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而显示模组为电子设置显示的核心部件,在目前追求视觉效果的时代,电子设备的显示屏边框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关注。
相关技术中的显示模组的边框宽度依然较大,而且显示模组的厚度较厚,不利于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也不利于电子设备的窄边框设计,用户体验感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显示模组,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显示模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方形的主体部和弯折的第一连接部,所述主体部为显示区,所述第一连接部为非显示区,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的侧壁相连且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朝向靠近所述主体部的内侧的方向弯折至所述主体部的内侧;主fpc、传感器和触控fpc,所述主fpc位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传感器的内侧,所述主fpc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相连;其中,所述传感器包括方形的本体和弯折的第二连接部,所述本体和所述主体部沿所述主体部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本体的侧壁相连且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朝向靠近所述本体内侧的方向弯折至所述本体的内侧,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主体部的周向方向上间隔排布,所述触控fpc位于所述本体的内侧且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相连,所述触控fpc与所述主fpc电连接;或者所述传感器和所述主体部沿所述主体部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所述触控fpc包括第三连接部和弯折的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位于所述传感器的厚度方向的一侧表面上且与所述传感器相连,所述第四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周壁相连,且所述第四连接部的另一端朝向靠近所述主fpc的方向弯折以与所述主fpc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在所述主体部的周向方向上间隔排布。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模组,通过使得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在主体部的周向方向上间隔排布或第一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在主体部的周向方向上间隔排布,不但有利于实现窄边框设计,而且有利于降低显示模组的厚度,从而当显示模组使用在电子设备上时,有利实现电子设备的窄边框设计和轻薄化设计。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平行于所述主体部的平面内,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主体部的投影的不同的侧边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主体部的长度方向的侧壁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侧壁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包括: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呈方形形状,所述盖板本体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外侧且位于所述本体的外侧;两个弧形段,两个所述弧形段分别与所述盖板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相连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两个所述弧形段之间且邻近其中一个所述弧形段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板为玻璃盖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内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触控fpc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位于所述本体的内侧的部分的内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位于所述本体内侧的部分与所述本体之间粘贴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位于所述本体的内侧的部分与所述本体之间通过泡棉粘贴相连。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显示模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使得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在主体部的周向方向上间隔排布或第一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在主体部的周向方向上间隔排布,不但有利于实现窄边框设计,而且有利于降低显示模组的厚度,从而当显示模组使用在电子设备上时,有利实现电子设备的窄边框设计和轻薄化设计。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主体部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些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显示模组100;显示面板1;主体部11;第一连接部12;
主fpc2;
传感器3;本体31;第二连接部32;
