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道无线充电装置及无线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2


本发明涉及车辆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车辆无线充电装置及无线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车辆无线充电装置,其埋设在地面下,充电装置长期受到车辆的碾压,存在容易损坏的问题。并且现有设置在地面下的无线充电装置,由于受路面起伏或车辆左右偏移运动状态的影响其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无线充电接收圈在充电过程中很难保持最佳受电状态,电能浪费较大。还有现有设置在地面下的无线充电装置,由于受车辆运动状态的影响很难确定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开关的合理开、闭时间点,进一步导致电能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行道无线充电装置及无线充电系统,以解决现有无线充电装置长期受到车辆碾压容易损坏和电能浪费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车行道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沿车行道布置的道路隔离架,所述道路隔离架上设置有无线充电线圈组,每个无线充电线圈组包括至少一个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每个无线充电线圈组通过一个电控开关与沿道路设置的正极输电线和负极输电线连接连接;

所述车行道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竖向布置并沿道路方向延伸的行驶引导板。

进一步,所述道路隔离架上还设置有与无线充电线圈组一一对应的用于检测充电车辆的传感器组,每个传感器组由若干沿车行道延伸方向布置传感器组成;或者所述道路隔离架上还设置有与无线充电线圈组一一对应的用于检测充电车辆的传感器;又或者所述道路隔离架上还设置有与无线充电线圈组一一对应的用于接收充电车辆发送信号的接收器;

所述车行道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输出端或接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检测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电控开关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或光电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行驶引导板上。

本发明具有所述车行道无线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系统,其还包括设置在车辆侧面上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和设置在车辆上的限距器,所述限距器包括用于与行驶引导板配合的滚轮和驱动滚轮靠向行驶引导板及将滚轮从行驶引导板上收回车辆的驱动装置;

或者所述无线充电系统还包括设置在车辆侧面上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和设置在车辆上的限距器,所述限距器包括用于与行驶引导板配合的滚轮和驱动滚轮靠向行驶引导板及将滚轮从行驶引导板上收回车辆的驱动装置和设置在车辆上的信息发射器。

进一步,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重叠设置有若干层,且各层沿车辆长度方向交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车行道无线充电装置及无线充电系统,其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设置在道路隔离架上,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不会被车辆碾压,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埋在路面下容易被车辆碾压损坏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车行道无线充电装置及无线充电系统,其通过限距器和行驶引导板限定车辆在充电时无线发射线圈和无线接收线圈之间的距离,使该距离保持稳定,能提高充电效率和电能利用率。

3、本发明车行道无线充电装置及无线充电系统,其各无线充电线圈组由单独的电控开关控制开闭,当与某个无线充电线圈组对应的传感器组监测到有充电车辆时,该无线充电线圈组的电控开关在控制器作用下开启;并且在充电车辆离开该无线充电线圈组后,该无线充电线圈组对应的传感器组监测不到充电车辆,控制器便又控制该无线充电线圈组的电控开关断开;而其余未检测到充电车辆的传感器组所对应的无线充电线圈组,其控制开关则处于断开状态。如此,本发明车行道无线充电装置及无线充电系统中的无线充电线圈组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会通电,而在不需要时即处于断路状态,从而能大大的节约电能,解决了现有的无线充电装置电能浪费大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车行道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充电车辆充电状态的一种示意图;

图3为充电车辆充电状态的另一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车行道无线充电装置其包括沿车行道布置的道路隔离架1,所述道路隔离架上设置有无线充电线圈组,每个无线充电线圈组包括至少一个无线充电发射线圈2,每个无线充电线圈组通过一个电控开关3与沿道路设置的正极输电线4和负极输电线5连接连接。

所述车行道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竖向布置并沿道路方向延伸的行驶引导板6。

本实施例中车行道无线充电装置及无线充电系统,其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设置在道路隔离架上,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不会被车辆碾压,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埋在路面下容易被车辆碾压损坏的技术问题。并且通过限距器和行驶引导板限定车辆在充电时无线发射线圈和无线接收线圈之间的距离,使该距离保持稳定,能提高充电效率和电能利用率。

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所述道路隔离架上还设置有与无线充电线圈组一一对应的用于检测充电车辆的传感器组,每个传感器组由若干沿车行道延伸方向布置传感器7组成。

所述车行道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控制器8,所述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检测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电控开关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本改进使得各无线充电线圈组由单独的电控开关控制开闭,当与某个无线充电线圈组对应的传感器组监测到有充电车辆时,该无线充电线圈组的电控开关在控制器作用下开启;并且在充电车辆离开该无线充电线圈组后,该无线充电线圈组对应的传感器组监测不到充电车辆,控制器便又控制该无线充电线圈组的电控开关断开;而其余未检测到充电车辆的传感器组所对应的无线充电线圈组,其控制开关则处于断开状态。如此,本发明车行道无线充电装置及无线充电系统中的无线充电线圈组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会通电,而在不需要时即处于断路状态,从而能大大的节约电能,解决了现有的无线充电装置电能浪费大的技术问题。

或者在不同实施例中,上述的传感器组还可由设置在道路隔离架上与无线充电线圈组一一对应的一个传感器替代,当为一个传感器时,在传感器检测到充电车辆时,控制器控制电控开关闭合,并且控制器内设置有电控开关闭合的时长,当电控开关闭合时长达到设定的时间时,控制器控制电控开关断开。

