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伞架。
背景技术:
雨伞是人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的生活用品之一,但是撑完雨伞从室外进入室内时,雨伞上残留的雨水会滴落在地板上,不仅影响室内卫生还容易造成行人走路打滑,存在安全隐患,即使进屋前甩几次雨伞,也无法将雨伞上的雨水甩干,仍旧会有雨水滴落;目前,现有的应对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门口设置专门存放雨伞的空间,但该方法适应性较差,只能适用家庭、图书馆、餐馆等地方,对于写字楼、酒店等环境,用户不可能将雨伞全部放置在门口处,一方面取用不方便,存在被误拿、盗拿或忘拿等情况,另一方面,门口也没有这么大的地方供放置这么多雨伞;另一种则是在雨伞外面套一次性袋子,雨水会流入袋子内从而避免污染室内环境,但是这种方法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每次进出都要浪费一个袋子,并且袋子并不一定适用所有雨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雨水滴落的伞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伞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具有储水槽的伞架主体,所述储水槽的中部设有用于与伞帽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呈管状且连接部的下端与储水槽的槽底固连,所述连接部主体的外侧间隔设置有至少三个向下延伸的支撑脚。
在上述的一种伞架中,所述连接部内设有管状的第一连接件,所述伞帽能够插入第一连接件内,装配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径等于所述连接部的内径。
在上述的一种伞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内设有管状的第二连接件,所述伞帽能够插入第二连接件内,装配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径。
在上述的一种伞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内设有管状的第三连接件,所述伞帽能够插入第三连接件内,装配后所述第三连接件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径。
在上述的一种伞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的下端封闭,装配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端面的高度低于或等于第二连接件上端面的高度,所述第二连接件上端面的高度低于或等于第三连接件上端面的高度。上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的上端面的高度的设计,便于雨水顺着流到储水槽内,避免雨水残留在三者的上端面上。
在上述的一种伞架中,所述伞架主体和储水槽均呈半球形,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伞架主体同轴设置,所述支撑脚包括倒三角状的撑脚主体和球状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撑脚主体的下端固连,所述撑脚主体的上端与伞架主体的外侧固连。
在上述的一种伞架中,所述支撑脚有四个并且以伞架主体的中轴线为中心呈环形阵列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伞架中,所述伞架主体的上边沿成型有圆环状的凸出部。
在上述的一种伞架中,所述伞架主体、连接部、支撑脚和凸出部成型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伞架与雨伞的伞帽固连,在雨伞撑开正常使用时并不对雨伞的正常使用造成阻碍,呈皇冠状的伞架还能够起到点缀美化的作用;当雨伞收起后可以直接将雨伞倒置竖直放置在地上,支撑脚的设计能够稳定的将雨伞立起来,雨伞上残留的雨水顺着伞面经过伞帽落入伞架的储水槽内,不会直接掉落到地面上,只需在雨伞晾干后找个地方将储水槽内的雨水倒出即可,有利于保持室内的整洁。
2、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的设计能够使本伞架与各种大小的伞帽适配,当伞帽较粗的时候,伞帽直接与连接部插接固定,当伞帽稍细时,伞帽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件与连接部固连,同理,当伞帽较细或者很细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增加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从而与连接部固连;当然,上述连接件也不局限于三个,也可以由第四连接件或者第五连接件;上述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均由硅胶材料制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配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后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配第一连接件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装配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后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装配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后的俯视图。