触控fpc4;第三连接部41;第四连接部42;
盖板5;盖板本体51;弧形段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0。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0,包括:显示面板1、主fpc2、传感器3和触控fpc4。
具体而言,参照图1所示,显示面板1包括方形的主体部11和弯折的第一连接部12,主体部11为显示区,第一连接部12为非显示区,第一连接部12的一端与主体部11的侧壁相连且第一连接部12的另一端朝向靠近主体部11的内侧的方向弯折至主体部11的内侧。例如,第一连接部12的一端与主体部11的长度方向的侧壁相连,且第一连接部12的另一端朝向靠近主体部11的内侧的方向弯折至主体部11的内侧。
需要说明的是,“内”是指靠近电子设备内部的方向,与之相反的方向为外。
参照图1、图3-图4所示,主fpc2位于主体部11的内侧且位于传感器3的内侧,主fpc2与第一连接部12的另一端相连,触控fpc4与主fpc2电连接。从而实现显示模组100的相关功能。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参照图1和图3所示,传感器3包括方形的本体31和弯折的第二连接部32,本体31和主体部11沿主体部11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例如,如图1所示,本体31位于主体部11的内侧;又如,如图3所示,主体部11位于本体31的内侧。
第二连接部32与本体31的侧壁相连且第二连接部32的另一端朝向靠近本体31内侧的方向弯折至本体31的内侧。例如,第二连接部32与本体31的宽度方向的侧壁相连。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32在主体部11的周向方向上间隔排布,触控fpc4位于本体31的内侧且与第二连接部32的另一端相连。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当主体部11和本体31均形成为长方形形状时,主体部11的长度方向与本体31的长度方向相同。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示例中,参照图4所示,传感器3和主体部11沿主体部11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例如,如图4所示,传感器3位于主体部11的内侧。又如,传感器3位于主体部11的外侧。
触控fpc4包括第三连接部41和弯折的第四连接部42,第三连接部41位于传感器3的厚度方向的一侧表面上且与传感器3相连。例如,第三连接部41位于传感器3的外表面上。又如,参照图4所示,第三连接部41位于传感器3的内表面上。
第四连接部42的一端与第三连接部41的周壁相连,且第四连接部42的另一端朝向靠近主fpc2的方向弯折以与主fpc2电连接。例如,第四连接部42的一端与第三连接部41的周壁的最邻近传感器3的周壁的部分相连,也就是说,第三连接部41的周壁的最邻近传感器的周壁的部分为连接部分,第四连接部42的一端与连接部分相连。
第一连接部12和第四连接部42在主体部11的周向方向上间隔排布。
假如,将第二连接部32和第一连接部12放置在主体部11的周向同一位置处,第二连接部32环绕第一连接部12的径向外侧或者第一连接部12环绕第二连接部32的径向外侧,由于第一连接部12与第二连接部32之间存在安全距离,这样设置必然导致显示模组100的整体厚度增大,同样地显示模组100的边框的尺寸也增加,不利于显示模组100的窄边框设计以及轻薄化设计。对于第一连接部12与第四连接部42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0,通过使得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32在主体部11的周向方向上间隔排布或第一连接部12和第四连接部42在主体部11的周向方向上间隔排布,不但有利于实现窄边框设计,而且有利于降低显示模组100的厚度,从而当显示模组100使用在电子设备上时,有利实现电子设备的窄边框设计和轻薄化设计。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平行于主体部11的平面内,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32位于主体部11的投影的不同的侧边处。例如,主体部11的长度方向与本体31的长度方向相同,当第一连接部12与主体部11的长度方向的侧壁相连时,则第二连接部32与本体31的宽度方向的侧壁相连,当第一连接部12与主体部11的宽度方向的侧壁相连时,则第二连接部32与本体31的长度方向的侧壁相连;当第一连接部12与主体部11的长度方向的侧壁相连时,则第二连接部32与本体31的长度方向的远离第一连接部12的侧壁相连;当第一连接部12与主体部11的宽度方向的侧壁相连时,则第二连接部32与本体31的宽度方向的远离第一连接部12的侧壁相连。
优选地,第一连接部12与主体部11的长度方向的侧壁相连,第二连接部32与本体31的宽度方向的侧壁相连。由此,可便于触控fpc4与主fpc2的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平行于主体部11的平面内,第一连接部12和第四连接部42位于主体部11的投影的不同的侧边处。具体而言,例如,在平行于主体部11的平面内,第一连接部12位于主体部11的短边处,第四连接部42位于主体部11的长边处。由此,可便于触控fpc4与主fpc2的电连接。
在另一些示例中,在平行于主体部11的平面内,第一连接部12位于主体部11的长边处,第四连接部42位于主体部11的短边处。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平行于主体部11的平面内,第一连接部12和第四连接部42位于主体部11的投影的相同的侧边处且沿该侧边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具体而言,例如,在平行于主体部11的平面内,第一连接部12和第四连接部42位于主体部11的投影的相同的长边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显示模组100包括盖板5,盖板5包括:盖板本体51和两个弧形段52。盖板本体51呈方形形状,盖板本体51位于主体部11和本体31的外侧且与主体部11和本体32层叠设置,两个弧形段52分别与盖板本体5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相连且相对设置,第二连接部32位于两个弧形段52之间且邻近其中一个弧形段52设置。由此有利于利用弧形段52隐藏第二连接部32,从而在显示模组100的厚度方向上,可以使得第二连接部32占用弧形段52的部分厚度,即在显示模组100的宽度方向上弧形段52与第二连接部32可以有部分重叠,从而更加有利于减小显示模组100的整体厚度,进一步地实现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100包括盖板5,盖板5包括:盖板本体51和两个弧形段52。盖板本体51呈方形形状,盖板本体51位于主体部11和本体31的外侧且与主体部11和本体32层叠设置,两个弧形段52分别与盖板本体5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相连且相对设置,第四连接部42位于两个弧形段52之间且邻近其中一个弧形段52设置。由此有利于利用弧形段52隐藏第四连接部42,从而在显示模组100的厚度方向上,可以使得第四连接部42占用弧形段52的部分厚度,即在显示模组100的宽度方向上弧形段52与第四连接段可以有部分重叠,从而更加有利于减小显示模组100的整体厚度,进一步地实现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
