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轮组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降噪型新式结构飞轮组件。
背景技术:
飞轮以内螺纹旋拧固定在后轴的右端,与链轮保持同一平面,并通过链条与链轮相连接,构成自行车的驱动系统,从结构上可分为单级飞轮和多级飞轮两大类,单级飞轮又称为单链轮片飞轮,主要由外套、平挡和芯子、千斤、千斤簧、垫圈、丝挡几钢球等零件组成,多级飞轮是在单级飞轮的基础上,增加几片飞轮片,与中轴上的链轮结合,组成各种不同的传递比,从而改变了自行车的速度。
但是现有的飞轮组件结构,往往未设置降噪结构组件,或降噪结构组件较为简陋,无法在飞轮与链条配合工作产生噪音时对飞轮进行有效降噪,大大增加飞轮和链条的磨损程度,从而减少飞轮和链条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噪型新式结构飞轮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飞轮组件结构,往往未设置降噪结构组件,或降噪结构组件较为简陋,无法在飞轮与链条配合工作产生噪音时对飞轮进行有效降噪,大大增加飞轮和链条的磨损程度,从而减少飞轮和链条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噪型新式结构飞轮组件,包括飞轮本体,所述飞轮本体外侧表面固定安装有轮齿,所述飞轮本体右端固定安装有润滑盒,所述润滑盒右表面固定开设有螺孔,并配置有固定螺丝,所述润滑盒右表面从下到上依次活动安装有出口旋钮和进口旋钮,所述润滑盒外侧表面从下到上依次固定开设有出液孔和进液孔,所述出液孔外侧固定安装有出液软管。
优选的,所述出口旋钮左顶端下侧固定安装有出口固定杆,所述出口固定杆下端固定安装有出口隔液板,且出口隔液板规格尺寸大于出液孔规格尺寸,所述出口隔液板整体呈圆弧状结构,且出口隔液板圆弧弧度尺寸与润滑盒内壁弧度尺寸相同,同时出口隔液板与润滑盒内壁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进口旋钮左顶端下侧固定安装有进口固定杆,所述进口固定杆下端固定安装有进口隔液板,且进口隔液板规格尺寸大于进液孔规格尺寸,所述进口隔液板整体呈圆弧状结构,且进口隔液板圆弧弧度尺寸与润滑盒内壁弧度尺寸相同,同时进口隔液板与润滑盒内壁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飞轮本体右侧外表面固定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关于飞轮本体中心点中心对称分布开设有四个,所述固定螺丝贯穿润滑盒右表面固定所开设螺孔并延伸至飞轮本体内部,且固定螺丝与螺孔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润滑盒外侧固定安装有挂钩槽,所述出液软管前端外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搭挂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降噪型新式结构飞轮组件,通过设置在飞轮本体右侧固定安装有装有润滑液的润滑盒,能够通过将润滑液置于轮齿与链条之间,从而避免飞轮工作产生大量噪音;
2.该降噪型新式结构飞轮组件,通过在润滑盒外侧设置有挂钩槽,能够在不使用出液软管时将出液软管通过搭挂钩挂置于挂钩槽内部,能够在不使用时对出液软管进行固定,大大增加工作效率;
3.该降噪型新式结构飞轮组件,通过设置出口旋钮、进口旋钮、出口隔液板和进口隔液板,能够方便完成润滑液的使用,大大增长使用寿命,增强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润滑盒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润滑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飞轮本体;2、轮齿;3、润滑盒;4、螺孔;5、固定螺丝;6、出口旋钮;7、进口旋钮;8、出液孔;9、进液孔;10、出液软管;11、出口固定杆;12、出口隔液板;13、进口固定杆;14、进口隔液板;15、挂钩槽;16、搭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降噪型新式结构飞轮组件,包括飞轮本体1,飞轮本体1外侧表面固定安装有轮齿2,飞轮本体1右端固定安装有润滑盒3,润滑盒3右表面固定开设有螺孔4,并配置有固定螺丝5,润滑盒3右表面从下到上依次活动安装有出口旋钮6和进口旋钮7,润滑盒3外侧表面从下到上依次固定开设有出液孔8和进液孔9,出液孔8外侧固定安装有出液软管10。
进一步的,出口旋钮6左顶端下侧固定安装有出口固定杆11,出口固定杆11下端固定安装有出口隔液板12,且出口隔液板12规格尺寸大于出液孔8规格尺寸,出口隔液板12整体呈圆弧状结构,且出口隔液板12圆弧弧度尺寸与润滑盒3内壁弧度尺寸相同,同时出口隔液板12与润滑盒3内壁紧密贴合,能够通过转动出口旋钮6,从而带动出口隔液板12旋转,从而不再堵塞润滑液流出。
