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米饭制备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0


本申请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米饭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沥米饭是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区特有的一种做饭方法,首先是将米用水煮半分熟,再将米捞起沥干,置于蒸笼内,之后上锅蒸熟,做出的米饭也可叫做“甑子饭”,特点是饭粒干爽饱满,同时附有香甜可口的米汤;另外,沥米饭含糖量较低,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目前,现有的米饭制备系统,大多仅具有米饭蒸煮的功能,米饭蒸煮前需要另外进行米粒的清洗工作,清洗后的米粒再转移至蒸煮米饭的锅体内,在现有技术中,米粒在清洗转移至锅体内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污染,米粒清洗操作需要人工与时间的投入,米饭蒸制备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低。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米饭制备系统,其能够实现在制备系统内进行洗米以及米饭的蒸煮制作,无需另外投入人力成本,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米饭制备系统,其能够实现在制备系统内进行洗米以及米饭的蒸煮制作,无需另外投入人力成本,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一种米饭制备系统,包括:锅主体;

设于锅主体内的锅体内胆;

设于锅体内胆下部的通水筛孔;

设于锅体内胆下方,且与锅体内胆连通的的负压搅动水机构;

负压搅动水机构用于通过通水筛孔向锅体内胆中注入冲洗米粒的水,以及通过通水筛孔吸收从锅体内胆中流出的水。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负压搅动水机构包括:固定设于锅体内胆底部外围的洗米腔周壁结构;固定设于锅体内胆下部,且位于洗米腔周壁结构内侧的锅体挡片结构;位于锅体挡片结构下方的转动盘;安装于转动盘上的转盘挡片结构;驱动转动盘旋转的转盘驱动机构;转盘挡片结构在转盘驱动机构的带动下相对锅体挡片结构转动;锅体挡片结构、转盘挡片结构、转动盘、锅体内胆底部、洗米腔周壁结构之间形成容积可变的搅动水腔。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米饭制备系统还包括:包设于锅体内胆外围的排水壳体;设于排水壳体上的排水口;设于锅体内胆底部的洗米腔周壁结构;与排水壳体连接,位于洗米腔周壁结构下方的密封底盘;排水壳体用于带动密封底盘上下移动;密封底盘具有抵触贴合于洗米腔周壁结构底部的密封状态以及向下移动远离洗米腔周壁结构底部的排水状态。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锅体挡片结构包括:设于锅体内胆下部中心处的转筒;固定安装于转筒上的第一挡片;固定安装于转筒上的第二挡片;转盘挡片结构包括:固定设于转动盘上的第三挡片;固定设于转动盘上的第四挡片;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三挡片和第四挡片位于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排水壳体用于带动密封底盘上下移动具体为:锅主体上部设有旋转环,旋转环的内侧为内螺纹结构;排水壳体的上方设置有隔热环,隔热环外壁设置有与旋转环的内螺纹结构配合的外螺纹结构;旋转环由转环驱动机构带动旋转进而带动排水壳体进行上下运动。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还包括:与隔热环连接,用于限制隔热环周向旋转的转动限制杆;转动限制杆的位置与锅体的位置相对固定。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隔热环包括:隔热主体;设置在隔热主体底部的凸缘结构;设置在凸缘结构上,用于与转动限制杆配合的限位孔。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外螺纹结构具体设于隔热主体上。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转动限制杆底部设有限位凸环;限位凸环的直径大于限位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转环驱动机构带动旋转环旋转具体为:旋转环外壁上设置有齿圈结构;转环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的齿轮与齿圈结构配合传动。