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量子点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量子点材料相比传统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oled)的发光材料,拥有更窄的发光光谱,进而有更好的色彩表现,包括色域、饱和度等。
现有技术中,传统量子点发光通常都是以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简称led)作为背光,并结合液晶像素以及量子点滤光层来实现,。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量子点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量子点发光器件的透明量子点封装层5可以包括不同颜色量子点区域。该发光器件存在显示串色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量子点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以解决量子点的激发光被邻近的其他量子点所吸收进而发生二次发光所引起发光器件显示串色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量子点发光器件,包括:
基板;
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背光源层,包括至少一个背光源;
设置在所述背光源层出光侧的量子点封装层,所述量子点封装层至少包括第一量子点区域、第二量子点区域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量子点区域和所述第二量子点区域之间的反光隔离结构,所述第一量子点区域中设置有第一量子点,所述第二量子点区域中设置有第二量子点;
所述反光隔离结构用于隔离所述第一量子点区域和所述第二量子点区域之间的光线传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反光隔离结构包括:封装胶体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封装胶体层外侧壁上的反光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反光隔离结构的纵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梯形或沿平行基板方向的相对两侧具有凸起或凹陷的图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背光源层中的背光源为蓝色背光源,所述第一量子点为红色量子点,所述第二量子点为绿色量子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量子点封装层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量子点区域相邻设置的透射区域,所述透射区域用于直接透射所述蓝色背光源发出的蓝光;
所述第二量子点区域与所述透射区域之间设置有所述反光隔离结构,所述反光隔离结构用于隔离所述第二量子点区域与所述透射区域之间的光线传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蓝色背光源层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蓝光oled背光源层、第二蓝光oled背光源层以及第三蓝光oled背光源层;
所述第一蓝光oled背光源层用于为所述第一量子点区域提供光源,以使所述红色量子点在蓝色光源的激发下发射红光;
所述第二蓝光oled背光源层用于为所述第二量子点区域提供光源,以使所述绿色量子点在蓝色光源的激发下发射绿光;
所述第三蓝光oled背光源层用于为所述透射区域提供光源,以使蓝色光源直接穿透所述透射区域发射蓝光。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背光源层中包括多个所述背光源,所述蓝色背光源层还包括设置在相邻的所述背光源之间之间的像素定义层,以及设置在所述背光源和所述像素定义层上的封装保护层;
所述反光隔离结构设置在所述封装保护层上。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量子点发光器件。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量子点发光器件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一基板;
在所述基板上形成背光源;
在所述背光源的出光侧形成反光隔离结构;
在所述反光隔离结构之间填充量子点封装层,所述量子点封装层中至少相邻设置有第一量子点区域和第二量子点区域,所述第一量子点区域中设置有第一量子点,所述第二量子点区域中设置有第二量子点,所述反光隔离结构用于隔离所述第一量子点区域和所述第二量子点区域之间的光线传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背光源的出光侧形成反光隔离结构,包括:
在所述背光源的出光侧成型封装胶体层;
