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速机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行星齿轮是指除了能像定轴齿轮那样围绕着自己的转动轴转动之外,它们的转动轴还随着行星架绕其它齿轮的轴线转动的齿轮系统。绕自己轴线的转动称为“自转”,绕其它齿轮轴线的转动称为“公转”,就象太阳系中的行星那样,因此得名。
然而现有的行星轮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现有的行星轮进行传动时大多只进行一级的减速,导致中心轮和从动轮之间卡齿之间扭力过大,从而容易造成行星轮损坏;并且现有的行星轮之间结构大多固定,在需要进行不同卡齿数目的从动轮更换时,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减速机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速机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太阳轮和第一行星轮,所述第一太阳轮的外侧啮合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行星轮,且两个第一行星轮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圈,所述第一太阳轮的中心位置处嵌设有中心轴,且中心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行星架,并且第一行星架的水平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行星轮的销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行星架,且第一行星架的中心位置通过中心轴转动连接有第二太阳轮,所述第二太阳轮的外侧啮合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行星轮,且两个第二行星轮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一齿圈,所述两个第二行星轮顶部均通过第二行星架与第二太阳轮顶部的中心轴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行星轮的底部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行星架,且第二行星架的底部均传动连接有输出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行星架中位于底部的一个中心位置通过销轴与中心轴传动连接,所述中心轴的外部套设有套环,且套环的底部通过挤压弹簧与中心轴弹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中心轴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多个卡杆,且多个卡杆均绕中心轴环形阵列,所述多个卡杆均通过扭簧转轴与中心轴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的直径均分别小于第一太阳轮和第二太阳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行星轮的直径大于第一行星轮。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装置通过中心轴对第一太阳轮进行驱动,从而使得第一太阳轮传动第一行星轮进行转动,由于第一行星轮的直径小于第一太阳轮,在啮合传动时,第一太阳轮的线速度和第一行星轮的线速度相等,从而使得第一行星轮在转动时角速度小于第一太阳轮,从而对行星轮进行一级减速,通过与第一级行星轮同样的原理,进而第二级的减速,从而将原本的一级减速拓展为两级,将扭转力进行一定程度分散,从而减小各级行星轮和太阳轮的受力的大小,进而减小齿轮损坏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套环向下进行拉拽,在运动至一定程度时,套环失去对于卡杆的限制作用,在扭簧转轴的作用下,卡杆失去对于焊接在第一行星架上的销轴的卡接作用,从而使得第二级减速机构可以取下,在进行新一级的减速行星轮更换时,在中心轴到达指定的位置后,松开套环,由于挤压弹簧的作用,使得套环将卡杆向内侧进行推挤,从而使得卡杆卡接在销轴上,以此完成对于新一级行星轮的固定连接,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减速机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减速机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减速机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b-b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减速机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中心轴连接结构图。
图例说明:
1、第一齿圈;2、第二齿圈;3、第一太阳轮;4、中心轴;5、第一行星架;6、第一行星轮;7、第二行星轮;8、第二行星架;9、套环;10、第二太阳轮;11、挤压弹簧;12、扭簧转轴;13、卡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减速机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太阳轮3和第一行星轮6,第一太阳轮3的外侧啮合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行星轮6,且两个第一行星轮6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圈2,第一太阳轮3的中心位置处嵌设有中心轴4,且中心轴4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行星架5,并且第一行星架5的水平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行星轮6的销轴转动连接,第一行星轮6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行星架5,且第一行星架5的中心位置通过中心轴4转动连接有第二太阳轮10,第二太阳轮10的外侧啮合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行星轮7,且两个第二行星轮7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一齿圈1,第一齿圈1的直径大于第二齿圈2,两个第二行星轮7顶部均通过第二行星架8与第二太阳轮10顶部的中心轴4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行星轮7的底部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行星架8,且第二行星架8的底部均传动连接有输出轴,通过第二行星架8对动能进行输出。
进一步的,两个第一行星架5中位于底部的一个中心位置通过销轴与中心轴4传动连接,中心轴4的外部套设有套环9,且套环9的底部通过挤压弹簧11与中心轴4弹性连接,中心轴4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多个卡杆13,多个卡杆13通过销轴上的凹槽与销轴卡接,且多个卡杆13均绕中心轴4环形阵列,多个卡杆13均通过扭簧转轴12与中心轴4转动连接,挤压弹簧11的弹性大于扭簧转轴12的扭转力的大小。
进一步的,第一行星轮6和第二行星轮7的直径均分别小于第一太阳轮3和第二太阳轮10,第二行星轮7的直径大于第一行星轮6,以此实现第一行星轮6的角速度大于第一太阳轮3,第二行星轮7角速度大于第二太阳轮10。
工作原理:使用时,驱动装置通过中心轴4对第一太阳轮3进行驱动,从而使得第一太阳轮3传动第一行星轮6进行转动,由于第一行星轮6的直径小于第一太阳轮3,在啮合传动时,第一太阳轮3的线速度和第一行星轮6的线速度相等,从而使得第一行星轮6在转动时角速度小于第一太阳轮3,从而对行星轮进行一级减速,第一行星轮6在进行转动时,通过第一行星架5传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的中心轴4对第二太阳轮10进行传动,第二太阳轮10进而传动第二行星轮7进行转动,通过与第一级行星轮同样的原理,进而第二级的减速,从而将原本的一级减速拓展为两级,将扭转力进行一定程度分散,从而减小各级行星轮和太阳轮的受力的大小,进而减小齿轮损坏的可能性;在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减速运动时,可以对第二级的行星轮进行整体更换,将套环9向下进行拉拽,在运动至一定程度时,套环9失去对于卡杆13的限制作用,在扭簧转轴12的作用下,卡杆13失去对于焊接在第一行星架5上的销轴的卡接作用,从而使得第二级减速机构可以取下,在进行新一级的减速行星轮更换时,在中心轴4到达指定的位置后,松开套环9,由于挤压弹簧11的作用,使得套环9将卡杆13向内侧进行推挤,从而使得卡杆13卡接在销轴上,以此完成对于新一级行星轮的固定连接,方便快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减速机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太阳轮(3)和第一行星轮(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太阳轮(3)的外侧啮合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行星轮(6),且两个第一行星轮(6)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圈(2),所述第一太阳轮(3)的中心位置处嵌设有中心轴(4),且中心轴(4)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行星架(5),并且第一行星架(5)的水平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行星轮(6)的销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6)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行星架(5),且第一行星架(5)的中心位置通过中心轴(4)转动连接有第二太阳轮(10),所述第二太阳轮(10)的外侧啮合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行星轮(7),且两个第二行星轮(7)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一齿圈(1),所述两个第二行星轮(7)顶部均通过第二行星架(8)与第二太阳轮(10)顶部的中心轴(4)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速机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星轮(7)的底部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行星架(8),且第二行星架(8)的底部均传动连接有输出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速机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行星架(5)中位于底部的一个中心位置通过销轴与中心轴(4)传动连接,所述中心轴(4)的外部套设有套环(9),且套环(9)的底部通过挤压弹簧(11)与中心轴(4)弹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速机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4)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多个卡杆(13),且多个卡杆(13)均绕中心轴(4)环形阵列,所述多个卡杆(13)均通过扭簧转轴(12)与中心轴(4)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速机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轮(6)和第二行星轮(7)的直径均分别小于第一太阳轮(3)和第二太阳轮(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速机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星轮(7)的直径大于第一行星轮(6)。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