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床用折叠支架及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8


本发明涉及一种婴儿床用折叠支架及婴儿床。



背景技术:

传统的婴幼儿的养育主要采用婴幼儿与父母同睡一张床,具有方便喂奶及方便换尿布的优点。而通常情况下,晚上睡觉时大人都比较疲劳,容易发生被子蒙住小孩的面部,或者大人的肢体压着婴幼儿,使婴幼儿出现缺氧,带来了不安全的因素。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婴儿床应运而生。目前,用于放置在床上使用的婴儿床又称为“床中床”,为了便于携带和存放,这些婴儿床被制造成可折叠的方式。普通的折叠式婴儿床包括两根下围管和若干上围管,所有上围管与下围管同轴枢接,且上围管位于两根下围管之间。两根下围管向下展开后形成用于连接婴儿床垫的安装平面,若干上围管架设在安装平面的上方以用于支撑将婴儿床包围起来的蚊帐。

然而,上围管与下围管之间仅依靠同轴枢接的各个关节之间的摩擦力来维持相对的位置关系,这样的支撑结构极其不牢固、不稳定,如上围管向下倒塌,则无法对婴幼儿进行保护,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发明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支撑稳固、可靠安全的婴儿床用折叠支架;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婴儿床用折叠支架的婴儿床。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一种婴儿床用折叠支架,包括:连接座;第一下围管,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可平放在一放置平面上;第二下围管,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可转动至所述第一下围管的附近,或者转动至与所述第一下围管相对的一侧并抵靠所述放置平面上;上围管,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可转动至所述第一下围管的附近,所述上围管上设有可与所述第二下围管活动相抵的抵接件;所述第二下围管转动至与所述第一下围管相对的一侧时可通过所述抵接件驱使所述上围管向上转动;锁定机构,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可将所述第二下围管锁定在所述连接座上而使所述第二下围管与上围管相对固定。

以上结构的婴儿床用折叠支架的第二下围管和上围管均可转动至第一下围管的附近以达到折叠状态,第二下围管可转动至与第一下围管相对的一侧以达到该婴儿床用折叠支架的展开状态,在此过程中,第二下围管通过抵接件联动上围管向上转动以使上围管向上顶起,然后通过锁定机构将第二下围管锁定以上展开状态稳定,该婴儿床用折叠支架的结构简单、支撑稳固、且安全可靠。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围管通过第一枢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第一枢轴将上围管分隔为邻近连接座的第一段管和远离连接座的第二段管,所述抵接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段管的端部,所述第二段管对第一枢轴施加的重力力矩可驱使所述抵接件向上摆动而抵靠在所述第二下围管的侧壁上。第二下围管被锁定机构固定,而上围管在自重的作用下即可通过抵接件与第二下围管相抵靠,第一下围管、第二下围管和上围管之间围成用于支撑蚊帐的立体支撑结构,上围管的受力可驱使抵接件具有向上摆动的趋势,进而保持立体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为了避免上围管受到外力而继续向上摆动,所述抵接件与所述第二下围管相抵接时,所述抵接件的下部也与所述连接座相抵靠,进而将第二下围管锁定。

进一步优选,所述抵接件为插装在所述第一段管的端部上的柱体,当抵接件发生磨损时,抵接件可通过插装的方式进行更换,该柱体的上端朝向所述第二下围管延伸,所述柱体的上端具有与所述第二下围管的管壁相抵接的抵接面,该抵接面可以为一平面,也可以为与第二下围管的管壁相配合的弧形凹面。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座上的弹片,所述弹片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下围管之间设有可拆卸连接的固定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定位柱和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开设在所述弹片的自由端,所述定位柱对应地设置在所述第二下围管上,所述弹片的自由端可朝向所述第二下围管靠近而使所述定位孔与定位柱相结合。当然,所述定位孔也可以开设在第二下围管上,对应地,定位柱设置在弹片的自由端,该结构设置的方式可以理解为等同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片上设有位于所述定位孔上方的导向斜面,该导向斜面用于导引所述定位柱进入所述定位孔内。当第二下围管转动至与第一下围管相对的一侧时候,定位柱能够在导向斜面的导引作用下顺畅地进入定位孔内,从而实现第二下围管的锁紧。