在所述封装胶体层外侧壁上蒸镀反光层,形成反光隔离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量子点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第一量子点区域中的第一量子点和第二量子点区域中的第二量子点会在蓝色背光源的激发下向各个方向随机发射激发光,其中一部分的激发光就会射向相邻的量子点区域,而通过设置在量子点封装层的第一量子点区域和第二量子点区域之间的反光隔离结构,可以对该部分的激发光进行反射,从而隔离了第一量子点区域和第二量子点区域之间的光线传播,有效地避免了波长较短的激发光被激发能级较低的量子点所吸收而二次发光所引起的串色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量子点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量子点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量子点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量子点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量子点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量子点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量子点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量子点发光器件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板;
21-第一蓝光oled背光源;
22-第二蓝光oled背光源;
23-第三蓝光oled背光源;
3-像素定义层;
4-封装保护层;
5-量子点封装层;
61-第一量子点;
62-第二量子点;
63-第三量子点;
7-反光隔离结构;
71-封装胶体层;
72-反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图2是本发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量子点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量子点发光器件,包括基板1,设置在基板1上的背光源层,以及设置在背光源层出光侧的量子点封装层5,其中,该背光源层包括至少一个背光源。
具体地,对于上述的背光源可以为蓝色背光源,也可以为其他颜色的背光源,下面以背光源为蓝色背光源进行具体说明,但是值得说明地,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对背光源层的颜色进行具体限定。
其中,对于上述的基板1可以是在衬底上成型的tft背板。其中,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的蓝色背光源可以包括第一蓝光oled背光源21、第二蓝光oled背光源22以及第三蓝光oled背光源23。具体地,第一蓝光oled背光源21、第二蓝光oled背光源22以及第三蓝光oled背光源23可以分别作为红绿蓝(red&green&blue,简称rgb)的驱动光源。
而对于上述的量子点封装层5则是设置在蓝色背光源出光侧,并且,量子点封装层5至少包括第一量子点区域、第二量子点区域以及设置在第一量子点区域和第二量子点区域之间的反光隔离结构7,第一量子点区域中设置有第一量子点61,第二量子点区域中设置有第二量子点62,此外,反光隔离结构7则用于隔离第一量子点区域和第二量子点区域之间的光线传播。
值得说明地,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量子点62的激发能级大于第一量子点61的激发能级,并且,第二量子点62发出的激发光的波长小于第一量子点61发出的激发光的波长。而对于上述的隔断结构的具体工作原理,继续参照图2,可以以第一量子点61为红色量子点,而第二量子点62为绿色量子点进行举例说明,但是,将第一量子点61设置为红色量子点,第二量子点62设置为绿色量子点只是实际设计方案中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而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对第一量子点61和第二量子点62的具体类型进行限定。
当第二量子点区域中的绿色量子点吸收蓝色背光源所发出的蓝光之后就会随机向各个方向散射绿光,其中,就会存在一部分绿光向第一量子点区域方向散射。但是,由于在第一量子点区域和第二量子点区域之间设置有反光隔离结构7,则射向第一量子点区域方向的绿光就会被反光隔离结构7所阻挡,并在反光隔离结构7表面进行反射之后,从第二量子点区域对应的绿光发光区射出,以隔断第二量子点62激发光的横向传播,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由绿色量子点发出的绿光被红色量子点二次吸收变成红色所引起的串色,从而减少了绿色光对临近红色量子点的串扰,有效地增加了绿色光的纯净度。
此外,当第一量子点区域中的红色量子点吸收蓝色背光源所发出的蓝光之后就会随机向各个方向散射红光,其中,就会存在一部分红光向第一量子点区域方向散射。由于在第一量子点区域和第二量子点区域之间设置有反光隔离结构7,则射向第二量子点区域方向的红光同样会被反光隔离结构7所阻挡,并在反光隔离结构7表面进行反射之后,从第一量子点区域对应的红光发光区射出,以隔断第一量子点61激发光的横向传播。
