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排座垫管分总成焊接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49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汽车后排座垫管分总成焊接工装。



背景技术:

汽车坐垫是有车一族的主要消费品,根据季节选择一套舒适、实用的汽车坐垫尤为重要,如今市面上有真皮、超纤皮、人造革、尼龙、化纤、人造毛、涤纶羊毛等不同材质的车用坐垫,汽车后排坐垫包括后排坐垫管总成,汽车后排坐垫管在安装前需要在其上焊接多个部件。

在现有的技术中,汽车后排座垫管及其上需要焊接的部件难以便捷的进行定位固定,这就导致汽车坐垫管上相关的焊接部件会定位不准,焊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汽车后排座垫管分总成焊接工装,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后排座垫管及其上需要焊接的部件难以便捷的进行定位固定、焊接不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汽车后排座垫管分总成焊接工装,包括工作台、弯管和定位座四,所述工作台上端两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定位座一,所述定位座一上设置有后排坐垫管,所述定位座一一侧设置有气缸一,所述后排坐垫管上端两侧设置有所述弯管,所述弯管上设置有连接座一,所述连接座一上设置有定位座二,所述定位座二一侧设置有气缸二,所述气缸二一侧设置有气缸三,所述气缸三一侧设置有定位座三,所述定位座三一侧设置有所述定位座四,所述定位座四一侧设置有气缸四,所述定位座四上设置有连接座二,所述气缸四另一侧设置有气缸五,所述气缸五一侧设置有定位座五,所述定位座五上设置有连接座三。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一、所述气缸二、所述气缸三、所述气缸四以及所述气缸五的传动输出端均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中部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一端转动连接有支座,所述连杆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压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气缸一、所述气缸三和所述气缸五在工作时可推动所述连杆的一端上升,使所述连杆在所述连接片和所述支座的辅助下利用杠杆原理使所述压块对所述后排坐垫管压紧。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与所述气缸一、所述气缸二、所述气缸三、所述气缸四以及所述气缸五的传动输出端均为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片与所述连杆转动连接,所述支座与所述气缸一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压块与所述连杆通过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所述气缸二在工作时也可推动所述连杆的一端上升,从而使所述连杆在所述连接片和所述支座的辅助下利用杠杆原理使所述压块配合所述定位座三将所述后排坐垫管定位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座一、所述定位座二、所述定位座三、所述定位座四以及所述定位座五均与所述工作台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后排坐垫管与所述定位座一、所述定位座三以及所述定位座五均通过卡压的方式进行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气缸一在工作时可使所述压块配合所述定位座一对所述后排坐垫管进行定位固定,所述气缸五在工作时可使所述压块配合所述定位座五对所述后排坐垫管进行定位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弯管与所述后排坐垫管焊接,所述连接座一与所述弯管焊接,所述定位座二与所述弯管通过卡压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气缸一、所述气缸二、所述气缸三、所述气缸四以及所述气缸五均与所述工作台通过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气缸二工作使所述压块配合所述定位座二对所述弯管定位固定的同时可使所述弯管定位固定至所述后排坐垫管上需要焊接所述弯管的位置,十分便捷,同时所述连接座一也被所述压块配合所述定位座二定位固定至所述弯管上需要焊接所述连接座一的位置上。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座三与所述后排坐垫管通过卡压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定位座四以及所述压块均与所述连接座二搭接,所述连接座二与所述后排坐垫管焊接,所述定位座五对所述连接座三进行夹紧固定,所述连接座三与所述后排坐垫管焊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气缸四在工作时可推动所述连杆的一端上升,使所述连杆在所述连接片和所述支座的辅助下利用杠杆原理使所述压块辅助所述定位座四对所述连接座二进行定位固定,并使所述连接座二定位固定至所述后排坐垫管上需要焊接所述连接座二的位置上。

