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型家电领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食品加工机,如破壁机,一般通过电机驱动搅拌刀实现对食物的破壁、搅拌,电机与搅拌刀之间设置减速装置以控制其转速。现有的优质破壁机的电机转速在3-4万转/分钟,对于食材能够起到良好的破壁效果,减速装置主要用于对输出至搅拌刀的转速进行一定限制,以最优转速对食物进行加工。
但是现有的减速装置,如减速箱,包括箱体以及安装在箱体内的齿圈,减速箱的输出轴设有含油轴承用于便于减少输出轴与箱体之间的摩擦,一般而言,齿圈与含油轴承安装在不同的零件上,这种方式难以保证输入和输出轴的同轴度,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晃动,产生大量噪音,且长时间使用,会造成零件松脱甚至会影响机器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品加工机,将齿圈与轴承固定安装在一起,齿轮输出轴与行星架为相对固定,保证输入轴、输出轴同轴度。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食品加工机,包括减速箱,所述减速箱包括
由齿轮上盖和齿轮下盖组成的壳体,所述齿轮上盖和齿轮下盖分别设有同轴的输出轴孔和输入轴孔;
齿轮输入轴,安装于所述输入轴孔;
齿轮输出轴,安装于所述输出轴孔;
连接所述齿轮输入轴和所述齿轮输出轴的传动件;
所述传动件包括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内齿圈,所述太阳轮与所述输入轴连接,所述内齿圈与所述齿轮上盖一体成型,所述行星架上设有多个行星轴,所述行星轮设置在所述行星轴上并与所述太阳轮和所述内齿圈分别啮合,所述齿轮输出轴与所述行星架固定连接;
所述齿轮上盖设有轴承安装腔,所述轴承安装腔内设有支撑所述齿轮输出轴的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轴承安装腔过盈配合。
通过过盈配合把齿轮输出轴的轴承与内齿圈设为相对静止的结构,即齿轮输出轴在轴承的支撑下,轴承与内齿圈不发生相对运动,同时,齿轮输出轴与行星架为相对固定,两点固定,保证输入轴、输出轴同轴度。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轴承安装腔内壁设有多个呈圆周均布的储油槽。
轴承可选择含油轴承,储油槽一方面由于存储含油轴承甩出的润滑油,用于含油轴承的继续润滑,同时,在含油轴承压入轴承安装腔时过盈积压的齿轮上盖物料可以退入储油槽,便于含油轴承的压入。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齿轮上盖设有以所述输出轴为轴心并向所述行星架延伸的第一环形凸筋。
凸筋用于抵住行星架,避免行星轴上部(行星轴安装时会伸出于行星架)与齿圈面发生磨损。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行星架与齿轮输出轴铆接,以保证行星架与齿轮输出轴的连接结构强度。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齿轮输出轴靠近行星架的一端设有铆接垫片。
由于齿轮输出轴需要与含油轴承装配,所以齿轮输出轴与行星架旋压铆接,在齿轮输出轴与行星架之间设置的铆接垫片,其主要目的是防止齿轮输出轴与行星架铆接时导致的行星架变形,在没有铆接垫片的情况下,铆接时候的压力较大,齿轮输出轴与行星架的接触面积小,导致压强大,容易发生形变,在设有铆接垫片的情况下,齿轮输出轴与行星架的接触面积增大,压力较为分散,不会使行星架发生形变。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行星架包括上行星架和与上行星架固定连接的下行星架,所述上行星架为不锈钢板,或者镀锌板。
由于行星架与齿轮输入轴为铆接形式连接,所以行星架应至少本身具有一定的强度,考虑到成本原因,将行星架分为上下行星架,其中,上行星架设计为不锈钢板或者镀锌板。上行星架和下行星架共同实现对行星轮进行轴向定位。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行星架与所述齿轮下盖之间设有树脂片。
树脂片用于减少行星架与齿轮下盖之间的磨损,树脂片优选pet片,pet塑料具有拉伸强度高、耐摩擦性能好等特点,在行星架和齿轮下盖之间设置pet片,避免了行星架和齿轮下盖的直接磨损。需要说明的是,除了pet片,其他具有高耐磨性能的材料制片也可用于减少行星架与齿轮下盖之间的磨损。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行星架设有第二环形凸筋,所述第二环形凸筋与所述树脂片抵接。
