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带传送振动分流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1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物流皮带传送分流机的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物流量与日剧增。这对物流分拣分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早期的人工直接在输送带上分拣分流物料已经无法跟上输送带的速度,严重影响了整个传送的工作效率。利用机械分流器已经被普及开来。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8584385a名称为“一种物流包装用旋转存储自动分流台”的发明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其中的一种分流机结构。包括分流传输台,分流传输台包括横向传输的主传输道和右侧呈交叉设置的两组分流传输道,主传输道与分流传输道之间为一体注塑成型,主传输道与分流传输道的连接处的中部径向安装有支撑轴,且支撑轴的外壁套接有旋转套,旋转套的左侧壁连接有分拨板,分拨板的左侧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通过转轴连接有分拨滚轮,旋转套的右侧壁连接有摇臂,摇臂的右端连接有转动套,转动套的内腔嵌入有轴承,轴承的内腔嵌入有凸轮,凸轮的右侧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驱动电机的外壁上安装有电机固定支架,电机固定支架的两端通过螺钉分别与两组分流传输道的侧壁连接。该结构分流传输台为左高右低式倾斜安装,依靠转动分拨板来分拣分流传送物,只能按固定角度斜向分流,且分流斜向角度范围有限,不能使货物任意角度分流或移载,使得传送带布置受限,占用空间比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皮带传送分流机分流只能按固定角度分流范围受限,占用空间大的缺陷,提供一种实现按实际场地需要分流,占用场地小的皮带传送振动分流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皮带传送振动分流机,它包括架体,架体上端固接有振动下架,振动下架摆动连接有振动上架,振动上架上端固接有皮带输送架,振动下架设有驱动轴,驱动轴连接有摆杆,摆杆与振动上架连接,驱动轴通过同步皮带连接有伺服电机。通过摆动振动上架,将皮带输送架上的物件甩到分拣后分流的输送带,分流前后传送的输送带布置位置不受场地限制,使用方便。

作为优选,驱动轴端部连接有联轴器,联轴器与摆杆固定,摆杆固接有连接轴,连接轴与振动上架可转动连接;连接可靠,安装方便。

作为优选,振动上架连接有若干可转动的销轴,销轴连接有摆臂,摆臂与振动下架可转动连接;辅助振动上架摆动,物件准确传送到分拣后的输送带。

作为优选,皮带输送架连接有滚筒,滚筒套接有环状的传送皮带;振动分流机接入输送带作为流水线的一部分,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振动分流机作为输送带作为流水线的一部分使用,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通过摆动振动上架,皮带输送架上的物件即被甩到分流后需要的输送带,分流前后传送的输送带位置布置灵活,不受场地限制,使用方便。物件分拣分流一次完成,效率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立体示意图;

附图2为架体俯视图;

附图3为图2中a-a旋转剖视图;

附图4为皮带输送架立体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振动上架在最高点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架体,2.皮带输送架,3.伺服电机,4.联轴器,11.振动下架,12.振动上架,13.摆臂,14.摆杆,21.传送皮带,31.同步皮带,111.驱动轴,112.下架连接销轴,121.连接轴,122.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皮带传送振动分流机,它包括架体1。架体1为框架结构。图2中:图左、右侧为架体1的左、右端;图上、下侧为架体1的后、前端;图面向读者为架体1的上端、背向读者为架体1的下端。架体1下部设有架脚。架脚下端螺纹连接有脚杯,用于调节架体1高度。

架体1上端固接有振动下架11。振动下架11为矩形框架结构。振动下架11设有驱动轴111。驱动轴111位于振动下架11中轴线上,横跨振动下架11左、右两边。驱动轴111端部连接有联轴器4。联轴器4有两个,为柔性联轴器。两个联轴器4分别与驱动轴111两端连接。驱动轴111通过同步皮带31连接有伺服电机3。振动下架11设有电机座,伺服电机3与电机座固定。驱动轴111固接有轴同步皮带轮。伺服电机3输出端固接有电机同步皮带轮。同步皮带31连接轴同步皮带轮与电机同步皮带轮。

