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层临边构造柱混凝土浇筑装置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63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楼层临边构造柱混凝土浇筑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二次结构构造柱混凝土浇筑一直是施工过程中比较麻烦的一道工序,施工进度慢混凝土浇筑困难大麻烦多,尤其是针对临边的混凝构造柱和临边的墙角柱,浇筑起来更加的麻烦,同时还伴随着一定的安全风险。尤其是针对目前建筑行业的现状许多楼层在墙体砌筑墙就已经拆除了外排钢管架,施工的安全风险,进一步的加大,因此急需一种既能方便构造柱混凝土的顺利浇筑,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浇筑质量;同时还能有效的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楼层临边构造柱混凝土浇筑装置及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一种楼层临边构造柱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浇筑本体,所述浇筑本体包括水平横梁、竖向支腿和支架底部横梁,所述水平横梁与竖向支腿固定连接,所述竖向支腿与支架底部横梁固定连接,水平横梁上设有圆形漏斗,所述圆形漏斗底部设有卸料口,所述卸料口下设有接头钢管,所述接头钢管通过卡扣固定连接与波纹软管,所述波纹软管靠近构造柱模板一端设有活动板,且所述活动板可转动,所述活动板上设有活动板振捣器。

优选的,所述卸料口为圆形开口。

优选的,所述圆形漏斗、所述浇筑本体和所述接头钢管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楼层临边构造柱混凝土浇筑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待施工处安装构造柱模板后,将圆形漏斗安装在所述浇筑本体上以形成浇筑口,并通过卡扣把波纹软管固定连接与接头钢管;

s2、将波纹软管放置在构造柱模板内,通过所述浇筑口向所述构造柱模板内侧灌注混凝土;

s3、构造柱浇筑完成后静置,然后将波纹软管移动至所述圆形漏斗与所述构造柱模板之间,以将所述圆形漏斗内的混凝土与构造柱的混凝土分隔开;

s4、将所述卡扣移除,露出所述卸料口,通过所述卸料口将所述圆形漏斗内的混凝土排出。

优选的,步骤s2进一步包括:将构造柱施工位置处的马牙槎型砖墙和构造柱模板用水浇洒至湿润。

优选的,步骤s3进一步包括:将混凝土倒至所述活动板上,并通过所述活动板将混凝土灌入构造柱中,同时打开活动板上的活动板振捣器使混凝土快速灌入,边浇筑边振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用水浇洒马牙槎型砖墙和构造柱模板,以免浇筑的混凝土浆料被砖墙砌体吸附而导致石子在柱内阻塞而产生蜂窝、麻面等不密实现象;在浇筑混凝土时,活动板可转动至斜置状态,从而起到溜槽的作用而将混凝土灌入构造柱中,确保了混凝土浇筑的密实程度,提升浇筑质量。

2、本发明构造柱混凝土浇筑装置能有效改善构造柱浇筑口的施工质量,保证构造柱混凝土振捣密实,并且由于不需要后期凿除混凝土,避免了对构造柱的二次破坏,保证混凝土表面完整、光滑,提高施工质量和混凝土成型效果,大大加快了施工效率,减少了后期凿除和修补的人工支出,同时可将料斗内多余的混凝土余料收集起来再次利用,这样既不浪费材料,也不会污染地面。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其中,1、水平横梁,2、圆形漏斗,3、卸料口,4、竖向支腿,5、接头钢管,6、卡扣,7、波纹软管,8、支架底部横梁,9、活动板,10、活动板振捣器,11、构造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楼层临边构造柱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浇筑本体,所述浇筑本体包括水平横梁1、竖向支腿4和支架底部横梁8,所述水平横梁1与竖向支腿4固定连接,所述竖向支腿4与支架底部横梁8固定连接,水平横梁1上设有圆形漏斗2,所述圆形漏斗2底部设有卸料口3,所述卸料口3下设有接头钢管5,所述接头钢管5通过卡扣6固定连接与波纹软管7,所述波纹软管7靠近构造柱模板一端设有活动板9,且所述活动板9可转动,所述活动板9上设有活动板振捣器10。

