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方法、液体加热容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如今,由于健康意识的逐渐加强,用户对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用户往往希望能够直观了解到所喝的水是否干净。针对此,目前较多的液体加热容器上都设有tds传感器用于检测水中的tds值。但是现有的液体加热容器中,即使检测到水的tds值较高,在提示用户的同时,液体加热容器是直接进入加热状态的,并不能够为用户提供多种选择。若tds值较高的水不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只能够强行中断液体加热容器的加热或是待液体加热容器加热完成后再将水倒掉,如此导致电能的浪费。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方法,旨在避免电能的浪费,且能够更好的达到用户用水的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基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大于或等于预设tds值,控制报警装置发出警报;基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小于预设tds值,且接收到加热指令,控制加热件进行加热;基于未接收到加热指令,控制加热件不进行加热。可选地,所述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述液体加热容器的加热指令;基于所述加热指令为将水加热到沸点,且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大于或等于预设tds值,控制所述加热件以大功率将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加热到沸点;基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温达到沸点,控制所述加热件以小功率加热;基于所述加热件以小功率加热的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控制所述加热件停止加热。可选地,所述小功率为所述大功率的1/10-1/5。可选地,所述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述液体加热容器的加热指令;基于所述加热指令为将水加热到预设温度,控制所述加热件将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加热到预设温度,并控制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进入保温状态;其中,所述预设温度小于沸点温度。可选地,基于所述加热指令为将水加热到预设温度,控制所述加热件将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加热到预设温度,并控制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进入保温状态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所述加热指令为将水加热到预设温度,且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大于或等于预设tds值,控制所述加热件以大功率将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加热到沸点,再控制所述加热件以小功率加热;基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水温下降到预设温度,控制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进入保温状态。可选地,所述保温状态为加热与待机交替运行的状态。可选地,所述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进入保温状态,控制提醒装置发出提示。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tds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报警装置,用于发出警报;加热件,用于对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进行加热;以及,控制器,分别与所述tds传感器、所述报警装置和所述加热件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大于或等于预设tds值,控制所述报警装置发出警报;所述控制器还基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小于预设tds值,且接收到加热指令,控制所述加热件进行加热,且所述控制器还基于未接收到加热指令,控制所述加热件不进行加热。可选地,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包括:速热模式,将tds值小于预设tds值的水加热到预设温度;和常规模式,将水加热到沸点,再自然冷却或即冷方式降至预设温度;若所述报警装置发出警报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不进行速热模式。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液体加热容器处理程序,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处理程序被控制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本发明中,当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大于或等于预设tds值时,报警装置发出警报,提示用户做出选择,例如重新替换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或者是忽略此次报警等操作,此时加热件并不会立即进行工作,而是需要在警报解除后,才会进行下一步操作。