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米饭制备系统还包括:位于米仓下方的移米转轴;安装于移米转轴上的量米块结构;位于量米块结构下方的托米板结构;设于量米块结构上的量米通孔;与移米转轴连接,用于驱动量米块结构转动的量米驱动机构;位于米仓靠近锅体内胆一侧的运米传动机构;安装于运米传动机构上的运米斗;用于驱动运米斗沿运米传动机构上下运动的运米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运米斗向锅体内胆处倾转倒米的倒米驱动机构;量米通孔具有位于米仓下方、托米板结构之上进行接米的第一状态;以及旋转至运米斗上方、脱离托米板结构进行落米的第二状态。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运米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螺杆;第二传动螺杆;与第一传动螺杆固定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螺杆固定连接的第二传动齿轮;设于第一传动螺杆、第二传动螺杆之间,与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啮合的中间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与运米驱动机构连接;运米斗安装于运米传动结构上具体为:第一传动螺杆、第二传动螺杆上设有运米安装座,运米安装座与第一传动螺杆、第二传动螺杆传动连接,运米斗具体通过运米安装座安装于第一传动螺杆、第二传动螺杆上。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量米块结构的横截面具体为扇形。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量米通孔具体设于量米块结构靠近锅体内胆的一侧。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量米通孔靠近量米块结构远离移米转轴一侧设置。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量米块结构的横截面的圆心角为85°~105°。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托米板结构上还设有第一限位柱,第一限位柱用于约束量米块结构顺时针旋转的角度。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托米板结构上还设有第二限位柱,第二限位柱用于约束量米块结构逆时针旋转的角度。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托米板结构靠近锅体内胆的一侧边缘设有导米过渡凸面结构。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还包括:通过铰接轴安装于锅体上,且位于运米斗上方的防尘转动盖;设于运米安装座上,位于第一传动螺杆侧的第一顶撑支柱;设于运米安装座上,位于第二传动螺杆侧的第二顶撑支柱;第一顶撑支柱、第二顶撑支柱用于跟随运米安装座上移顶开防尘转动盖。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还包括:用于密封米仓下部出口的挡米板;与挡米板连接的直线移动机构;直线移动机构在量米块结构旋转的推动作用下带动挡米板进行移动;挡米板具有由直线移动机构推动远离米仓出米口的第一状态,以及复位至米仓落米口下方挡米的第二状态。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直线移动机构包括:移动基座;设于移动基座上的移动连杆;设于移动基座上远离量米块结构一侧的弹性复位件。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直线移动机构上设有钩锁结构,钩锁结构与挡米板可拆卸连接。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还包括:可拆卸设于锅主体上的米仓,设于米仓底部的限位结构;锁钩结构还用于钩锁限位限位结构于锅主体上。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米饭制备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涉及的米饭制备系统包括:锅主体;设于锅主体内的锅体内胆;设于锅体内胆下部的通水筛孔;设于锅体内胆下方,且与锅体内胆连通的的负压搅动水机构;其中,负压搅动水机构用于通过所述通水筛孔向所述锅体内胆中注入冲洗米粒的水,以及通过所述通水筛孔吸收从锅体内胆中流出的水,如此,锅体内胆中的米粒在洗米水的冲刷作用下得到清洗,负压搅动水机构的设置能够实现洗米水从装有米粒的锅体内胆通过通水筛孔到负压搅动水机构的腔体内进行交换,实现米粒的冲刷清洗,本发明提供的米饭制备系统,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其能够实现洗米、蒸煮饭连续进行,改善洗米的质量效果,无需另外投入人力成本,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米饭制备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为使用者带来极大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米饭制备