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放电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触控唤醒模式的触控显示装置及其放电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显示装置被广泛应用在许多电子产品上,如手机、平板电脑、手表等。为了提高显示质量,大尺寸、高解析度、高亮度的触控显示装置应运而生。
触控显示装置在长时间不使用时处于黑屏,触控电极需要定期输入扫描信号以检测是否有触控动作发生,当侦测到有触控动作发生,触控显示装置切换为正常显示模式。在进行切换动作之前,需要将触控显示装置内像素单元中残存的电荷进行放电清除。通常的放电方式采用打开所有像素单元中薄膜晶体管,并将薄膜晶体管的源极连接至地,由此对残存的电荷进行放电。如果薄膜晶体管发生意外导通的情况,则会出现此薄膜晶体管形成一漏电路径,栅极线对数据线及像素进行充电的情况,导致触控显示装置出现残影。
因此,如何既有效对触控显示装置的像素单元进行放电,消除像素单元中残存的电荷,避免触控显示装置出现残影,提高显示质量,实为目前亟待克服的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放电方法,可以实现对触控显示装置的像素单元进行有效放电,消除像素单元中残存的电荷,避免触控显示装置出现残影,提高显示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触控触控显示装置,具有一显示模式及一触控唤醒模式,包括一第一基板,具有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多个像素单元分别包括:一薄膜晶体管,具有一源极、一漏极及一栅极;一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所述源极;多条数据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多条数据线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所述漏极;多条栅极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多条栅极线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所述栅极;多个触控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且每一所述多个触控电极对应于多个像素单元;多条迹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多条迹线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触控电极;其中,于所述触控唤醒模式下,所述多个触控电极、所述多条数据线、所述多条栅极线均电性连接至一相同电位。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放电方法,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具有一显示模式及一触控唤醒模式,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具有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多个像素单元分别包括:一薄膜晶体管,具有一源极、一漏极及一栅极;一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所述源极;多条数据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多条数据线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所述漏极;多条栅极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多条栅极线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所述栅极;多个触控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且每一所述多个触控电极对应于多个像素单元;多条迹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多条迹线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触控电极;所述放电方法包括:于所述触控唤醒模式下,向所述多个触控电极、所述多条数据线、所述多条栅极线提供一相同电位的触控唤醒信号。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图1a中像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现有技术触控显示装置触控唤醒模式的驱动信号时序图。
图2b是本发明一实施例触控显示装置触控唤醒模式的驱动信号时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触控显示装置
101:第一基板
goa:栅极驱动电路
ic:控制电路
px:像素单元
tft:薄膜晶体管
m1:第一薄膜晶体管
m2:第二薄膜晶体管
g:栅极
d:漏极
s:源极
pe:像素电极
dl:数据线
tl:迹线
gl:栅极线
tp:触控电极
cg:控制线
avdd:系统高电位
gnd:地电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图1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b是图1a中像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a、图1b所示,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装置100具有显示模式及触控唤醒模式,触控显示装置100于黑屏时,处于触控唤醒模式,具有重复的检测期间和放电期间,触控显示装置100受到触控后,处于显示模式。具体的,触控显示装置100包括第一基板101及第二基板(未示出),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101相对设置。第一基板101上设置有一显示区aa,显示区aa中具有呈矩阵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px。每一像素单元px均包括有薄膜晶体管tft以及像素电极pe,薄膜晶体管tft具有源极s、漏极d以及栅极g,且像素电极pe电性连接至薄膜晶体管tft的源极s。第一基板101上还设置有多条数据线dl、多条栅极线gl、多个触控电极tp以及多条迹线tl。具体的,多条数据线dl分别电性连接至薄膜晶体管tft的漏极d,用于向像素单元px提供驱动信号,多条栅极线gl分别电性连接至薄膜晶体管tft的栅极g,多条迹线tl分别电性连接至触控电极tp,且在垂直于第一基板101的投影方向上,每一触控电极tp均对应于多个像素单元px。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装置100处于触控唤醒模式时,于放电期间,需要对像素单元px中的残存电荷进行清除,此时,触控显示装置100的触控电极tp、数据线dl以及栅极线gl均设置为相同的电位,例如地电位gnd。
再结合图1a、图1b所示,像素单元px中的薄膜晶体管tft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第一薄膜晶体管m1以及第二薄膜晶体管m2串联连接所形成。当薄膜晶体管tft为两个薄膜晶体管串联连接时,数据线dl电性连接至第一薄膜晶体管m1的漏极d,像素电极pe电性连接至第二薄膜晶体管m2的源极s,栅极线gl同时电性连接至第一薄膜晶体管m1以及第二薄膜晶体管m2的栅极g。
另外,如图1a所示,触控显示装置100中还设置有栅极驱动电路goa以及控制电路ic。其中,栅极驱动电路goa通过多条栅极线gl电性连接至像素单元px,向像素单元px提供驱动信号。且,栅极驱动电路goa具有多个输入端(图中未示出),栅极驱动电路goa的多个输入端通过控制线cg电性连接至控制电路ic,控制电路ic通过控制线cg向栅极驱动电路goa提供控制信号,例如u2d/d2u、stv/vend、clk/xclk、rst、xdonb、goff等。当触控显示装置100处于触控唤醒模式的放电期间时,控制线cg即栅极驱动电路goa的多个输入端也设置为电性连接至地电位gnd。当触控显示装置100受到触控且处于显示模式时,控制线cg即栅极驱动电路goa的多个输入端设置为电性连接至系统高电位avdd或第一低电位avee,使得栅极驱动电路goa在系统高电位avdd或第一低电位avee的控制下,向像素单元px提供驱动信号,驱动像素单元px进行正常显示。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低电位avee与地电位gnd为不同的电位。对于触控电极tp来说,当触控显示装置100处于触控唤醒模式时,控制电路ic通过电性连接的迹线tl向触控电极提供与数据线dl以及栅极线gl相同的电位,例如地电位gnd。当触控显示装置100处于显示模式时,控制电路ic通过迹线tl向触控电极tp提供共同电位vcom。