如此,相对于检测到tds值大于或等于预设tds值时,加热件即刻进入加热状态的情况而言,采用本发明这种方式,当用户需要替换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时,用户可具有多种选择,而不需要强行中断加热的过程,也不需要等到液体加热容器的加热过程完结再将热水倒掉重新烧水,因此能够避免电能的浪费,节约用电成本,且能够更好的达到用户用水的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图1中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图3为图1中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示意图;图4为图3中步骤s55的细化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液体加热容器一实施例的剖切示意图;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图7为图5中tds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tds传感器的俯视图;图9为图7中tds传感器于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10为本发明液体加热容器另一实施例的剖切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b处的放大图;图12为本发明液体加热容器又一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壶体33温度传感器13螺孔柱40不导电层20壶盖50绝缘件21固定盖部51绝缘套筒22活动盖部52密封套筒30tds传感器53密封肩部31连接部54密封凸起311安装凸耳55限位轴肩311a安装孔60显示装置32tds探头70固定板321导电壳体70a连接孔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提出一种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方法。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0,获取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在液体加热容器内装好水后,设置在液体加热容器的tds传感器30则检测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并将检测到的tds值发送给控制器。步骤s20,基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大于或等于预设tds值,控制报警装置发出警报。在一实施例中,报警装置为警示灯,当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大于或等于预设tds值时,警示灯亮起,或者警示灯闪烁对用户进行提示。在其它实施例中,报警装置也可为显示屏、蜂鸣器等。可选地,当警报解除后,控制加热件进行加热。具体地,当报警装置发出警报后,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性操作:例如,用户可选择替换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该替换的方式可以是重新装入纯净水,或者用户将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倒入净化装置中进行净化后,再重新装入液体加热容器。当用户将壶身从底座上拿开后,警报能够自动解除;或者当tds传感器30再次检测到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小于预设tds值时,警报能够自动解除。另外,在一些情境下,用户也可选择不替换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例如,用户烧水的目的是为了洗碗、洗脸等,此时用户可通过手动关闭报警装置来解除警报。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tds值为10ppm-50ppm,例如,所述预设tds值为10ppm、20ppm或50ppm等。步骤s30,基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小于预设tds值,且接收到加热指令,控制加热件进行加热。该步骤中,在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小于预设tds值,用户可直接饮用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即加热件不进行工作;而在收到加热指令后,加热件进行加热。步骤s40,基于未接收到加热指令,控制加热件不进行加热。该步骤中,液体加热容器能够起到对水质进行检测的目的,故可将其作为检测使用,此时并不需要进行加热,故得到检测结果后,控制器并不对加热件下发加热指令,此时加热件不进行工作,仅在用户需要热水的时候,控制器才下发加热指令给加热件来进行加热。例如,当检测到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小于预设tds值,用户可直接饮用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即加热件可不进行工作。又例如,当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大于或等于预设tds值时,水质较差不适合饮用,故此时加热件也不进行工作,而是等待用户更换水。本实施例中,由于液体加热容器对水进行检测之后并不会自动对水进行加热,因此为用户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性,使得用户具有多种选择,方便用户对液体加热容器的使用。本发明中,当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大于或等于预设tds值时,报警装置发出警报,提示用户做出选择,例如重新替换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或者是忽略此次报警等操作,此时加热件并不会立即进行工作,而是需要在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小于预设tds值时,才会进行下一步操作。如此,相对于检测到tds值大于或等于预设tds值时,加热件即刻进入加热状态的情况而言,采用本发明这种方式,当用户需要替换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时,用户可具有多种选择,而不需要强行中断加热的过程,也不需要等到液体加热容器的加热过程完结再将热水倒掉重新烧水,因此能够避免电能的浪费,节约用电成本。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51,获取所述液体加热容器的加热指令。其中,加热指令包括具体的加热温度,用户可根据需要,设定具体的加热温度,例如100℃、80℃或者是50℃等等。此外,加热指令也包括加热状态,例如沸腾状态、保温状态或预热状态等,不同状态下的加热功率或加热温度是不同的。另外,加热指令还可包括具体的加热时长。s52,基于所述加热指令为将水加热到沸点,且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大于或等于预设tds值,控制所述加热件以大功率将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加热到沸点。