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弹力袜助穿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4


本实用新型属于弹力袜穿戴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弹力袜助穿装置。



背景技术:

时间站立的人保持同一姿势的人,如教师、售货员、交通警、护士等很容易患上一些职业病。容易得下肢静脉曲张,如果病情继续发展,可能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血栓性静脉炎、湿疹、溃疡、急性出血等。医用弹力袜是预防下肢静脉曲张、静脉血栓的非手术治疗措施之一。医用弹力袜由于采用特殊材料及特有工艺制成,弹力袜的弹力大,难于穿戴。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720687594.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弹力袜辅助穿戴装置,解决现有技术患者穿戴医用弹力袜困难的问题,其包括环形底座、对称固定于环形底座顶部两端的两个撑袜机构,每个撑袜机构均包括位于撑袜机构顶部用于撑开袜底且呈弧形的袜底撑开部、与袜底撑开部弧形的两端部相连接并位于袜底撑开部下方的两个过渡部、分别与两个过渡部的自由端连接用于撑开袜身及袜口的两个撑袜部、以及分别与两个撑袜部的自由端连接的两个连接部,连接部的自由端与环形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袜底撑开部的弧形的开口相对设置;但是撑袜机构之间上部之间无支撑,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在医用弹力袜的弹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形变,撑袜机构的上端相靠近,使得顶端开口变小,影响脚部穿入,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升撑袜部件稳定性,方便患者使用的医用弹力袜助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医用弹力袜助穿装置,包括:两个撑袜板,两个所述撑袜板相对称,所述撑袜板具有两端面;无级调节机构,所述无级调节机构设置在两个所述撑袜板之间的底部,用于调节两个所述撑袜板之间的距离;连杆支撑机构,所述连杆支撑机构设置在两个所述撑袜板的所述端面之间,所述连杆支撑机构具有中部相铰接的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第二连杆的下端分别与两个两个所述撑袜板的所述端面的下部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第二连杆的上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撑袜板的所述端面的上部竖直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及第二连杆的上端均铰接有滑块,所述撑袜板的端面上部设置有与所述滑块相匹配的滑道。

所述滑道是与所述端面固定连接的t型滑道,所述滑块具有与所述滑道相匹配的t型槽。

所述无级调节机构具有设置在一个所述撑袜板的所述端面下部的安装板及设置在另一个所述撑袜板的所述端面下部与所述安装板相对应的调节板,所述安装板内部转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贯穿所述调节板并与其螺纹连接。

所述调节板具有内螺纹孔,所述调节杆的一端具有与该内螺纹孔相匹配的螺纹段。

所述调节杆上与所述调节板相背离的一端设置有手柄。

所述撑袜板的顶部设置有向外扩张的撑板。

所述撑袜板的底端外侧设置有扣板。

所述扣板的底面设置有防滑凸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底端由于接近无级调节机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的间隔基本不会发生改变,所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上端的间隔也基本不会发生改变,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上端对两个撑袜板进行支撑提升撑袜板之间的稳定性而避免其发生形变,保证了上端开口大小,便于患者脚部及腿部进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面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和2所示,医用弹力袜助穿装置,包括:两个撑袜板1,两个撑袜板1相对称,撑袜板1具有两端面101;无级调节机构3,无级调节机构3设置在两个撑袜板1之间的底部,具体为,两个撑袜板1相对应的两个端面101之间的底部,无极调节机构3用于调节两个撑袜板1之间的距离,以适用于不同腿形大小的用户;连杆支撑机构2,连杆支撑机构2设置在两个撑袜板1的端面101之间,连杆支撑机构2具有中部相铰接的第一连杆201及第二连杆202,第一连杆201的下端、第二连杆202的下端分别与两个两个撑袜板1的端面101的下部铰接,第一连杆201的上端、第二连杆202的上端分别与两个撑袜板1的端面101的上部竖直滑动连接;在为患者穿戴医用弹力袜之前,需要先根据患者的腿形大小通过无级调节机构3调节两个撑袜板1之间的间隙,之后将医用弹力袜由袜口、袜身至袜底依次反套至撑袜板1上,此时袜口最接近撑袜板1的下端,其次是袜身,而袜底位于撑袜板1的顶部内侧,此时医用弹力袜的弹力作用于撑袜板1的顶端,使其具有形变的趋势,由于第一连杆201和第二连杆202的底端由于接近无级调节机构3,第一连杆201和第二连杆202之间的间隔基本不会发生改变,所以第一连杆201和第二连杆202的上端的间隔也基本不会发生改变,通过第一连杆201和第二连杆202的上端对两个撑袜板1进行支撑而避免其发生形变,保证了上端开口大小,便于患者脚部及腿部进入;最后两手握住撑袜板1的下部,将袜底对准患者脚部往患者腿的根部移动,直到医用弹力袜完全套在患者腿部。