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米饭制备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米饭制备系统中涉及的洗米以及排水功能模块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米饭制备系统中涉及的洗米以及排水功能模块的平面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米饭制备系统中锅体内胆底部结构的示意;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米饭制备系统中转动盘及转盘挡片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米饭制备系统中排水壳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米饭制备系统中转环驱动机构及齿圈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米饭制备系统中挡米板与直线移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米饭制备系统中量米块结构与直线移动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米饭制备系统中米仓以及防尘转动盖部分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米饭制备系统中运米传动机构部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米饭制备系统,包括:锅主体1;设于锅主体1内的锅体内胆2;设于锅体内胆2下部的通水筛孔3;设于锅体内胆2下方,且与锅体内胆2连通的的负压搅动水机构4;负压搅动水机构4用于通过通水筛孔3向锅体内胆2中注入冲洗米粒的水,以及通过通水筛孔3吸收从锅体内胆2中流出的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米饭制备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米饭制备系统包括:锅主体1;设于锅主体1内的锅体内胆2;设于锅体内胆2下部的通水筛孔3;设于锅体内胆2下方,且与锅体内胆2连通的的负压搅动水机构4;其中,负压搅动水机构4用于通过所述通水筛孔3向所述锅体内胆2中注入冲洗米粒的水,以及通过所述通水筛孔3吸收从锅体内胆2中流出的水,如此,锅体内胆2中的米粒在洗米水的冲刷作用下得到清洗,负压搅动水机构4的设置能够实现洗米水从装有米粒的锅体内胆2通过通水筛孔3到负压搅动水机构4的腔体内进行交换,实现米粒的冲刷清洗,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米饭制备系统,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其能够实现洗米、蒸煮饭连续进行,改善洗米的质量效果,无需另外投入人力成本,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米饭制备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为使用者带来极大便捷。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负压搅动水机构4包括:固定设于锅体内胆2底部外围的洗米腔周壁结构41;固定设于锅体内胆2下部,且位于洗米腔周壁结构41内侧的锅体挡片结构42;位于锅体挡片结构42下方的转动盘43;安装于转动盘43上的转盘挡片结构44;驱动转动盘43旋转的转盘驱动机构45;转盘挡片结构44在转盘驱动机构45的带动下相对锅体挡片结构42转动;锅体挡片结构42、转盘挡片结构44、转动盘43、锅体内胆2底部、洗米腔周壁结构41之间形成容积可变的搅动水腔。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米饭制备系统还包括:包设于锅体内胆2外围的排水壳体5;设于排水壳体5上的排水口51;设于锅体内胆2底部的洗米腔周壁结构41;与排水壳体5连接,位于洗米腔周壁结构41下方的密封底盘52;排水壳体5用于带动密封底盘52上下移动;密封底盘52具有抵触贴合于洗米腔周壁结构41底部的密封状态以及向下移动远离洗米腔周壁结构41底部的排水状态。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锅体挡片结构42包括:设于锅体内胆2下部中心处的转筒421;固定安装于转筒421上的第一挡片;固定安装于转筒421上的第二挡片;转盘挡片结构44包括:固定设于转动盘43上的第三挡片;固定设于转动盘43上的第四挡片;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三挡片和第四挡片位于同一直线上。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排水壳体5用于带动密封底盘52上下移动具体为:锅主体1上部设有旋转环53,旋转环53的内侧为内螺纹结构54;排水壳体5的上方设置有隔热环55,隔热环55外壁设置有与旋转环53的内螺纹结构54配合的外螺纹结构56;旋转环53由转环驱动机构57带动旋转进而带动排水壳体5进行上下运动。