由于加热指令需要将水加热到沸点,故控制加热件以大功率快速将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加热到沸点。一般地,沸点温度指的是100℃,当然不同海拔地区的沸点温度各不相同。s53,基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温达到沸点,控制所述加热件以小功率加热。由于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大于或等于预设tds值,水质较差,故在将水加热到沸点满足用户所需的温度后,降低加热件的加热功率,改为小功率加热,使得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缓慢沸腾,达到除氯的效果。若在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达到沸点后,加热件继续以大功率加热,则会使得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大幅度翻滚而溢出,因而本发明中改用小功率加热能够达到小幅度翻滚除氯的效果。本实施例中,大功率为1000w-1800w,例如,大功率可为1000w、1200w或者是1800w等等。在以大功率将水加热到沸点的过程中,加热件的功率可以是固定的,例如固定在1600w或其它数值;或者,加热件的功率是变化的,例如在初始以1800w的功率进行加热,在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温达到80°时改为1000w加热,以避免水过度翻滚溢出。s54,基于所述加热件以小功率加热的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控制所述加热件停止加热。本实施例中,小功率为大功率的1/10-1/5。具体地,小功率为200w-600w,例如,小功率为200w、300w或600w等数值。第一预设时长为20s-60s,或者第一预设时长还可为其它数值,用户能够进行自定义。另外,基于所述加热指令为将水加热到沸点,且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小于预设tds值,控制加热件将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加热到沸点后停止加热。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51,获取所述液体加热容器的加热指令。s55,基于所述加热指令为将水加热到预设温度,控制所述加热件将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加热到预设温度,并控制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进入保温状态;其中,所述预设温度小于沸点温度。本实施例中,预设温度可为60℃、70℃或是80℃等。当加热到预设温度后,控制液体加热容器进入保温状态,该保温状态为加热与待机交替运行的状态,即加热件以小功率加热一预设时长后再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如此反复,既能够避免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温度过低,又可使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间歇性翻滚而除氯。当然,保温状态也可以是加热件以小功率持续加热的状态。如图4所示,上述中,基于所述加热指令为将水加热到预设温度,控制所述加热件将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加热到预设温度,并控制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进入保温状态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551,基于所述加热指令为将水加热到预设温度,且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大于或等于预设tds值,控制所述加热件以大功率将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加热到沸点,再控制所述加热件以小功率加热。该实施例中,若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大于或等于预设tds值,则通过将水加热到沸点能够通过高温起到充分的杀菌消毒的效果,避免水质较差带来的健康问题。其次,在达到沸点后,通过控制加热件以小功率加热能够使得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缓慢沸腾,达到除氯的效果。s552,基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水温下降到预设温度,控制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进入保温状态。在加热件以小功率进行加热的过程中,由于加热件的加热功率较小,故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温会逐渐降低,直至降低到预设温度;或者在这个过程中,当加热件以小功率加热到一定时间后,控制加热件停止加热,让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自然冷却到预设温度。当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水温下降到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进入保温状态。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56,基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进入保温状态后,控制提醒装置发出提示。提醒装置可为蜂鸣器、警示灯或者显示屏等等。进入保温状态后,提醒装置发出提示表明水已烧好,避免了在水在最初进行翻滚时,用户误判水已经烧好的现象。本实施例中,提醒装置和报警装置为同一部件,即在液体加热容器上设置报警装置,该报警装置作为提醒装置;当然,其它实施例中,可在液体加热容器上同时设置提醒装置和报警装置两个。另外,还需说明的是,当所述加热指令为将水加热到预设温度,且当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小于预设tds值时,控制所述加热件将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加热到预设温度后即进入保温状态。由于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小于预设tds值时,水质较好,故不需要进行除氯处理,因此不需要加热到沸点进行杀菌除氯,故可节省电能。