可选地,对于第一量子点61和第二量子点62,可以是由ii-vi族或iii-v族元素组成的纳米颗粒,其受激后可以发射荧光,而发光的光谱可以通过改变量子点的尺寸大小来控制。具体的例子有硅量子点、锗量子点、硫化镉量子点、硒化镉量子点、碲化镉量子点、硒化锌量子点、硫化铅量子点、硒化铅量子点、磷化铟量子点和砷化铟量子点等。
此外,对于第一量子点61和第二量子点62的制备方法,可以是是分子束外延法、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淀法、自组织生长、以及胶体化学等,其中,还可根据不同的化学条件制备出不同尺寸的量子点。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量子点区域中的第一量子点和第二量子点区域中的第二量子点会在蓝色背光源的激发下向各个方向随机发射激发光,其中一部分的激发光就会射向相邻的量子点区域,而通过设置在量子点封装层的第一量子点区域和第二量子点区域之间的反光隔离结构,可以对该部分的激发光进行反射,从而隔离了第一量子点区域和第二量子点区域之间的光线传播,有效地避免了波长较短的激发光被激发能级较低的量子点所吸收而二次发光所引起的串色问题。
继续参照图2,为了能够高效地利用器件空间,对于反光隔离结构7的形成方式,可以是先通过模具成型封装胶体层71,其中,对于封装胶层71的材料可以为oca光学胶,值得说明地,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对封装胶层71的材料进行具体限定。然后再在封装胶体层71外侧壁上成型反光层72,其中,反光层72可以为金属层,可以是通过蒸镀的方式蒸镀到封装胶体层71的外侧壁上,以实现对第一量子点区域和第二量子点区域的空间隔断。然后,在反光隔离结构7的一侧填充掺杂有第一量子点61的封装胶以形成第一量子点区域,并且在反光隔离结构7的另一侧填充掺杂有第二量子点62的封装胶以形成第二量子点区域。
此外,当第一量子点61设置为红色量子点,而第二量子点62设置为绿色量子点,为了实现rgb发光方式,在量子点封装层5中还设置有与第二量子点区域相邻设置的透射区域,值得理解地,在透射区域中未设置量子点,其中,透射区域用于直接透射蓝色背光源发出的蓝光。
请继续参照图2,下面结合以蓝光oled背光源作为rgb发光方式的光源对本实施例中的量子点发光器件的发光原理进行说明,其中,值得说明地,对于选取蓝光oled背光源只是为了示例性说明,而并不对rgb发光方式的光源进行具体限定,例如,对于rgb发光方式的光源还可以是microled。具体地,蓝色背光源可以包括设置在基板1上的第一蓝光oled背光源21、第二蓝光oled背光源22以及第三蓝光oled背光源23。其中,第一蓝光oled背光源21用于为第一量子点区域提供光源,以使红色量子点在蓝色光源的激发下发射红光,第二蓝光oled背光源22用于为第二量子点区域提供光源,以使绿色量子点在蓝色光源的激发下发射绿光,第三蓝光oled背光源23用于为透射区域提供光源,以使蓝色光源直接穿透透射区域发射蓝光。值得说明地,第一蓝光oled背光源21、第二蓝光oled背光源22以及第三蓝光oled背光源23可以分别进行单独控制,并且,通过将rgb发光方式的光源均设置为蓝色光源,对于发光器件光源的制造过程只需进行一次统一蒸镀成型即可,相比于现有技术中设置不同颜色的光源的方式,可以节省制造工序,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背光源层包括多个背光源,并且背光源层还包括设置在背光源之间的像素定义层3,以及设置在背光源和像素定义层3上的封装保护层4,而反光隔离结构7则是在封装保护层4完成之后成型在在封装保护层上。
在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图3是本发明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量子点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量子点发光器件中的第二量子点区域与透射区域之间同样设置有反光隔离结构7,而该反光隔离结构7则是用于隔离第二量子点区域与透射区域之间的光线传播。
当第一量子点区域中的第一量子点61设置为红色量子点以发出红光,第二量子点区域中的第二量子点62设置为绿色量子点以发出绿光,而透射区域中未设置量子点以发出蓝光时,为了避免透射区域的蓝光射入第二量子点区域而激发绿色量子点发光,还可以在第二量子点区域与透射区域之间同样设置有反光隔离结构7,而该处的反光隔离结构7则用于隔离第二量子点区域与透射区域之间的光线传播。
继续参照图3,对于反光隔离结构7的纵截面形状可以设置为三角形,其中,值得理解地,上述纵截面的方向垂直于基板方向,并垂直于第一量子点区域与第二量子点区域的分界线,则反光隔离结构7可以为三棱柱体,当第二量子点区域中的绿色量子点吸收蓝色背光源所发出的蓝光之后就会随机向各个方向散射绿光,其中一部分绿光射向反光隔离结构7对应三棱柱体的侧面上,并经该侧面反射之后,从第二量子点区域对应的绿光发光区射出,以隔断绿光的横向传播,从而减少了绿色光对临近红色量子点的串扰。
并且,当透射区域的蓝光射向反光隔离结构7对应三棱柱体的侧面上时,会经该侧面反射之后,从透射区域对应的蓝光发光区射出,以隔断蓝光的横向传播,从而避免了蓝光对临近绿色量子点的串扰。
图4是本发明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量子点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为了使得量子点发光器件所发出的蓝光具有更高的纯度,还可以设置第三量子点区域以替代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透射区域,第三量子点区域中设置第三量子点63,其中,第三量子点可以为蓝色量子点,第三蓝光oled23用于为第三量子点区域提供光源,以使蓝色量子点在蓝色光源的激发下发射蓝光,由于量子点材料相比拥有比传统oled发光材料更窄的发光光谱,进而有更好的色彩表现,包括色域、饱和度,因此,通过蓝色量子点在蓝色光源的激发下发射蓝光的纯度高于蓝色光源直接发射的蓝光。
