

图1为整个气楼顶升装置的一个单元,沿着气楼的纵向方向有左右各一个如此的单元,根据气楼的纵向长度会有若干对这样的压缩弹簧顶升单元,在每个顶升单元之间会存在拉线的拉力和行程差异,所以在每个顶升装置之间还设有补偿弹簧来消除每个单元之间的位移差异,从而节省装置的数量已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减少装置数量也是减少质量故障的隐患。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气楼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压缩弹簧(1)和拉线(2),所述压缩弹簧(1)的上端固定在支撑整个所述气楼的龙骨架(5)上,所述压缩弹簧(1)的下端固定在所述龙骨架(5)下方的檩条(6)上,所述拉线(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龙骨架(5)上,其另一端与一动力装置(10)连接;当所述拉线(2)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气楼被所述压缩弹簧(1)顶开,当所述拉线(2)被拉紧时,所述压缩弹簧(1)被压缩,使所述气楼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气楼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滑轮组件(3),所述第一滑轮组件(3)靠近所述压缩弹簧(1)设置,且与所述龙骨架(5)固定连接,所述拉线(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檩条(6)上,其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一滑轮组件(3)与一动力装置(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气楼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弹簧(1)在将整个所述气楼顶起的有效行程内,所述压缩弹簧(1)所产生的自然顶升力大于所述气楼自身所产生的重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气楼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楼执行关闭时,所述动力装置(10)所产生的拉力大于所述压缩弹簧(1)的顶升力与所述气楼重力之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气楼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架(5)与所述压缩弹簧(1)之间设有l型支架板(7)和第一平板件(8),所述l型支架板(7)的一边与所述龙骨架(5)的侧壁固定连接,其另一边水平设置在所述压缩弹簧(1)的上端,所述第一平板件(8)穿过所述压缩弹簧(1)上部的第一圈弹簧与位于所述压缩弹簧(1)上端的所述l型支架板(7)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1)下部的第一圈弹簧位置还贯穿一第二平板件(9),所述第二平板件(9)与所述檩条(6)形成可拆卸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气楼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组件(3)固定在所述第一平板件(8)的下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气楼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组件(3)位于所述压缩弹簧(1)的内侧中心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气楼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滑轮组件(4),所述第二滑轮组件(4)固定在所述檩条(6)的侧壁上,所述拉线(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檩条(6)上相对应的另一侧壁上,所述拉线(2)的另一端依次缠绕于所述第一滑轮组件(3)和第二滑轮组件(4),并从所述压缩弹簧(1)的下端引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气楼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组件(3)为导向滑轮,用于减轻作用在所述拉线(2)上的作用力,所述第二滑轮组件(4)为动滑轮,用于改变所述拉线(2)的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气楼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10)为同时具有电动提供动力和手动提供动力的卷扬机,且所述卷扬机内具有控制所述拉线(2)的电力自锁机构,在电源故障断电时,所述电力自锁机构释放所述拉线(2),所述气楼靠所述压缩弹簧(1)的顶升力自动上升而打开所述气楼。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气楼升降装置,包括压缩弹簧和拉线,压缩弹簧的上端固定在支撑整个气楼的龙骨架上,压缩弹簧的下端固定在龙骨架下方的檩条上,拉线的一端固定在龙骨架上,其另一端与一动力装置连接;当拉线处于自由状态时,气楼被压缩弹簧顶开,当拉线被拉紧时,压缩弹簧被压缩,使所述气楼关闭。本发明电动气楼升降装置,依靠压缩弹簧的顶升力将气楼重量抵消掉,在无需任何动力的前提下即可打开气楼,避免火灾状态下电源供电系统遭到破坏而无法打开气楼通风。

技术研发人员:王颖;吴国恩;殷莉婷;郑青;翟蔗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2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11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