更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与隔热环55连接,用于限制隔热环55周向旋转的转动限制杆59;转动限制杆59的位置与锅主体1的位置相对固定。

更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隔热环55包括:隔热主体;设置在隔热主体底部的凸缘结构;设置在凸缘结构上,用于与转动限制杆59配合的限位孔。

更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外螺纹结构56具体设于隔热主体上。

更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动限制杆59底部设有限位凸环;限位凸环的直径大于限位孔的直径。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转环驱动机构57带动旋转环53旋转具体为:旋转环53外壁上设置有齿圈结构58;转环驱动机构57的输出轴上的齿轮与齿圈结构58配合传动。

其中,当转盘驱动机构45驱动转动盘43转动时,转动盘43上的第三挡片和第四挡片跟随转动盘43转动,位于锅体挡片结构42上的第一挡片、第二挡片保持静止,其中,第一挡片、第三挡片、锅体内胆2底部、米腔周壁结构之间形成的第一腔体容积会与第二挡片、第三挡片、锅体内胆2底部、米腔周壁结构之间形成的第二腔体容积呈现负相关的变化;第一挡片、第四挡片、锅体内胆2底部、米腔周壁结构之间形成的第三腔体容积会与第二挡片、第四挡片、锅体内胆2底部、米腔周壁结构之间形成的第四腔体的容积变化亦是如此呈现负相关变化,如此,当第一腔体容积变大,第二腔体容积变小的过程中,第一腔体中的洗米水通过通水筛孔3进入锅体内胆2中冲洗米粒,第二腔体容积变小,由于负压通过通水筛孔3从锅体内胆2中吸入洗米水,锅体内胆2中的洗米水在通过通水筛孔3进入或流出锅体内胆2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地对米粒进行剧烈的冲洗,从而在无需手动清洗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在锅体内胆2中进行米粒的冲洗,省去了米饭制备过程中将清洗后的米粒转移到锅体内胆2的中间步骤,实现洗米与蒸煮饭的连贯进行,显著提高米饭制备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与蒸煮饭效率。

更进一步阐述,其中,转动盘43具体设于密封底盘52上,转环驱动机构57带动旋转环53进行转动,旋转环53内部设有内螺纹结构,排水壳体5外侧设有外螺纹结构56,内螺纹结构周向转动时,外螺纹结构56与内螺纹结构配合传动进行上下移动,即排水壳体5在旋转环53的转动作用下进行竖直方向上的移动,排水壳体5底部的密封底盘52贴合于洗米腔周壁结构41底部时,洗米腔内的洗米水存留于洗米腔内无法排放,当旋转环53转动,排水壳体5上的外螺纹结构56在内螺纹结构转动作用下向下移动,带动密封底盘52下移远离洗米腔周壁结构41底部,如此洗米腔内的洗米水便可从洗米腔周壁结构41与密封底盘52之间的间隙中流出至排水壳体5中,再从排水壳体5底部的排水口51流出至锅体外,如此便可实现洗米后在锅体内部进行连贯的排水操作,节约人力与时间成本,显著提高米饭制备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米饭制备系统还包括:位于米仓6下方的移米转轴61;安装于移米转轴61上的量米块结构62;位于量米块结构62下方的托米板结构63;设于量米块结构62上的量米通孔64;与移米转轴61连接,用于驱动量米块结构62转动的量米驱动机构65;位于米仓靠近锅体内胆2一侧的运米传动机构66;安装于运米传动机构66上的运米斗68;用于驱动运米斗68沿运米传动机构66上下运动的运米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运米斗68向锅体内胆2处倾转倒米的倒米驱动机构;量米通孔64具有位于米仓下方、托米板结构63之上进行接米的第一状态;以及旋转至运米斗68上方、脱离托米板结构63进行落米的第二状态。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运米传动机构66包括:第一传动螺杆661;第二传动螺杆662;与第一传动螺杆661固定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螺杆662固定连接的第二传动齿轮;设于第一传动螺杆661、第二传动螺杆662之间,与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啮合的中间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与运米驱动机构连接;米粒盛装容器安装于运米传动结构上具体为:第一传动螺杆661、第二传动螺杆662上设有运米安装座67,运米安装座67与第一传动螺杆661、第二传动螺杆662传动连接,运米斗68体通过运米安装座67安装于第一传动螺杆661、第二传动螺杆662上。

更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量米块结构62的横截面具体为扇形。

更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量米通孔64具体设于量米块结构62靠近锅体内胆2的一侧。

更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量米通孔64靠近量米块结构62远离移米转轴61一侧设置。

更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量米块结构62的横截面的圆心角为85°~105°。

更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托米板结构63上还设有第一限位柱,第一限位柱用于约束量米块结构62顺时针旋转的角度。

更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托米板结构63上还设有第二限位柱,第二限位柱用于约束量米块结构62逆时针旋转的角度。