又或者在不同实施例中,上述的传感器组还可由设置在道路隔离架上与无线充电线圈组一一对应的用于接收充电车辆发送信号的接收器替代。当充电车辆上设置的信号发射器向车行道无线充电装置发出充电请求信号时,接收器将接收到的信号发送给车行道无线充电装置的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控开关开启。同时控制器内设置电控开关闭合的时长,当电控开关闭合时长达到设定的时间时,控制器控制电控开关断开。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时,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行驶引导板上。当然在不同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还可为超声波传感器或光电传感器等其它形式。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具有上述实施例中车行道无线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系统,其还包括设置在车辆侧面上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9和设置在车辆上的限距器,所述限距器包括用于与行驶引导板配合的滚轮10和驱动滚轮靠向行驶引导板及将滚轮从行驶引导板上收回车辆的驱动装置11。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限距器的驱动装置11包括固定设置在车辆上的a驱动缸111和设置在a驱动缸的伸缩杆端部上与滚轮铰接的铰接头112。

当然在不同实施例中,所述限距器的驱动装置的结构还可能为其它形式,如图3所示,所述限距器的驱动装置包括一端铰接在车辆上的摆臂114、设置在摆臂另一端上并与滚轮铰接的铰接头112、一端铰接在车辆上另一端铰接在摆臂上的b驱动缸115。

本实施例中车行道无线充电装置及无线充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车辆需要充电时,车辆上限距器的驱动装置驱动滚轮向车行道无线充电装置的行驶引导板移动,a驱动缸111伸出到位或或摆臂114偏转到位后,滚轮与车辆之间的距离便确定下来。

然后车辆向车行道无线充电装置靠近,当滚轮压在行驶引导板上滚动时,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信号,控制器根据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信号将对应的无线充电线圈组的电控开关开启,这样车辆即开始移动充电。而当限位器的滚轮离该无线充电线圈组时,该无线充电线圈组对应的压力传感器组便感测不到滚轮施加的压力,该压力传感器组便不再有检测信号输入控制器,控制器便控制该压力传感器组对应的无线充电线圈组的电控开关断开。这样本实施例车行道无线充电装置及无线充电系统中的无线充电线圈组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会通电,而在不需要时即处于断路状态,从而能大大的节约电能,解决了现有的无线充电装置电能浪费大的技术问题。

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重叠设置有若干层,且各层沿车辆长度方向交错。本改进使得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受电范围更宽,对电能的利用率更高。并且无线充电接收线圈还可沿车辆长度方向上设置多个。

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所述铰接头和a驱动缸的伸缩杆之间设置有减震杆113,通过减震杆能起到减震保护作用。当然在不同实施例中,b驱动缸115的升缩杆端部也可设置减震杆。

当然在不同实施例中,若上述实施例中车行道无线充电装置的传感器组被设置在道路隔离架上与无线充电线圈组一一对应的用于接收充电车辆发送信号的接收器替代时,无线充电系统中的充电车辆上便对应的设置有信号发射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行道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车行道布置的道路隔离架,所述道路隔离架上设置有无线充电线圈组,每个无线充电线圈组包括至少一个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每个无线充电线圈组通过一个电控开关与沿道路设置的正极输电线和负极输电线连接连接;

所述车行道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竖向布置并沿道路方向延伸的行驶引导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行道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隔离架上还设置有与无线充电线圈组一一对应的用于检测充电车辆的传感器组,每个传感器组由若干沿车行道延伸方向布置传感器组成;或者所述道路隔离架上还设置有与无线充电线圈组一一对应的用于检测充电车辆的传感器;又或者所述道路隔离架上还设置有与无线充电线圈组一一对应的用于接收充电车辆发送信号的接收器;

所述车行道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输出端或接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检测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电控开关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行道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或光电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行道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行驶引导板上。

5.一种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车行道无线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车辆侧面上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和设置在车辆上的限距器,所述限距器包括用于与行驶引导板配合的滚轮和驱动滚轮靠向行驶引导板及将滚轮从行驶引导板上收回车辆的驱动装置;

或者所述无线充电系统还包括设置在车辆侧面上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和设置在车辆上的限距器,所述限距器包括用于与行驶引导板配合的滚轮和驱动滚轮靠向行驶引导板及将滚轮从行驶引导板上收回车辆的驱动装置和设置在车辆上的信息发射器。

6.根据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车行道无线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重叠设置有若干层,且各层沿车辆长度方向交错。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行道无线充电装置及无线充电系统,无线充电装置包括道路隔离架、行驶引导板和控制器,道路隔离架上设置有无线充电线圈组,每个无线充电线圈组通过一个电控开关与正极输电线和负极输电线连接连接;所述道路隔离架上还设置有与无线充电线圈组一一对应的用于检测充电车辆的传感器组;无线充电系统还包括设置在车辆侧面上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和设置在车辆上的限距器。本发明车行道无线充电装置及无线充电系统,其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设置在道路隔离架上,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不存在被车辆碾压损坏的问题,且无线充电线圈组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会通电,而在不需要时即处于断路状态,从而能大大的节约电能。

技术研发人员:陈治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陈氏清洁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2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081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