振动下架11摆动连接有振动上架12。振动上架12为矩形框架结构。振动上架12形状尺寸与振动下架11相同。振动上架12放置在振动下架11上端。振动上架12左、右边内侧靠近中间位置固接有摆杆轴承。摆杆轴承中轴线与驱动轴111中轴线平行。摆杆轴承内圈固接有连接轴121。驱动轴111连接有摆杆14。摆杆14有两块。两块摆杆14的一端分别与驱动轴111两端的两个联轴器4固定,另一端分别与连接轴121固定。

振动上架12连接有若干可转动的销轴122。振动上架12左、右边内侧固接有上架摆臂轴承。上架摆臂轴承数量按设计承载重量而定,图中示出每一边两个举例说明。两个上架摆臂轴承以摆杆轴承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上架摆臂轴承中轴线与摆杆轴承中轴线平行。上架摆臂轴承内圈固接有销轴122。

振动下架11左、右边内侧固接有下架轴承。下架轴承数量与上架摆臂轴承数量一致。下架轴承位于上架摆臂轴承一侧。图中下架轴承位于上架摆臂轴承前方。下架轴承中轴线到上架摆臂轴承中轴线的距离与摆杆轴承中轴线到驱动轴111中轴线的距离相同。两个下架轴承之间的距离与两个上架摆臂轴承之间的距离一样。下架轴承内圈固接有下架连接销轴112。摆臂13为条状。摆臂13一端与销轴122固定,另一端与下架连接销轴112固定。

振动上架12上端固接有皮带输送架2。皮带输送架2下端与振动上架上端固定。皮带输送架2连接有滚筒。滚筒有两个,一个为主动滚筒,一个为从动滚筒,分别位于架体1左、右侧上端。滚筒套接有环状的传送皮带21。主动滚筒连接有滚筒电机(图中未示),带动传送皮带21转动。

皮带传送振动分流机接入在皮带传送线上,其前、后,左、右均可与皮带传送线对接。连接有皮带传送振动分流机的皮带传送线两侧也可以平行布置皮带传送线。当物件从皮带传送线流入到皮带传送振动分流机,如果不需要分拣分流,则在传送皮带21带动下,继续往下游传送。如果需要分拣分流,则伺服电机3动作,带动驱动轴111转动。摆杆14上端绕驱动轴111中轴线转动,皮带输送架2随振动上架12突然跃起,将传送皮带21上面的物件甩到需要分流的皮带传送线上。图5示出了振动上架12在最高点的情形。物件被分流后,则伺服电机3反转,驱动轴111带动振动上架12回归到振动下架11上端。


技术特征:

1.一种皮带传送振动分流机,它包括架体(1),其特征是:所述架体(1)上端固接有振动下架(11),振动下架(11)摆动连接有振动上架(12),振动上架(12)上端固接有皮带输送架(2),所述振动下架(11)设有驱动轴(111),驱动轴(111)连接有摆杆(14),摆杆(14)与振动上架(12)连接,所述驱动轴(111)通过同步皮带(31)连接有伺服电机(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带传送振动分流机,其特征是:所述驱动轴(111)端部连接有联轴器(4),联轴器(4)与摆杆(14)固定,摆杆(14)固接有连接轴(121),连接轴(121)与振动上架(12)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皮带传送振动分流机,其特征是:振动上架(12)连接有若干可转动的销轴(122),销轴(122)连接有摆臂(13),摆臂(13)与振动下架(11)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带传送振动分流机,其特征是:所述皮带输送架(2)连接有滚筒,滚筒套接有环状的传送皮带(2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带传送振动分流机,旨在提供一种实现按实际场地需要分流,占用场地小的皮带传送振动分流机结构。它包括架体,架体上端固接有振动下架,振动下架摆动连接有振动上架,振动上架上端固接有皮带输送架,振动下架设有驱动轴,驱动轴连接有摆杆,摆杆与振动上架连接,驱动轴通过同步皮带连接有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振动分流机作为输送带作为流水线的一部分使用,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通过摆动振动上架,皮带输送架上的物件即被甩到分流后需要的输送带,分流前后传送的输送带位置布置灵活,不受场地限制,使用方便。物件分拣分流一次完成,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沈宇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申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06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