进一步的,进口旋钮7左顶端下侧固定安装有进口固定杆13,进口固定杆13下端固定安装有进口隔液板14,且进口隔液板14规格尺寸大于进液孔9规格尺寸,进口隔液板14整体呈圆弧状结构,且进口隔液板14圆弧弧度尺寸与润滑盒3内壁弧度尺寸相同,同时进口隔液板14与润滑盒3内壁紧密贴合,能够通过转动进口旋钮7,从而带动进口隔液板14旋转,从而能够方便润滑液加入润滑盒3。
进一步的,飞轮本体1右侧外表面固定开设有螺孔4,螺孔4关于飞轮本体1中心点中心对称分布开设有四个,固定螺丝5贯穿润滑盒3右表面固定所开设螺孔4并延伸至飞轮本体1内部,且固定螺丝5与螺孔4螺纹连接,能够通过固定螺丝5将飞轮本体1和润滑盒3牢固固定,方便工作更好开展。
进一步的,润滑盒3外侧固定安装有挂钩槽15,出液软管10前端外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搭挂钩16,能够在不使用出液软管10时将搭挂钩16挂在挂钩槽15内壁,方便工作更好完成。
工作原理:当需要使用该降噪型新式结构飞轮组件对自行车飞轮进行降噪工作时,首先将润滑盒3置于飞轮本体1正右侧,并保持润滑盒3表面所开设螺孔4与飞轮本体1右表面所开设螺孔4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紧接着将固定螺丝5贯穿润滑盒3右表面固定所开设螺孔4并通过飞轮本体1右表面所开设螺孔4延伸至飞轮本体1内部,且固定螺丝5与螺孔4螺纹牢固连接,保证润滑盒3与飞轮本体1不发生相对位移,紧接着拧动进口旋钮7,将进口隔液板14移动至不堵塞进液孔9位置,将润滑液通过进液孔9倾倒入润滑盒3内部,紧接着再拧动进口旋钮7,将进口隔液板14旋至严丝合缝堵塞进液孔9位置,当飞轮本体1开始工作与链条互相作用并产生噪音时,将出液软管10外侧表面所固定安装搭挂钩16从润滑盒3外侧所固定安装挂钩槽15内部取出,将出液软管10出口处对准飞轮本体1外侧表面所固定安装轮齿2与链条链接处,紧接着旋动出口旋钮6,将出口隔液板12旋至不堵塞出液孔8位置,润滑液从出液孔8流入出液软管10,并均匀涂抹在轮齿2与链条链接处,当润滑工作完成时,旋动出口旋钮6,将出口隔液板12旋至严丝合缝堵塞出液孔8位置,避免润滑液继续流出,再将出液软管10外侧表面所固定安装搭挂钩16挂入润滑盒3外侧所固定安装挂钩槽15内部,保证出液软管10在不使用时能够牢固挂靠在润滑盒3外侧,避免对正常工作产生影响。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降噪型新式结构飞轮组件,包括飞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本体外侧表面固定安装有轮齿,所述飞轮本体右端固定安装有润滑盒,所述润滑盒右表面固定开设有螺孔,并配置有固定螺丝,所述润滑盒右表面从下到上依次活动安装有出口旋钮和进口旋钮,所述润滑盒外侧表面从下到上依次固定开设有出液孔和进液孔,所述出液孔外侧固定安装有出液软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型新式结构飞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旋钮左顶端下侧固定安装有出口固定杆,所述出口固定杆下端固定安装有出口隔液板,且出口隔液板规格尺寸大于出液孔规格尺寸,所述出口隔液板整体呈圆弧状结构,且出口隔液板圆弧弧度尺寸与润滑盒内壁弧度尺寸相同,同时出口隔液板与润滑盒内壁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型新式结构飞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旋钮左顶端下侧固定安装有进口固定杆,所述进口固定杆下端固定安装有进口隔液板,且进口隔液板规格尺寸大于进液孔规格尺寸,所述进口隔液板整体呈圆弧状结构,且进口隔液板圆弧弧度尺寸与润滑盒内壁弧度尺寸相同,同时进口隔液板与润滑盒内壁紧密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型新式结构飞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本体右侧外表面固定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关于飞轮本体中心点中心对称分布开设有四个,所述固定螺丝贯穿润滑盒右表面固定所开设螺孔并延伸至飞轮本体内部,且固定螺丝与螺孔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型新式结构飞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盒外侧固定安装有挂钩槽,所述出液软管前端外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搭挂钩。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