进一步的,所述压块与所述后排坐垫管、所述弯管以及所述连接座一均为搭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气缸五在工作时使所述压块压紧所述后排坐垫管的同时还可使所述压块配合所述定位座五对所述连接座三进行定位固定,使所述连接座三被定位固定至所述后排坐垫管上需要焊接所述连接座三的位置。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现有的汽车后排座垫管及其上需要焊接的部件难以便捷的进行定位固定,焊接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气缸一、气缸二、气缸三、气缸四、气缸五、定位座一、定位座二、定位座三、定位座四、定位座五、连杆、连接片、支座和压块,使装置可便捷的对后排坐垫管、连接座一、连接座二和连接座三分别进行固定,并可使连接座一、连接座二和连接座三可被分别定位固定至后排坐垫管上需要焊接的位置,以便进行焊接,使后排坐垫管分总成的焊接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后排座垫管分总成焊接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后排座垫管分总成焊接工装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工作台;2、定位座一;3、后排坐垫管;4、气缸一;5、弯管;6、连接座一;7、定位座二;8、气缸二;9、气缸三;10、定位座三;11、定位座四;12、气缸四;13、连接座二;14、气缸五;15、定位座五;16、连接座三;17、连杆;18、连接片;19、支座;20、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汽车后排座垫管分总成焊接工装,包括工作台1、弯管5和定位座四11,工作台1上端两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定位座一2,定位座一2上设置有后排坐垫管3,定位座一2一侧设置有气缸一4,后排坐垫管3上端两侧设置有弯管5,弯管5上设置有连接座一6,连接座一6上设置有定位座二7,定位座二7一侧设置有气缸二8,气缸二8一侧设置有气缸三9,气缸三9一侧设置有定位座三10,定位座三10一侧设置有定位座四11,定位座四11一侧设置有气缸四12,定位座四11上设置有连接座二13,气缸四12另一侧设置有气缸五14,气缸五14一侧设置有定位座五15,定位座五15上设置有连接座三16。

如图1-图2所示,气缸一4、气缸二8、气缸三9、气缸四12以及气缸五14的传动输出端均设置有连杆17,连杆17中部设置有连接片18,连接片18一端转动连接有支座19,连杆17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压块20,气缸一4、气缸三9和气缸五14在工作时可推动连杆17的一端上升,使连杆17在连接片18和支座19的辅助下利用杠杆原理使压块20对后排坐垫管3压紧。

如图1-图2所示,连杆17与气缸一4、气缸二8、气缸三9、气缸四12以及气缸五14的传动输出端均为转动连接,连接片18与连杆17转动连接,支座19与气缸一4通过螺栓连接,压块20与连杆17通过螺栓连接,气缸二8在工作时也可推动连杆17的一端上升,从而使连杆17在连接片18和支座19的辅助下利用杠杆原理使压块20配合定位座三10将后排坐垫管3定位固定。

如图1-图2所示,定位座一2、定位座二7、定位座三10、定位座四11以及定位座五15均与工作台1通过螺栓连接,后排坐垫管3与定位座一2、定位座三10以及定位座五15均通过卡压的方式进行连接,气缸一4在工作时可使压块20配合定位座一2对后排坐垫管3进行定位固定,气缸五14在工作时可使压块20配合定位座五15对后排坐垫管3进行定位固定。

如图1-图2所示,弯管5与后排坐垫管3焊接,连接座一6与弯管5焊接,定位座二7与弯管5通过卡压的方式进行连接,气缸一4、气缸二8、气缸三9、气缸四12以及气缸五14均与工作台1通过螺栓连接,气缸二8工作使压块20配合定位座二7对弯管5定位固定的同时可使弯管5定位固定至后排坐垫管3上需要焊接弯管5的位置,十分便捷,同时连接座一6也被压块20配合定位座二7定位固定至弯管5上需要焊接连接座一6的位置上。

如图1-图2所示,定位座三10与后排坐垫管3通过卡压的方式进行连接,定位座四11以及压块20均与连接座二13搭接,连接座二13与后排坐垫管3焊接,定位座五15对连接座三16进行夹紧固定,连接座三16与后排坐垫管3焊接,气缸四12在工作时可推动连杆17的一端上升,使连杆17在连接片18和支座19的辅助下利用杠杆原理使压块20辅助定位座四11对连接座二13进行定位固定,并使连接座二13定位固定至后排坐垫管3上需要焊接连接座二13的位置上。