更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托米板结构63靠近锅体内胆2的一侧边缘设有导米过渡凸面结构。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通过铰接轴安装于锅体上,且位于运米斗68上方的防尘转动盖7;设于运米安装座67上,位于第一传动螺杆661侧的第一顶撑支柱671;设于运米安装座67上,位于第二传动螺杆662侧的第二顶撑支柱672;第一顶撑支柱671、第二顶撑支672柱用于跟随运米安装座67上移顶开防尘转动盖7。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密封米仓6下部出口的挡米板8;与挡米板8连接的直线移动机构81;直线移动机构81在量米块结构62旋转的推动作用下带动挡米板8进行移动;挡米板8具有由直线移动机构81推动远离米仓6出米口的第一状态,以及复位至米仓落米口下方挡米的第二状态。

更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直线移动机构81包括:移动基座;设于移动基座上的移动连杆;设于移动基座上远离量米块结构62一侧的弹性复位件。

更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直线移动机构81上设有钩锁结构82,钩锁结构82与挡米板8可拆卸连接。

更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可拆卸设于锅主体1上的米仓6,设于米仓6底部的限位结构83;锁钩结构82还用于钩锁限位结构83于锅主体1上。

其中,第二驱动机构带动第二传动齿轮从而带动中间传动齿轮进而带动第一传动齿轮进行同步转动,第一传动齿轮带动第一传动螺杆661转动,第二传动齿轮带动第二传动螺杆662转动,第一传动螺杆661和第二传动螺杆662同步转动,从而安装于所述第一传动螺杆661、第二传动螺杆662上的运米安装座67在第一传动螺杆661、第二传动螺杆662的带动下进行平稳地上下移动,即安装在运米安装座67上的米粒盛装容器承载着米粒进行竖直方向上的运输。

其中,当米粒盛装容器1向上运动至第一传动螺杆661、第二传动螺杆662的顶部位置处,第二驱动机构带动米粒盛装容器绕着铰接轴转动,向锅体内胆2处倾倒米粒,如此,在无需人手动操作的情况下即可完成米粒的运输以及倾倒,自动化程度高,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提高米饭制备系统的烹饪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同时,防尘转动盖7结构能够自动配合米粒运输以及倾倒机构的动作实现打开或关闭,防止在米粒倾倒的过程中被杂质污染,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更加保障了米饭制备过程中的卫生,防尘盖转动盖由支撑柱上升自动顶开,支撑柱下降自动关闭,提高米饭制备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其中,当直线移动机构81上的锁钩结构钩锁在限位结构上时,此时米仓主体被锁钩结限位无法脱离锅体,当直线移动机构81经过移动后,锁钩结构远离限位结构,米仓主体可被使用者拆卸脱离锅体,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其能够快捷方便地实现米仓与米饭制备系统主体的拆分安装,提高米饭制备系统的使用灵活性。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米饭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主体;

设于所述锅主体内的锅体内胆;

设于所述锅体内胆下部的通水筛孔;

设于所述锅体内胆下方,且与所述锅体内胆连通的的负压搅动水机构;