设置在行星架下侧的第二环形凸筋,将原本有可能发生在行星架与树脂片上的面摩擦优化为线摩擦,降低了接触面积,减小了行星架与树脂片之间的摩擦力。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齿轮输入轴伸出于所述齿轮下盖的端部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有卡簧。
卡簧卡接在环形槽内,用于齿轮输入轴的轴向定位。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卡簧与所述齿轮下盖之间设有垫片,防止齿轮输入轴轴向位移对齿轮箱下盖造成磨损。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减速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齿轮上盖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齿轮上盖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齿轮输出轴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齿轮输入轴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减速箱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齿轮输出轴
2-第一轴承
3-齿轮上盖
301-轴承安装腔
302-储油槽
303-第一环形凸筋
4-太阳轮
5-齿轮下盖
6-齿轮输入轴
7-行星轮
8-内齿圈
9-行星轴
10-密封圈
11-上行星架
12-下行星架
13-铆接垫片
14-卡簧
15-垫片
16-树脂片
17-第二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下面再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需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例如,本实用新型中,定义食品加工机正常放置状态下,输入轴或输出轴的轴向为竖直方向,在该竖直方向具有上、下等方位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注明直接连接则说明连接地两个主体之间并不通过过度结构构建连接关系,只通过连接结构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首先,对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构思进行说明。现有的食品加工机,如破壁机,在电机与搅拌刀之间设有减速装置,减速装置如齿轮减速箱,一般包括箱体、减速齿轮组、输入轴和输出轴,由于食品加工机的输入轴、输出轴同轴能够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因此减速齿轮组一般为行星齿轮组,但是行星齿轮组的外齿圈为独立固定在箱体内,轴承安装在轴承座进而安装在箱体上,这种结构下,较难保证输入轴和输出轴的同轴度。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提高输入轴和输出轴的同轴度的结构。
具体采取的方案是:
如图1、图6所示,一种食品加工机,包括减速箱,减速箱包括
由齿轮上盖3和齿轮下盖5组成的壳体,齿轮上盖3和齿轮下盖5分别设有同轴的输出轴孔和输入轴孔;
齿轮输入轴6,安装于输入轴孔;
齿轮输出轴1,安装于输出轴孔;
连接齿轮输入轴6和齿轮输出轴1的传动件;
传动件包括太阳轮4、行星轮7、行星架、内齿圈8,太阳轮4与输入轴连接,内齿圈8与齿轮上盖3一体成型,行星架上设有多个行星轴9,行星轮7设置在行星轴9上并与太阳轮4和内齿圈8分别啮合,齿轮输出轴1与行星架固定连接;
齿轮上盖3设有轴承安装腔301,轴承安装腔301内设有支撑齿轮输出轴1的第一轴承2,第一轴承2与轴承安装腔301过盈配合。
通过过盈配合把齿轮输出轴1的轴承与内齿圈8设为相对静止的结构,即齿轮输出轴1在轴承的支撑下,轴承与内齿圈8不发生相对运动,同时,齿轮输出轴1与行星架为相对固定,两点固定,保证输入轴、输出轴同轴度。