图5是本发明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量子点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量子点发光器件中的反光隔离结构的纵截面形状可以设置为梯形,其中,值得理解地,上述纵截面的方向垂直于基板方向,并垂直于第一量子点区域与第二量子点区域的分界线,则反光隔离结构7可以为梯台,当第二量子点区域中的绿色量子点吸收蓝色背光源所发出的蓝光之后就会随机向各个方向散射绿光,其中一部分绿光射向反光隔离结构7对应梯台的侧面上,并经该侧面反射之后,从第二量子点区域对应的绿光发光区射出,以隔断绿光的横向传播,从而减少了绿色光对临近红色量子点的串扰。
并且,当透射区域的蓝光射向反光隔离结构7对应梯台的侧面上时,会经该侧面反射之后,从透射区域对应的蓝光发光区射出,以隔断蓝光的横向传播,从而避免了蓝光对临近绿色量子点的串扰。
图6是本发明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量子点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量子点发光器件中的反光隔离结构7的纵截面形状还可以设置为沿平行基板方向的相对两侧具有凸起的图形,即左右两边向外凸出的封闭图形,其中,值得理解地,上述纵截面的方向垂直于基板方向,并垂直于第一量子点区域与第二量子点区域的分界线,则反光隔离结构7的侧壁为向外凸出的弧面,当第二量子点区域中的绿色量子点吸收蓝色背光源所发出的蓝光之后就会随机向各个方向散射绿光,其中一部分绿光射向反光隔离结构7向外凸出的弧面上,并经该弧面反射之后,从第二量子点区域对应的绿光发光区射出,以隔断绿光的横向传播,从而减少了绿色光对临近红色量子点的串扰。
并且,当透射区域的蓝光射向反光隔离结构7向外凸出的侧弧面上时,会经该弧面反射之后,从透射区域对应的蓝光发光区射出,以隔断蓝光的横向传播,从而避免了蓝光对临近绿色量子点的串扰。
图7是本发明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量子点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量子点发光器件中的反光隔离结构6的纵截面形状还可以设置为或沿平行基板方向的相对两侧具有凹陷的图形,即左右两边向内凹陷的封闭图形,其中,值得理解地,上述纵截面的方向垂直于基板方向,并垂直于第一量子点区域与第二量子点区域的分界线,则反光隔离结构6的侧壁为向内凹陷的弧面,当第二量子点区域中的绿色量子点吸收蓝色背光源所发出的蓝光之后就会随机向各个方向散射绿光,其中一部分绿光射向反光隔离结构6向内凹陷的弧面上,并经该弧面反射之后,从第二量子点区域对应的绿光发光区射出,以隔断绿光的横向传播,从而减少了绿色光对临近红色量子点的串扰。
并且,当透射区域的蓝光射向反光隔离结构6向内凹陷的弧面上时,会经该侧弧面反射之后,从透射区域对应的蓝光发光区射出,以隔断蓝光的横向传播,从而避免了蓝光对临近绿色量子点的串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为oled显示器件以及包括oled显示器件的电视、数码相机、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电子书、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者部件。
该显示装置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量子点发光器件。其中,量子点发光器件的结构、功能及实现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图8是本发明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量子点发光器件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量子点发光器件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01、提供一基板。
具体地,可以是在提供的基板上制作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简称tft)和驱动电路,以形成tft背板。
步骤102、在基板上形成背光源。
具体地,可以先在基板上设置像素定义层,再设置第一oled背光源、第二oled背光源以及第三oled背光源,以使得相邻的oled背光源之间均被像素定义层所隔离。然后,在第一oled背光源、第二oled背光源、第三oled背光源以及像素定义层上填充的封装保护层。
具体地,对于上述oled背光源的形成,可以是在tft背板上形成oled各层,其中,包括蓝光发光层。
其中,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背光源为蓝色背光源。
步骤103、在背光源的出光侧形成反光隔离结构。
在形成封装保护层之后,先通过模具成型封装胶体层,然后再在封装胶体层外侧壁上成型反光层,其中,反光层可以为金属层,可以是通过蒸镀的方式蒸镀到封装胶体层的外侧壁上,以实现对第一量子点区域和第二量子点区域的空间隔断。