其中:所述卸料口3为圆形开口;所述圆形漏斗2、所述浇筑本体和所述接头钢管5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构造柱混凝土浇筑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待施工处安装构造柱模板后,将圆形漏斗2安装在所述浇筑本体上以形成浇筑口,并通过卡扣6把波纹软管7固定连接与接头钢管5;

s2、将波纹软管7放置在构造柱模板内,通过所述浇筑口向所述构造柱模板内侧灌注混凝土;

s3、构造柱浇筑完成后静置,然后将波纹软管7移动至所述圆形漏斗2与所述构造柱模板之间,以将所述圆形漏斗2内的混凝土与构造柱11的混凝土分隔开;

s4、将所述卡扣6移除,露出所述卸料口3,通过所述卸料口3将所述圆形漏斗2内的混凝土排出。

其中:步骤s2进一步包括:将构造柱11施工位置处的马牙槎型砖墙和构造柱模板用水浇洒至湿润;步骤s3进一步包括:将混凝土倒至所述活动板9上,并通过所述活动板9将混凝土灌入构造柱11中,同时打开活动板9上的活动板振捣器10使混凝土快速灌入,边浇筑边振捣。

本发明构造柱混凝土浇筑装置能有效改善构造柱浇筑口的施工质量,保证构造柱混凝土振捣密实,并且由于不需要后期凿除混凝土,避免了对构造柱的二次破坏,保证混凝土表面完整、光滑,提高施工质量和混凝土成型效果,大大加快了施工效率,减少了后期凿除和修补的人工支出,同时可将料斗内多余的混凝土余料收集起来再次利用,这样既不浪费材料,也不会污染地面。

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楼层临边构造柱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浇筑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本体包括水平横梁、竖向支腿和支架底部横梁,所述水平横梁与竖向支腿固定连接,所述竖向支腿与支架底部横梁固定连接,水平横梁上设有圆形漏斗,所述圆形漏斗底部设有卸料口,所述卸料口下设有接头钢管,所述接头钢管通过卡扣固定连接与波纹软管,所述波纹软管靠近构造柱模板一端设有活动板,且所述活动板可转动,所述活动板上设有活动板振捣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层临边构造柱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口为圆形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层临边构造柱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漏斗、所述浇筑本体和所述接头钢管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楼层临边构造柱混凝土浇筑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待施工处安装构造柱模板后,将圆形漏斗安装在所述浇筑本体上以形成浇筑口,并通过卡扣把波纹软管固定连接与接头钢管;

s2、将波纹软管放置在构造柱模板内,通过所述浇筑口向所述构造柱模板内侧灌注混凝土;

s3、构造柱浇筑完成后静置,然后将波纹软管移动至所述圆形漏斗与所述构造柱模板之间,以将所述圆形漏斗内的混凝土与构造柱的混凝土分隔开;

s4、将所述卡扣移除,露出所述卸料口,通过所述卸料口将所述圆形漏斗内的混凝土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楼层临边构造柱混凝土浇筑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进一步包括:将构造柱施工位置处的马牙槎型砖墙和构造柱模板用水浇洒至湿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楼层临边构造柱混凝土浇筑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进一步包括:将混凝土倒至所述活动板上,并通过所述活动板将混凝土灌入构造柱中,同时打开活动板上的活动板振捣器使混凝土快速灌入,边浇筑边振捣。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楼层临边构造柱混凝土浇筑装置及施工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浇筑本体,所述浇筑本体包括水平横梁、竖向支腿和支架底部横梁,所述水平横梁与竖向支腿固定连接,所述竖向支腿与支架底部横梁固定连接,水平横梁上设有圆形漏斗,所述圆形漏斗底部设有卸料口,所述卸料口下设有接头钢管,所述接头钢管通过卡扣固定连接与波纹软管,所述波纹软管靠近构造柱模板一端设有活动板,且所述活动板可转动,所述活动板上设有活动板振捣器。本发明有效改善构造柱浇筑口的施工质量,保证构造柱混凝土振捣密实,并且由于不需要后期凿除混凝土,避免了对构造柱的二次破坏,提高施工质量和混凝土成型效果,大大加快了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岳亚超;钱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2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10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