进一步优选,为了便于弹片的更换,所述弹片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连接座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上设有供所述弹片的一端插入的插槽,所述连接座上设有可穿入所述插槽内并紧固所述弹片的紧固组件。其中,紧固组件为螺栓组件。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婴儿床,包括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任一婴儿床用折叠支架,所述第二下围管与放置平面相抵靠时,第二下围管在放置平面上的竖直投影与第一下围管之间共同围成一安放区域,所述安放区域内放置有床垫组件。其中,床垫组件既可以与婴儿床用折叠支架相互分离而配合使用,也可以通过布带等柔性连接件活动连接在婴儿床用折叠支架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婴儿床用折叠支架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连接座、第一下围管、上围管、第二下围管和锁定机构相连接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实施例的婴儿床用折叠支架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婴儿床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发明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的一种婴儿床用折叠支架,包括:连接座10;第一下围管2,连接在所述连接座10上,可平放在一放置平面上;第二下围管3,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座10上,可转动至所述第一下围管2的附近,或者转动至与所述第一下围管2相对的一侧并抵靠所述放置平面上;上围管4,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座10上,可转动至所述第一下围管2的附近,所述上围管4上设有可与所述第二下围管3活动相抵的抵接件5;所述第二下围管3转动至与所述第一下围管2相对的一侧时可通过所述抵接件5驱使所述上围管4向上转动;锁定机构60,设置在所述连接座10上,可将所述第二下围管3锁定在所述连接座10上而使所述第二下围管3与上围管4相对固定。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座10相对设置,第一下围管2、第二下围管3和上围管4的整体形状均呈u形,第一下围管2的两端、第二下围管3的两端和上围管4的两端都分别连接两个连接座上

参见图3,以上结构的婴儿床用折叠支架的第二下围管3和上围管4均可转动至第一下围管2的附近以达到折叠状态,参见图1和图2,第二下围管3可转动至与第一下围管2相对的一侧以达到该婴儿床用折叠支架的展开状态,在此过程中,第二下围管3通过抵接件5联动上围管4向上转动以使上围管4向上顶起,然后通过锁定机构60将第二下围管3锁定以上展开状态稳定,该婴儿床用折叠支架的结构简单、支撑稳固、且安全可靠。

参见图2,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围管4通过第一枢轴7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座10上,所述第一枢轴7将上围管4分隔为邻近连接座10的第一段管41和远离连接座10的第二段管42,所述抵接件5安装于所述第一段管41的端部,所述第二段管42对第一枢轴7施加的重力力矩可驱使所述抵接件5向上摆动而抵靠在所述第二下围管3的侧壁上。第二下围管3被锁定机构60固定,而上围管4在自重的作用下即可通过抵接件5与第二下围管3相抵靠,第一下围管2、第二下围管3和上围管4之间围成用于支撑蚊帐的立体支撑结构,上围管4的受力可驱使抵接件5具有向上摆动的趋势,进而保持立体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参见图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为了避免上围管4受到外力而继续向上摆动,所述抵接件5与所述第二下围管3相抵接时,所述抵接件5的下部也与所述连接座10相抵靠,进而将第二下围管3锁定。

参见图2,进一步优选,所述抵接件5为插装在所述第一段管41的端部上的柱体,当抵接件5发生磨损时,抵接件5可通过插装的方式进行更换,该柱体的上端朝向所述第二下围管3延伸,所述柱体的上端具有与所述第二下围管3的管壁相抵接的抵接面51,该抵接面51可以为一平面,也可以为与第二下围管3的管壁相配合的弧形凹面。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锁定机构60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座10上的弹片61,所述弹片61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下围管3之间设有可拆卸连接的固定结构62。

参见图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62包括相互配合的定位柱621和定位孔622;所述定位孔622开设在所述弹片61的自由端,所述定位柱621对应地设置在所述第二下围管3上,所述弹片61的自由端可朝向所述第二下围管3靠近而使所述定位孔622与定位柱621相结合。当然,所述定位孔622也可以开设在第二下围管3上,对应地,定位柱621设置在弹片61的自由端,该结构设置的方式可以理解为等同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片61上设有位于所述定位孔622上方的导向斜面611,该导向斜面611用于导引所述定位柱621进入所述定位孔622内。当第二下围管3转动至与第一下围管2相对的一侧时候,定位柱621能够在导向斜面611的导引作用下顺畅地进入定位孔622内,从而实现第二下围管3的锁紧。