可选地,盖板5可以为玻璃盖板5或陶瓷盖板5。由此,成本低。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传感器3位于显示面板1的内侧。具体而言,本体31位于主体部11的内侧,主fpc2位于本体31的内侧。由此,结构简单,而且布局更加合理,可以便于触控fpc4与主fpc2的连接,同时更加有利于进一步实现窄边化设计。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触控fpc4位于第二连接部32的位于本体31的内侧的部分的内侧,也就是说,第二连接部32的位于本体31的内侧的部分的内侧设有触控fpc4。由此,结构简单,而且布局更加合理,可以便于触控fpc4与主fpc2的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32的位于本体31内侧的部分与本体31之间粘贴相连。例如,第二连接部32的位于本体31的内侧的部分与本体31之间通过泡棉粘贴相连。由此,装配工艺简单,有利于降低成本。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0,包括:盖板5、显示面板1、主fpc2、传感器3、触控fpc4和偏光片。
盖板5包括:盖板本体51和两个弧形段52,显示面板1包括方形的主体部11和弯折的第一连接部12,主体部11为显示区,第一连接部12为非显示区,传感器3包括方形的本体31和弯折的第二连接部32,盖板本体51、主体部11和本体31沿主体部11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且本体31位于主体部11的内侧,盖板本体51位于主体部11的外侧,主体部11与盖板本体51之间具有偏光片,偏光片与盖板本体51之间通过光学胶粘贴相连,主fpc2位于本体31的内侧,第一连接部12的一端与主体部11的侧壁相连且第一连接部12的另一端朝向靠近主体部11的内侧的方向弯折至本体31的内侧以与主fpc2相连,触控fpc4位于本体31的内侧,触控fpc4与主fpc2电连接,第二连接部32与本体31的侧壁相连且第二连接部32的另一端朝向靠近本体31内侧的方向弯折至本体31的内侧以与触控fpc4相连,触控fpc4位于第二连接部32的位于本体31的内侧的部分的内侧,第二连接部32的位于本体31内侧的部分与本体31之间通过泡棉粘贴相连。其中,第二连接部32邻近其中一个弧形段52,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32在主体部11的周向方向上间隔排布。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0,包括:盖板5、显示面板1、主fpc2、传感器3、触控fpc4和偏光片。
盖板5包括:盖板本体51和两个弧形段52,显示面板1包括方形的主体部11和弯折的第一连接部12,主体部11为显示区,第一连接部12为非显示区,传感器3包括方形的本体31和弯折的第二连接部32,盖板本体51、主体部11和本体31沿主体部11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且本体31位于主体部11的内侧,盖板本体51位于主体部11的外侧,主体部11与盖板本体51之间具有偏光片,偏光片与盖板本体51之间通过光学胶粘贴相连,主fpc2位于本体31的内侧,第一连接部12的一端与主体部11的侧壁相连且第一连接部12的另一端朝向靠近主体部11的内侧的方向弯折至本体31的内侧以与主fpc2相连,触控fpc4位于本体31的内侧,触控fpc4与主fpc2电连接,第二连接部32与本体31的侧壁相连且第二连接部32的另一端朝向靠近本体31内侧的方向弯折至本体31的内侧以与触控fpc4相连,触控fpc4位于第二连接部32的位于本体31的内侧的部分的内侧,第二连接部32的位于本体31内侧的部分与本体31之间通过泡棉粘贴相连。其中,第二连接部32邻近其中一个弧形段52,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32在主体部11的周向方向上间隔排布。
如图2所示,在平行于主体部11的平面内,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32位于主体部11的投影的不同的侧边处。具体而言,第一连接部12与主体部11的长度方向上的侧壁相连,第二连接部32与本体31的宽度方向上的侧壁相连。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0,包括:盖板5、显示面板1、主fpc2、传感器3、触控fpc4和偏光片。
盖板5包括:盖板本体51和两个弧形段52,显示面板1包括方形的主体部11和弯折的第一连接部12,主体部11为显示区,第一连接部12为非显示区,传感器3包括方形的本体31和弯折的第二连接部32,盖板本体51、本体31和主体部11沿主体部11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且主体部11位于本体31的内侧,盖板本体51位于本体31的外侧,本体31与盖板本体51之间具有偏光片,偏光片与盖板本体51之间通过光学胶粘贴相连,主fpc2位于主体部11的内侧,第一连接部12的一端与主体部11的侧壁相连且第一连接部12的另一端朝向靠近主体部11的内侧的方向弯折至主体部11的内侧以与主fpc2相连,触控fpc4与主fpc2电连接,触控fpc4位于主体部11的内侧,第二连接部32与本体31的侧壁相连且第二连接部32的另一端朝向靠近本体31内侧的方向弯折至主体部11的内侧以与触控fpc4相连,触控fpc4位于第二连接部32的位于本体31的内侧的部分的内侧,第二连接部32的位于本体31内侧的部分与本体31之间通过泡棉粘贴相连。其中,第二连接部32邻近其中一个弧形段52,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32在主体部11的周向方向上间隔排布。
如图2所示,在平行于主体部11的平面内,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32位于主体部11的投影的不同的侧边处。具体而言,第一连接部12与主体部11的长度方向上的侧壁相连,第二连接部32与本体31的宽度方向上的侧壁相连。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0,包括:盖板5、显示面板1、主fpc2、传感器3、触控fpc4和偏光片。
