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输煤转运系统的落煤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19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煤转运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抑尘降噪落煤管。



背景技术:

《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指出,淘汰落后技术,采用更先进、高效、环保的生产技术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能源行业面临自我技术升级改造。

落煤管是火力发电厂输煤转运系统中输送煤的通道。以箱体容器型为代表的传统落煤管,未考虑煤的粘度、煤的抛出轨迹,煤落料过程中混入了大量的空气,空气会分散并夹带细小的粉尘颗粒,造成大量的粉尘并且外溢严重,致使工作环境粉尘浓度超标,严重影响工人的身心健康。另外,煤落料冲击力大,造成落煤管内壁磨损大、噪音大,造成皮带跑偏和撒料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损,抑制粉尘,避免皮带跑偏和撒料,降低噪音,降低维护成本的落煤管。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输煤转运系统的落煤管,该落煤管包括集流罩、分流管以及至少一个落料管体,所述分流管具有输入端以及输出端,所述落料管体为上端与下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集流罩与分流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落料管体的上端开口与分流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落料管体的下端开口形成落料口,所述落料管体限定出一个用于输送落煤的流动通道,所述落料管体具有两侧板、一背板以及一盖板,所述背板与盖板相对设置,所述的背板具有位于上游的直形背板以及位于下游的弧形背板,所述弧形背板形成于直形背板的下侧。

作为优选,所述流动通道的中间区域内设置有弹性挡板。

作为优选,所述落料管体自上游至下游包括依次连接的导流管、稳流管以及接料管,所述稳流管的下方设有一相对于稳流管倾斜设置的弹性挡板,该弹性挡板伸入接料管内。

作为优选,所述落煤管受落煤冲击的内衬设有耐磨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分流管为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输入端与集流罩连接,所述三通管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有一落料管体。

作为优选,导流管由内外两层构成,外层采用碳钢材料,内衬采用耐磨瓷砖,导流管通过法兰面与上方的三通管和下方的稳流管配接。

作为优选,稳流管由内外两层构成,外层采用碳钢材料,内衬采用耐磨瓷砖,上方配有与导流管接口法兰,下方配有与接料管接口法兰,稳流管的下方设有的橡胶挡板伸入接料管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流管与稳流管的背板均为直形背板,所述接料管的背板划分为位于上侧的直形背板以及位于下侧的弧形背板,所述弧形背板朝向落料口弧状延伸。

作为优选,所述接料管底部设置有可调节开关幅度的调节门。

作为优选,所述的耐磨材料为耐磨陶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抑制粉尘,降低噪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落煤管用cfd模拟的物料流动轨迹将混入煤的空气层层隔绝,减少了诱导风对粉尘浓度的影响。接料管底部的背面弧形板采用多曲面设计,煤落至皮带上以较小的冲击角减少了冲击动能,降低了粉尘飞扬的程度,降低了没冲击皮带的噪音。

2.耐磨损:导流管和接料管受落煤直接冲击的面采用耐磨陶瓷,耐磨陶瓷具有硬度大、耐磨性能好、重量轻、粘接牢固、耐热性能好等优点。

3.避免皮带跑偏和落煤撒料现象。接料管底部设置有可调节开关幅度的调节门,可将煤有效汇聚并相对居中落载至皮带上,避免皮带边缘受冲击过大导致跑偏,避免撒料现象。同时,也降低了人工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落煤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落料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导流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稳流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接料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位置或者方位关系的术语“内”、“外”、“上”、“下”、等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机构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体一种用于输煤转运系统的落煤管,该落煤管包括集流罩1、分流管2以及至少一个落料管体3,所述分流管2具有输入端以及输出端,参考图2,所述落料管体为具有上端开口300与下端开口310的中空结构,所述集流罩1与分流管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落料管体3的上端开口300与分流管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落料管体3的下端开口310形成落料口,所述落料管体3限定出一个用于输送落煤的流动通道;所述落料管体3具有两侧板、一背板以及一盖板,所述背板与盖板相对设置,所述的背板具有位于上游的直形背板以及位于下游的弧形背板,所述弧形背板形成于直形背板的下侧。

进一步地,所述流动通道的中间区域内设置有弹性挡板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挡板为橡胶挡板,

再进一步地,所述落料管体受落煤直接冲击的面采用耐磨材料制作而成;在本实施例中,用ab胶在落料管体的内衬粘贴有耐磨陶瓷,耐磨陶瓷具有硬度大、耐磨性能好、重量轻、粘接牢固、耐热性能好等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落料管体3采用如下管件组装而成,具体地,参考图1与图2,所述落料管体3自上游至下游包括依次连接的导流管31、稳流管32以及接料管33,如图4所示,所述稳流管32的下方设有一相对于稳流管32倾斜设置的弹性挡板7,该弹性挡板7伸入接料管33内。