如图2所示,第一连杆201的上端及第二连杆202的上端均铰接有滑块203,撑袜板1的端面上部设置有与滑块203相匹配的滑道204,在通过无级调节机构3对两个撑袜板1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时,第一连杆201及第二连杆202的上端可在端面101上做出适应性滑动;如图3和4所示,滑道204是与端面101固定连接的t型滑道,滑块203具有与滑道204相匹配的t型槽,通过上述结构滑块203可沿着滑道204单自由度滑动。

无级调节机构3具有设置在一个撑袜板1的端面101下部的安装板303及设置在另一个撑袜板1的端面101下部与安装板303相对应的调节板302,调节板302与安装板303之间相平行,安装板303内部转动连接有调节杆301,调节杆301贯穿调节板并与其螺纹连接;调节板302具有内螺纹孔,调节杆301的一端具有与该内螺纹孔相匹配的螺纹段3011;转动调节杆301,通过其螺纹段3011与调节板302之间的螺纹连接结构相配合,可调节调节板302与安装板303之间的距离,进而可调节两个撑袜板1之间的间隙,以适应与不同腿部大小的患者。

调节杆301上与调节板302相背离的一端设置有手柄304,手柄304与调节杆301端部固定连接,通过手柄304可便于徒手转动调节杆301。

撑袜板1的顶部设置有向外扩张的撑板5,撑板5与撑袜板1为一体结构,撑板5可在患者脚部进入时起到导向作用,进一步方便了患者穿戴医用弹力袜。

撑袜板1的底端外侧设置有扣板4,在向患者腿部套医用弹力袜时,方便于手部对撑袜板1施力;进一步的,扣板4的底面设置有防滑凸条401,防滑凸条401与扣板4为一体结构,防滑凸条401可增大手部与扣板4之间的摩擦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弹力袜助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撑袜板,两个所述撑袜板相对称,所述撑袜板具有两端面;

无级调节机构,所述无级调节机构设置在两个所述撑袜板之间的底部,用于调节两个所述撑袜板之间的距离;

连杆支撑机构,所述连杆支撑机构设置在两个所述撑袜板的所述端面之间,所述连杆支撑机构具有中部相铰接的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第二连杆的下端分别与两个两个所述撑袜板的所述端面的下部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第二连杆的上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撑袜板的所述端面的上部竖直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弹力袜助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及第二连杆的上端均铰接有滑块,所述撑袜板的端面上部设置有与所述滑块相匹配的滑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弹力袜助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是与所述端面固定连接的t型滑道,所述滑块具有与所述滑道相匹配的t型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弹力袜助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级调节机构具有设置在一个所述撑袜板的所述端面下部的安装板及设置在另一个所述撑袜板的所述端面下部与所述安装板相对应的调节板,所述安装板内部转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贯穿所述调节板并与其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弹力袜助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具有内螺纹孔,所述调节杆的一端具有与该内螺纹孔相匹配的螺纹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弹力袜助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上与所述调节板相背离的一端设置有手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医用弹力袜助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袜板的顶部设置有向外扩张的撑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医用弹力袜助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袜板的底端外侧设置有扣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用弹力袜助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板的底面设置有防滑凸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弹力袜助穿装置,包括:两个撑袜板,两个所述撑袜板相对称,所述撑袜板具有两端面;无级调节机构,所述无级调节机构设置在两个所述撑袜板之间的底部,用于调节两个所述撑袜板之间的距离;连杆支撑机构,所述连杆支撑机构设置在两个所述撑袜板的所述端面之间,所述连杆支撑机构具有中部相铰接的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第二连杆的下端分别与两个两个所述撑袜板的所述端面的下部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第二连杆的上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撑袜板的所述端面的上部竖直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升撑袜部件稳定性,方便患者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高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康安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07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