如图1-图2所示,压块20与后排坐垫管3、弯管5以及连接座一6均为搭接,气缸五14在工作时使压块20压紧后排坐垫管3的同时还可使压块20配合定位座五15对连接座三16进行定位固定,使连接座三16被定位固定至后排坐垫管3上需要焊接连接座三16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汽车后排座垫管分总成焊接工装的工作原理:焊接工装使用外接电源,且被外部控制设备控制,气缸一4、气缸三9和气缸五14在工作时可推动连杆17的一端上升,使连杆17在连接片18和支座19的辅助下利用杠杆原理使压块20对后排坐垫管3压紧,气缸二8在工作时也可推动连杆17的一端上升,从而使连杆17在连接片18和支座19的辅助下利用杠杆原理使压块20配合定位座三10将后排坐垫管3定位固定,气缸一4在工作时可使压块20配合定位座一2对后排坐垫管3进行定位固定,气缸五14在工作时可使压块20配合定位座五15对后排坐垫管3进行定位固定,气缸二8工作使压块20配合定位座二7对弯管5定位固定的同时可使弯管5定位固定至后排坐垫管3上需要焊接弯管5的位置,十分便捷,同时连接座一6也被压块20配合定位座二7定位固定至弯管5上需要焊接连接座一6的位置上,气缸四12在工作时可推动连杆17的一端上升,使连杆17在连接片18和支座19的辅助下利用杠杆原理使压块20辅助定位座四11对连接座二13进行定位固定,并使连接座二13定位固定至后排坐垫管3上需要焊接连接座二13的位置上,气缸五14在工作时使压块20压紧后排坐垫管3的同时还可使压块20配合定位座五15对连接座三16进行定位固定,使连接座三16被定位固定至后排坐垫管3上需要焊接连接座三16的位置,这样即可使工装在对后排坐垫管3定位固定的同时将连接座一6、连接座二13和连接座三16分别定位固定至后排坐垫管3上需要焊接的位置,十分便捷。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技术特征:

1.汽车后排座垫管分总成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弯管(5)和定位座四(11),所述工作台(1)上端两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定位座一(2),所述定位座一(2)上设置有后排坐垫管(3),所述定位座一(2)一侧设置有气缸一(4),所述后排坐垫管(3)上端两侧设置有所述弯管(5),所述弯管(5)上设置有连接座一(6),所述连接座一(6)上设置有定位座二(7),所述定位座二(7)一侧设置有气缸二(8),所述气缸二(8)一侧设置有气缸三(9),所述气缸三(9)一侧设置有定位座三(10),所述定位座三(10)一侧设置有所述定位座四(11),所述定位座四(11)一侧设置有气缸四(12),所述定位座四(11)上设置有连接座二(13),所述气缸四(12)另一侧设置有气缸五(14),所述气缸五(14)一侧设置有定位座五(15),所述定位座五(15)上设置有连接座三(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排座垫管分总成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一(4)、所述气缸二(8)、所述气缸三(9)、所述气缸四(12)以及所述气缸五(14)的传动输出端均设置有连杆(17),所述连杆(17)中部设置有连接片(18),所述连接片(18)一端转动连接有支座(19),所述连杆(17)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压块(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排座垫管分总成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7)与所述气缸一(4)、所述气缸二(8)、所述气缸三(9)、所述气缸四(12)以及所述气缸五(14)的传动输出端均为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片(18)与所述连杆(17)转动连接,所述支座(19)与所述气缸一(4)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压块(20)与所述连杆(17)通过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排座垫管分总成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一(2)、所述定位座二(7)、所述定位座三(10)、所述定位座四(11)以及所述定位座五(15)均与所述工作台(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后排坐垫管(3)与所述定位座一(2)、所述定位座三(10)以及所述定位座五(15)均通过卡压的方式进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排座垫管分总成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5)与所述后排坐垫管(3)焊接,所述连接座一(6)与所述弯管(5)焊接,所述定位座二(7)与所述弯管(5)通过卡压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气缸一(4)、所述气缸二(8)、所述气缸三(9)、所述气缸四(12)以及所述气缸五(14)均与所述工作台(1)通过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后排座垫管分总成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三(10)与所述后排坐垫管(3)通过卡压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定位座四(11)以及所述压块(20)均与所述连接座二(13)搭接,所述连接座二(13)与所述后排坐垫管(3)焊接,所述连接座三(16)与所述后排坐垫管(3)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后排座垫管分总成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20)与所述后排坐垫管(3)、所述弯管(5)以及所述连接座一(6)均为搭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后排座垫管分总成焊接工装,包括工作台、弯管和定位座四,所述工作台上端两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定位座一,所述定位座一上设置有后排坐垫管,所述定位座一一侧设置有气缸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气缸一、气缸二、气缸三、气缸四、气缸五、定位座一、定位座二、定位座三、定位座四、定位座五、连杆、连接片、支座和压块,使装置可便捷的对后排坐垫管、连接座一、连接座二和连接座三分别进行固定,并可使连接座一、连接座二和连接座三可被分别定位固定至后排坐垫管上需要焊接的位置,以便进行焊接,使后排坐垫管分总成的焊接更加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李淑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恒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075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