图2a是现有技术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唤醒模式驱动信号时序图。图2b是本发明一实施例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唤醒模式驱动信号时序图。结合图1a、图1b、图2a所示,现有技术中,在触控显示装置100处于触控唤醒模式的放电期间,对触控显示装置100的像素单元px进行放电时,触控显示装置100中的数据线dl、迹线tl均设置为地电位gnd,栅极线gl设置为系统高电位avdd。以薄膜晶体管tft为n型为例,此时,系统高电位avdd打开薄膜晶体管tft,使薄膜晶体管tft的源极s与漏极d之间形成导电通路,由于源极s与漏极d均电性连接至地电位gnd,此时,可将像素单元px中残存的电荷进行放电。再具体参见图1b,当薄膜晶体管tft发生意外导通时,即薄膜晶体管tft的栅极g与源极s之间、栅极g与漏极d之间导通,此时,由于栅极g电性连接至系统高电位avdd,源极s与漏极d电性连接至地电位gnd,栅极g分别与源极s和漏极d之间形成电位差,系统高电位avdd对像素电极pe以及数据线dl进行充电,连接至相同数据线tl上的像素单元px均会被点亮,产生亮线残影。放电期间持续越长,系统高电位avdd对像素电极pe、数据线dl的充电时间越长,且像素电极pe没有进行极性反转下,会产生直流残存,使得亮线残影就越严重。
为了解决残影的问题,参见图2b所示,在放电期间,对触控显示装置100的像素单元px进行放电时,触控显示装置100中的数据线dl、迹线tl以及栅极线gl设置为地电位gnd。此种情况下,地电位gnd不会打开薄膜晶体管tft,使薄膜晶体管tft处于关闭状态,源极s与漏极d之间也不会形成导电通路,且即使薄膜晶体管tft发生意外导通时,由于栅极g、漏极d之间同样电性连接至地电位gnd,像素电极pe中的残存电荷同样可以向地进行放电。
继续参照图2a、图2b,图2a、图2b仅示出数据线dl、迹线tl以及栅极线gl的信号电位,以下表一对触控显示装置100中栅极驱动电路goa各输入端的控制信号进行说明。
表一
如表一所示,当触控显示装置100处于显示模式时,控制线cg即栅极驱动电路goa的多个输入端设置为电性连接至系统高电位avdd或第一低电位avee,使得栅极驱动电路goa在系统高电位avdd或第一低电位avee的控制下,向像素单元px提供驱动信号,驱动像素单元px进行正常显示。其中,系统高电位avdd的电位可设定为例如8.5v,第一低电位avee的电位可设定为例如-8v。
继续如表一所示,当触控显示装置100处于触控唤醒模式的放电期间时,控制线cg即栅极驱动电路goa的多个输入端设置为电性连接至地电位gnd,其中的一个输入端goff电性连接至系统高电位avdd。其中,系统高电位avdd的电位可设定为例如5.5v,第一低电位avee的电位可设定为例如-5.5v。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对如图1a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进行放电的方法。当触控显示装置100处于触控唤醒模式下,在放电期间,控制电路ic以及栅极驱动电路goa向触控电极tp、数据线dl以及栅极线gl分别提供触控唤醒信号,以对像素单元px进行放电。具体的,向触控电极tp、数据线dl以及栅极线gl分别提供的触控唤醒信号为相同电位,例如地电位gnd。
综上,通过将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电极、数据线以及栅极线设置为相同电位,例如,地电位gnd,可以实现对触控显示装置的像素单元进行有效放电,消除像素单元中残存的电荷,避免触控显示装置出现残影,提高显示质量。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1.一种触控触控显示装置,具有一显示模式及一触控唤醒模式,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基板,具有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多个像素单元分别包括:
一薄膜晶体管,具有一源极、一漏极及一栅极;
一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所述源极;
多条数据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多条数据线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所述漏极;
多条栅极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多条栅极线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所述栅极;
多个触控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且每一所述多个触控电极对应于多个像素单元;
多条迹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多条迹线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触控电极;
其中,于所述触控唤醒模式下,所述多个触控电极、所述多条数据线、所述多条栅极线均电性连接至一相同电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同电位为地电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具有串联连接的一第一薄膜晶体管及一第二薄膜晶体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所述漏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所述源极。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线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及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所述栅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栅极驱动电路,电性连接于多条栅极线,其中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具有多个输入端,于所述触控唤醒模式,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的所述多个输入端均为地电位或一第一高电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显示模式,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的所述多个输入端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高电位或一第一低电位,且所述第一低电位与地电位的电位不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至所述多条迹线,于所述触控唤醒模式,所述控制电路提供所述相同电位至所述迹线,于所述显示模式,所述控制电路提供一共同电位至所述迹线。
10.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放电方法,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具有一显示模式及一触控唤醒模式,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包括:
一第一基板,具有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多个像素单元分别包括:
一薄膜晶体管,具有一源极、一漏极及一栅极;
一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所述源极;
多条数据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多条数据线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所述漏极;
多条栅极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多条栅极线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所述栅极;
多个触控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且每一所述多个触控电极对应于多个像素单元;
多条迹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多条迹线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触控电极;
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方法包括:
于所述触控唤醒模式下,向所述多个触控电极、所述多条数据线、所述多条栅极线提供一相同电位的触控唤醒信号。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唤醒信号为地电位信号。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