请结合参考图5至图7,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液体加热容器,液体加热容器具体可为电水壶或养生壶等,液体加热容器包括:tds传感器30,用于检测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报警装置(图未示出),用于发出警报;加热件(图未示出),用于对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进行加热;以及,控制器(图未示出),分别与所述tds传感器30、所述报警装置和所述加热件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以根据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大于或等于预设tds值,控制所述报警装置发出警报;所述控制器还根据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小于预设tds值,且接收到加热指令,控制所述加热件进行加热;此外,所述控制器还基于未接收到加热指令,控制所述加热件不进行加热。另外,控制器还可根据所述警报解除后控制所述加热件加热。本发明中,当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大于或等于预设tds值时,报警装置发出警报,提示用户做出选择,例如重新替换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或者是忽略此次报警等操作,此时加热件并不会立即进行工作,而是需要在警报解除后,才会进行下一步操作。如此,相对于检测到tds值大于或等于预设tds值时,加热件即刻进入加热状态的情况而言,采用本发明这种方式,当用户需要替换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时,用户可具有多种选择,而不需要强行中断加热的过程,也不需要等到液体加热容器的加热过程完结再将热水倒掉重新烧水,因此能够避免电能的浪费,节约用电成本。本实施例中,液体加热容器包括:速热模式,将tds值小于预设tds值的水加热到预设温度;以及常规模式,将水加热到沸点,再自然冷却或即冷方式降至预设温度;若所述报警装置发出警报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不进行速热模式。该实施例中,当报警装置发出警报后,表明水的tds值大于或等于预设tds值,即水质较差,故即使液体加热容器获取到加热指令也不执行速热模式,而是进行常规模式,将水烧开进行杀菌除氯等,从而避免水质较差带来的健康问题。通常,在tds值小于预设tds值时,液体加热容器执行速热模式,将水加热到用户需要的温度即可。本实施例中,即冷方式可通过以下多种手段进行实现,例如,该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一制冷装置,制冷装置可对液体加热容器内加热后的水进行制冷,该制冷装置可为电子冰胆或蒸发器等。或者在液体加热容器内设置风扇来加快空气对流,实现热水的快速冷却。另外,也可将液体加热容器的热水管连接外部的制冷装置来进行冷却。具体地,tds传感器30包括连接部31、tds探头32以及温度传感器33,tds探头32设置在连接部31上,tds探头32包括具有一安装腔的导电壳体321,温度传感器33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温度传感器33与导电壳体321之间设有不导电层40。本实施例中,连接部31通常呈柱状设置,例如圆柱状或是椭圆柱状,当然,连接部31还可呈方形柱状等形状。由于在温度升高时,水的电导率也会升高,若不考虑温度对水的电导率的影响,将导致tds传感器30的检测结果偏差较大,故在电控板上可预存一关于温度的函数y=f(x)进行调整,其中x为温度,通过将温度传感器33与电控板电连接,温度传感器33所检测到的水温为tds传感器30提供温度参考,从而能够对水的tds值进行校正,保持tds值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剧烈变化,故可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由于容置温度传感器33的tds探头32其壳体是导电壳体321,导电壳体321的导热性能较好,能够将壶体10内水温传递给温度传感器33,保证温度传感器33能够较好测得壶体10内温度。另外,由于在导电壳体321和温度传感器33之间填充有不导电层40,故可避免温度传感器33对导电壳体321造成影响而导致tds探头32测得的电导率的误差。可选地,连接部31上间隔设有两tds探头32,其中一tds探头32内设有温度传感器33,通过将两个tds探头32设置在其中一个连接部31上,集成化程度高,可防止其中一个tds探头32丢失,同时也利于tds传感器30的组装。另外,在其它实施例中,可设置两个连接部31,每一连接部31上设置一个tds探头32。具体而言,两个tds探头32通过导线电连接到液体加热容器的电控板上,当水质被污染或者融进了其它电解质时,水的电导率升高,则两个tds探头32之间通过水连通,两个tds探头32之间形成回路,从而测得水的电导率,进而得出tds值。由于电导率随水中电解质的不同而不同,从而可以根据电导率判定水中总溶解性固体的数量,了解水质。本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33偏离导电壳体321的中心设置,具体而言,温度传感器33靠近导电壳体321的一侧壁设置,如此能够缩短温度传感器33与壶体10内水的距离,更有利于传递热量。可选地,温度传感器33为热敏电阻,且热敏电阻呈长条状,并沿导电壳体321的这一侧壁延伸。可选地,不导电层40为填充于导电壳体321和温度传感器33之间的树脂,例如环氧树脂,通过填充树脂,既能够隔离导电壳体321和热敏电阻,起到绝缘的作用,又可对温度传感器33起到固定作用,防止了温度传感器33在导电壳体321内的晃动。具体地,tds传感器30安装于液体加热容器的壶体10,壶体10对应tds探头32设有让位孔(未标示),tds探头32经让位孔伸入壶体10内,tds传感器30与让位孔密封配合。由于温度传感器33是集成在其中一个tds探头32内的,在壶体10上不需要针对温度传感器33重新开孔,故可减少壶体10上开孔的数量,降低壶体10的密封成本。连接部31与让位孔之间可设置弹性密封件进行密封,当然,连接部31与让位孔之间还可通过粘胶密封或焊接密封等。连接部31可位于壶体10的外侧,即仅tds探头32自让位孔伸入到壶体10内,连接部31的一端面与壶体10的外表面密封抵接;另外,连接部31也可自让位孔部分伸入到壶体10内,连接部31的外周面与让位孔的孔壁密封抵接。进一步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绝缘件50,绝缘件50套设于tds探头32外,该壶体10为导电件。本实施例中,绝缘件50的作用是将tds探头32和导电材质的壶体10进行电隔离,避免tds探头32接触到壶体10,故绝缘件50的材质为非导电材质即可,例如,绝缘件50为密封圈,密封圈的材质为硅胶、橡胶、硅橡胶等等,如此在起到隔离作用的同时,还能够起到密封作用,避免绝缘件50与tds探头32之间产生间隙而漏水。此外,绝缘件50也可为塑料件等。