进一步优选,为了便于弹片61的更换,所述弹片61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连接座10上。

参见图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10上设有供所述弹片61的一端插入的插槽,所述连接座10上设有可穿入所述插槽内并紧固所述弹片61的紧固组件12。其中,紧固组件12为螺栓组件。

参见图1和图4,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婴儿床,包括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任一婴儿床用折叠支架,所述第二下围管3与放置平面相抵靠时,第二下围管3在放置平面上的竖直投影与第一下围管2之间共同围成一安放区域80,所述安放区域80内放置有床垫组件90。其中,床垫组件90包括两块相对放置的床垫单元91;床垫组件90既可以与婴儿床用折叠支架相互分离而配合使用,也可以通过布带等柔性连接件活动连接在婴儿床用折叠支架上。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如将多个实施例中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合理的组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婴儿床用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座(10);

第一下围管(2),连接在所述连接座(10)上,可平放在一放置平面上;

第二下围管(3),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座(10)上,可转动至所述第一下围管(2)的附近,或者转动至与所述第一下围管(2)相对的一侧并抵靠所述放置平面上;

上围管(4),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座(10)上,可转动至所述第一下围管(2)的附近,所述上围管(4)上设有可与所述第二下围管(3)活动相抵的抵接件(5);

所述第二下围管(3)转动至与所述第一下围管(2)相对的一侧时可通过所述抵接件(5)驱使所述上围管(4)向上转动;

锁定机构(60),设置在所述连接座(10)上,可将所述第二下围管(3)锁定在所述连接座(10)上而使所述第二下围管(3)与上围管(4)相对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床用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围管(4)通过第一枢轴(7)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座(10)上,所述第一枢轴(7)将上围管(4)分隔为邻近连接座(10)的第一段管(41)和远离连接座(10)的第二段管(42),所述抵接件(5)安装于所述第一段管(41)的端部,所述第二段管(42)对第一枢轴(7)施加的重力力矩可驱使所述抵接件(5)向上摆动而抵靠在所述第二下围管(3)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婴儿床用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件(5)为插装在所述第一段管(41)的端部上的柱体,该柱体的上端朝向所述第二下围管(3)延伸,所述柱体的上端具有与所述第二下围管(3)的管壁相抵接的抵接面(5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婴儿床用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件(5)与所述第二下围管(3)相抵接时,所述抵接件(5)的下部也与所述连接座(10)相抵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床用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机构(60)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座(10)上的弹片(61),所述弹片(61)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下围管(3)之间设有可拆卸连接的固定结构(6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婴儿床用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结构(62)包括相互配合的定位柱(621)和定位孔(622);所述定位孔(622)开设在所述弹片(61)的自由端,所述定位柱(621)对应地设置在所述第二下围管(3)上,所述弹片(61)的自由端可朝向所述第二下围管(3)靠近而使所述定位孔(622)与定位柱(621)相结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婴儿床用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片(61)上设有位于所述定位孔(622)上方的导向斜面(611),该导向斜面(611)用于导引所述定位柱(621)进入所述定位孔(622)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婴儿床用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61)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连接座(10)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婴儿床用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座(10)上设有供所述弹片(61)的一端插入的插槽,所述连接座(10)上设有可穿入所述插槽内并紧固所述弹片(61)的紧固组件(12)。

10.一种婴儿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婴儿床用折叠支架,所述第二下围管(3)与所述放置平面相抵靠时,第二下围管(3)在放置平面上的竖直投影与第一下围管(2)之间共同围成一安放区域(80),所述安放区域(80)内放置有床垫组件(9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婴儿床用折叠支架及婴儿床,该折叠支架包括:连接座;第一下围管,连接在连接座上,可平放在一放置平面上;第二下围管,转动连接在连接座上,可转动至与第一下围管相对的一侧并抵靠放置平面上;上围管,转动连接在连接座上,其上设有可与第二下围管活动相抵的抵接件;锁定机构,可将第二下围管锁定在连接座上而使第二下围管与上围管相对固定;以上折叠支架的第二下围管可转动至与第一下围管相对的一侧以达到展开状态,通过抵接件联动上围管向上转动,通过锁定机构锁定展开状态,该折叠支架的结构简单、支撑稳固、且安全可靠;该婴儿床具有上述折叠支架,婴儿床的折叠和展开方便快捷,结构稳固。

技术研发人员:宋立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贝乐斯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11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