所述负压搅动水机构用于通过所述通水筛孔向所述锅体内胆中注入冲洗米粒的水,以及通过所述通水筛孔吸收从锅体内胆中流出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饭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搅动水机构包括:固定设于锅体内胆底部外围的洗米腔周壁结构;固定设于锅体内胆下部,且位于所述洗米腔周壁结构内侧的锅体挡片结构;位于所述锅体挡片结构下方的转动盘;安装于所述转动盘上的转盘挡片结构;驱动所述转动盘旋转的转盘驱动机构;所述转盘挡片结构在所述驱动机构的带动下相对所述锅体挡片结构转动;所述锅体挡片结构、所述转盘挡片结构、所述转动盘、锅体内胆底部、所述洗米腔周壁结构之间形成容积可变的搅动水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米饭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米饭制备系统还包括:包设于锅体内胆外围的排水壳体;设于所述排水壳体上的排水口;设于锅体内胆底部的洗米腔周壁结构;与所述排水壳体连接,位于所述洗米腔周壁结构下方的密封底盘;所述排水壳体用于带动所述密封底盘上下移动;所述密封底盘具有抵触贴合于洗米腔周壁结构底部的密封状态以及向下移动远离洗米腔周壁结构底部的排水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米饭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挡片结构包括:设于锅体内胆下部中心处的转筒;固定安装于所述转筒上的第一挡片;固定安装于所述转筒上的第二挡片;所述转盘挡片结构包括:固定设于所述转动盘上的第三挡片;固定设于所述转动盘上的第四挡片;所述第一挡片和所述第二挡片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三挡片和所述第四挡片位于同一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米饭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壳体用于带动所述密封底盘上下移动具体为:所述锅主体上部设有旋转环,所述旋转环的内侧为内螺纹结构;所述排水壳体的上方设置有隔热环,所述隔热环外壁设置有与所述旋转环的内螺纹结构配合的外螺纹结构;所述旋转环由转环驱动机构带动旋转进而带动所述排水壳体进行上下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米饭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转环驱动机构带动旋转环旋转具体为:所述旋转环外壁上设置有齿圈结构;转环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的齿轮与所述齿圈结构配合传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米饭制备系统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米饭制备系统还包括:位于米仓下方的移米转轴;安装于所述移米转轴上的量米块结构;位于所述量米块结构下方的托米板结构;设于所述量米块结构上的量米通孔;与所述移米转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量米块结构转动的量米驱动机构;位于所述米仓靠近锅体内胆一侧的运米传动机构;安装于所述运米传动机构上的运米斗;用于驱动所述运米斗沿所述运米传动机构上下运动的运米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运米斗向锅体内胆处倾转倒米的倒米驱动机构;所述量米通孔具有位于米仓下方、所述托米板结构之上进行接米的第一状态;以及旋转至运米斗上方、脱离所述托米板结构进行落米的第二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米饭制备系统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米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螺杆;第二传动螺杆;与所述第一传动螺杆固定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螺杆固定连接的第二传动齿轮;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螺杆、所述第二传动螺杆之间,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的中间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运米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运米斗安装于所述运米传动结构上具体为:所述第一传动螺杆、所述第二传动螺杆上设有运米安装座,所述运米安装座与所述第一传动螺杆、所述第二传动螺杆传动连接,所述运米斗具体通过运米安装座安装于所述第一传动螺杆、所述第二传动螺杆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米饭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铰接轴安装于锅体上,且位于所述运米斗上方的防尘转动盖;设于所述运米安装座上,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螺杆侧的第一顶撑支柱;设于所述运米安装座上,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螺杆侧的第二顶撑支柱;所述第一顶撑支柱、所述第二顶撑支柱用于跟随所述运米安装座上移顶开所述防尘转动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米饭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密封米仓下部出口的挡米板;与所述挡米板连接的直线移动机构;所述直线移动机构在所述量米块结构旋转的推动作用下带动所述挡米板进行移动;所述挡米板具有由直线移动机构推动远离米仓出米口的第一状态,以及复位至米仓落米口下方挡米的第二状态。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米饭制备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包括:位于米仓下方的移米转轴;安装于移米转轴上的量米块结构;位于量米块结构下方的托米板结构;设于量米块结构上的量米通孔;与移米转轴连接,用于驱动量米块结构转动的量米驱动机构;位于米仓靠近锅体内胆一侧的运米传动机构;安装于运米传动机构上的运米斗;用于驱动运米斗沿运米传动机构上下运动的运米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运米斗向锅体内胆处倾转倒米的倒米驱动机构;量米通孔具有位于米仓下方、托米板结构之上进行接米的第一状态;以及旋转至运米斗上方、脱离托米板结构进行落米的第二状态,本申请提供的米饭制备系统,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其能够实现自动定量化加米运米,提高米饭制备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技术研发人员:杨正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洲田螺姑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1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084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