本发明中,通过在tds探头32外套设绝缘件50,使得tds探头32和壶体10被隔离开来,避免tds探头32与壶体10接触,从而避免了tds探头32测得的电导率受到壶体10自身的影响,如此保证了tds探头32测得的电导率为水体的电导率,而不是壶体10的电导率,从而提高了tds传感器30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选地,绝缘件50靠近tds探头32的根部设置,使得tds探头32和壶体10被隔离开来,以避免tds探头32与壶体10的壁面接触。本实施例中,绝缘件50可为一个整体部分,且在绝缘件50上开设有两个贯孔,两个tds探头32一一对应从两贯孔中密封穿设;在其它实施例中,绝缘件50可包括两个独立设置的隔离套,两个隔离套一一对应套接在两个tds探头32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件50为弹性密封件。弹性密封件的材质为硅胶、橡胶、硅橡胶等等,如此在起到隔离作用的同时,还能够起到密封作用,避免绝缘件50与tds探头32之间产生间隙而漏水。可选地,绝缘件50与让位孔的孔壁密封抵接。进一步地,绝缘件50包括相互连接的绝缘套筒51和密封套筒52,绝缘套筒51套设于tds探头32,绝缘套筒51与让位孔的孔壁密封抵接,密封套筒52套设于连接部31,密封套筒52与让位孔密封配合。可选地,密封套筒52的外径大于绝缘套筒51的外径,以使得密封套筒52和绝缘套筒51的连接处形成一密封肩部53,密封肩部53与壶体10的外表面密封抵接,如此增大了绝缘套筒51与壶体10外表面的接触面积,起到了更好的密封效果。且由于绝缘套筒51抵接在壶体10外表面,从而限制了密封套筒52朝让位孔内移动,同时密封套筒52还可对绝缘套筒51进行限位,避免绝缘套筒51朝壶体10内脱离对tds探头32的包裹。再者,密封套筒52和绝缘套筒51相互连接能够避免两者之间连接缝隙的产生,因此可以起到更好的密封效果。在其它实施例中,密封套筒52可部分伸入到让位孔内,并与让位孔的孔壁密封抵接。本实施例中,连接部31的材质为非导电材质,例如硅胶、橡胶或塑料等。进一步地,密封肩部53上设有至少一密封凸起54,密封凸起54沿密封套筒52的周向延伸而呈环状设置,密封凸起54与壶体10的外表面密封抵接。由于密封凸起54的宽度较窄,在被挤压时,密封凸起54能够沿密封套筒52的径向方向上的内外两侧坍塌,密封凸起54的可变形空间大,形变更加灵活,故即使在壶体10的外表面不平整的情况下,密封凸起54也能够通过调整自身形变来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可选地,在远离密封套筒52的方向上,密封凸起54的宽度逐渐减小,如此可使得密封凸起54形变更加灵活。在密封盖上可设置多个密封凸起54,多个密封凸起54呈同心环状设置。在连接部31位于壶体10外的实施例中,绝缘套筒51可与壶体10上的让位孔的孔壁密封抵接,如此绝缘套筒51形成第一道密封,避免水从tds探头32与让位孔的孔壁之间漏出;密封套筒52、密封肩部53以及密封凸起54形成第二道密封,避免水从让位孔与连接部31的连接处漏出,从而起到多重密封作用。进一步地,请结合参考图4和图5,连接部31的远离tds探头32的一端显露在密封套筒52外,且连接部31的该端设有安装凸耳311,安装凸耳311上设有第一安装位,壶体10上设有与第一安装位安装的第二安装位。可选地,第一安装位为安装孔311a,第二安装位为凸设在壶体10外表面的螺孔柱13,螺钉依次穿设安装孔311a和螺孔柱13,将tds传感器30固定在螺孔柱13上。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安装孔311a可为开设在安装凸耳311上的圆孔,由于圆孔与螺孔柱13相对,如此可提高tds传感器30安装准确性,保证tds探头32可准确伸入到让位孔。另外,如图9所示,安装孔311a也可为开设在安装凸耳311上的安装缺口,既方便出模也容易中合掉螺值相对让位孔的偏差。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安装位也可为卡槽,第二安装位为卡扣等结构。为保证安装稳定性,连接部31的外周壁上设有两安装凸耳311,且两安装凸耳311以连接部31的轴线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请结合参考图10和图1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31为弹性密封件,并与绝缘件50一体成型,例如连接部31本身采用硅胶、橡胶或是硅橡胶这类具有弹性的密封件制成,如此在连接部31外不需要额外套设密封圈等结构来对让位孔进行密封,仅通过连接部31自身即可起到密封作用。可选地,连接部31至少部分伸入壶体10内设置,且连接部31的外周面与让位孔的孔壁密封抵接。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接部31也可位于壶体10外,连接部31的端面与壶体10的外表面密封抵接。上述实施例中,连接部31可呈块状设置。请结合参考图12,在又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31呈板状设置,连接部31上设有两固定孔,两tds探头32与两固定孔一一对应紧致配合,绝缘件50将连接部31包裹在内。该实施例中,连接部31为塑料板体或是其它材质的板体,用于为两tds探头32提供固定载体。tds探头32的两端是显露在绝缘件50外的,便于导线的连接。进一步地,绝缘件50的外周壁上设有限位轴肩55,限位轴肩55一侧与壶体10的外表面抵接,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固定板70,固定板70的一端固定于壶体10,另一端设有供连接部31适配穿设的装配孔,装配孔的边沿抵接于限位轴肩55相对的另一侧。由于限位轴肩55一侧是抵接在壶体10的外表面的,故能够限制tds传感器30朝壶体10内移动;由于限位轴肩55的另一侧是与固定板70抵接的,因此固定板70能够限制tds传感器30朝远离壶体10的方向移动,从而将tds传感器30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中,固定板70具体可与壶体10螺接、卡接等。优选地,壶体10的外表面凸设有螺孔柱13,固定板70的一端对应螺孔柱13的螺纹孔设有连接孔70a,螺钉依次穿设连接孔70a和螺纹孔,将固定板70固定在螺孔柱13上。本实施例中,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20包括共同盖合壶体10的固定盖部21和活动盖部22,固定盖部21与壶体10固定,活动盖部22与固定盖部21活动连接,优选为枢接,当然,也可通过螺纹连接或卡接。固定盖部21上设有显示装置60,显示装置60与tds传感器30电性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壶盖20可为一个整体,并与壶体10枢接,以实现壶口的全部打开。本发明中,通过将壶盖20分为固定盖部21和活动盖部22两个部分,活动盖部22与固定盖部21枢接,通过上下翻转活动盖部22,实现壶口的打开和闭合,以实现液体加热容器的正常使用。固定盖部21与壶体10固定连接,固定盖部21与壶体10之间不需要预留活动间隙,则通过将显示装置60设置在固定盖部21上,显示装置60与壶体10底部的tds传感器30等其它电器件的电连接线无需设置显露在外的活动段来适应壶盖20的开合,如此能够方便电连接线的设置。同时,若将显示屏设置在壶体10把手上,由于把手宽度较窄,故不利于设置面积较大的显示屏,而本发明中固定盖部21的顶面面积可相对设置得较大,则可对应采用面积较大的显示屏,从而使得显示屏所显示的内容更加醒目。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液体加热容器处理程序,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处理程序被控制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1.一种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