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分流管2为三通管,所述三通管2的输入端与集流罩连1接,所述三通管2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有一落料管体3,4,如图1所示,落料管体3与落料管体4分开设置在三通管输出端,呈八字形状排布,如此,集流罩的媒经由三通管将其分为两股媒进入两个独立地落料管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导流管31由内外两层构成,外部是8毫米厚的普通碳钢,内衬是12毫米厚的耐磨瓷砖,导流管31通过法兰面311,312与上方的三通管2和下方的稳流管32配接;导流管可改变物料运动角度,规整物料形状,按既定路径产生位移,实现改变物料下落方向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稳流管32由内外两层构成,外部是8毫米厚的碳钢,内衬是12毫米厚的耐磨瓷砖,上方配有与导流管接口法兰,下方配有与接料管接口法兰,使得物料在到达接料管前形成细料的循环密封线路,稳流管32的下方设有的橡胶挡板7伸入接料管内;下方的橡胶挡板可使得物料集中和稳定,稳流管32可改变物料的流动方向和速度,将物料按可控方式落载至接料管33;

为了克服现有的接料管不能有效汇集煤、冲击力大的不足,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料管33具有两侧的侧板,盖板333,背板,具体地,背板包括位于上侧的直形背板331以及位于下侧的弧形背板332,所述弧形背板332朝向落料口301弧状延伸,共同围成中空的腔体;接料管充分考虑物料流动路径,对物料进行有效的汇集和缓冲,减少粉尘,防止跑偏撒料,降低噪音,延缓对皮带的磨损,增加接料管的使用寿命。不仅能有效对散煤进行有效收集汇中,还可以降低散煤对皮带的冲击和磨损。通过对流动路径轨迹的控制,在物料流通过时,散煤并非直接撞击皮带,而是通过两侧分别设置侧板和底部的背面弧形板,以将不规则物料流引导成均匀厚度和带宽的主物料带。散煤接触背板采用多曲面设计,采用较小的冲击角与散煤接触,减小了冲击动能,降低了散煤速度的突变,从而达到了降低粉尘,延缓磨损的目的。

接料管底部连接有调节开关幅度的调节门5,门上安装有调节丝杠;外部焊接有固定支架,物料落载至皮带时更加稳定,并配有观察门,方便监测内部堵煤和衬板耗损情况。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用于输煤转运系统的落煤管,其特征在于:该落煤管包括集流罩(1)、分流管(2)以及至少一个落料管体(3),所述分流管(2)具有输入端以及输出端,所述落料管体(3)为上端与下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集流罩(1)与分流管(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落料管体的上端开口(300)与分流管(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落料管体的下端开口(301)形成落料口,所述落料管体(3)限定出一个用于输送落煤的流动通道,所述落料管体具有两侧板、一背板以及一盖板,所述背板与盖板相对设置,所述的背板具有位于上游的直形背板以及位于下游的弧形背板(332),所述弧形背板(332)形成于直形背板的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输煤转运系统的落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通道的中间区域内设置有弹性挡板(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输煤转运系统的落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管体自上游至下游包括依次连接的导流管(31)、稳流管(32)以及接料管(33),所述稳流管(32)的下方设有一相对于稳流管倾斜设置的弹性挡板(7),该弹性挡板伸入接料管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输煤转运系统的落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落煤管受落煤冲击的内衬设有耐磨材料(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输煤转运系统的落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2)为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输入端与集流罩连接,所述三通管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有一落料管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输煤转运系统的落煤管,其特征在于:导流管由内外两层构成,外层采用碳钢材料,内衬采用耐磨瓷砖,导流管通过法兰面与上方的三通管和下方的稳流管配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输煤转运系统的落煤管,其特征在于:稳流管由内外两层构成,外层采用碳钢材料,内衬采用耐磨瓷砖,上方配有与导流管接口法兰,下方配有与接料管接口法兰,稳流管的下方设有的橡胶挡板伸入接料管内。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输煤转运系统的落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管与稳流管的背板均为直形背板,所述接料管的背板划分为位于上侧的直形背板以及位于下侧的弧形背板,所述弧形背板朝向落料口弧状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输煤转运系统的落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管底部设置有可调节开关幅度的调节门。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输煤转运系统的落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磨材料为耐磨陶瓷。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输煤转运系统的落煤管,该落煤管包括集流罩、分流管以及至少一个落料管体,所述分流管具有输入端以及输出端,所述落料管体为上端与下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集流罩与分流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落料管体的上端开口与分流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落料管体的下端开口形成落料口,所述落料管体限定出一个用于输送落煤的流动通道,所述落料管体具有两侧板、一背板以及一盖板,所述背板与盖板相对设置,所述的背板具有位于上游的直形背板以及位于下游的弧形背板,所述弧形背板形成于直形背板的下侧。

技术研发人员:黄益城;李兵成;谢高旺;吴让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天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11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