步骤104、在反光隔离结构之间填充量子点封装层。
封装胶体层成型之后,在封装胶体层的一侧填充掺杂有第一量子点的封装胶以形成第一量子点区域,并且在封装胶体层的另一侧填充掺杂有第二量子点的封装胶以形成第二量子点区域。而反光隔离结构可以用于隔离第一量子点区域和第二量子点区域之间的光线传播。
其中,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是在反光隔离结构之间填充量子点封装层,而为了实现rgb像素,充量子点封装层可以分别为无量子点区、绿色量子点区以及红色量子点区。
在本实施例中,先通过在基板上形成蓝色背光源,然后在蓝色背光源的出光侧形成反光隔离结构,以隔断第一量子点区域和第二量子点区域之间的光线传播,使得第一量子点和第二量子点向相邻的量子点区域所发射的激发光经反光隔离结构进反射之后从相应的发光区域射出,从而隔离了第一量子点区域和第二量子点区域之间的光线传播,有效地避免了波长较短的激发光被激发能级较低的量子点所吸收而二次发光所引起的串色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1.一种量子点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背光源层,包括至少一个背光源;
设置在所述背光源层出光侧的量子点封装层,所述量子点封装层至少包括第一量子点区域、第二量子点区域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量子点区域和所述第二量子点区域之间的反光隔离结构,所述第一量子点区域中设置有第一量子点,所述第二量子点区域中设置有第二量子点;
所述反光隔离结构用于隔离所述第一量子点区域和所述第二量子点区域之间的光线传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隔离结构包括:封装胶体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封装胶体层外侧壁上的反光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隔离结构的纵截面形状包括三角形、梯形或沿平行基板方向的相对两侧具有凸起或凹陷的图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量子点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层中的背光源为蓝色背光源,所述第一量子点为红色量子点,所述第二量子点为绿色量子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量子点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封装层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量子点区域相邻设置的透射区域,所述透射区域用于直接透射所述蓝色背光源发出的蓝光;
所述第二量子点区域与所述透射区域之间设置有所述反光隔离结构,所述反光隔离结构用于隔离所述第二量子点区域与所述透射区域之间的光线传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量子点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层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蓝光oled背光源、第二蓝光oled背光源以及第三蓝光oled背光源;
所述第一蓝光oled背光源用于为所述第一量子点区域提供光源,以使所述红色量子点在蓝色光源的激发下发射红光;
所述第二蓝光oled背光源用于为所述第二量子点区域提供光源,以使所述绿色量子点在蓝色光源的激发下发射绿光;
所述第三蓝光oled背光源用于为所述透射区域提供光源,以使蓝色光源直接穿透所述透射区域发射蓝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量子点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层中包括多个所述背光源,所述背光源层还包括设置在相邻的所述背光源之间的像素定义层,以及设置在所述背光源和所述像素定义层上的封装保护层;
所述反光隔离结构设置在所述封装保护层上。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量子点发光器件。
9.一种量子点发光器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基板;
在所述基板上形成背光源;
在所述背光源的出光侧形成反光隔离结构;
在所述反光隔离结构之间填充量子点封装层,所述量子点封装层中至少相邻设置有第一量子点区域和第二量子点区域,所述第一量子点区域中设置有第一量子点,所述第二量子点区域中设置有第二量子点,所述反光隔离结构用于隔离所述第一量子点区域和所述第二量子点区域之间的光线传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量子点发光器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背光源的出光侧形成反光隔离结构,包括:
在所述背光源的出光侧成型封装胶体层;
在所述封装胶体层外侧壁上蒸镀反光层,形成反光隔离结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