减速箱通常和驱动电机一同安装在食品加工机的底座内部,驱动电机经减速箱驱动搅拌刀旋转工作。齿轮上盖3与齿轮下盖5可通过螺栓连接,齿轮上盖3和齿轮下盖5的轴孔为同轴对应设置,在装配完成时即确保输入轴孔和输出轴孔同轴。齿轮下盖5材料为pa66 40%gf(其中,pa66为聚酰胺66,gf为玻璃纤维),避免齿轮输入轴6告诉旋转导致温升过高,从而磨损齿轮下盖5。
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可直接作为齿轮输入轴6,齿轮输出轴1可直接作为搅拌刀的传动轴,齿轮输入轴6和齿轮输出轴1通过传动件连接。区别于一般的减速箱结构,本实施例中内齿圈8与齿轮上盖3为一体成型,即将齿轮上盖3周圈内壁设为齿型结构,齿轮上盖3周圈内壁直接作为齿圈来与行星轮7配合。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可考虑齿圈与齿轮箱上盖焊接或者螺钉连接固定在一起,但是在固定过程中应考虑齿圈与齿轮箱上盖内壁的同轴度问题,确保二者的同轴度后再进行装配。如采用螺钉连接固定,在需要考虑螺钉连接的稳定性,防止长时间使用造成螺钉连接松脱。
进一步的,在齿轮上盖3上设置轴承安装腔301,轴承安装腔301的一种形成方式,是在齿轮上盖3上方轴心位置设置一圆柱状凸台,凸台沿齿轮上盖3的轴向延伸,凸台的内腔为柱状腔,作为轴承安装腔301,轴承则卡接在该柱状腔内。
支撑齿轮输出轴1的第一轴承2过盈装配在轴承安装腔301内,第一轴承2与齿轮上盖3形成一体式结构,此时,内齿圈8、第一轴承2为一体式结构。
工作过程如下:
齿轮输入轴6转动带动太阳轮4转动,太阳轮4转动带动位于内齿圈8和太阳轮4之间的行星轮7绕太阳轮4转动,行星轮7通过行星轴9固定,因此,若干行星轮7的转动带动行星轴9绕太阳轮4转动,行星轴9又与行星架固定,并依靠行星架支撑,行星架能够随行星轴9的转动而绕太阳轮4转动,齿轮输出轴1与行星架固定连接,行星架的转动则带动齿轮输出轴1转动。
可以理解为,轴承与齿轮箱为一体结构,使常规结构中轴承与齿轮箱之间的径向跳动被解决,同时,不会影响到输出轴的支承、旋转,太阳轮4套设在齿轮输入轴6上,仅需保证太阳轮4与行星轮7、内齿圈8的啮合即可,极大提高了输入轴与输出轴的同轴度。
进一步的,如图2、图3所示,轴承安装腔301内壁设有多个呈圆周均布的储油槽302。
轴承可选择含油轴承,储油槽302一方面由于存储含油轴承甩出的润滑油,用于含油轴承的继续润滑,同时,在含油轴承压入轴承安装腔301时过盈积压的齿轮上盖3物料可以退入储油槽302,便于含油轴承的压入。
具体的,储油槽302可以为设置在轴承安装腔301内壁的u型槽,槽口朝向齿轮输出轴1。
更进一步的,在含油轴承上部设有密封圈10,密封圈10能够套设在齿轮输出轴1外周部,并与轴承安装腔301内壁过盈配合,密封圈10用于防止含油轴承工作过程中甩出的润滑油沿轴承安装腔301的输出轴孔流出。
再进一步的,含油轴承可选用具有底部设有台阶的含油轴承,台阶部分能够与轴承安装腔301形成安装限位。
如前文所述,轴承安装腔301由齿轮上盖3上方凸出的圆柱状凸台形成,此时,输出轴轴孔为在该圆柱状凸台轴心处设置的通孔,圆柱状凸台具有顶面能够对齿轮输出轴1上的米粉圈进行轴向限位。
如图2所示,齿轮上盖3设有以输出轴为轴心并向行星架延伸的第一环形凸筋303。
凸筋用于抵住行星架,避免行星轴9上部(行星轴9安装时会伸出于行星架)与齿圈面发生磨损。由于行星架在工作时为绕齿轮输入轴6转动,因此,在齿圈面与行星轴9上部发生摩擦时,需要较低的摩擦力,凸筋作为环形结构能够较好的将齿圈面与行星轴9进行隔离,并保持较低的摩擦力。在一种结构形式中,也可以考虑将环形凸筋设计为呈间断的若干弧形凸筋,若干弧形凸筋形成环形。
为保证行星架与齿轮输出轴1的连接强度,行星架与齿轮输出轴1铆接,具体为铆接中的固定刚性铆接,使得行星架在转动过程中能够与齿轮输出轴1保持稳定的结构关系,在齿轮输出轴1工作对食品进行切割时,依然能保证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齿轮输出轴1靠近行星架的一端设有铆接垫片13。
由于齿轮输出轴1需要与含油轴承装配,所以齿轮输出轴1与行星架旋压铆接,在齿轮输出轴1与行星架之间设置的铆接垫片13,其主要目的是防止齿轮输出轴1与行星架铆接时导致的行星架变形,在没有铆接垫片13的情况下,铆接时候的压力较大,齿轮输出轴1与行星架的接触面积小,导致压强大,容易发生形变,在设有铆接垫片13的情况下,齿轮输出轴1与行星架的接触面积增大,压力较为分散,不会使行星架发生形变。
更进一步的,行星架包括上行星架11和与上行星架11固定连接的下行星架12,上行星架11为不锈钢板,或者镀锌板。
由于行星架与齿轮输入轴6为铆接形式连接,所以行星架应至少本身具有一定的强度,考虑到成本原因,将行星架分为上下行星架12,其中,上行星架11设计为不锈钢板或者镀锌板。
上行星架11和下行星架12安装在一起,二者之间的空间作为行星轮7的轴向移动空间,上行星架11和下行星架12共同实现对行星轮7进行轴向定位。