盖板5包括:盖板本体51和两个弧形段52,显示面板1包括方形的主体部11和弯折的第一连接部12,主体部11为显示区,第一连接部12为非显示区,盖板本体51、主体部11和传感器3沿主体部11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且传感器3位于主体部11的内侧,盖板本体51位于主体部11的外侧,主体部11与盖板本体51之间设有偏光片,偏光片与盖板本体51之间通过光学胶粘贴相连,主fpc2位于传感器3的内侧,第一连接部12的一端与主体部11的侧壁相连且第一连接部12的另一端朝向靠近主体部11的内侧的方向弯折至传感器3的内侧以与主fpc2相连,触控fpc4与主fpc2电连接,触控fpc4包括第三连接部41和弯折的第四连接部42,第三连接部41与传感器3的厚度方向的内表面相连,第四连接部42的一端与第三连接部41的周壁的最邻近传感器3的周壁的部分相连,且第四连接部42的另一端朝向靠近第三连接部41的内侧的方向弯折至第三连接部41的内侧,第一连接部12和第四连接部42在主体部11的周向方向上间隔排布,第三连接部41位于其中一个弧形段52的内侧。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显示模组1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组,通过设置上述的显示模组100,通过使得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32在主体部11的周向方向上间隔排布或第一连接部12和第四连接部42在主体部11的周向方向上间隔排布,不但有利于实现窄边框设计,而且有利于降低显示模组100的的厚度,从而当显示模组100使用在电子设备上时,有利实现电子设备的窄边框设计和轻薄化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可以是各种能够从外部获取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的设备,或者,电子设备可以是各种内置有电池,并能够从外部获取电流对该电池进行充电的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计算设备或信息显示设备等。手机仅为一种电子设备设备的举例,本发明并未特别限定,本发明可以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方形的主体部和弯折的第一连接部,所述主体部为显示区,所述第一连接部为非显示区,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的侧壁相连且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朝向靠近所述主体部的内侧的方向弯折至所述主体部的内侧;
主fpc、传感器和触控fpc,所述主fpc位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传感器的内侧,所述主fpc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相连;
其中,所述传感器包括方形的本体和弯折的第二连接部,所述本体和所述主体部沿所述主体部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本体的侧壁相连且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朝向靠近所述本体内侧的方向弯折至所述本体的内侧,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主体部的周向方向上间隔排布,所述触控fpc位于所述本体的内侧且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相连,所述触控fpc与所述主fpc电连接;或者
所述传感器和所述主体部沿所述主体部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所述触控fpc包括第三连接部和弯折的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位于所述传感器的厚度方向的一侧表面上且与所述传感器相连,所述第四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周壁相连,且所述第四连接部的另一端朝向靠近所述主fpc的方向弯折以与所述主fpc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在所述主体部的周向方向上间隔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所述主体部的平面内,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主体部的投影的不同的侧边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主体部的长度方向的侧壁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侧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包括:
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呈方形形状,所述盖板本体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外侧且位于所述本体的外侧;
两个弧形段,两个所述弧形段分别与所述盖板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相连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两个所述弧形段之间且邻近其中一个所述弧形段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玻璃盖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fpc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位于所述本体的内侧的部分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位于所述本体内侧的部分与所述本体之间粘贴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位于所述本体的内侧的部分与所述本体之间通过泡棉粘贴相连。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