基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大于或等于预设tds值,控制报警装置发出警报;
基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小于预设tds值,且接收到加热指令,控制加热件进行加热;
基于未接收到加热指令,控制加热件不进行加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液体加热容器的加热指令;
基于所述加热指令为将水加热到沸点,且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大于或等于预设tds值,控制所述加热件以大功率将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加热到沸点;
基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温达到沸点,控制所述加热件以小功率加热;
基于所述加热件以小功率加热的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控制所述加热件停止加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功率为所述大功率的1/10-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液体加热容器的加热指令;
基于所述加热指令为将水加热到预设温度,控制所述加热件将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加热到预设温度,并控制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进入保温状态;
其中,所述预设温度小于沸点温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加热指令为将水加热到预设温度,控制所述加热件将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加热到预设温度,并控制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进入保温状态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所述加热指令为将水加热到预设温度,且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大于或等于预设tds值,控制所述加热件以大功率将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加热到沸点,再控制所述加热件以小功率加热;
基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水温下降到预设温度,控制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进入保温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状态为加热与待机交替运行的状态。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进入保温状态,控制提醒装置发出提示。
8.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tds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
报警装置,用于发出警报;
加热件,用于对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水进行加热;以及,
控制器,分别与所述tds传感器、所述报警装置和所述加热件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大于或等于预设tds值,控制所述报警装置发出警报;所述控制器还基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小于预设tds值,且接收到加热指令,控制所述加热件进行加热,且所述控制器还基于未接收到加热指令,控制所述加热件不进行加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
速热模式,将tds值小于预设tds值的水加热到预设温度;和
常规模式,将水加热到沸点,再自然冷却或即冷方式降至预设温度;
若所述报警装置发出警报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不进行速热模式。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液体加热容器处理程序,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处理程序被控制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一种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方法、液体加热容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液体加热容器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基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大于或等于预设TDS值,控制报警装置发出警报;基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内水的TDS值小于预设TDS值,且接收到加热指令,控制加热件进行加热;基于未接收到加热指令,控制加热件不进行加热。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避免电能的浪费,且能够更好的达到用户用水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罗金柳生;刘云祥;于三营;南春来;马向阳;刁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0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