具体的,上行星架11和下行星架12的安装方式如下:上行星架11在下行星架12上部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下行星架螺柱,下行星架螺柱穿过上行星架11上的孔,然后通过凸缘的盘头螺钉锁紧,其中,下行星架螺柱的数量优选3个。
另外,为保证太阳轮4和齿轮输入轴6的结构强度,太阳轮4可以采用含油轴承铁基,太阳轮4与齿轮输入轴6也通过铆接固定在一起,与齿轮输出轴1相同,采用旋压铆接工艺,以保证结构强度。
另外,齿轮下盖5也可设有一轴承安装腔301,轴承安装腔301内设有第二轴承17用于支承所述齿轮输入轴6,第二轴承17优选含油轴承,在太阳轮4与含油轴承之间设有垫片,以防止太阳轮4与含油轴承端面的磨损。
如图1、图6所示,行星架与齿轮下盖5之间设有树脂片16。
树脂片16用于减少行星架与齿轮下盖5之间的磨损,树脂片优选pet塑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具有拉伸强度高、耐摩擦性能好等特点,在行星架和齿轮下盖5之间设置树脂片16,避免了行星架和齿轮下盖5的直接磨损。需要说明的是,除了树脂片16,其他具有高耐磨性能的材料制片也可用于减少行星架与齿轮下盖5之间的磨损。
如图1所示,为进一步的降低行星架与齿轮下盖5之间的摩擦,行星架设有第二环形凸筋,第二环形凸筋与树脂片16抵接。
设置在行星架下侧的第二环形凸筋,将原本有可能发生在行星架与树脂片16上的面摩擦优化为线摩擦,降低了接触面积,减小了行星架与树脂片16之间的摩擦力。
如前文所述的,在一种结构形式中,也可以考虑将第二环形凸筋设计为呈间断的若干弧形凸筋,若干弧形凸筋形成环形。
如图1所示,齿轮输入轴6伸出于齿轮下盖5的端部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卡簧14。
卡簧14安装在环形槽内,用于齿轮输入轴6的轴向定位。
进一步的,卡簧14与齿轮下盖5之间设有垫片15,防止齿轮输入轴6轴向位移时卡簧14对齿轮箱下盖造成磨损。
1.一种食品加工机,包括减速箱,所述减速箱包括
由齿轮上盖和齿轮下盖组成的壳体,所述齿轮上盖和齿轮下盖分别设有同轴的输出轴孔和输入轴孔;
齿轮输入轴,安装于所述输入轴孔;
齿轮输出轴,安装于所述输出轴孔;
连接所述齿轮输入轴和所述齿轮输出轴的传动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包括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内齿圈,所述太阳轮与所述输入轴连接,所述内齿圈与所述齿轮上盖一体成型,所述行星架上设有多个行星轴,所述行星轮设置在所述行星轴上并与所述太阳轮和所述内齿圈分别啮合,所述齿轮输出轴与所述行星架固定连接;
所述齿轮上盖设有轴承安装腔,所述轴承安装腔内设有支撑所述齿轮输出轴的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轴承安装腔过盈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安装腔内壁设有多个呈圆周均布的储油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上盖设有以所述输出轴为轴心并向所述行星架延伸的第一环形凸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与齿轮输出轴铆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输出轴靠近行星架的一端设有铆接垫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包括上行星架和与上行星架固定连接的下行星架12,所述上行星架为不锈钢板,或者镀锌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与所述齿轮下盖之间设有树脂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设有第二环形凸筋,所述第二环形凸筋与所述树脂片抵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输入轴伸出于所述齿轮下盖的端部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有卡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簧与所述齿轮下盖之间设有垫片。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