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广度变角抹墙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行业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可以在墙面或其他工作面广度变换角度任意移动作业的抹墙机。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行业的水泥抹墙,内墙腻子抹平都由手工来完成,且费时费力,生产效率极低,没有一种可以代替人工且能完美完成工作的机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在120°夹角范围内变换角度进行平稳任意移动作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种多功能广度变角抹墙机(图1),核心技术为球状的螺旋爪及转轴杆,还有与球形螺旋爪头相匹配的球形钢碗和固定钢碗的上下扣盘。这个球形螺旋爪头可以在球形钢碗内做120°夹角范围内任意摆动旋转从而实现底盘和工作盘的大角度变角平面作业。可以代替人工将滩在墙上或喷在墙上的水泥砂浆或者腻子涂料抹平收光,并且速度快,平整光滑效果完好。且轻便好用。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图1)

一种多功能广度变角抹墙机(图1),由电机.球形螺旋爪转杆.手握护管,上下扣盘,与内置上下半球形钢碗(图2).还有水平安装在上下扣盘与上下球形钢碗中间扣缝中的轴承杆,以及安装在轴承杆内端的轴承[图2]底盘,和安装在底盘上的各种作业器件组成。(图1)

电机与螺旋爪杆同轴安装(图2),位于转杆与手握护管的上方。(图2)

手握护管内的两端安装2个微型轴承,轴承内插入螺旋爪转杆并与电机转子头固定连接。(图1)

螺旋爪呈圆球形,被两个半球形钢碗包在内腔里边,且能灵活任意转动。

两个上下半球钢碗,卡在上下扣盘内并用螺丝固定。

下扣盘底部设有外丝口,底盘设有内丝口,下扣盘可以与底盘拧在一起,也便于更换。

底盘下端面有4个螺丝孔,等份分布,用于安装各种功能的作业盘。

上下两半半球形钢碗边缘设有半园凹槽。以便安装轴承杆。

下扣盘上面和上扣盘下面设有三个或四个凹槽,等份分布、便于水平安装三个或四个轴承杆。

轴承杆水平放置,内端安装有灵活转动的轴承。

轴承位于上下半球钢碗内部,与球形螺旋爪相匹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

一种多功能广度变角抹墙机(图1),由电机(2).球形螺旋爪转杆(5)(6).手握护管(4),上下扣盘(8)(9),与内置上下半球形钢碗(12)(图2中7.10).还有水平安装在上下扣盘与上下球形钢碗中间扣缝中的轴承杆(13),以及安装在轴承杆内端的轴承[(9)(11)图2]底盘(10),和安装在底盘上的各种作业器件(11)组成。

电机与螺旋爪杆(8)④同轴安装(图2),位于转杆(4)与手握护管(22)的上方。[图2]

手握护管内的两端安装2个微型轴承(21)(23),轴承内插入螺旋爪转杆(4)并与电机转子头固定连接。

螺旋爪呈圆球形(8),被两个半球形钢碗(7)(10)包在内腔里边,且能灵活任意转动。(图2)

两个上下半球钢碗(7)(10),卡在上下扣盘(6)(12)内并用螺丝(3)固定。(图2)

下扣盘底部设有外丝口(14),底盘设有内丝口(16),下扣盘可以与底盘拧在一起,也便于更换。(图2)

底盘(15)下端面有4个螺丝孔(17)(19),等份分布,用于安装各种功能的作业盘(18)。(图2)

上下两半半球形钢碗(7)(10)边缘设有半园凹槽(10)。以便安装轴承杆(9)(11)。(图2)

下扣盘(12)上面和上扣盘(6)下面设有三个或四个凹槽(13),等份分布、便于水平安装三个或四个轴承杆(9)(11)。(图2)

轴承杆水平放置(9)(11),内端安装有灵活转动的轴承(9)(11)。

轴承(9)(11)位于上下半球钢碗(7)(10)内部,与球形螺旋爪(8)相匹配。(图2)

附图说明:

图1:为多功能广度变角抹墙机整体示意图

1.电线

2.电机

3.内置轴承

4.手握护管

5.螺旋爪转杆

6.球形螺旋爪

7.上下扣盘固定螺丝钉

8.9为上下扣盘

10.底盘

11.工作盘

12.上开口钢碗

13.内置轴承杆

14.内置轴承

图2为结构安装顺序图

1.电线

2.电机

3.螺钉

4.螺旋爪转杆

5.上下扣盘固定螺丝孔

6.上扣盘

7.上下开口钢碗

8.球形螺旋爪,9、11为内置轴承和轴承杆

10.下半球钢碗

12.下扣盘

13.轴承杆凹槽

14.下扣盘丝口

15.底盘

16.底盘内丝口

17.螺丝孔用于安装作业盘

18.作业盘

19.螺丝钉用于固定作业盘和底盘。

图3表示,核心部件各零件图。

1.球形螺旋爪与转杆。

2.上下开口钢碗。

3.上开口钢碗。

4.或者上开口钢管。

5.若干轴承与轴承杆。

6.上扣盘。

7.下扣盘。

8.直爪型爪杆

图4:表示:底盘:以及安装在底盘上的各种功能的作业盘。

1.螺丝孔

2.底盘内丝口

3.底盘

4.墙面抹平刮板

5.安装刮板的螺丝孔

6.打磨收光盘

7.固定螺丝孔

8.固定螺丝孔

9.清洁洗涤盘

10.刷毛

图5,表示,多功能广度变角抹墙机墙面施工示意图,受力转动示意图上下移动剖面示意图。

1.墙面

2.作业盘

3.上下扣盘

4.钢碗

5.轴承

6.螺旋爪筋

7.螺旋爪转杆

8.垂直墙面状态下示意图

9.倾斜120°状态下轴承受力与螺旋爪受力,底盘转动示意图。

广度变角抹墙机,由电机(2),螺旋爪杆(5)(6)轴承护管(4),钢碗(12)和上下扣盘(89)及底盘(10)和工作盘(11)七部分构成。

工作原理:(图1)