图中,1、伞架主体;11、储水槽;12、连接部;13、凸出部;2、支撑脚;21、撑脚主体;22、支撑部;3、第一连接件;4、第二连接件;5、第三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6:
本伞架包括上端具有储水槽11的伞架主体1,储水槽11的中部设有用于与伞帽连接的连接部12,连接部12呈管状且连接部12的下端与储水槽11的槽底固连,连接部12主体的外侧间隔设置有至少三个向下延伸的支撑脚2;伞架主体1和储水槽11均呈半球形,连接部12与伞架主体1同轴设置,支撑脚2包括倒三角状的撑脚主体21和球状的支撑部22,支撑部22与撑脚主体21的下端固连,撑脚主体21的上端与伞架主体1的外侧固连;支撑脚2有四个并且以伞架主体1的中轴线为中心呈环形阵列设置;伞架主体1的上边沿成型有圆环状的凸出部13;伞架主体1、连接部12、支撑脚2和凸出部13成型为一体。本伞架与雨伞的伞帽固连,在雨伞撑开正常使用时并不对雨伞的正常使用造成阻碍,呈皇冠状的伞架还能够起到点缀美化的作用;当雨伞收起后可以直接将雨伞倒置竖直放置在地上,支撑脚2的设计能够稳定的将雨伞立起来,雨伞上残留的雨水顺着伞面经过伞帽落入伞架的储水槽11内,不会直接掉落到地面上,只需在雨伞晾干后找个地方将储水槽11内的雨水倒出即可。
如图3-6所示,连接部12内设有管状的第一连接件3,伞帽能够插入第一连接件3内,装配后第一连接件3的外径等于连接部12的内径;第一连接件3内设有管状的第二连接件4,伞帽能够插入第二连接件4内,装配后第二连接件4的外径等于第一连接件3的内径;第二连接件4内设有管状的第三连接件5,伞帽能够插入第三连接件5内,装配后第三连接件5的外径等于第二连接件4的内径;第一连接件3、第二连接件4和第三连接件5的下端封闭,装配后第一连接件3上端面的高度低于或等于第二连接件4上端面的高度,第二连接件4上端面的高度低于或等于第三连接件5上端面的高度。上述第一连接件3、第二连接件4、第三连接件5的上端面的高度的设计,便于雨水顺着流到储水槽11内,避免雨水残留在三者的上端面上。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件3、第二连接件4和第三连接件5的设计能够使本伞架与各种大小的伞帽适配,当伞帽较粗的时候,伞帽直接与连接部12插接固定,当伞帽稍细时,伞帽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件3与连接部12固连,同理,当伞帽较细或者很细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增加第二连接件4和第三连接件5从而与连接部12固连;当然,上述连接件也不局限于三个,也可以由第四连接件或者第五连接件;上述的第一连接件3、第二连接件4和第三连接件5均由硅胶材料制成。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伞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具有储水槽(11)的伞架主体(1),所述储水槽(11)的中部设有用于与伞帽连接的连接部(12),所述连接部(12)呈管状且连接部(12)的下端与储水槽(11)的槽底固连,所述连接部(12)主体的外侧间隔设置有至少三个向下延伸的支撑脚(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伞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2)内设有管状的第一连接件(3),所述伞帽能够插入第一连接件(3)内,装配后所述第一连接件(3)的外径等于所述连接部(12)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伞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内设有管状的第二连接件(4),所述伞帽能够插入第二连接件(4)内,装配后所述第二连接件(4)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伞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4)内设有管状的第三连接件(5),所述伞帽能够插入第三连接件(5)内,装配后所述第三连接件(5)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二连接件(4)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伞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第二连接件(4)和第三连接件(5)的下端封闭,装配后所述第一连接件(3)上端面的高度低于或等于第二连接件(4)上端面的高度,所述第二连接件(4)上端面的高度低于或等于第三连接件(5)上端面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伞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架主体(1)和储水槽(11)均呈半球形,所述连接部(12)与所述伞架主体(1)同轴设置,所述支撑脚(2)包括倒三角状的撑脚主体(21)和球状的支撑部(22),所述支撑部(22)与撑脚主体(21)的下端固连,所述撑脚主体(21)的上端与伞架主体(1)的外侧固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伞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2)有四个并且以伞架主体(1)的中轴线为中心呈环形阵列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伞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架主体(1)的上边沿成型有圆环状的凸出部(13)。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伞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架主体(1)、连接部(12)、支撑脚(2)和凸出部(13)成型为一体。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