手握护管手柄(4),开动调速电机(2)由慢至块,使螺旋球形三爪(或四爪、五爪)转头(6)按向右工作方向转动。球形上的三个螺旋爪(6)会带动上下扣盘内两个半球形钢碗中腰线扣缝处的三个(或四个、五个)轴承滚珠转动并自转。此时,上下扣盘和底盘以及安装在底盘上的各种作业器件就会同时转动起来从而完成各种工作。

重要的是:螺旋球形爪转头的每个爪分别卡在几个对应轴承的一侧,但螺旋球形爪随作业不断变化角度,甚至更大角度时(120°夹角范围内),各螺旋爪筋对轴承仍然具有顺畅有力的推送转动作用。(相应轴承滚球则等于在爪筋上作上下移动滚动,从而使螺旋球形爪无论因工作怎样在墙面上下左右移动变化角度都能完美顺畅的高速旋转作业),从而实现各种平面和角度的不断变化的施工作业。

具体实施方式:

安装:

1、首先将(图2)球形螺旋爪⑧套于上下开口钢碗内⑦,转杆④拉出上开口钢碗外面⑦

2、并放置于上开口钢碗内⑩,同时将上开口钢碗安装于下扣盘(12)并以此安装,若干轴承及轴承杆(9)(11),用上扣盘⑥对接完好,用螺丝(3)固定。

3、将轴承安装于手握护管两端(21)(23),并插入螺旋爪转杆,螺旋爪转杆④末端与电机轴用螺丝固定安装,手握护管(22)末端与电机机壳安装在一起用螺钉固定。

4、将作业盘(18)用螺钉固定于底盘(15)并将底盘(15)拧在下扣盘(底部)。这样就完成了机器的安装如(图1)所示。

多功能广度变角抹墙机,在墙面施工示意图:(图5),

球形螺旋爪与钢碗内轴承相匹配,但螺旋杆爪⑧及上下扣盘③和底盘垂直于墙面时,呈90°角⑧,此时螺旋爪筋⑥处于压紧墙面推送并转动底盘③和工作盘②。但螺旋杆⑨⑦倾斜很大角度时(9)(7)(6)(呈120°角)螺旋爪筋⑥正好处于接近垂直于工作墙面,这时对轴承⑤及上下扣盘(3)产生正向向前推送转动作用。这样球形螺旋爪就完美的解决了,无论施工时怎样任意变角倾斜很大角度(120°夹角范围内)都能带动上下扣盘和底盘(3),作业盘(2)快速平稳的转动,从而完成随意移动变角的墙面抹平作业。

以上所述为本技术实施例而已,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技术可以由多种变形和更改,并不用以限制技术形式,凡在本技术的精神与原则之内所做任何修改,等同修改和替换改进等,都应包括在本发明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多功能广度变角抹墙机:由电机、螺旋爪杆、轴承护管、上下扣盘以及相扣在内的上下半球钢碗、以及底盘、作业盘。七部分构成

其特征在于:螺旋爪杆与电机相连接,开动电机螺旋爪杆开始转动,转动的螺旋爪杆前后两端有两个轴承支撑固定,外面安装有护管将轴承和转动的螺旋爪杆保护在内。也便于安全和手握。

其特征在于:扣在上下扣盘内的上下两个半球形钢碗的接口处与上下扣盘的接口凹槽处,安装有三个轴承杆,轴承杆的内端安装有可以灵活转动的三个轴承。轴承位于上下两个钢碗内部,与球形螺旋爪相匹配。

其特征在于,上下扣盘用于固定上下半球钢碗,下扣盘的下端有外丝口与底盘上的内丝口相拧紧,并且便于更换。底盘下面有若干个螺丝孔、可以将各种作业盘用螺丝固定。

其特征在于,球状螺旋爪与上下两个半球形钢碗相匹配、上下开口钢碗的上口便于螺旋爪杆伸出,并且可以任意倾斜摆动旋转。可以在120°夹角范围内,摆动旋转。在墙面上任意移动作业。

其特征在于作业盘可以更换抹平盘、打磨盘、清洁盘、刮墙皮盘等多种功能的作业盘。与底盘用螺丝固定,同时可以任意拧下更换而完成各种工作。

其特征在于螺旋爪杆是这台机械的核心技术,并且螺旋爪也可以包括其它形式的爪型,如直爪型等。

技术总结
一种多功能广度变角抹墙机:是涉及建筑领域的一种电动工具。包括:电线1、手柄、电机2、手握护管4、球形螺旋爪头及轴杆6、上部外露的上下钢碗12、上下扣盘8、9,内置轴承、底盘10和作业盘11。所述转动部分的底盘10,工作盘11,上下扣盘8、9及钢碗可以与球形爪轴杆6,手握护管4,电机2,手柄静态部分形成最大角度120°夹角范围内的任意变角转动。从而实现施工者自由手握护管4及手柄,使工作盘11贴紧墙面在工作面上做上下左右无需身体紧随机体,从而随意轻松移动,完成墙面抹灰浆、腻子、找平等作业。解决了现有室内外装修行业墙面打磨、找平等电动工具则需要手举电机机体在施工面上做笨重移动施工的技术限制。

技术研发人员:贺国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贺国平
技术研发日:2018.12.0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0588.html

最新回复(0)